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LADY'S DAILY WEAR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1
作者 包铭新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1年第3期9-21,共13页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ormal or ceremonial costumes such as wedding dress will also beincluded.This study will use Chinese costumes and textiles from many museums to fill in theblanks left by previous research and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and accurate description.It will alsou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find the original names of these items and to illustrate a general conceptof their usage on different occasions.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women’s wear will be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①robes orcoats;②jackets;③waistcoats or vests;④skirts;⑤pants and leggings;⑥shoes and socks;⑦headdresses;and⑧others.Of every category,the textiles,decoration,cut,form,style,colourand motif will be discussed.The way in which these items were combined will also be discussed.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men’s wear and men’s wear,women’s and children’s informal andformal dress will be give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First,the Manchu and Han style coexisted and mixedwith each other and were worn by both Manchu and Han women.Second,the basic silhouettesand cut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nventional,while the decorations and details(openings,fasten-ings,pleats,vents,collars and hemlines)were different.The former represented accepted socialstandards while the latter could be a matter of personal taste.Third,women’s wear in that periodwere highly stylized,miscellaneous,elaborate,detailed,multicolored and multi-thema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omen’s garments DAILY wear Late qing Dynasty Early REPUBLIC PERIOD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佳人纨扇图式的风尚
2
作者 黄友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仕女纨扇历来是诗人和画家热衷表现的对象,佳人纨扇图式已成为古典绘画的审美范式,尤以明代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为代表。佳人纨扇图式破除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配模式,其演化脉络清晰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才女文化的流行和男性审美观、... 仕女纨扇历来是诗人和画家热衷表现的对象,佳人纨扇图式已成为古典绘画的审美范式,尤以明代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为代表。佳人纨扇图式破除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配模式,其演化脉络清晰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才女文化的流行和男性审美观、择偶观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唐寅 《秋风纨扇图》 佳人 纨扇 审美变迁 才女文化
下载PDF
陕西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钢 曾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4,共5页
采用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陕西省目前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女子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陕西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女子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陕西省 女子足球 后备人才
下载PDF
清代才女结社拜师风气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5
4
作者 段继红 高剑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清代才女是一支充满生气的文学创作队伍,她们打破世俗的偏见,结社拜师,刻苦研练文学艺术,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以中国女性特有的坚忍不拔、聪明颖悟以及对文学的爱好和天然禀赋,在文坛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使其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 清代才女是一支充满生气的文学创作队伍,她们打破世俗的偏见,结社拜师,刻苦研练文学艺术,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以中国女性特有的坚忍不拔、聪明颖悟以及对文学的爱好和天然禀赋,在文坛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使其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明丽的风景;广泛的阅读亦开阔了她们的眼界胸襟,激发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才女 结社拜师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6,共7页
20世纪以来对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一直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基本上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由家庭长辈和闺阁塾师充当教育者,旨在达致女子的知识养成和性情陶冶。在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内容中,《毛诗》和... 20世纪以来对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一直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基本上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由家庭长辈和闺阁塾师充当教育者,旨在达致女子的知识养成和性情陶冶。在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内容中,《毛诗》和唐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清女子文学启蒙的教育效果,直接促成女子诗艺化的知识结构、审美特性和文学活动。既表征了中国人民"风雅祖述,前薪后火,息息相继"的信念,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绵绵瓜瓞的深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文学启蒙 明清 诗艺
下载PDF
“闺隐”:明清之际知识女性的身份选择与价值认同 被引量:2
6
作者 楼含松 吴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5,159,共6页
明清之际出现的"闺隐"群体,其心态与行为模式,皆突破了历史上依附男性的"逸妻"传统。这一时期的特殊环境中,知识女性不仅追求独立的隐逸身份,积极寻求社会认同也通过不同形态的隐逸生活,拓展了自我的身份空间。女... 明清之际出现的"闺隐"群体,其心态与行为模式,皆突破了历史上依附男性的"逸妻"传统。这一时期的特殊环境中,知识女性不仅追求独立的隐逸身份,积极寻求社会认同也通过不同形态的隐逸生活,拓展了自我的身份空间。女性在家庭仕隐抉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角色变化,也为考察隐逸文化提供了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才女 隐逸
下载PDF
明清江南妇女游风述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宋立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22,149,共10页
明清时代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自明中叶以来,江南民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江南社会生活的若干新气象。其中妇女游风特别引人注目。江南妇女旅游类型多样,并呈现出普遍性、... 明清时代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自明中叶以来,江南民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江南社会生活的若干新气象。其中妇女游风特别引人注目。江南妇女旅游类型多样,并呈现出普遍性、季节性、宗教性及节日狂欢性等特点,凸显了江南妇女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世风的替嬗。对此现象的探讨对中国妇女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江南 妇女 旅游 妇女史研究
下载PDF
关于清代满族妇女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定宜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7,14,共8页
从事满族妇女史研究,首先要重视收集研读原始文献,尤其要注重对满文史料的运用;其次,关注并了解相关的社会制度,在清代,特别要注重对八旗制度的把握;第三,关注并了解相关理论,研究满族妇女,对社会性别理论的熟悉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 从事满族妇女史研究,首先要重视收集研读原始文献,尤其要注重对满文史料的运用;其次,关注并了解相关的社会制度,在清代,特别要注重对八旗制度的把握;第三,关注并了解相关理论,研究满族妇女,对社会性别理论的熟悉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满族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满族 妇女史
下载PDF
晚清的女子教育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美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8,F0003,共6页
