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实施“四省一区”藏区精准脱贫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良兵 李秀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实现中国梦,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西藏和四省藏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藏区脱贫攻坚之路。如何正确理解藏区精准脱贫?如何理解藏区精准脱贫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历史的维度、... "实现中国梦,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西藏和四省藏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藏区脱贫攻坚之路。如何正确理解藏区精准脱贫?如何理解藏区精准脱贫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历史的维度、实践的维度、世界的维度和未来的维度来解读"四省一区"藏区精准脱贫的必然性、正确性、优越性和引领性,以深化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坚定和提升"四省一区"藏区精准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角 精准脱贫 中国梦 党的治藏方略
下载PDF
论廓尔喀第三次侵藏战争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维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两国于1956年签订新的条约后才被废除,可谓影响深远。但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仍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参考前贤的研究,并利用尼泊尔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英国在其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尔喀 西藏 战争 清廷 英国
下载PDF
“以夷治夷”: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手段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文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4,共7页
"以夷治夷"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明清中央政府运用"以夷治夷"手段主要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两方面的因素。明清统治者"以夷治夷"的举措有三:一是剿抚并施,二是土... "以夷治夷"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明清中央政府运用"以夷治夷"手段主要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两方面的因素。明清统治者"以夷治夷"的举措有三:一是剿抚并施,二是土流并治,三是众建寡力。"以夷治夷"的手段虽然是明清中央王朝统治集团利益与土司地区民族首领统治集团利益相互结合的产物和长期博弈的结果,能达到分化少数民族、维护中央王朝统治的目的,但是这种手段在国家治理土司地区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夷治夷 明清时期 土司地区 国家治理 手段
下载PDF
晚清变局中的驻藏大臣 被引量:2
4
作者 车明怀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9,共17页
西藏是清王朝的西南边疆重地,历代皇帝都高度重视驻藏大臣的选派。到了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及其藏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晚清经历了太多的变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藏内上层分裂主义势力的精心培植,清朝末年西藏滋生出一股分... 西藏是清王朝的西南边疆重地,历代皇帝都高度重视驻藏大臣的选派。到了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及其藏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晚清经历了太多的变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藏内上层分裂主义势力的精心培植,清朝末年西藏滋生出一股分裂的潜流,这些潜流随着形势的变化日益膨胀,而驻藏大臣由于缺乏清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无力应对帝国主义的讹诈和抑制分裂主义势力的膨胀,以至酿成了晚清驱逐清兵、拉萨满汉商民和驻藏大臣的悲剧。驻藏大臣及其制度到了晚清,已经不适应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鼎革管理西藏的方式已势在必行。晚清变局中的驻藏大臣的遭遇及其驻藏大臣制度的终结,可以看到中国近代西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联,同时也给后人昭示了改革驻藏大臣制度的迫切性和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驻藏大臣 藏事治理
下载PDF
驻藏大臣温宗尧筹藏试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康欣平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驻藏帮办大臣温宗尧在西藏任职只有一年两个月,他在筹藏策略方面与驻藏办事大臣联豫产生较大分歧。温宗尧筹藏最令人注目的行动,是与西藏地方上层统治者谈判,并达成七条协议。此协议不被联豫认可,亦最终被清中央政府否决。宣统二年(1910... 驻藏帮办大臣温宗尧在西藏任职只有一年两个月,他在筹藏策略方面与驻藏办事大臣联豫产生较大分歧。温宗尧筹藏最令人注目的行动,是与西藏地方上层统治者谈判,并达成七条协议。此协议不被联豫认可,亦最终被清中央政府否决。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三世达赖出走拉萨,得知消息的温宗尧建议联豫迅速采取行动进行阻拦,这反映了他筹藏时还有强硬的一面。温宗尧《咨请川督代奏维持西藏大局折》,对当时西藏地方所面临的英、俄两国威胁与侵略的形势,均有相当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这与他关注英俄对西藏地方博弈情形及通晓外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驻藏大臣 温宗尧 筹藏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的治藏法制略论——以“赔命价”的发展历程为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胡长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3-16,26,共5页
历代中央政权对于藏区的稳定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又各有特点。元明清时期的藏区得以稳定发展,与历代中央政权的治藏策略是密不可分的。选取藏区特有的刑事习惯法"赔命价"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通过考察历代中央政权对"... 历代中央政权对于藏区的稳定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又各有特点。元明清时期的藏区得以稳定发展,与历代中央政权的治藏策略是密不可分的。选取藏区特有的刑事习惯法"赔命价"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通过考察历代中央政权对"赔命价"制度的不同态度及其发展情况,以揭示历代中央政权治藏法制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治藏 赔命价
下载PDF
晚清治理生番研究——以瞻对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岳武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8-104,共7页
