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图像的性象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喻仲文 《设计艺术研究》 2011年第5期73-80,128,共9页
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图像主要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写实图像以《诗经国风》所描述的情爱为主题,洋溢着清新健朗的气息,浸润着民间艺术的淳朴之风;抽象图像是写实图像的简化和衍生,是龙凤图像的演变,以及受民间文化影响的结果。从纯... 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图像主要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写实图像以《诗经国风》所描述的情爱为主题,洋溢着清新健朗的气息,浸润着民间艺术的淳朴之风;抽象图像是写实图像的简化和衍生,是龙凤图像的演变,以及受民间文化影响的结果。从纯形式上说,秦漆器图案呈现X型、盘缠型、环绕型几种骨格,它们都是生殖、情爱主题的图式化。从图像学看,秦漆器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风格转变的中间环节,它承继着楚国艺术的浪漫风韵,将商周以来的巫风一扫而尽,开启了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汉代艺术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漆器 诗经 情爱 图像
下载PDF
盱眙东阳汉墓两件木胎漆器髹漆工艺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金普军 谢元安 李乃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3期53-58,共6页
江苏盱眙县境内的东阳秦汉古墓群是一处重要的秦汉遗址。迄今为止,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漆器,为了解汉代广陵国髹漆工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了解其髹漆工艺特点,采用了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傅立... 江苏盱眙县境内的东阳秦汉古墓群是一处重要的秦汉遗址。迄今为止,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漆器,为了解汉代广陵国髹漆工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了解其髹漆工艺特点,采用了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件木胎漆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漆膜切片显示素色漆器的漆膜由漆灰层和黑色漆层构成,而彩绘漆器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灰地、底漆层和色漆层;XRD图谱发现漆灰层中的填料主要为石英(SiO2)和钠长石(NaAlSi3O8),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朱砂(HgS);红色漆膜的XRF显示了其主要元素是Hg和S,包括Ca、Si、Cu和Fe等微量元素。漆膜的FTIR分析数据显示漆膜中在1630cm^-1和1576cm^-1处存在着可能是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研究结果说明了本地髹漆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髹漆灰,漆灰层是由生漆调和研磨成细粒的钠长石矿物构成,它能制作出厚度约0.1~0.2mm薄漆灰层;2)髹底漆,厚度约为0.02~0.09mm;3)彩绘,红色漆膜中的颜料为朱砂,朱砂含有微量的Ca、Si、Cu和Fe等杂质,表明其来自矿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东阳秦汉墓 传统工艺 广陵国
下载PDF
先秦漆器色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世孟 《艺术探索》 2012年第2期22-23,44,共3页
先秦时代,人们不仅重色彩,也重色泽。漆器因具有色泽在先秦时期被赋予高贵的象征意义,与之对应的木器则是作为粗贱、鄙陋之代表。先秦漆器对色泽的偏爱主要是通过讲究材质和提高工艺的精细与复杂程度来实现的。
关键词 先秦漆器 色彩 色泽
下载PDF
漆器的发现与成长:从史前到战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飞龙 吴昊 《中国生漆》 2016年第3期22-28,共7页
中国是一个漆器之国,漆器和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抗争中发现了桼的奥秘,创造了漆器,使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开漆器文化发展之滥觞。跨湖桥文化遗址出现的漆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漆器... 中国是一个漆器之国,漆器和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抗争中发现了桼的奥秘,创造了漆器,使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开漆器文化发展之滥觞。跨湖桥文化遗址出现的漆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漆器,距今8000年。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朱髹漆器标本。马家浜文化时期出现了彩绘漆器,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嵌玉漆器,彩绘艺术精彩,达到了史前漆器艺术的高峰。先秦时期,漆器艺术已趋成熟,漆器品种之杂,数量之多,造型之美,纹样之繁,色彩之绚,制作之精,工艺之巧,器物之美,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青铜工艺和治铁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漆器制胎技术的革命,漆器手工业无论在数量、品种以及制作技术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普及化、日用化、生活化、情趣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生漆 文化 史前 先秦 历史
下载PDF