晚清价值观念的转变、教育制度的改革与社会舆论的宣传促使女子教育的兴起。尽管女子教育举步维艰、分布不均,但女子教育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晚清 女子教育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梦 洪艺敏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需要大量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启动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契机。中华女子学院抓住这一契机,对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 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需要大量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启动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契机。中华女子学院抓住这一契机,对妇女社会工作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实施全过程进阶式教学,搭建与联合培养单位合作的产学平台,采用"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并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MsW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满清文化融合的使者、闺秀文化发展的领袖——恽珠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欣晗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恽珠充分发挥自己"名父之女"、"满贵之妻"和"令子之母"的特殊社会文化身份,编选出版《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并辑录《兰闺宝录》,成为得统治者认同的正统闺秀文化典范,对满汉文化的融合与闺秀文化的... 恽珠充分发挥自己"名父之女"、"满贵之妻"和"令子之母"的特殊社会文化身份,编选出版《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并辑录《兰闺宝录》,成为得统治者认同的正统闺秀文化典范,对满汉文化的融合与闺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珠 使者 领袖 典范 《国朝闺秀正始集》
下载PDF
清末民国潮汕新旧教会的妇女事业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香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0-37,43,共9页
在晚清潮汕社会,新教与天主教会是推动妇女教育的先驱。选取美国浸信会、英国长老会和巴黎外方传道会开办的两种妇女教育机构,即所谓的"小女学"和"老妇学",对晚清民国时期在潮汕地区活动的新教和天主教会所开展的... 在晚清潮汕社会,新教与天主教会是推动妇女教育的先驱。选取美国浸信会、英国长老会和巴黎外方传道会开办的两种妇女教育机构,即所谓的"小女学"和"老妇学",对晚清民国时期在潮汕地区活动的新教和天主教会所开展的妇女事业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这些机构为妇女提供了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使她们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在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潜心接受宗教以及文化教育,为潮汕社会培养了一批识字的新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潮汕 新教(基督教) 旧教(天主教) 妇女事业
下载PDF
论女子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文秀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女子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女性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女子高校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着诸多有利形势,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状况。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女子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女性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女子高校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着诸多有利形势,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状况。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解决不和谐问题;以师德建设和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建立健全和谐发展机制为保障,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女子高校 女性人才
下载PDF
明清江南才女文化与《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展 邬学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有着觉醒的追求,是才德美兼备的新型女性;一些女性走出家门,展示出女性生活空间的开拓,却因为才高而遭受着命薄的人生命运;以花神寓意的女性神化形象蕴含着社会对才女早逝的惋惜和敬仰。《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其"江南才女"符号更为突出,体现在其形象性和抽象性都超越了其他江南才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南才女文化 《红楼梦》女性形象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红丽 李书安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清末民初,实业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在江苏各地创办了许多女子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知识,以培养女子技工和女性实业家。但由于全赖个人捐资办学,疏于统一管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 清末民初,实业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在江苏各地创办了许多女子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知识,以培养女子技工和女性实业家。但由于全赖个人捐资办学,疏于统一管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尽管如此,当时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仍构成了江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改善了女子的生存状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苏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江苏女子职业教育 特点 女子生存方式
下载PDF
性别平等、女性学与女性主义人才的培养——以课程为中心的本土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芳琴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女性学在中国已经走过近30年的历程,其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摸索以求解。
关键词 性别平等 女性学 女性主义人才
下载PDF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99-102,共4页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明显。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才媛家庭的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家庭文化支持了才媛的生成。大家族的才媛具有连续性和网联性的特点。才媛亲族间的文学活动促成区域女性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家族文化并成为地域文化...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明显。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才媛家庭的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家庭文化支持了才媛的生成。大家族的才媛具有连续性和网联性的特点。才媛亲族间的文学活动促成区域女性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家族文化并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清代 才媛 家庭
下载PDF
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开琼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按照传统学科标准的理解,女性学的学科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现有的探讨也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者们试图找到能够让女性学学术共同体广泛接受的说法和界定。如跳出学科传统界定标准的局限... 按照传统学科标准的理解,女性学的学科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现有的探讨也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者们试图找到能够让女性学学术共同体广泛接受的说法和界定。如跳出学科传统界定标准的局限,注意到当今学科领域化与领域学科化的趋势,意识到女性学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性别研究领域对更加精细认识的需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思考女性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学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明清徽州知识精英对节烈妇女事迹的张扬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传满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明清两朝政府对贞节妇女的旌表非常重视,但最终能获取朝廷旌表的节烈妇女毕竟只占符合旌表条件妇女当中的极少数。烈女事迹记载在朝廷只存于部分皇帝批准旌表呈请的记录,正史记载的节烈妇女也非常有限,无法使更多的节烈妇女事迹得以流... 明清两朝政府对贞节妇女的旌表非常重视,但最终能获取朝廷旌表的节烈妇女毕竟只占符合旌表条件妇女当中的极少数。烈女事迹记载在朝廷只存于部分皇帝批准旌表呈请的记录,正史记载的节烈妇女也非常有限,无法使更多的节烈妇女事迹得以流传后世。于是一些文人士大夫为弥补旌表的诸种不足,开辟另外的空间来表扬贞节妇女,包括地方志的采录、家谱的录入和文集记载。知识精英的文字记载与国家旌表在社会效果上殊途同归,成为有效的教化手段,弥补了国家旌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州 知识精英 节烈妇女事迹 记载
下载PDF
明清实学是西学东渐的思想土壤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践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57-62,共6页
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我国并带来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清明实学则成为西学东渐的思想土壤。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从批判宋明理学“空疏无用”出发,对一切可以经世致用知识都高度重视。他们理性地对待西方的基督教,有效地吸收了传教士... 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我国并带来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清明实学则成为西学东渐的思想土壤。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从批判宋明理学“空疏无用”出发,对一切可以经世致用知识都高度重视。他们理性地对待西方的基督教,有效地吸收了传教士介绍来的数学、几何、天文、地理、兵器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实学 西学 经世致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