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长城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史念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共10页
关于中国长城的记载至迟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8年齐国长城和秦国的“堑洛”长城。韩国以外的战国“七雄”都兴修过长城。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秦与西汉王朝都在北边修筑长城。北魏、北齐、北周、隋朝也曾经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的柔然和突厥... 关于中国长城的记载至迟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8年齐国长城和秦国的“堑洛”长城。韩国以外的战国“七雄”都兴修过长城。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秦与西汉王朝都在北边修筑长城。北魏、北齐、北周、隋朝也曾经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的柔然和突厥。现存的明长城总长约为6 700公里。一般来讲,长城修筑于边陲以抵御外来骚扰或侵犯,但是长城并非都是王朝或政权的边界,如战国时期齐国、赵国的长城以及西汉长城、隋长城、明长城。为了适应军事防御需要,历代长城多有分歧,而非单一的一重蜿蜒城墙。长城的修筑一般就地取材,一般用土夯实,薄厚不一。当然,也有不少长城用石头垒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秦长城 明长城 军事防御
下载PDF
门源M_(S)6.9地震诱发明长城山丹段破坏机理分析
2
作者 李韬 石玉成 +4 位作者 刘琨 刘北 王韶鹏 池佩红 赵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3-726,共14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了M_(S)6.9地震,造成位于低烈度区的甘肃省山丹县境内明长城墙体局部坍塌。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其坍塌墙体距离此次地震震中114 km,地面振动强度相对较弱,因而其地震破坏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地震后,对已...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了M_(S)6.9地震,造成位于低烈度区的甘肃省山丹县境内明长城墙体局部坍塌。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其坍塌墙体距离此次地震震中114 km,地面振动强度相对较弱,因而其地震破坏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地震后,对已坍塌长城墙体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病害调查,然后结合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来研究坍塌墙体震害机理。结果表明:此段长城墙体掏蚀病害发育,墙体构造裂缝暴露,尚无保护措施;坍塌墙体临近国道和便道,环境振动效应明显;墙体南北两侧风化差异性明显,北侧墙体含水率较高,夯土强度较低;墙体既有病害加剧了地震惯性力的影响,导致低烈度区长城墙体发生局部坍塌。此次地震对甘肃河西地区明长城遗址保护具有警示意义,研究结果为后期明长城抗震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明长城山丹段 震害机理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甘肃秦长城遗址主要病害及分类保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中夏 王天菲 +1 位作者 石玉成 李桐林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基于对甘肃境内临洮到陇西段秦昭王长城的实地调查,总结了秦昭王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方式,分析了其现状及主要因素导致的病害类型,以及病害发展的相互促进。随后,根据秦昭王长城的文物归属及留存状况,提出了分类保护的思路。这样的目... 基于对甘肃境内临洮到陇西段秦昭王长城的实地调查,总结了秦昭王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方式,分析了其现状及主要因素导致的病害类型,以及病害发展的相互促进。随后,根据秦昭王长城的文物归属及留存状况,提出了分类保护的思路。这样的目的是将秦长城的保护与其文化、科研和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并选择技术有效、经济可行的保护和价值开发并行的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昭王长城 调查 病害 文物 分类保护 甘肃
下载PDF
The Best of Beijing
4
作者 LIN ZILONG 《China Today》 2007年第6期64-65,共2页
FOR much of China’s history, the city of Beijing has been the nation’s capital.Thus it boasts a wealth of ancient cultural treasures, including buildings, parks and monuments. These are five of the better ones.
关键词 Beijing China’s history capital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Forbidden City
下载PDF
关于河套地区战国秦汉长城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张文平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北疆咽喉所在。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地区,从赵武灵王开始,一直到西汉武帝时期,均沿着阴山山脉东西一线构筑长城防御体系,今天可见“故河南塞”长城、阴山长城、秦始皇长城、阳山长城、外城等数条线路...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北疆咽喉所在。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地区,从赵武灵王开始,一直到西汉武帝时期,均沿着阴山山脉东西一线构筑长城防御体系,今天可见“故河南塞”长城、阴山长城、秦始皇长城、阳山长城、外城等数条线路。通过对这几条长城线路的调查与研究,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管辖的北部边疆有着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阴山山脉 战国秦汉长城 北部边疆
下载PDF
固阳秦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6
作者 张文平 《鹿城学刊》 2023年第3期27-29,37,共4页
固阳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汉武帝时期作了加筑沿用,是秦汉长城的典型代表。固阳秦长城之内的北假中,在西汉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屯田;西汉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五原塞,长城两侧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 固阳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汉武帝时期作了加筑沿用,是秦汉长城的典型代表。固阳秦长城之内的北假中,在西汉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屯田;西汉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五原塞,长城两侧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由对抗走向交流的融合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阳秦长城 北假中 高阙 五原塞 昭君和亲 紫塞
下载PDF
A Women's Head at the Foot of the Great wall
7
作者 SU XIAO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9年第8期19-,22,共2页
