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et of Acupuncture Needl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ollected by George Souliéde Morant
1
作者 WANG Han PANG Yichao +1 位作者 ZENG Ruilin WU Kai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4年第3期233-240,共8页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French vice-consul George Souliéde Morant encountered acupuncture during his visit to China,and then brought it back to France.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his collection was transported fr...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French vice-consul George Souliéde Morant encountered acupuncture during his visit to China,and then brought it back to France.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his collection was transported from Paris,France to Kunming,China,and later recognized as a Chinese national third-clas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Currently housed in the Museum of Western Studies on Chinese Medicine at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his set of instruments includes one needle holder converted from a fan-shaped holder,ten acupuncture needles,and eleven paper tags handwritten in English with names of diseases and body parts.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foundational in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collection of this set of late Qing dynasty acupuncture instruments by reviewing the collec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instruments,consulting acupuncture professionals,measuring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set of instruments,and employing a method of transla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ontent of the attached ta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rge Souliéde Morant qing dynasty Acupuncture need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ANCE Tags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贵州野菜的辨别、加工与价值探析※
2
作者 邹潇逸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野菜种类。各族人民常根据野菜的外形、生长季节等因素来辨别其可食用性。因野菜中多年生植物较多,且季节性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有不同类型的野菜可供采摘,即使是在出产量少的季...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野菜种类。各族人民常根据野菜的外形、生长季节等因素来辨别其可食用性。因野菜中多年生植物较多,且季节性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有不同类型的野菜可供采摘,即使是在出产量少的季节,亦有加工储存之野菜可供食用,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前,贵州黔东南、黔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常年不种家蔬,专以野菜为食。野菜除充饥外,还具有药用、营养、饲用、观赏等价值。因此,充分认识贵州野菜的资源优势,对贵州山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民国时期 贵州野菜 辨别 加工 价值
下载PDF
Structural Carpentry in Qing Dynasty-A Framework for the Hierarchically Modularized Chinese Timber Structural Design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清宇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This article, by using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fers a scientif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grading system of Qing′s structural carpentry determin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grand style timber... This article, by using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fers a scientif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grading system of Qing′s structural carpentry determin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grand style timber architecture.The Qing′s grand style timber structure, which is ready for prefabrication and assembly, is extremely hierarchical oriented and significantly standardized. The general procedure in designing a grand style timber structure is to start with the grade that defines the basic module (dou kou); next comes with the number of bracket set (cuan), the number of longitudinal bays and the number of purlins which affect its plan and cross section; thirdly choose a roof type that determines its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the facade as well. A series of formulae are conducted to help depict the layout, cross sectional roof curvature and special longitudinal treatments in 4 sloped and 9 spined roof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carpentry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grand style qing dynasty modular system Chinese timber structural design
