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观“以诗为词”辨
1
作者 李嘉鑫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对词进行了“破体”改造,将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引入词中,提高了词的抒情特质,推动了词的诗化.论及秦观,世人总认为其词仍固守在幽妍婉丽、哀感顽艳的创作天地,忽视了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对其师苏... 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对词进行了“破体”改造,将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引入词中,提高了词的抒情特质,推动了词的诗化.论及秦观,世人总认为其词仍固守在幽妍婉丽、哀感顽艳的创作天地,忽视了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对其师苏轼“以诗为词”的借鉴和发展.事实上,“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在秦词中多有体现,秦词在用典、议论、言志等方面与元祐词人的“破体”改造殊途同归.这种现象与词学在北宋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以诗为词” «淮海词»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秦观贬谪词的空间和心态研究
2
作者 应豪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46-51,共6页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秦观 贬谪词 地理空间
下载PDF
论秦观的伤心词境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峰 戴月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2-75,84,共5页
北宋新旧党争的倾轧,迁谪、流放的命运,远隔亲人的痛苦,独居孤馆的幽闭,促使秦观的词作中 流露出深浓复杂的感伤之情。秦观在感伤词的艺术表现方面,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景意象,营造出萧瑟 凄厉的"有我之境"。他的长调慢... 北宋新旧党争的倾轧,迁谪、流放的命运,远隔亲人的痛苦,独居孤馆的幽闭,促使秦观的词作中 流露出深浓复杂的感伤之情。秦观在感伤词的艺术表现方面,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景意象,营造出萧瑟 凄厉的"有我之境"。他的长调慢词章法跌宕疏朗,语言含蓄柔婉,为词体艺术的演进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贬谪 感伤 慢词
下载PDF
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失落——秦观“诗似小词”评价的接受学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骊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29-34,75,共7页
北宋文人"诗似小词"的评价奠定了秦观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元好问"女郎诗"的说法即源出于此。这一评价的产生一方面固来自于秦观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清丽风格,另一方面则由于诗人早期投献酬赠诗给以苏门文人为主的... 北宋文人"诗似小词"的评价奠定了秦观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元好问"女郎诗"的说法即源出于此。这一评价的产生一方面固来自于秦观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清丽风格,另一方面则由于诗人早期投献酬赠诗给以苏门文人为主的读者群留下了豪宕奇峭的第一印象,使得秦诗的清丽风格由于溢出了苏门文人的期待视野而受到批评。此外,随着秦观词的广泛传播,其婉约妩丽词风加深了接受群体对其清丽诗风的印象,从而影响了时人对秦诗的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诗似小词 接受学 期待视野
下载PDF
“秦七黄九”补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学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宋代陈师道提出"秦七黄九"的说法后,直至清代才有明确的质疑之声。"秦七黄九"之说诞生的历史语境与文本语境究竟如何?本文在邓子勉先生《解读"秦七黄九"》一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既有材料的深入理解,试做补... 宋代陈师道提出"秦七黄九"的说法后,直至清代才有明确的质疑之声。"秦七黄九"之说诞生的历史语境与文本语境究竟如何?本文在邓子勉先生《解读"秦七黄九"》一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既有材料的深入理解,试做补说:于作词并称"秦七黄九",盖陈师道一家之言,在视词为小道末技的宋人眼中并无争论之必要,故得流于后世;《后山诗话》所述,乃针对秦、黄词作皆"合乐可歌"而言,并非总论二人词作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黄庭坚
下载PDF
论秦观的词学思想
6
作者 黄志浩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3-18,21,共7页
本文从词学思想的角度,对秦词的创作实践进行了全面观照,论述了秦观既坚持词的本色传统,又有所创新发展的创作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坚持了词的音律特征;(二)开始以创作的严肃性和思想性转变传统的香艳主题;(三... 本文从词学思想的角度,对秦词的创作实践进行了全面观照,论述了秦观既坚持词的本色传统,又有所创新发展的创作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坚持了词的音律特征;(二)开始以创作的严肃性和思想性转变传统的香艳主题;(三)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出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思想 香草美人 音律 寄托
下载PDF
评断与磋商——以秦少游的三首淮南词为例
7
作者 陈祖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6-70,共5页
本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秦少游两首淮南词的解读,对其"学柳七作词"得失之公案予以评议判断,我们认为是得大于失;二是就也是在淮南所作的《临江仙》(髻子偎人)一词的编年、题旨等,与有关专家磋商、求教。
关键词 秦观 柳永 淮南词 评断 磋商
下载PDF
“韵”的呈现与宋代审美理想——对秦观词透视的又一角度
8
作者 邓红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韵”是宋代文人提出的有别于前代“韵”意的新兴审美理想。范温对于“韵”意的精微剖析 ,除了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所推崇的简易平淡的美学情趣的影响 ,也特别反映出苏门文人的共同美学情趣。秦观虽然没有流传下来多少对于“韵”的言说 ... “韵”是宋代文人提出的有别于前代“韵”意的新兴审美理想。范温对于“韵”意的精微剖析 ,除了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所推崇的简易平淡的美学情趣的影响 ,也特别反映出苏门文人的共同美学情趣。秦观虽然没有流传下来多少对于“韵”的言说 ,但他的词却体现出了对于“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温 泰观词 雅韵 余味 平易自然
下载PDF
秦观《望海潮》四首发微
9
作者 彭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6-30,36,共6页