清代中前期羁縻治番政策对此后产生重要影响,遭受内外危机的道咸同各朝均采取"以藩制番"政策,直接导致藏地番官对某些生番的尾大不掉。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廷开放西藏,遭到西藏抵制。西方各国遂以清廷无权治藏,... 清代中前期羁縻治番政策对此后产生重要影响,遭受内外危机的道咸同各朝均采取"以藩制番"政策,直接导致藏地番官对某些生番的尾大不掉。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廷开放西藏,遭到西藏抵制。西方各国遂以清廷无权治藏,加紧染指。为防川藏不保,朝廷试图采纳时人建议收回瞻对等生番,遭到西藏反对。直到宣统朝,随着川藏危机的增强,清廷才最终收回瞻对,并打算对川藏沿边的各生番进行改土归流。此等努力后虽受到革命爆发、清廷统治的崩溃的影响,但大多数土司改流已成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番 清廷 瞻对 西藏 晚清
下载PDF
“熬茶”:构建清王朝治理边疆的权力文化网络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国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熬茶是清朝统治时期,发生于西藏地方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朝利用熬茶维持和巩固对西藏地方和蒙古诸部等边疆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个维度的权力文化网络中。184... 熬茶是清朝统治时期,发生于西藏地方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朝利用熬茶维持和巩固对西藏地方和蒙古诸部等边疆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个维度的权力文化网络中。1840年后,尤其进入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晚清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熬茶形成的权力文化网络无法避免传统的边疆治理方式而走向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熬茶 清朝 西藏 边疆治理 权力的文化网络
下载PDF
清与元明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西藏自元朝正式纳入中央王权统辖后,元明清三朝为谋求对这一地区的稳固统治,均采取了"因俗而治"、推崇和扶持藏传佛教来为其统治服务的宗教政策。然因时代和政局的变化,三朝在具体措施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从不同统治... 西藏自元朝正式纳入中央王权统辖后,元明清三朝为谋求对这一地区的稳固统治,均采取了"因俗而治"、推崇和扶持藏传佛教来为其统治服务的宗教政策。然因时代和政局的变化,三朝在具体措施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从不同统治主体与理念、西藏地方周边和内部不同情势等方面分析清与元明朝在治藏宗教政策上形成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中央 治藏 宗教政策 差异 成因
下载PDF
从驻藏大臣的设置看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施政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柏萍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7-23,共7页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 )顺治、康熙时“政教分立”的间接管辖时期 ;(二 )康熙末年开始向西藏派遣官员至雍正五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由间接管辖过渡到直接管辖的时期 ;(三 )乾隆时“政教合一”
关键词 清王朝 西藏 施政
下载PDF
明清对湟水流域土司的管理方略概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5-61,共7页
研究明清政府对湟水流域土官土司的改革方略,对了解明清两代统治西北地区的军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土司制度始于元代,明代臻于完善,清代虽然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但并未根本动摇湟水流域土司制度的根... 研究明清政府对湟水流域土官土司的改革方略,对了解明清两代统治西北地区的军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土司制度始于元代,明代臻于完善,清代虽然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但并未根本动摇湟水流域土司制度的根基,可是清代对土司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使河湟地区的土司制度逐渐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湟水流域 土司制度 管理方略
下载PDF
清朝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述论
12
作者 周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西藏是一个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地方,历代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治藏宗教政策。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治藏宗教政策方面尤为成功。文章对清王朝治藏宗教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核心及金瓶掣签等改革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西藏是一个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地方,历代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治藏宗教政策。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治藏宗教政策方面尤为成功。文章对清王朝治藏宗教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核心及金瓶掣签等改革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清王朝出于联合、柔顺蒙古的需要及对格鲁派在西藏宗教优势地位的考虑,采取从俗从宜、分而治之等治藏宗教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西藏 宗教 治理
下载PDF
从第穆案处理看清廷治藏策略之变化
13
作者 康欣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38-42,51,共6页
对于发生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第穆案,清廷对其的处理经历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由光绪年间同意十三世达赖喇嘛及西藏地方政府对第穆案的处置,转为宣统二年(1910)推翻之前第穆案裁定而平反。从清廷对第穆案件的不同处理结果,反映出了当时... 对于发生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第穆案,清廷对其的处理经历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由光绪年间同意十三世达赖喇嘛及西藏地方政府对第穆案的处置,转为宣统二年(1910)推翻之前第穆案裁定而平反。从清廷对第穆案件的不同处理结果,反映出了当时清廷的治藏策略变化,即晚清时期许可西藏地方裁定内部争端的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后期直接由清廷裁决西藏地方内部争端等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穆案 清廷 治藏策略 联豫
下载PDF
清朝中央政府的筹藏方略与西藏宗教事务管理基本经验
14
作者 次旦扎西 顿拉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清朝通过在中央设立掌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理藩院,在西藏地方设立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和摄政制度,尊崇达赖班禅等一系列筹藏措施,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巩固了清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主权。
关键词 清中央政府 西藏地方 宗教事务 经验