战国秦汉漆奁胎骨刍议——兼谈漆器胎骨的演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芳芳 《中国生漆》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漆奁是战国中晚期出现在楚墓中的小型日用器具,主要承担着盛妆器的功能。到了汉代,漆奁成为汉墓中最常见的一个漆器品种。以漆奁胎骨的演变为线索,可以清楚发现战国秦汉时期漆器胎骨的多样性以...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漆奁是战国中晚期出现在楚墓中的小型日用器具,主要承担着盛妆器的功能。到了汉代,漆奁成为汉墓中最常见的一个漆器品种。以漆奁胎骨的演变为线索,可以清楚发现战国秦汉时期漆器胎骨的多样性以及制胎技术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漆奁 胎骨
下载PDF
读岳麓秦简札记一则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勇 《中国生漆》 2016年第1期5-11,共7页
文中对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中的第20简中""、"下"两个字进行了考释,并对""字读音进行了重新考证,认为此字应从"桼"得声;同时针对秦时的漆园管理相关问题也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秦简 生漆 漆器
下载PDF
对秦兵马俑彩绘保护技术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军 蔡玲 +1 位作者 高翔 刘茂昌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秦陶俑彩绘保护是秦始皇陵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对秦兵马俑目前的现状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损坏的原因,指出损坏是由历史、力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原因共同造成。然后详细评价了PEG200和聚氨酯(PU)乳液联合处理的保护方法与单体材料渗... 秦陶俑彩绘保护是秦始皇陵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对秦兵马俑目前的现状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损坏的原因,指出损坏是由历史、力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原因共同造成。然后详细评价了PEG200和聚氨酯(PU)乳液联合处理的保护方法与单体材料渗透、电子束辐照固化(EB)的保护方法,并指出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还介绍了一些辅助加固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冷冻干燥法、盐溶液干燥法以及室温干燥法的原理和操作;之后提出了加固剂制备与陶俑保护一体化的设想、均匀场的设想以及稳定生漆层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兵马俑 彩绘 加固材料 一体化 均匀场 稳定生漆
下载PDF
扬州琴作制琴工艺与古籍记录制琴工艺比对研究
8
作者 长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文化口头与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斫琴、髹琴工艺是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在扬州地区自古流传有绪,而在今天亦得到很好的传承。
关键词 古琴 扬州 七星琴堂 斫琴 髹琴 《髹饰录》
下载PDF
秦汉宫殿建筑的髹饰文化记忆
9
作者 张飞龙 贺娜 +3 位作者 李艳 宋瑞雪 任红艳 张娟妮 《中国生漆》 2021年第1期12-17,24,共7页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成长时期。在秦汉500年间,由于帝国一统,国力富强,髹漆艺术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在宫室建筑装饰上得到普遍运用。漆因美而髹,木因髹而美,秦汉时期的建筑因漆生姿,雕梁画栋,穷极奢华,至少集成运用了素...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成长时期。在秦汉500年间,由于帝国一统,国力富强,髹漆艺术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在宫室建筑装饰上得到普遍运用。漆因美而髹,木因髹而美,秦汉时期的建筑因漆生姿,雕梁画栋,穷极奢华,至少集成运用了素髹、朱髹、青髹、金髹、黑髹、彩绘、雕绘、玉饰、嵌贝、夹纻等多种髹饰技法,与当时髹漆工艺的发展相适应,代表了当时建筑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透过《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典籍记载留下的珍贵史料,结合考古发现,从阿房宫、未央宫、灵光殿、建章宫、昭阳殿等建筑装饰的描述中,可以窥见秦汉宫室建筑的装饰形制以及髹饰艺术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装饰 髹漆 漆艺 秦汉
下载PDF
先秦古建筑髹饰艺术文化记忆管窥
10
作者 张飞龙 贺娜 +2 位作者 宋瑞雪 李艳 任红艳 《中国生漆》 2020年第4期6-10,共5页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流。在建筑木结构上髹漆,源于木质材料防腐与装饰需要,历夏、商、周、秦、汉发展,已然成为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夏商时朝,建筑结构有各类居室出现,建筑装饰开始使用漆彩。在周朝,漆彩的使用有了仪式感...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流。在建筑木结构上髹漆,源于木质材料防腐与装饰需要,历夏、商、周、秦、汉发展,已然成为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夏商时朝,建筑结构有各类居室出现,建筑装饰开始使用漆彩。在周朝,漆彩的使用有了仪式感和象征意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鲜明的漆彩沉淀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漆彩符号、身份标识和等级制度,奠定了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延绵发展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装饰 髹漆 生漆 漆艺 先秦
下载PDF
