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的人民权利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亚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共14页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人民权利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道路:从晚清时代的无名无实,到民国时代的有名无实;从新中国初期的名实比较相符但尚在起步,到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的名实不符或名实微弱,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名实日趋一致并...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人民权利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道路:从晚清时代的无名无实,到民国时代的有名无实;从新中国初期的名实比较相符但尚在起步,到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的名实不符或名实微弱,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名实日趋一致并不断巩固扩大。这些发展和变化,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中国人民实现和发展自己权利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人民权利
晚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清末“预备立宪”之立法思想
2
作者
刘季富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清末预备立宪,是部分开明的封建官僚和先进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的一场法制重建运动。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打破中国封建法制的立法传统,以民主思想对抗封建绝对主义的皇权观念,提出限制君权、兴民权,主张三权分立,...
清末预备立宪,是部分开明的封建官僚和先进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的一场法制重建运动。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打破中国封建法制的立法传统,以民主思想对抗封建绝对主义的皇权观念,提出限制君权、兴民权,主张三权分立,并由此开创了中国近代法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立宪
立法思想
封建法制
三权分立
国家主权
略论
民权
清末
地主
皇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治法政人物的清末立宪观察——以伊藤博文为核心
3
作者
崔学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明治法政人物通过交通状况、满汉关系、国民性、教育普及、清政府统治能力、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观察,对清末立宪表达了以悲观和否定为主的态度。这些态度既体现出作为东方立宪先行者的高傲,背后也有维护天皇制国体的...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明治法政人物通过交通状况、满汉关系、国民性、教育普及、清政府统治能力、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观察,对清末立宪表达了以悲观和否定为主的态度。这些态度既体现出作为东方立宪先行者的高傲,背后也有维护天皇制国体的政治动机和试图以日本“引导”清末立宪的心态。这些以共时的外界视角展现出的对清末立宪的态度,对于重新审视中国最初立宪尝试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立宪
明治法政人物
伊藤博文
政治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宪法与一个时代——《美国宪法》在清末民初的传入及对民初中国立宪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聂资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23,共17页
在世界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宪法》输入中国,并对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中国移植《美国宪法》及其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造本土法,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探究这一问...
在世界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宪法》输入中国,并对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中国移植《美国宪法》及其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造本土法,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探究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国近代法制,以及在转型时期如何吸收外国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清末民初
中国立宪
影响
法律移植
原文传递
清末立宪的日本视角:以法学家清水澄为中心
5
作者
崔学森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51,共9页
横跨日本明治、大正和昭和时期的宪法学、行政法学家清水澄与清末立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曾为清末留日学生和赴日考察官员讲授行政法;其宪法和行政法著述也被大量汉译。他为中国设计的立宪大纲,超越了明治宪法的理论框架,颇有创见;为给...
横跨日本明治、大正和昭和时期的宪法学、行政法学家清水澄与清末立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曾为清末留日学生和赴日考察官员讲授行政法;其宪法和行政法著述也被大量汉译。他为中国设计的立宪大纲,超越了明治宪法的理论框架,颇有创见;为给清末制宪提供镜鉴,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明治宪法的缺陷,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赢得了中国学人的赞誉。基于新见史料、结合其法学思想述析其对中国立宪的观察、评论和建议,有助于深入理解清末立宪的利弊得失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澄
日本法学家
清末立宪
近代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的人民权利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亚光
机构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共14页
文摘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人民权利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道路:从晚清时代的无名无实,到民国时代的有名无实;从新中国初期的名实比较相符但尚在起步,到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的名实不符或名实微弱,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名实日趋一致并不断巩固扩大。这些发展和变化,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中国人民实现和发展自己权利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
宪法
人民权利
晚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Keywords
constitution
s
people'
s
right
s
Late
qing
Dyna
s
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分类号
DF2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清末“预备立宪”之立法思想
2
作者
刘季富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摘
清末预备立宪,是部分开明的封建官僚和先进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的一场法制重建运动。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打破中国封建法制的立法传统,以民主思想对抗封建绝对主义的皇权观念,提出限制君权、兴民权,主张三权分立,并由此开创了中国近代法制的新局面。
关键词
预备立宪
立法思想
封建法制
三权分立
国家主权
略论
民权
清末
地主
皇权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
s
ty
constitution
law
making
thinking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03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治法政人物的清末立宪观察——以伊藤博文为核心
3
作者
崔学森
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文摘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明治法政人物通过交通状况、满汉关系、国民性、教育普及、清政府统治能力、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观察,对清末立宪表达了以悲观和否定为主的态度。这些态度既体现出作为东方立宪先行者的高傲,背后也有维护天皇制国体的政治动机和试图以日本“引导”清末立宪的心态。这些以共时的外界视角展现出的对清末立宪的态度,对于重新审视中国最初立宪尝试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末立宪
明治法政人物
伊藤博文
政治态度
Keywords
qing
’
s
constitution
making
Meiji juri
s
t
s
and politician
s
ItōHirofumi
political attitude
分类号
K313.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宪法与一个时代——《美国宪法》在清末民初的传入及对民初中国立宪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聂资鲁
机构
湖南大学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23,共17页
文摘
在世界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宪法》输入中国,并对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中国移植《美国宪法》及其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造本土法,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探究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国近代法制,以及在转型时期如何吸收外国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清末民初
中国立宪
影响
法律移植
Keywords
U.
s
.
constitution
Late
qing
Dyna
s
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s
constitution
-
making
Affect
Law Tran
s
plantation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末立宪的日本视角:以法学家清水澄为中心
5
作者
崔学森
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51,共9页
文摘
横跨日本明治、大正和昭和时期的宪法学、行政法学家清水澄与清末立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曾为清末留日学生和赴日考察官员讲授行政法;其宪法和行政法著述也被大量汉译。他为中国设计的立宪大纲,超越了明治宪法的理论框架,颇有创见;为给清末制宪提供镜鉴,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明治宪法的缺陷,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赢得了中国学人的赞誉。基于新见史料、结合其法学思想述析其对中国立宪的观察、评论和建议,有助于深入理解清末立宪的利弊得失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关键词
清水澄
日本法学家
清末立宪
近代中日关系
Keywords
Toru
s
himizu
Japane
s
e juri
s
t
qing' s constitution making
Modern
s
ino - Japane
s
e Relation
s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DD911 [政治法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的人民权利研究
韩亚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清末“预备立宪”之立法思想
刘季富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治法政人物的清末立宪观察——以伊藤博文为核心
崔学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部宪法与一个时代——《美国宪法》在清末民初的传入及对民初中国立宪的影响
聂资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0
原文传递
5
清末立宪的日本视角:以法学家清水澄为中心
崔学森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