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包刘媛 杨科 +4 位作者 环颜平 杨成翠 韩多 张永至 杨顺强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测定分析了乌蒙山方竹春季笋和秋季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春季发笋的筇竹笋和秋季发笋的永善方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蒙山方竹笋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筇竹笋、略高... 测定分析了乌蒙山方竹春季笋和秋季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春季发笋的筇竹笋和秋季发笋的永善方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蒙山方竹笋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筇竹笋、略高于永善方竹笋,可食率高于筇竹笋但低于永善方竹笋;乌蒙山方竹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有明显的差异,且与永善方竹笋的差异小于与筇竹笋的差异。总体而言,乌蒙山方竹笋的营养品质相对较好,且春季笋品质优于秋季笋。研究结果可为探明乌蒙山方竹的亲缘关系及其笋营养价值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山方竹 筇竹 永善方竹 营养成分 亲缘关系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昭通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军德 赵晓冏 +1 位作者 李国霞 关海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95-2605,共11页
借助InVEST模型分析了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的时空特征,同时利用空间关联的localMoran’sI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明确了其热点分布状况,深入探讨了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东南到西北,生境质... 借助InVEST模型分析了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的时空特征,同时利用空间关联的localMoran’sI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明确了其热点分布状况,深入探讨了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东南到西北,生境质量逐渐减低,2000~2020年,高生境质量区域逐年减少,低和较低生境质量区域明显增加,生境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威胁源(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道路)附近的草地和林地;生境质量热点区域集中于研究区中部,且呈连片分布,东部和西部热点区域多被冷点分割,生境退化热点区域面积较少,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2%~8.22%,但多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区域;影响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海拔、年均NDVI和人口数量,且各因子间呈非线性增强关系;生境质量与年均NDVI和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人口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具有明显差异,1751~2400m海拔梯度上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均较低,海拔在2400~2950m区间内生境质量较高,但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其生境退化度也较大.在未来区域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中,更应防止低海拔区域(1751~2400m)生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在减少人类活动的同时,更应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保护措施,同时特别关注中海拔区域(2400~2950m)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生境质量,研究成果可为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精准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和未来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生境质量 驱动机制 生境退化度 地理探测 热点分析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周玉霞 周晓雷 +2 位作者 刘晓娟 苏静怡 杨燕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基于GEE云计算的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
作者 白婷 崔涵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客观评价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选取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期MODIS数据集,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保护区内生态环... 为客观评价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选取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期MODIS数据集,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2000-2010年期间,RSEI均值从0.56下降到0.43,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2010-2020年期间,RSEI均值从0.43上升到0.47,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改善趋势。在空间上,从西北到东南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提高,生态环境差和较差区域的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中等的区域整体上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上述结果反映出祁连山整治行动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建议根据祁连山环境质量等级进一步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1994-2014年间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磊 张彤 +2 位作者 卢训令 王晓辉 谷艳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以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994-2014年间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信阳市每5年的平均温度明显上升、降水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1994-2014年的20年间,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 以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994-2014年间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信阳市每5年的平均温度明显上升、降水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1994-2014年的20年间,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从49种增加到60种,增长了22.4%,增加的11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菊科4种,豆科2种,苋科、十字花科、大戟科、酢浆草科和雨久花科各1种;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1994-2014年间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共33种(其中新增加的有6种),占2014年外来入侵物种的50.0%以上;从生活型来看,外来入侵植物主要为陆生植物,占总数的95%以上,其中,一年生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入侵途径来看,有意引进>无意引入>自然扩散;新增的入侵植物以种子作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有9种。因此,对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过程中,要加强对来自美洲的以种子作为主要繁殖方式的陆生草本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入侵途径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振 杨道德 +2 位作者 童新旺 王帮利 谷志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5,82,共6页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昆虫物种多样性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 湖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牛红星 余燕 +2 位作者 王艳梅 赵黎明 王念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区共有鸟类157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61种,占总数的39.35%,冬候鸟25种,占总数的16.13%,夏候鸟38种,占总数... 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区共有鸟类157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61种,占总数的39.35%,冬候鸟25种,占总数的16.13%,夏候鸟38种,占总数的24.52%,旅鸟31种,占总数的20.00%;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5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6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10种。对该区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36.36%,东洋界种类占34.34%,广布种占29.29%,反映了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上的过渡地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太行山 河南省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索福喜 吴芳芳 刘巧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61-1964,共4页