藏礼于器:先秦礼制中的漆器文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4年第4期1-11,共11页
礼器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伴随着礼制而产生,源于日用器,以奢华为标志,肇始于上古祭祀文化,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礼器作为礼制的载体,是为举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宴飨和婚冠等仪式活动而设计制作的器用,表明了使用者的身份、等级... 礼器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伴随着礼制而产生,源于日用器,以奢华为标志,肇始于上古祭祀文化,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礼器作为礼制的载体,是为举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宴飨和婚冠等仪式活动而设计制作的器用,表明了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地位和权力等,"藏礼于器",使器物拥有了社会政治属性,也有装饰生活方式之功能。作为礼器的漆器,器类主要有簋、罍、豆、觚、觞、尊、俎、几、禁、钟鼓架、屏风等,门类众多,它与青铜器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先秦礼器文化组合,并与青铜器有着同样的地位和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礼器 礼制 文化 先秦
下载PDF
秦俑陶质彩绘原始工艺和剥落过程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诗敏 陈海栋 +3 位作者 容波 周铁 张晖 张秉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4,共11页
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根据已知的各种信息,探讨了秦俑彩绘制作的传统工艺,包括生漆添加猪血的作用、生漆层的配方、颜料层的配方、生漆层和颜料层的制作方法、基底陶块的选择等。制... 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根据已知的各种信息,探讨了秦俑彩绘制作的传统工艺,包括生漆添加猪血的作用、生漆层的配方、颜料层的配方、生漆层和颜料层的制作方法、基底陶块的选择等。制作了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生漆层厚度为35~68μm;颜料层厚度:红色20~50μm,白色55~70μm、绿色50~70μm、蓝色55~65μm,与秦俑生漆层和彩绘层的真实厚度相近。生漆层中猪血的最适应比例为4%,颜料层中所用粘合剂适宜浓度:明胶:水为1:32,蛋清:水为1:2。仿真样品经过加速老化破坏循环后,可以大体重现彩绘从陶块上起翘脱落的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机理,开展彩绘加固或回贴实验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兵马俑 彩绘 生漆层 颜料层 配方 传统工艺 剥落
下载PDF
乐心道志:先秦礼乐文化中的髹漆乐器
13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礼乐文化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构成了古代文化的核心。将乐的精神与乐器的艺术功能相结合,造就了"音乐"的灵魂,相辅相承。人们通过演奏乐器,乐心道志,借以表达、交流人的思想情感。先秦时期出土的髹漆乐器实物主要有琴... 礼乐文化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构成了古代文化的核心。将乐的精神与乐器的艺术功能相结合,造就了"音乐"的灵魂,相辅相承。人们通过演奏乐器,乐心道志,借以表达、交流人的思想情感。先秦时期出土的髹漆乐器实物主要有琴、瑟、笙、鼓、编钟、磬鼓架等。乐器髹漆,形与声有机结合,使漆艺文化与音乐之声交相辉映,悦人耳目,共同演绎了中国人心灵的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乐器 漆艺 漆器 先秦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秦漆器胎骨及制作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学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49-153,共5页
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对秦漆器胎骨和胎骨制作工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漆器胎骨发展演变的轨迹。在秦漆器胎骨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胎骨仍以木胎为主,木胎胎骨由厚拙逐渐变得薄巧。随着社会的发展,漆器胎骨也随之呈现其多样化,夹纻胎就是... 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对秦漆器胎骨和胎骨制作工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漆器胎骨发展演变的轨迹。在秦漆器胎骨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胎骨仍以木胎为主,木胎胎骨由厚拙逐渐变得薄巧。随着社会的发展,漆器胎骨也随之呈现其多样化,夹纻胎就是在木胎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发明。漆器胎骨的制作工艺在延续挖制、卷制和削制等技艺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扣器法、旋制法,意味着中国漆器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对推进漆器制造工艺的改进、漆器艺术风格的演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胎骨 工艺
下载PDF
