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a coral reef trophic network for Qilianyu Islands,Xisha Islands
1
作者 Xiaofan Hong Zuozhi Chen +4 位作者 Jun Zhang Yan’e Jiang Yuyan Gong Yancong Cai Yutao Y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58-72,共15页
Qilianyu Islands coral reefs(QICR),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has been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disturbance.To characterize the trophic structure,ecosystem properties and k... Qilianyu Islands coral reefs(QICR),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has been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disturbance.To characterize the trophic structure,ecosystem properties and keystone species of this region,a food-web model for the QICR is developed using methods involving a mass-balance approach with Ecopath with Ecosim software.Trophic levels range from 1.00 for detritus and primary producers to 3.80 for chondrichthyes.The mean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for the entire ecosystem is 13.15%,with 55%of total energy flow originating from primary producers.A mixed trophic impac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coral strongly impacts most components of this ecosystem.A comparison of our QICR model with that for other coral reef ecosystems suggests that the QICR ecosystem is immature and/or is degra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qilianyu islands coral reef Ecopath model food webs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七连屿海域表层海水及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贺仕昌 蔚广鑫 +2 位作者 王德鸿 陈海南 陈巧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研究七连屿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8月在七连屿海域布设20个采样站位,共采集到22个表层海水样品及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As、Hg)的含量,采... 为研究七连屿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8月在七连屿海域布设20个采样站位,共采集到22个表层海水样品及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As、Hg)的含量,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相关性分析对水质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研究,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沉积物质量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七连屿海域表层海水重金属含量CZn>CPb>CAs>CCr>CCu>CCd>CHg,部分站位海水铅含量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是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该调查海域表层海水属于清洁型;海水中Zn-As、Cr-Cd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此两组元素存在明显异源性;该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仅存在轻微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重金属 海水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七连屿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七连屿礁栖性生物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洪小帆 陈作志 +4 位作者 张俊 江艳娥 龚玉艳 蔡研聪 杨玉滔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7,共13页
生态承载力评估是开展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2019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数据,构建了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分析和探讨了相关功能组增殖放流的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评估是开展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2019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数据,构建了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分析和探讨了相关功能组增殖放流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营养级范围为1.00~3.8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转化效率为13.45%;生态系统以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能流占比为57%。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54;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为19.07;系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性指数分别为0.36和0.22,表明当前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偏低,系统对于外界的干扰抵抗能力较弱。在未改变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各功能组中珊瑚、双壳类和植食性鱼类的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5.09~53.77t·km^(–2)、2.55~39.95t·km^(–2)和4.89~17.94t·km^(–2),因此仍具有较大的增殖空间。珊瑚礁鱼类群落的最大生态承载力同珊瑚礁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增殖密切相关,在未来的珊瑚礁渔业管理中应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的角度综合考虑增殖放流的方法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七连屿 珊瑚礁 ECOPATH模型 生物资源增殖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永兴岛及七连屿造礁石珊瑚近10年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元超 陈石泉 +4 位作者 郑新庆 蔡泽富 吴钟解 王道儒 兰建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109,共13页