利用样方法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共调查了6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m,研究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古田山针阔混交林的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的属种多样性>... 利用样方法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共调查了6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m,研究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古田山针阔混交林的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的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从灌木层、乔木层至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粉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惠丽 尚素琴 +1 位作者 汝阳 张红勇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5-48,54,共5页
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5个林场:(a)官滩沟林场,(b)麻家寺林场,(c)兴隆山林场,(d)马坡林场,(e)上庄林场做为样地,共采集粉蝶标本306号,对粉蝶科(Pieridae)昆虫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粉蝶隶属于3亚科6属12种。其中... 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5个林场:(a)官滩沟林场,(b)麻家寺林场,(c)兴隆山林场,(d)马坡林场,(e)上庄林场做为样地,共采集粉蝶标本306号,对粉蝶科(Pieridae)昆虫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粉蝶隶属于3亚科6属12种。其中豆粉蝶属(Colias)4种133只,云粉蝶属(Pontia)1种28只,粉蝶属(Pieris)3种66只,绢粉蝶属(Aporia)1种4只,钩粉蝶属(Gonepteryx)2种74只,小粉蝶属(Leptidea)1种1只。即豆粉蝶属的种类和数量均为最多、粉蝶属次之。小粉蝶属和绢粉蝶属均只有1种,是该保护区的稀有属种。首次计算并分析了保护区5个林场中粉蝶科昆虫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不同林场之间各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生境的变化对粉蝶科昆虫乃至蝴蝶的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粉蝶科 生物多样性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游客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秀梅 赵强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以中高等学历的男性中青年为主;游客的旅游层次较低;在兰州市区中转的游客计划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1周及2天左右,直接到达兴隆山...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以中高等学历的男性中青年为主;游客的旅游层次较低;在兰州市区中转的游客计划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1周及2天左右,直接到达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大部分只有1天以内的出游计划;主要交通工具为自驾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游客在景区的消费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行为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凤蝶种类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雄 马正学 王玉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路线采集和样点统计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凤蝶标本共计100余只.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凤蝶种类共有7种(亚种),隶属2个亚科3个属,其中凤蝶属4种,占总种数的57.14%,为优势类群,麝凤蝶属2种,... 通过路线采集和样点统计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凤蝶标本共计100余只.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凤蝶种类共有7种(亚种),隶属2个亚科3个属,其中凤蝶属4种,占总种数的57.14%,为优势类群,麝凤蝶属2种,占总种数的28.57%,丝带凤蝶属1种,占总种数的14.29%;根据中国地理区划特征分析,古北界的种类有1种,占总种数的14%;东洋界的种类无分布;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86%;广布种占绝对优势;风蝶寄主为马兜钤科(Aristoloch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c)和芸香科(Rutaceae)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蝶科 甘肃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区系研究
下载PDF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明扬 张华 +5 位作者 罗璇 刘剑刚 祝业平 兰玉波 王颖 马明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研究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其上植被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48个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对石海、石河、石流坡3种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影响因... [目的]研究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其上植被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48个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对石海、石河、石流坡3种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植被划分为22个群系,6种植被类型,其中石河地貌上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石海地貌上以灌丛、灌草丛为主;石流坡地貌上以针阔混交林为主,22个群系对应分布于3种地貌,有些群系具有专有性,有些具有共有性。(2)3种冰缘地貌群落总体综合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石河>石流坡>石海,乔木层、灌木层综合多样性指数变化均次为:石河>石流坡>石海;草本层依次为石海>石流坡>石河。(3)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植物群系的物种多样性因所处的生境特征不同而出现差异。(4)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最大,且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海拔敏感程度最小。[结论]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较好,海拔是影响多样性指数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地貌 物种丰富度指数 α多样性指数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东山地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种木本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兆辉 叶文斌 +1 位作者 何九军 李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95-99,共5页
报道了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木本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f.、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Miq.)Oerst.、旱榆Ulmus glaucescens Franch.和波叶海... 报道了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木本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f.、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Miq.)Oerst.、旱榆Ulmus glaucescens Franch.和波叶海桐Pittosporum undulatifolium Hung T.Chang et S.Z.Yan,其中小花花椒也是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这些物种的发现,对于研究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甘肃乃至秦岭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新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甘肃省种子植物新资料
14
作者 苏晶晶 陈学林 +2 位作者 侯勤正 晏民生 马正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2-623,共2页
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发现了2个甘肃省新记录种狐尾藻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和野蓟(Cirsium maackii Maxim.)。