逐渐强化的动势——试论楚、秦、汉漆器禽鸟主题装饰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晶 《中国生漆》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禽鸟主题是楚、秦、汉这一历史时期漆器装饰纹样中大量出现的表现题材,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之间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形成了与时代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发展水平相契合的造型样式和构图形式。楚漆器禽鸟纹装饰已表现... 禽鸟主题是楚、秦、汉这一历史时期漆器装饰纹样中大量出现的表现题材,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之间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形成了与时代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发展水平相契合的造型样式和构图形式。楚漆器禽鸟纹装饰已表现出明显的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追求,这一特征在之后的秦汉漆器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逐步演化为画面动势的营造和表现。本文试图从造型、构图、装饰部位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这一趋势的发展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鸟主题 楚、秦、汉漆器 动势
下载PDF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考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辉 尹夏清 王宏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6,I0016,F0003,共6页
本文考证了秦东陵被盗的1件高柄漆豆、3件残豆座的刻划铭文。考定漆豆作于秦昭襄王八年,"薛君"即孟尝君,"殳"为见于《史记·秦本纪》之"金受",亦即见于《战国策·东周》的"金投","... 本文考证了秦东陵被盗的1件高柄漆豆、3件残豆座的刻划铭文。考定漆豆作于秦昭襄王八年,"薛君"即孟尝君,"殳"为见于《史记·秦本纪》之"金受",亦即见于《战国策·东周》的"金投","大官"为宫廷食官。出土漆豆的M1极可能是秦昭襄王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邦 丞相 薛君 秦漆豆
下载PDF
秦漆园经济发展原因之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学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广泛的漆林分布、丰厚的生漆资源为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彰显了秦漆园经济的发展特色;宏观调控政策为秦漆园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秦漆园经济持续深入经营拓宽了产销... 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广泛的漆林分布、丰厚的生漆资源为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彰显了秦漆园经济的发展特色;宏观调控政策为秦漆园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秦漆园经济持续深入经营拓宽了产销出路和发展空间;社会需求则是直接影响秦漆园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有效刺激秦漆园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史 漆园经济 经济史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先秦饮食之漆器审美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欣 《艺术生活》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先秦时期的食器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先秦饮食漆器设计有着明确的功能性,注重器物的造型、雕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关注漆制食具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先秦漆制食具的造型、... 先秦时期的食器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先秦饮食漆器设计有着明确的功能性,注重器物的造型、雕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关注漆制食具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先秦漆制食具的造型、纹饰、用色等三方面来解析我国古代食具的设计思想及工艺发展状态。先秦时期人们重视饮食活动并精心打造饮食之器,食具造型的多样性,纹饰的繁缛复杂,用色的规范与演变,呈现出先秦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食具 审美 漆器 设计
下载PDF
战国秦汉漆器装饰的构成方式和布局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献堂 《艺术探索》 2014年第5期104-110,5,共7页
漆器装饰面是漆器装饰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影响漆器装饰图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漆器装饰面可归纳为椭圆形装饰面、圆形装饰面、矩形装饰面和重复装饰面等四大类。漆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纹饰的绘制由当时人们的布局意识所决定,这种布... 漆器装饰面是漆器装饰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影响漆器装饰图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漆器装饰面可归纳为椭圆形装饰面、圆形装饰面、矩形装饰面和重复装饰面等四大类。漆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纹饰的绘制由当时人们的布局意识所决定,这种布局意识可以作为汉代流行卦气说解《易》的一种意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漆器 装饰 布局意识
下载PDF
秦巴山地漆树利用史
20
作者 宋祖顺 《中国生漆》 2016年第1期12-14,23,共4页
漆树是秦巴山区重要的经济林木。秦巴山区产漆历史悠久,至晚到唐朝,秦巴山区的漆已经被作为地方特产上供朝廷。自此以后,秦巴山区的漆产业连续发展。清代以至民国时期,漆树的管理与保护得到重视,秦巴山区漆树经营得到巨大发展。
关键词 秦巴山地 漆树 生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