下载PDF
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利民 田一颖 李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了深化地震灾害史的研究,为今后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地震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以展现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清代地震史料收集、地震总体研究、地震专题研究、地震... 为了深化地震灾害史的研究,为今后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地震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以展现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清代地震史料收集、地震总体研究、地震专题研究、地震灾害应对等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阶段性特征,但也存在史料挖掘运用不足、研究视角与维度狭窄、研究范式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挖掘民间文献,以交叉研究作为创新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地震灾害史研究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史 阶段性 研究创新
下载PDF
清末北京戏剧改良与义务戏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常英 宋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3,共8页
清末北京义务戏深受戏剧改良运动影响,其演进过程呈现出多种新元素,不仅促进戏剧改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风俗改变。一方面,戏剧改良运动促进艺人与报人合作开演义务戏,推动义务戏在传统表演形式中增添许多近代元素,如戏剧内容革... 清末北京义务戏深受戏剧改良运动影响,其演进过程呈现出多种新元素,不仅促进戏剧改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风俗改变。一方面,戏剧改良运动促进艺人与报人合作开演义务戏,推动义务戏在传统表演形式中增添许多近代元素,如戏剧内容革新、舞台元素多样化和女性群体加入。另一方面,义务戏受到近代启蒙思想影响,热心助赈的新艺人成为义演主体,成为启蒙与宣教活动的实践者。同时,义务戏也促进社会风俗改良,艺人社会形象得以重塑,其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清末北京义务戏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戏剧改良 义务戏
下载PDF
明清鸡足山兴起中的多民族共塑与交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映占 张晗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大理宾川鸡足山是一座跨民族、跨地域、跨宗教的圣山。鸡足山在明清时期作为圣山兴起的过程,是区域社会中各民族对鸡足山景观的共同塑造、朝山盛节共庆、生产生活物资互通的过程,同时也是鸡足山被各民族接纳认可并被构建为多民族共享的... 大理宾川鸡足山是一座跨民族、跨地域、跨宗教的圣山。鸡足山在明清时期作为圣山兴起的过程,是区域社会中各民族对鸡足山景观的共同塑造、朝山盛节共庆、生产生活物资互通的过程,同时也是鸡足山被各民族接纳认可并被构建为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的过程。一部鸡足山圣地的兴起史,于区域社会而言就是一段多民族共塑圣山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过程中,鸡足山逐渐成为各民族共筑共享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 鸡足山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符号
下载PDF
“体用排偶”与明清制义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维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经义文体的正式名称,“八股文”则是对经义文体的俗称。明代官方正式文件从不称其科举文体为“八股文”,明代的经义文集一般不以“八股文”为书名,“八股文”一词不能准确、全面揭示明清经义文的文体性质和特... “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经义文体的正式名称,“八股文”则是对经义文体的俗称。明代官方正式文件从不称其科举文体为“八股文”,明代的经义文集一般不以“八股文”为书名,“八股文”一词不能准确、全面揭示明清经义文的文体性质和特点。《明史·选举志》指出“体用排偶”是明代制义主体部分的文体形态特点。“排偶”包括排比和骈偶,骈偶类包括两扇、四段、六股、八股、十股、十二股、十六股等。在排比类中存在着一种股数为奇数的排比形态,如三股文、五股文、七股文、九股文,可统称为“奇股文”。奇股文的存在应引起我们重视,明清制义文体的本质与特点需要重新认识。决定明、清制义“排偶”部分文体形态的,是题目的句型结构特点和语义结构特点。当然,作者的修辞理念和兴趣也对其“排偶”设置产生影响。明代成化之后,八股形态在“排偶”诸形态中占据主流地位,这既与它契合传统文章学理念有关,也与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进程是相呼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义 排偶 排比 奇股文 八股文 科举考试
下载PDF
明清家具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类型与匠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晓霆 王友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书籍、博物馆、拍卖会等渠道收集统计了52例具有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的明清家具,根据一腿三牙结构部件中角牙的造型,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分为A类型、B类型和C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不同类型构造... 通过书籍、博物馆、拍卖会等渠道收集统计了52例具有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的明清家具,根据一腿三牙结构部件中角牙的造型,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分为A类型、B类型和C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不同类型构造规律、构造原理以及蕴含的匠意。经探究得出,一腿三牙部件在家具中的构造原理为受力解力、加固稳定以及家具顺纹而做遵循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此外,总结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所蕴含的美学内涵、线脚艺术以及其中的榫卯结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一腿三牙部件的认识,同时为研究明清家具中的结构部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一腿三牙 结构部件 匠意分析 美学内涵