"古之伤心人"秦观是有宋一代极为重要的一位词人。其组词《望海潮》,在他的词作中颇具有典型性。多舛命运与灵心善感双重挤压下,产生了这四首词作。而这四首词的描写内容,主要为前三首的怀古忧时和后一首的惆怅情意。在艺术... "古之伤心人"秦观是有宋一代极为重要的一位词人。其组词《望海潮》,在他的词作中颇具有典型性。多舛命运与灵心善感双重挤压下,产生了这四首词作。而这四首词的描写内容,主要为前三首的怀古忧时和后一首的惆怅情意。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叠加深婉意象,营建凄迷意境,巧用深隽语言,铺叙错综结构。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对分析秦观其他词作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望海潮》四首 题材特征 艺术手法 词史地位
下载PDF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
10
作者 温瑜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2-98,共7页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构联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构联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现实多样性结构,赋法并置强化哀情,呈现出藻丽、哀怨的语言风格。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文地理因素铸就了楚人崇尚自由、不重礼法的人文精神。二是哀怨情感为失去理性的情感,其深度和广度因人、因事而异,而不拘定格的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体形式则适用于这种情感的抒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至唐五代 楚辞体 哀悼诗 风格 成因
下载PDF
淮山淮海总是愁——论秦观词中的愁绪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45-48,共4页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迷感伤、凄婉柔弱,但感...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迷感伤、凄婉柔弱,但感情强度和艺术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主题
下载PDF
皆为古之伤心人:晏几道与秦观词之比较
12
作者 何旭 钱毓英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4年第12期81-83,共3页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 ,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关键词 晏几道 秦观 感伤情调
下载PDF
关于秦观绝句的评价
13
作者 孙琴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自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对秦观发出“始知渠是女郎诗”的说法后,前人对秦观的诗颇有贬意,以为过于柔弱。本文通过对秦观七绝诗的评析,认为苏轼“以诗入词”受到赞扬,扩大了词的境界,而秦观“以词入诗”亦未尝不可,在宋诗中独树一... 自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对秦观发出“始知渠是女郎诗”的说法后,前人对秦观的诗颇有贬意,以为过于柔弱。本文通过对秦观七绝诗的评析,认为苏轼“以诗入词”受到赞扬,扩大了词的境界,而秦观“以词入诗”亦未尝不可,在宋诗中独树一帜,丰富了宋诗的艺术风格。故此文一反传统习见,借评价秦观七绝诗的同时,对其“以词入诗”从积极的意义上进行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七绝
下载PDF
论秦观词调选、用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辛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
秦观及其淮海词是历代词论品评的热门话题,也是20世纪宋词研究的重点对象。然而,就现有成果来看,由词调视角入手对秦观《淮海词》进行全面论述的专门论文却罕见。选调方面,秦观词的短调小令与长调慢曲兼采,但是短调小令明显多于长调,在... 秦观及其淮海词是历代词论品评的热门话题,也是20世纪宋词研究的重点对象。然而,就现有成果来看,由词调视角入手对秦观《淮海词》进行全面论述的专门论文却罕见。选调方面,秦观词的短调小令与长调慢曲兼采,但是短调小令明显多于长调,在复古的同时又大胆地倚新调填词。秦观填词具有用调得体、用调错位、一调多态、多技提升等特点。从词调角度研究秦观词,对于把握秦观的"词心"、揭示秦词受欢迎的缘由、阐释关于秦观的各种评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词调 选调 用调 意义
原文传递
从词史建构$文献考辨重论李白词的真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青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9,共12页
欧阳炯《花间集序》所标举“应制《清平乐》词四首”,是李白词作中最可靠的一组作品,其一二两首一直流传至今。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北宋时即已流传,南宋时《景宋咸淳本李太白文集》和黄升《词选》、何士信《草堂诗余》等皆收... 欧阳炯《花间集序》所标举“应制《清平乐》词四首”,是李白词作中最可靠的一组作品,其一二两首一直流传至今。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北宋时即已流传,南宋时《景宋咸淳本李太白文集》和黄升《词选》、何士信《草堂诗余》等皆收录。现有的质疑不足以否定其非李白所作,宜尊重宋人的意见。欧阳炯《花间集序》推举“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实际上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初祖地位。黄升《词选》另推李白《忆秦娥》《菩萨蛮》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后世词家,多祖黄升之论。风格上,李白词兼开豪放和婉约二派;创作机制上,又兼有宫廷应制和自我抒情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词 清平乐 清平调 菩萨蛮 忆秦娥
原文传递
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秦观论
16
作者 胡建次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9,共9页
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秦观论,主要体现在3个维面:一是作为创作主体之论。词论家们主要从词心与词才两个方面展开其艺术才能之评,从远祖温、韦与近承欧、柳两个方面展开其词作渊源之论。二是创作特征之论。词论家们主要从辞情韵的结... 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秦观论,主要体现在3个维面:一是作为创作主体之论。词论家们主要从词心与词才两个方面展开其艺术才能之评,从远祖温、韦与近承欧、柳两个方面展开其词作渊源之论。二是创作特征之论。词论家们主要从辞情韵的结合、字句的锤炼、意境的创构3个方面展开其创作技巧之论,从凄婉、清丽、适度、雅正、沉郁等方面展开其艺术风格之论。三是词史地位之论。词论家们主要从词人比较和历史衍化两个方面论评其文学史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对秦观的论评,是在探源溯流与追求新变的取向中鼓荡前行的,其视角丰富多样,论评立足点大都显示出较为平正的特征,为更好地把握其人其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秦观论 创作主体 词的特征 词史地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