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时期广东基层区划转型变革的团练化机制
1
作者 刘桂奇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4期60-72,148,149,共15页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确立了基层自治区划“城镇乡制”。中国基层区划建置自此打破秦汉以来的“类复式政区格局”,进入制式统一、功能完全的“乡镇制”发展期,但“城镇乡制”在各地的初期实践并未完全遵循刚性规定。在...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确立了基层自治区划“城镇乡制”。中国基层区划建置自此打破秦汉以来的“类复式政区格局”,进入制式统一、功能完全的“乡镇制”发展期,但“城镇乡制”在各地的初期实践并未完全遵循刚性规定。在基层团练盛行的广东地区,其基层自治区划多以“县—区”为架构而非《城镇乡自治章程》确定的“县—城、镇、乡”体系,且“区”的分划配置实则源自当地基层团防区划“团”。这种现代基层自治区划源出基层团练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兼具治安防卫、行政管理和准自治功能的基层团练型政区契合当时基层自治区划的建置要求,也能满足当时广东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广东 区划转型 基层团练
下载PDF
清末民初地方警察制度与基层治理的内卷化
2
作者 王兆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清末民初为改善地方治安、刷新基层政治曾在地方推行警察制度,以此取代保甲团练、胥吏差役等传统基层社会组织与群体。警察制度及其后地方自治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政权开始全面进入基层社会,力图借助国家权力实现基层社会的再组织化,重塑... 清末民初为改善地方治安、刷新基层政治曾在地方推行警察制度,以此取代保甲团练、胥吏差役等传统基层社会组织与群体。警察制度及其后地方自治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政权开始全面进入基层社会,力图借助国家权力实现基层社会的再组织化,重塑基层治理体系。从实施效果看,地方警察不仅无力取代保甲团练、胥吏差役等旧势力,其行为方式与运作逻辑也逐渐与后者混同,形成基层治理的内卷化,旧的治理方式被新的组织所复制和固化。国家权力下移与新型组织的建立并未带来基层治理的进步,治理转型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警察 基层治理 内卷化
下载PDF
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樊宝敏 李智勇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4,共5页
清代前期 ,中国林业处于古代传统林业阶段。在林业思想上 ,表现为受农本思想和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对林业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农业的水平 ,主要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 ,强调发展经济林。在民间乃至上层统治者 ,林业思想中包含着相当程度... 清代前期 ,中国林业处于古代传统林业阶段。在林业思想上 ,表现为受农本思想和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对林业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农业的水平 ,主要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 ,强调发展经济林。在民间乃至上层统治者 ,林业思想中包含着相当程度的迷信成分 ,风水说相当盛行。同时 ,少数先进人物已能较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作用 ,提出了森林防灾和多效益的思想 ,尽管其内容还不完善 ,还主要是为了保护农田、为农服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林业思想 农本思想 风水
下载PDF
清末州县巡警的创办与基层社会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伟 石武英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155,共11页
20世纪初,随着新政的举办,警察制度逐步向州县发展。清末州县巡警除承担逮捕、押解盗贼凶犯等司法职能外,还承担城乡户口调查与管理、卫生、消防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职能,成为基层社会中的一种新的权力关系。然而由于这种权力行使的不... 20世纪初,随着新政的举办,警察制度逐步向州县发展。清末州县巡警除承担逮捕、押解盗贼凶犯等司法职能外,还承担城乡户口调查与管理、卫生、消防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职能,成为基层社会中的一种新的权力关系。然而由于这种权力行使的不规范,也由于州县巡警采取了"就地筹款"的方式解决经费来源,导致警民冲突不断。与此同时,随着州县巡警的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发生转变,国家权力借助警察制度深入基层,并促使乡绅进一步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州县巡警 基层社会
下载PDF
论明中叶至清前期乡里基层组织的变迁——兼评所谓的“第三领域”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卞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剧 ,自明中叶开始 ,为维护农村的稳定 ,最高统治阶级建立了旨在“缉奸弭盗”的保甲和“劝善惩恶”的乡约等基层组织。至清代前期 ,封建统治者更是积极提倡乡约 ,致力教化 ,由地方官府负责宗族中“族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剧 ,自明中叶开始 ,为维护农村的稳定 ,最高统治阶级建立了旨在“缉奸弭盗”的保甲和“劝善惩恶”的乡约等基层组织。至清代前期 ,封建统治者更是积极提倡乡约 ,致力教化 ,由地方官府负责宗族中“族正”的选举与任免 ,从而将宗族组织控制在国家政权之下。所谓独立调解与裁判民间纷争的“第三领域”,在明清专制主义政权统治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乡里基层组织 第三领域 第三领域 宗族组织
下载PDF
从豪族、大户到无赖:清代“淞南”乡镇的生活世界与秩序 被引量:2
6