关键词 新记录 种子植物 甘肃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自然栖息地质量分析与研究——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平 《矿山测量》 201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因其典型和特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成为我国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的优先区域,因此评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栖息地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采用自然栖息地质量指数,基于地理国情监...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因其典型和特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成为我国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的优先区域,因此评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栖息地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采用自然栖息地质量指数,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栖息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其值的大小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国情监测 自然栖息地质量指数
下载PDF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鸿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8-20,29,共4页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物中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和节肢动物中的潮虫所占比例较大,泽蛙、中国林蛙和四川湍蛙的食物多样性较高、食谱较宽,华西蟾蜍则对鞘翅目偏好明显。
关键词 食谱 两栖动物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孝贤 张秀霞 +6 位作者 李旺平 程小强 凌晴 周兆叶 郝君明 林庆润 陈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3-863,共11页
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特征向量方向不唯一性及光学影像存在坏死像元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21年489景Landsat TM/SR可用性遥感影像,采用RSEI改进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引入... 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特征向量方向不唯一性及光学影像存在坏死像元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21年489景Landsat TM/SR可用性遥感影像,采用RSEI改进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引入地理探测器中单因子分析和交互式探测分析对RSEI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土地利用类型、DEM和人口密度7个影响因子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RSEI模型相比,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的干扰,可以较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1986—2021年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恢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2)时空差异分析表明,35 a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轻度恶化、不变和轻度改善为主,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部以及张掖市与武威市交界处等地区。轻度改善区域在保护区分布零散,其中在核心区分布相对较多。(3)从生态环境质量成因分析来看,7个影响因子中绿度对RSEI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交互式探测结果表明绿度和干度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区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逐步改善,保护区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举措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遥感动态监测 地理探测器 影像可用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Delphi-PSR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毅 谢蓉蓉 +2 位作者 王菲凤 王学福 郭生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6,共9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区和重点治理区。为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状况,本文基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选取24项评价指标,构建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Delphi经典法...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区和重点治理区。为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状况,本文基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选取24项评价指标,构建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Delphi经典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价2008年、2016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8年不安全度为0.1934,处于稍不安全状态;2016年为0.2454,较2008年增加了26.9%,处于很不安全状态。其中,压力因子的不安全度由0.1094升至0.1276,增加了16.6%;状态因子由0.0593升至0.0748,增加了26.1%;响应因子由0.0247升至0.0430,增加了74%;说明响应层面不安全度上升最显著。2008年与2016年相比,人类活动增加及资源过度开发是祁连山保护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旅游客流量大幅度持续增加、水电和矿产的不合理开发。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其他复杂生态系统的安全评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提供科学管理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PSR模型 DELPHI法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我国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先锋树种马尾松的水分利用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立景 邓永红 +3 位作者 曾小平 刘世忠 孟泽 李跃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90,共9页
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s,TDP),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树干液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合同步监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s,TDP),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树干液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合同步监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间中午(13:00—14:00)的树干液流速率最高,湿季最高峰值为25.24 g·m^(-2)s^(-1),干季最高峰值为17.75 g·m^(-2)s^(-1),夜间也存在微量树干液流;2)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ency,VPD)的影响,湿季中光合有效辐射起主要作用(P<0.001),干季中水汽压亏缺起主要作用(P<0.001);在干湿两季,树干液流速率滞后于光合有效辐射,提前于水汽压亏缺;3)湿季的蒸腾量显著高于干季(P<0.001);与森林恢复初期的马尾松树干液流相比,本地区树干液流速率相对较低,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下降;4)研究结果揭示了华南地区的群落先锋树种马尾松在演替中期时的水分利用特征,对该地区森林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阔混交林 群落先锋树种 树干液流 演替中期 水分利用特征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肇庆市
下载PDF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锋 杨異 +3 位作者 安明态 周胜伦 叶超 杨焱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0,共9页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兰...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兰科植物48种,其中地生兰31种,附生兰15种,腐生兰2种;2)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具有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兰科植物种群密度不高,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平分布呈现5个不同程度的热点区域,垂直分布以海拔700~1100m较为集中,符合“中域效应”理论分布特征;4)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差异大,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5)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需加强对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域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多样性 保护研究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