根据2007—2016年珊瑚礁监测数据,永兴岛及七连屿共调查到造礁石珊瑚11科113种,常见种有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丛生盔形珊... 根据2007—2016年珊瑚礁监测数据,永兴岛及七连屿共调查到造礁石珊瑚11科113种,常见种有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梳状菊花珊瑚Goniastrea pectinata及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ailia等。研究区域内造礁石珊瑚种类近10年(2007—2016年)来下降明显,其中永兴岛从39种下降到18种,下降率为53.85%;北岛从23种下降到17种,下降率为26.09%;赵述岛从46种下降到12种,下降率为73.91%;西沙洲从51种下降到15种,下降率为70.59%。群体形态群落中皮壳状种类数最为稳定,分枝类下降了59.26%;叶片状下降了75.00%;圆盘状下降了87.50%;团块状下降了57.14%。通过对研究区域造礁石珊瑚种类组成及群落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可见,人为活动、长棘海星、珊瑚病害、台风及全球升温等因素逐渐影响到西沙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永兴岛 七连屿 造礁石珊瑚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现代植物-砂岛成因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宇喆 邱隆伟 +2 位作者 许红 马骁 付和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00,共9页
海滩沙是砂岛形成的基础,成长初始状态原生态海滩沙是砂岛形成的标志;沿岸沙丘是植被成长屏障,二者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以2019年科考航次现场海滩沙-沿岸沙丘、砂岛及植被调查与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为基础,对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 海滩沙是砂岛形成的基础,成长初始状态原生态海滩沙是砂岛形成的标志;沿岸沙丘是植被成长屏障,二者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以2019年科考航次现场海滩沙-沿岸沙丘、砂岛及植被调查与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为基础,对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植被地质特征,形态、位置,它们与砂岛的关系进行讨论;揭示了海滩沙-沿岸沙丘形成不但决定于海浪、潮汐,风暴潮等动力作用,而且也与沉积物搬运过程、沉积作用关系密切;同时探讨了岛屿形成过程中现代植物的分布:从点状发育过渡到逐渐覆盖整个潮上带区域,即先是沿岸沙丘,再是海岛中心,最后呈面状覆盖全岛。其中,植物的定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但能够起到固沙作用,而且参与了砂岛的型成。由此,提出建立七连屿海滩沙-海滩岩-植被-砂岛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连屿 粒度分析 海滩沙 沿岸沙丘 现代植被
下载PDF
西沙群岛七连屿绿海龟(Chelonia mydas)产卵场海滩垃圾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婷 林柳 +4 位作者 蹇丽 王钊 孔俐 汪继超 史海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08-2415,共8页
产卵场的海滩垃圾是海龟筑巢和孵化的主要威胁之一。西沙群岛七连屿是中国绿海龟(Chelonia mydas)现存最大的产卵场,虽然远离大陆,人口稀少,相对隔绝,但污染依然不容忽视。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七连屿绿海龟产卵的6个岛屿进行海滩垃圾调... 产卵场的海滩垃圾是海龟筑巢和孵化的主要威胁之一。西沙群岛七连屿是中国绿海龟(Chelonia mydas)现存最大的产卵场,虽然远离大陆,人口稀少,相对隔绝,但污染依然不容忽视。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七连屿绿海龟产卵的6个岛屿进行海滩垃圾调查。结果表明:七连屿绿海龟产卵场的海滩垃圾类型主要有塑料、金属、玻璃等,其中以塑料垃圾最多,数量占比82.04%,质量占比45.98%;海滩垃圾的平均数量密度为0.38个·m^-2,平均质量密度为7.66 g·m^-2;相比其他海龟产卵场,七连屿海滩垃圾的平均数量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塑料垃圾占比较高;海滩垃圾以生活用品类最多,数量占比74.33%,其次为航运/捕鱼活动残留,数量占比9.11%;通过识别塑料垃圾上的文字,调查到的垃圾来源于国外的垃圾占比高达82.02%,以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主,占国外垃圾的96.3%。建议进一步加强七连屿海龟产卵场的海滩垃圾减排和清理,同时加强南海的区域合作,共同促进海洋垃圾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连屿 绿海龟 产卵场 垃圾
原文传递
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多样性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元超 吴钟解 +4 位作者 陈石泉 蔡泽富 兰建新 童玉和 姚海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9-516,共8页
根据2005年~2013年对西沙群岛中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对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隶属于4目2... 根据2005年~2013年对西沙群岛中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对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隶属于4目25科61属131种,科级多样性平均值为3.03,属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71,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13;鲈形目珊瑚礁鱼类种类及相对丰富度均占有绝对优势,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具种类较多、相似性较低特征,随着珊瑚礁环境质量下降、西沙群岛渔业活动的频繁以及超负荷的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及密度减少,珊瑚礁鱼类密度呈下降趋势,平均鱼类密度从2005年的3.10尾/m^2,下降到2013年1.23尾/m^2,个体较小、游泳能力较强的礁栖鱼类更适合礁区生存,平均体长在6.00~10.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兴岛 七连屿 珊瑚礁鱼类 多样性 种群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