作者 冯贤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十七世纪以来,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发生着诸多变化,其核心就是作为王朝基本经济区的太湖平原。太湖平原的排水干道吴淞江,在王朝统治视野中一直十分重要,但一般都将其放在地方水利控制体系的框架内加以考察。至于吴淞江流域的乡镇... 十七世纪以来,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发生着诸多变化,其核心就是作为王朝基本经济区的太湖平原。太湖平原的排水干道吴淞江,在王朝统治视野中一直十分重要,但一般都将其放在地方水利控制体系的框架内加以考察。至于吴淞江流域的乡镇社会生活,因河道淤塞、水利重建以及周边产业经济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从上游的太湖之滨到下游入海处的宝山县,呈现出了太多的差异。在清代地方士人的感受中,以高桥、纪王庙和诸翟三个非常普通的小镇为中心聚落的吴淞江以南地区,构成了一个所谓"淞南"的概念区。该区内经济状况一般,民生相对艰难,是一个"既非有山水之胜,又非有名贤之产"的地域。淞南地区的聚落社会,应该属于一般而言的高地乡村世界。生活世界中的秩序状态和政治情境,由于吴淞江的阻隔,与淞北在地域上并不能真正构成一体,差别颇大,由此生活样态与经济状况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区分感。淞南乡村生活史中呈现的乡村社会构造的基本形态,映照出传统时代乡民生活的常态以及时代变革的影响。基层聚落社会,如清人所谓的环境偏僻、产业不兴、大户较稀、"人文鲜少",在没有有力的社会组织、宗族群体、乡绅网络等的照护下,更加深受地方传统与政治变革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淞南 基层社会 地方秩序
下载PDF
明清时期婚姻立法的调整与基层社会的稳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卞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明清时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封建政权极为重视婚姻立法建设。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加剧的背景下,国家法定的合法婚姻和民间社会的习惯婚姻产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诸如婚姻论财问题、非法强娶和典卖妻子等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国家的... 明清时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封建政权极为重视婚姻立法建设。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加剧的背景下,国家法定的合法婚姻和民间社会的习惯婚姻产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诸如婚姻论财问题、非法强娶和典卖妻子等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国家的婚姻立法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明清封建政权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采取了向民间习惯让步的方式,着手对婚姻立法中部分不合时宜的条款,进行了某些调整。同时,民间社会也采取了向国家立法局部妥协的办法,从而实现了国家与民间社会的良性互动,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巩固了封建政权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婚姻法 基层社会
下载PDF
浙东内家拳历史源流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伟良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不晚于明代中期,中华武术的苑地里已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诸家拳艺技法。其中,"主于搏人"的少林拳和"以静制动"的浙东内家拳,可谓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两个代表性里程碑。但是,技术上表现为"以静制动,... 不晚于明代中期,中华武术的苑地里已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诸家拳艺技法。其中,"主于搏人"的少林拳和"以静制动"的浙东内家拳,可谓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两个代表性里程碑。但是,技术上表现为"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的内家拳,在别领风骚于明清之际的150年后似乎渐行渐远,慢慢失去了它的踪影,加上一些传闻故事及近代以来太极拳、八卦掌和行意拳被统称为内家拳后,有关浙东内家拳的历史源流更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就有关该拳种起源的传说和衍传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梳理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内家拳 历史源流 张三丰
下载PDF
论清代文士的塾师生活与底层写作——以蒲松龄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姚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以文学家名世的蒲松龄,其终身职业是私塾教师。蒲松龄选择这一职业,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举业。但蒲松龄屡试不中,只能以塾师终老,一直徘徊在士阶层的底层。可以说科举失败,是蒲松龄展开底层写作的一个重要根由,而蒲... 以文学家名世的蒲松龄,其终身职业是私塾教师。蒲松龄选择这一职业,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举业。但蒲松龄屡试不中,只能以塾师终老,一直徘徊在士阶层的底层。可以说科举失败,是蒲松龄展开底层写作的一个重要根由,而蒲松龄的创作,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塾师科举蹉跎、择业艰难、经济窘迫的生存状态。探讨蒲松龄文学的底层写作特色,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文人的职业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塾师生活 蒲松龄 底层写作