下载PDF
毕节彝族土司与元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玲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18-23,共6页
自元明清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名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后,毕节彝族土司内附接受其统治,与其建立了臣属关系,其间,双方关系呈现出两头差、中间好的状况,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元明清中央政府在该地域采取的策略密切相关。
关键词 毕节彝族土司 元明清中央政府 统治策略
下载PDF
论明清鼎革对西藏的影响
16
作者 周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7-44,共8页
17世纪明清鼎革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政权更迭,其广泛又深远的影响亦波及遥远的西藏,西藏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在政教方面,明清鼎革后因为清王朝推行独尊格鲁派的政策,特别是1751年政教合一体制的施行,使得格鲁派的优势地... 17世纪明清鼎革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政权更迭,其广泛又深远的影响亦波及遥远的西藏,西藏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在政教方面,明清鼎革后因为清王朝推行独尊格鲁派的政策,特别是1751年政教合一体制的施行,使得格鲁派的优势地位逐渐固化,对西藏政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蒙藏关系上,明清鼎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统治,清王朝不断调整治藏政策,特别是清军平定准噶尔侵藏和罗布藏丹津叛乱后,明末以来蒙古部族不断向青藏高原腹地迁徙,并主导西藏政局的态势被根本改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明清鼎革使清王朝顺利实现对西藏地方的统治,清王朝不断突破传统治藏方式,对西藏地方进行全面、深入的直接治理,达到了历史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鼎革 格鲁派 蒙藏关系 直接治理
下载PDF
从翻译伦理视角析清末文学翻译的策略趋势
17
作者 周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清末文学翻译的整体趋势是采取了"归化"式翻译,在这整体"归化"翻译的背后,是翻译伦理道德对译者的时代要求。严复和林纾作为这一时代翻译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翻译策略是有共通之处的。文章在翻译伦理的框架内,深入分... 清末文学翻译的整体趋势是采取了"归化"式翻译,在这整体"归化"翻译的背后,是翻译伦理道德对译者的时代要求。严复和林纾作为这一时代翻译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翻译策略是有共通之处的。文章在翻译伦理的框架内,深入分析翻译活动中的译文受众、翻译中间人和历史时代背景等因素对译者在翻译时产生的影响,指出翻译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之翻译,而是结合受众、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式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归化 清末文学翻译 策略趋势
下载PDF
汉至清代王朝治边方略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屯田
18
作者 段金生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16,共9页
汉至清代的边疆政治形态呈现出来自北方边疆少数民族或政权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于来自南方边疆少数民族或政权的景象,故历代王朝在治边上也形成了重北轻南的思维。由于实力对比及受"夷夏"观、"守中治边"思想认识的制... 汉至清代的边疆政治形态呈现出来自北方边疆少数民族或政权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于来自南方边疆少数民族或政权的景象,故历代王朝在治边上也形成了重北轻南的思维。由于实力对比及受"夷夏"观、"守中治边"思想认识的制约,加以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制约,历代王朝治边方略呈现出一种"守势政策"的特点。历代中原或中央王朝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屯田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古代王朝治边问题上重北轻南的倾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构建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至清朝 治边方略 西南边疆 屯田
下载PDF
20世纪初清中央政府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调适——以《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张建中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63-171,共9页
一般认为,20世纪初清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的是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只是因为中央势微,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本文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根据《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颁布前后的情况来看,1911年以前... 一般认为,20世纪初清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的是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只是因为中央势微,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本文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根据《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颁布前后的情况来看,1911年以前,清中央政府的确实施的是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某些地区在推行这一政策时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一些地区在推行该政策时也遭遇到不适合边疆民族语言实际使用状况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况,特别是在部分民族上层人士的争取下,1911年以后,清中央政府在《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中适度调整了一体化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在不变动推广普及使用通用语言即国语国文的大前提下,清政府允许边疆民族群众学习本民族语言。这一调整使得清末一体化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当照顾到少数民族人士的民族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清政府 民族语言教育政策 调适 《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
下载PDF
明清两朝之治藏政策及其历史必然性
20
作者 曹利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5-98,共4页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朝对西藏地区都进行了有效治理,治理策略上既有诸多相似又各具特色。文章试图从宗教、政治、军事三方面对比分析明清两朝治藏政策之异同及特点,并探讨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明清 西藏 治理策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