下载PDF
清代满语文的使用发展与满汉文化交融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巧燕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满语在清代被称为“国语”“清语”,清朝统治者提出的“国语骑射”政策对满族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有清一代,清代满语文的使用发展历经几次重大历史变革,从满文的创制到规范再到满语文使用的衰落,反映了满族在对待满语发展、运用,乃至满... 满语在清代被称为“国语”“清语”,清朝统治者提出的“国语骑射”政策对满族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有清一代,清代满语文的使用发展历经几次重大历史变革,从满文的创制到规范再到满语文使用的衰落,反映了满族在对待满语发展、运用,乃至满语语言体系的基本看法,而满语满文的濒危推动满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文 语言态度 满汉文化
下载PDF
清末体育图书出版特点及启示
10
作者 王鑫 吴文峰 刘凯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探究清末体育图书出版的总体情况、特点,并提出启示。特点:出版主题突出,体操类教材为主要;强调知识引入,译著方式为主体;出版机构多元,民营企业为主要载体;编译者能力强,有效保障出版质量。启...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探究清末体育图书出版的总体情况、特点,并提出启示。特点:出版主题突出,体操类教材为主要;强调知识引入,译著方式为主体;出版机构多元,民营企业为主要载体;编译者能力强,有效保障出版质量。启示:聚焦体育热点,强化主题出版;提升译介能力,深化中外互鉴;强化机构职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编者队伍,贯通培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图书 出版
下载PDF
清代蜀道文献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既有名家巨擘,更多为非知名士人,具有写真纪实的风格特点,感叹自然奇险、忧患战乱与民生是其重要主题;碑刻文献主要是清代学者对蜀道沿线汉魏两宋碑石书法的史事考证、碑刻释文及转录。清代蜀道文献在反映蜀道交通历史变迁、蜀道地带生态环境及其社会风貌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与清代川陕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大量的清代蜀道诗不仅承载了清代士大夫艰难的人生行迹,也是山地生命体验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旅文献 蜀道诗歌 蜀道碑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魏本勇 李晓宇 +1 位作者 文彦君 张腾飞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08,共13页
通过《陕西省志·地震志》《中国地震目录》等汇编性史料提取明清时期(1368—1912年)关中地区地震发生频次、位置、震级和地震灾害影响等信息,应用指标统计、滑动平均及语义差异分析等方法,建立关中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变化图并分析特... 通过《陕西省志·地震志》《中国地震目录》等汇编性史料提取明清时期(1368—1912年)关中地区地震发生频次、位置、震级和地震灾害影响等信息,应用指标统计、滑动平均及语义差异分析等方法,建立关中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变化图并分析特征。结果表明:①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有显著的阶段性、年代际和季节变化特征。1474—1676年是当地地震相对活跃期,其中1500年代和1480年代地震发生频次最高,且多发于夏季。②地震震中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中东部,且随时间变化震中逐渐分散,地震频次及强度也随之减弱。③关中地区历史地震高发期处于汾渭地震带第二活动期中,且区域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强西弱。受多灾叠加、社会动荡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小震大灾”情景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时期 关中地区
下载PDF
清代苏绣服饰的艺术特色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正 唐甜甜 杨妍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提取法,探讨了其艺术特色及成因。研究发现,精工苏绣针法支撑了纹样表现,清代染色技艺增添了色彩魅力。此外,纹样构图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和思想变革,还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吉祥寓意。这些发现深化了对清代苏绣服饰艺术的理解,为博物馆清代苏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绣服饰 艺术特色 成因分析 苏绣针法
下载PDF
晚清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知与接受
14
作者 曹英 刘苏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晚清时期,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知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对机器制茶的接受程度也由低到高。19世纪80年代后期,华茶贸易危机初现,国人开始了对机器制茶的探讨,此时国人对这一新的生产方式认识尚浅,意见存在分歧。19世纪末,报刊媒体的介绍... 晚清时期,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知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对机器制茶的接受程度也由低到高。19世纪80年代后期,华茶贸易危机初现,国人开始了对机器制茶的探讨,此时国人对这一新的生产方式认识尚浅,意见存在分歧。19世纪末,报刊媒体的介绍使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识有所深化,对机器制茶的倡导成为中国茶业改良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政府和商人开始了机器制茶的尝试,但不少人仍对机器制茶存有疑虑。20世纪初的清朝新政时期,对国外的考察进一步增强了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知,机器制茶被视为振兴茶业、挽回利权的必要手段。虽然出于种种原因,晚清机器制茶的实践十分有限,但国人对机器制茶的认知与接受过程反映了其对待新的外来科技积极开放与谨慎理性的双重态度,为中国茶业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制茶 认知 接受
下载PDF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
15