WHEN Peng Peiyun.President of the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went to inspect work in Beijing’s YanqingCounty this February,the county women’sfederation asked some female heads oftownships and villages to report th... WHEN Peng Peiyun.President of the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went to inspect work in Beijing’s YanqingCounty this February,the county women’sfederation asked some female heads oftownships and villages to report theirwork to her.Han Shuqin,head ofQianmiao Village,was invited to Yanqingbecause the township head thoughtwomen there planted grape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Women’s Head at the Foot of the great wall
原文传递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Ⅴ.长城站周围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分布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根海 王敏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西湖中的水、雪、泥沙。在已鉴定3个门类50种淡水藻类中,划分为两大生态类群:根据其生存环境,划分为水生藻类和雪生藻类;或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浮游藻类和底生(着生)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 雪生藻 泥沙 淡水藻类 藻类 南极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电离层异常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甄卫民 曹冲 吴健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文采用现有模式,利用长城站电离层观测资料,模拟计算了F2层峰值高度及子午向热层风昼夜变化等。同时采用了热层风模式计算了长城站热层风的经验预测值。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长城站的两个异常特征。夏季异常即f0F2最大值出现... 本文采用现有模式,利用长城站电离层观测资料,模拟计算了F2层峰值高度及子午向热层风昼夜变化等。同时采用了热层风模式计算了长城站热层风的经验预测值。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长城站的两个异常特征。夏季异常即f0F2最大值出现在夜间。冬季特别是6、7月份临频显著减小。太阳辐射电离与热层中性风的竞相联合作用是导致夏季异常的关键。长城站地理上虽属高纬区,却处在地磁中纬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风 长城站 南极 电离层异常
下载PDF
赵长城古今考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英法 李继勇 徐祥林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战国时期,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国为抵御南方的魏国及北方胡人的进攻,分别在其南部和北部边境修筑了长城,此即人们所说的赵国南长城、北长城。文章对赵国两道长城修筑的时间、原因、方位及现状作了考证,并对赵国北长城与当时燕、秦两国的长... 战国时期,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国为抵御南方的魏国及北方胡人的进攻,分别在其南部和北部边境修筑了长城,此即人们所说的赵国南长城、北长城。文章对赵国两道长城修筑的时间、原因、方位及现状作了考证,并对赵国北长城与当时燕、秦两国的长城,相继的秦始皇长城及今所见的明长城的关系作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长城 赵国北长城 赵国南长城 秦始皇长城 明长城
下载PDF
长城非“中国古代中原政权边界”论——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绍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不是古代中国中原政权的边界线。从"夏""夷"观念上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从来没有被认定为"外国";从长城形成的历史看,长城从来没有被当做古代中原王朝的边界线;古代中原政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不是古代中国中原政权的边界线。从"夏""夷"观念上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从来没有被认定为"外国";从长城形成的历史看,长城从来没有被当做古代中原王朝的边界线;古代中原政权也从来没有以长城划定自己的活动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秦汉 长城 国界线 游牧民族
下载PDF
战国至秦东北地区华夏人口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古托力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51-56,共6页
战国至秦,东北地区华夏人口有几个类型:郡县官吏、驻军、军政长官家属、燕秦长城修建者、移民、退守辽东襄平地区的燕王喜和太子丹之众。还有两支进入朝鲜半岛。大部分是长住人口和准长住人口,人数超过前代。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年龄和... 战国至秦,东北地区华夏人口有几个类型:郡县官吏、驻军、军政长官家属、燕秦长城修建者、移民、退守辽东襄平地区的燕王喜和太子丹之众。还有两支进入朝鲜半岛。大部分是长住人口和准长住人口,人数超过前代。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失调。他们与各少数民族共同开发东北边疆。燕国的努力经略和秦朝各项统一措施,既有力推动各少数民族华夏化进程,又致使汉族的民族意识最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郡县制度 中国 战国时期 秦朝 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
下载PDF
论战国秦汉长城与边塞城镇建设及其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绍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94-98,共5页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向北方地区拓展,是通过军事出击、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建设边镇、移民垦殖等一系列步骤进行的。长城修筑与边塞城镇建设相互依托,互为援助。依靠城镇,长城地带的社会生活才有保障、有活力,才能吸引民众长期安居,...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向北方地区拓展,是通过军事出击、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建设边镇、移民垦殖等一系列步骤进行的。长城修筑与边塞城镇建设相互依托,互为援助。依靠城镇,长城地带的社会生活才有保障、有活力,才能吸引民众长期安居,发展生产。城镇建设在边疆建设开发中处于优先地位。与内地城镇突出的经济功能与管理功能不同,边塞城镇的建设,首先突出的是它的军事功能,然后是农垦功能,同时也兼具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交通功能和商业功能。边塞城镇建设与长城修筑、屯田开发互为条件,相互依托,达到了在边疆地区将战、守、耕相互结合、三位一体的目的,确保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原王朝边防体系的完备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长城 边塞 城镇建设 城镇功能
下载PDF
《吕氏春秋》“大忠”“至忠”宣传及其政治文化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子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7-54,共8页
"忠"的观念在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定型。在秦地形成重要影响的《韩非子》一书中,"忠"的论说最为集中。此后的《吕氏春秋》一书,对"忠"的道德规范又有新的解说。所谓"大忠"、"至忠"的... "忠"的观念在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定型。在秦地形成重要影响的《韩非子》一书中,"忠"的论说最为集中。此后的《吕氏春秋》一书,对"忠"的道德规范又有新的解说。所谓"大忠"、"至忠"的宣传,适应了君主专制体制逐渐完备的历史要求。秦代"忠"的观念的普及,是与政治理论家这种政治道德建设的努力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大忠 至忠 “忠”观念