下载PDF
彝药毒清药和香樟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明 黄燕 罗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380-10380,10386,共2页
[目的]建立鉴别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毒清药和香樟根进行红外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具有各自不同的红外特征指纹图谱。[结论]试验所得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特征指... [目的]建立鉴别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毒清药和香樟根进行红外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具有各自不同的红外特征指纹图谱。[结论]试验所得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可作为这2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清药 香樟根 红外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探讨UGNX8.0清根之参考刀具与2D IPW的应用
11
作者 江文清 王文超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34期55-56,共2页
UGNX8.0清根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莫过于参考刀具与2D IPW这两种方法,清根刀轨方法选用恰当否,直接影响精加工质量,使用参考刀具方法最为常用,但其中参数巧妙设置有待探讨。2D IPW方法不易操作与理解,但其加工刀轨前后关联性最强,加工稳... UGNX8.0清根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莫过于参考刀具与2D IPW这两种方法,清根刀轨方法选用恰当否,直接影响精加工质量,使用参考刀具方法最为常用,但其中参数巧妙设置有待探讨。2D IPW方法不易操作与理解,但其加工刀轨前后关联性最强,加工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根 参考刀具 2D IPW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新词语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9,共5页
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了解和把握这一阶段的语言及其发展变化,对于理清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线索或者是搞清某些形式及用法的来龙去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以此期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及文章数量极其有限... 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了解和把握这一阶段的语言及其发展变化,对于理清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线索或者是搞清某些形式及用法的来龙去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以此期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及文章数量极其有限。研究这一特殊时期的语言,词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研究既要从词汇全貌出发还要有具体剖析,新词语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是与前后两个时代相区别的标志,该文就如何对清末民初的新词语进行研究做了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新词语 自源新词语 他源新词语
下载PDF
我本淮王旧鸡犬 不随仙去落人间——明末清初传奇小说中的遗民形象研究
13
作者 曲金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18,共6页
遗民作为特殊时世的特殊士群,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本文从历史上遗民最多的时间段明末清初入手,分析了这一时期遗民的外在特征,他们表现为:嗜酒如命,长歌当哭;技高艺绝、遁翳市井;武艺高超、亦侠亦隐。然而,他们并不是象看上去那样洒脱,... 遗民作为特殊时世的特殊士群,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本文从历史上遗民最多的时间段明末清初入手,分析了这一时期遗民的外在特征,他们表现为:嗜酒如命,长歌当哭;技高艺绝、遁翳市井;武艺高超、亦侠亦隐。然而,他们并不是象看上去那样洒脱,怪诞的行为掩盖不住国破家亡的内心痛苦,笔者从史学、文学的角度揭开了表层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明末清初 深层原因
下载PDF
清代团练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桂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3-168,共6页
清代团练作为一种基层社会控制组织 ,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以往的学术成果中 ,国外学者多从地方军事化方面予以探讨 ,而国内学者则多从政治制度史、军事制度史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学者用力较深的内容 ,涉及到团练与地方社会结构、... 清代团练作为一种基层社会控制组织 ,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以往的学术成果中 ,国外学者多从地方军事化方面予以探讨 ,而国内学者则多从政治制度史、军事制度史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学者用力较深的内容 ,涉及到团练与地方社会结构、团练与地方基层组织、团练与基层社会控制等 ,拓宽了研究领域 ,并融入了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运用的趋势。但是 ,清代团练研究也有一些缺陷 ,如整体性研究缺乏 ,微观性研究失衡 ,史料有待于挖掘和整理等。克服上述缺陷 ,并且加大相关理论分析的力度 ,这将成为团练研究走向深化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团练 基层社会结构 地方控制组织