作者 刘海峰 赵凯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书院课艺数量与书院数量、考课次数、书院额数和刊刻频率直接相关。尽管历史上汗牛充栋的书院课艺多已散佚,但其现存数量依旧十分巨大,无法准确估算。清代书院课艺具有一定的经学、文学、史学、书院学和科举学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用元素,可以从书院考课内容与科举考试内容、考课衡文标准与科举衡文标准、书院育人目标与科举取士目标、科举人物的思想观念与关系网络、书院生徒平时成绩与科考录取率等方面,考察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共生和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书院 课艺 书院学 科举学 联结
下载PDF
来源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的遵循:价值、困境及出路
16
作者 赵辉 钟文荣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从明清契约文书整理的相关成果来看,当前研究探讨多集中于“归户性”整理方面,而来源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档案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保持同一来源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 从明清契约文书整理的相关成果来看,当前研究探讨多集中于“归户性”整理方面,而来源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档案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保持同一来源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档案不得混淆,遵循来源原则对保障契约文书的完整性,保持契约原有整理方法和体系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在实践中,遵循来源原则也面临着契约文书完整性和关联性在前端已被破坏,来源信息追溯困难,整理、出版中有关信息被删节等困境。为了突破困境,在明清契约文书的整理、出版中应尊重契约的原貌和原有整理方法,尽最大可能开展研究补充与契约文书完整性和关联性密切相关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原则 契约文书 完整性 关联性
下载PDF
明清以来川滇黔地区饮食文化变迁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特点
17
作者 杜莉 王胜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124,共10页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内容和价值意蕴。川滇黔地区是我国...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内容和价值意蕴。川滇黔地区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区和饮食文化遗产富集区。明清以来直至当今,该地区汉族和各民族在食材运用、饮食品及其制作技艺、饮食习俗等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进行着交流与交融,并且其途径、方式、结果和作用等方面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即川滇黔地区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的途径主要是人口迁移流动和商贸往来,其方式主要是双向交流、相互影响,其结果和作用是促进了川滇黔地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多元与共性并存、推动了区域饮食风味的共同体川菜、滇菜、黔菜的定型与繁荣发展,进而助推了多元一体的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菜系的丰富与兴盛,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来 川滇黔地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饮食文化
下载PDF
宿山:明清杭州的天竺进香及其香市
18
作者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天竺分称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既指天竺山,又指天竺寺。在明清两代,普陀因观音而成为天下佛教名山,引得全国信众前去“朝海”;而杭州天竺因观音而名闻遐迩,进而引得信众前来“宿山”。从本地日常的烧香,到越境进香;从朝山、朝海,再... 天竺分称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既指天竺山,又指天竺寺。在明清两代,普陀因观音而成为天下佛教名山,引得全国信众前去“朝海”;而杭州天竺因观音而名闻遐迩,进而引得信众前来“宿山”。从本地日常的烧香,到越境进香;从朝山、朝海,再到宿山,诸如此类的宗教仪式及其转向,无不说明明清民间信众的宗教信仰更趋广泛,形式也更加多样。因进香而形成的“香市”,既是宗教与经济的结缘,更是一个流动的商业市场。香市既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又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进而成为杭州的一处城市人文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 进香 香市
下载PDF
清人《论语》笔记对前代的传承与超越
19
作者 刘毓庆 赵初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清代是笔记集大成的时代,清人《论语》笔记是清代学者带有强烈的自觉意识撰著而成的学术著作,不仅是今人研究清代《论语》的重要文献来源,也是考辨清代学术演进路径的关键文献资料。从释读方法看,清人《论语》笔记以传承汉、宋二学传统... 清代是笔记集大成的时代,清人《论语》笔记是清代学者带有强烈的自觉意识撰著而成的学术著作,不仅是今人研究清代《论语》的重要文献来源,也是考辨清代学术演进路径的关键文献资料。从释读方法看,清人《论语》笔记以传承汉、宋二学传统为主,分别从文字训诂、经文义理入手,以求对《论语》本义的确解。从解经思想看,清人笔记突破了前代《论语》研究篇幅冗长少有变通、严守家传与师说、治经手段单一的局限,无论是其灵活自由的条辨形式,还是实事求是的解经原则,抑或会通博洽的学术视野,都可谓是对汉代以来《论语》研究的发展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笔记 传承 超越
下载PDF
清初“三月十九日”诗的艺术特质
20
作者 张毓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在清初遗民诗界,以“三月十九日”这个敏感的明亡忌日为题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惯例,这是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是遗民们不同年度的同题之作,体式上以律诗、组诗见长,呈现出幽怨沉郁的格调。同时,这些诗作内容丰... 在清初遗民诗界,以“三月十九日”这个敏感的明亡忌日为题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惯例,这是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是遗民们不同年度的同题之作,体式上以律诗、组诗见长,呈现出幽怨沉郁的格调。同时,这些诗作内容丰富,表达了易代后诗人复杂痛苦的矛盾心情和内心感受,既深化、开拓了同题类诗歌的题材内容,又在创作上表现出多方面的特质,丰富了传统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三月十九日”诗 艺术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