下载PDF
战国秦长城的地理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0-63,共4页
战国秦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反映了秦国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折射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对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秦长城也是一条自然地理环境分界线,农业和牧业在这一地带交错发展,互相促进... 战国秦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反映了秦国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折射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对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秦长城也是一条自然地理环境分界线,农业和牧业在这一地带交错发展,互相促进,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长城 军事地理 文化地理 经济地理
下载PDF
秦昭王长城“堑”特征新探——以陕西吴起秦昭王长城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永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堑"设置是秦昭王长城显著的特征,在陕西吴起表现的尤为明显,主要以陡壁和与之配套的平台形式存在。堑特征加强了秦昭王长城的防御力度,体现了秦昭王长城修筑的因地制宜原则,也反映了当时防御武器的射程范围和数学计算水平。... "堑"设置是秦昭王长城显著的特征,在陕西吴起表现的尤为明显,主要以陡壁和与之配套的平台形式存在。堑特征加强了秦昭王长城的防御力度,体现了秦昭王长城修筑的因地制宜原则,也反映了当时防御武器的射程范围和数学计算水平。此外,从最新调查的陕西吴起县三道川长城设置看,秦昭王长城在防外的同时也防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昭王长城 吴起
下载PDF
长城边界与华夏边缘——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晓莉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广为认知的,但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长城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一个政治边界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长城作为草原与农耕社会的边界同...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广为认知的,但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长城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一个政治边界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长城作为草原与农耕社会的边界同时也具有族群边界的意义,对于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由于长城边界形成的边缘地带具有双重性及流动性的特点,长城边界还具有外部分离和内部整合的作用,同时也是交流融合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长城 边界作用 中华民族发展
下载PDF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秦长城修建
18
作者 徐卫民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6期22-32,F0002,共12页
秦始皇长城号称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和入侵,在原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基础上而修建的巨大人工建筑,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巨大。为了达到有效防御和减少工作量的意图,秦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充分注... 秦始皇长城号称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和入侵,在原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基础上而修建的巨大人工建筑,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巨大。为了达到有效防御和减少工作量的意图,秦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充分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一般修建在险峻的山梁岭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侧,以便达到“因地形,用制险塞”之目的。将自然环境与长城修建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因地制宜,据险制塞”修建原则。所谓因地制宜,一是指巧妙地利用所在地的地形条件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二是指充分利用当地方便获得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材施修;所谓据险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以达到御敌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长城 因地制宜 因材施修
下载PDF
南极长城湾NG931柱全新世介形类及其环境分析
19
作者 蔡慧梅 《南极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59-67,共9页
本文材料系南极长城湾NG931柱状样品分析的介形类。共计11属21种,其中以Lox-oreticulatumfalax为占最优势组成分子,其次,Xestoleberiskerguelenensis,Xestolebe... 本文材料系南极长城湾NG931柱状样品分析的介形类。共计11属21种,其中以Lox-oreticulatumfalax为占最优势组成分子,其次,Xestoleberiskerguelenensis,Xestoleberisspp.,Semicytheruraspp.和Australicytherepolylyca等也为该柱样中介形类的主要组成分子。根据资料分析,NG931柱样中介形类属种绝大部分为南极地区所出现的介形类动物群中的已知类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测其生境也有可能相近似。从介形类属种组成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湾 南极 介形类 沉积环境 全新世 古动物
下载PDF
秦朝灭亡的原因新论——基于心理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海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秦结束战国干戈扰攘、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历二世而亡,仅15个春秋。恐惧心理在秦朝"其亡也忽焉"的命运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秦始皇出于对"亡秦者胡也"的恐惧极力戍边和出于对六国旧贵族的恐惧而焚书坑儒;二是... 秦结束战国干戈扰攘、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历二世而亡,仅15个春秋。恐惧心理在秦朝"其亡也忽焉"的命运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秦始皇出于对"亡秦者胡也"的恐惧极力戍边和出于对六国旧贵族的恐惧而焚书坑儒;二是当朝权臣出于恐惧而只能偷合苟容而导致"秦皇帝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三是违背伦理纲常的严刑刻法使普通民众难以适应而时时刻刻都处在胆战心惊之中。社会变革力度远远超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这才是压倒大秦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恐惧心理 焚书坑儒 长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