下载PDF
“三青团”基层初期的社会活动——以河北省井陉县“三青团”组织为例
15
作者 谢留枝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32期280-281,共2页
三民主义青年团,即"三青团",是一个紧随国民党右派势力,积极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的青年团组织。三青团在河北省井陉县建立组织后,开展一系列反共的团务活动,这些活动是其各地基层组织活动的反映,对研究三青团的历史具有重要... 三民主义青年团,即"三青团",是一个紧随国民党右派势力,积极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的青年团组织。三青团在河北省井陉县建立组织后,开展一系列反共的团务活动,这些活动是其各地基层组织活动的反映,对研究三青团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青团 基层 初期 社会活动
下载PDF
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研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6,共12页
清代地方政权最低一级为县。县以下基层社会中的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固有权力在制度层面上的契合点。本文通过考察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形态、依据、性质,探讨了里社、保甲制度演变的深层原因———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固有权... 清代地方政权最低一级为县。县以下基层社会中的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固有权力在制度层面上的契合点。本文通过考察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形态、依据、性质,探讨了里社、保甲制度演变的深层原因———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固有权力在其中的位置及消长,揭示了原本对立统一的两方,如何在相互斗争中达到更高层次的统一,最终于基层社会确立了以士绅为主体的支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县以下行政区划 基层社会控制
下载PDF
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6,共9页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帐单 陋规 基层司法 地方民情
下载PDF
中日方程论之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泽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06-221,共16页
鼎盛于宋元时代的中算方程论在和算与清代数学中又有着新的不同发展,从和算这一视角探讨中算方程论之特质与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中日方程论之基础及发生机制的数理分析,比较了和算与清代方程论的不同成就及其成因,认为... 鼎盛于宋元时代的中算方程论在和算与清代数学中又有着新的不同发展,从和算这一视角探讨中算方程论之特质与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中日方程论之基础及发生机制的数理分析,比较了和算与清代方程论的不同成就及其成因,认为增乘开方法是中日方程论的基础,和算开方代数化与清代数学研究的注释性是造成中日方程论发展迅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算 清代数学 增乘开方 方程论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关于清代香山基层建置的属性——兼向刘桂奇、郭声波两先生请教
19
作者 邱捷 《海洋史研究》 2016年第1期359-369,共11页
刘桂奇、郭声波两先生在《清代香山县基层建置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海洋史研究》(第八辑)]提到我一篇文章中的几句话。本来我对建置沿革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因为从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缘故,一直关注晚清民国的香山,郭、刘两先... 刘桂奇、郭声波两先生在《清代香山县基层建置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海洋史研究》(第八辑)]提到我一篇文章中的几句话。本来我对建置沿革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因为从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缘故,一直关注晚清民国的香山,郭、刘两先生的文章引起我讨论的兴趣,故撰写本文对自己的观点作些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请教两位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 清代 声波 属性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下载PDF
清代地方经费研究述论
20
作者 朱年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5-84,共10页
经费为公共事业的根基。"地方经费"是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地方经费",非"地方财政"。清代地方用于公共事业的经费,与中国传统社会独具特色的双层统治有关,与上层政权的国家财政有别... 经费为公共事业的根基。"地方经费"是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地方经费",非"地方财政"。清代地方用于公共事业的经费,与中国传统社会独具特色的双层统治有关,与上层政权的国家财政有别。参与基层社会经费收支活动的人员,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社会的管理,推动了地方社会的运行。长期以来,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地方经费 基层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