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radial growth and δ^(13)C in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 Qin Huaming Shang +4 位作者 Weiping Liu Yuting Fan Kexiang Liu Tongwen Zhang Ruibo Zh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05-218,共14页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a widely distributed native conifer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we developed chronologies for tree-ring widths and δ^(13)C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and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ree-ring variables and major climatic factors.Tree-ring width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climatic factors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and the radial growth in trees on the northern slopes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Tree-ring δ^(13)C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radial growth.δ^(13)C fractiona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Stomatal conductance more strongly limite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tree rings than photosynthetic rate did.The response between tree rings and climate in mountains gradually weakened as climate warmed.Changes i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P.crassifolia in response to climat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may be further complicated by continued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Kom.)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 Qilian Mountains: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Tree-ring δ^(15)N of Qinghai spruce in the central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Is pre-treatment of wood samples necessary?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Ziyi LIU Xiaohong +5 位作者 WANG Keyi ZENG Xiaomin ZHANG Yu GE Wensen KANG Huhu LU Qiangq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673-690,共18页
A knowledge of the tree-ring stable nitrogen isotope ratio(δ^(15)N)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ecosystem dynamics by indicating the long-term availability,cycling and sources of nitrogen(N).However,the rad... A knowledge of the tree-ring stable nitrogen isotope ratio(δ^(15)N)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ecosystem dynamics by indicating the long-term availability,cycling and sources of nitrogen(N).However,the radial mobility of N blur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the long-term N records.Previous studies of the chemical extraction of tree rings before analysis had produced inconsistent results and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pre-treat wood samples from specific tree species to remove soluble N compounds before determining theδ^(15)N values.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with organic solvents and hot ultrapure water on the N concentration andδ^(15)N of tree rings from endemic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growing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entral Qilian Mountains,China,during the last 60 a.We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protocols on the removal of the labile N compounds and investigated the need to pre-treat wood samples before determining theδ^(15)N values of tree rings.Increasing trends of the tree-ring N concentration were consistently observed in both the extracted and unextracted wood samples.The total N removed by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s was about 17.60%,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unt in the sapwood section(P<0.01).Theδ^(15)N values of tree rings decreased consistently from 1960 to 2019 in both the extracted and unextracted wood samples.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s increased theδ^(15)N values markedly by about 5.2‰and reduced the variations in theδ^(15)N series.However,extraction with hot ultrapure water had little effect,with only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δ^(15)N values of about 0.5‰.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dial pattern in the inter-ring movement of N in Qinghai spruce was not minimized by extraction with either organic solvents or hot ultrapure water.It is unnecessary to conduct hot ultrapure water extraction for the wood samples from Qinghai spruce because of its 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removal of the labile N.Theδ^(15)N variation trend of tree rings in the unextracted wood samples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heartwood-sapwood transition zone.We suggest that theδ^(15)N values of the unextracted wood samples of the climate-sensitive Qinghai spruce could be used to explore the ecophysiological dynamics while focusing on the long-term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stable nitrogen isotope ratio(δ^(15)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solvent-extracted wood water-extracted wood wood pre-treatment qinghai spruce Qilian Mountains
下载PDF
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碳汇特征及调控因子 被引量:1
3
作者 裴薇薇 杨喆 +2 位作者 王云英 王新 杜岩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3,共8页
祁连山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固碳场所。为准确评估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生长季碳汇特征,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并结合增强回归树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生长季其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生... 祁连山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固碳场所。为准确评估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生长季碳汇特征,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并结合增强回归树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生长季其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生长季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NEE)日变化呈“V”型,CO_(2)通量变化范围在-0.71~0.08 mg CO_(2)·m^(-2)·s^(-1),季节尺度NEE变化范围在-20.93~11.75 g C·m^(-2),月均碳吸收量(188.27±17.85)g·m^(-2),生长季累积碳吸收941.34 g·m^(-2)。增强回归树模型揭示植被指数对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相对贡献率最高,为50.3%,其次是净辐射,为15.9%。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植被指数与相对湿度对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61与-0.17。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表明植被指数与相对湿度对NEE具有显著影响(R^(2)=0.74,P<0.01)。随着植被指数增加,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显著增强。结果为准确评估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青海云杉林 碳通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及林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4
作者 武锦艳 张华 李兴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08-8519,共12页
深入探讨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对于把握元素循环和量化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实验测定了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组织及土壤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深入探讨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对于把握元素循环和量化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实验测定了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组织及土壤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皮尔逊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及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来揭示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及林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组织和土壤C、N含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少;而青海云杉组织N∶P、C∶P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土壤N∶P、C∶P则减小。(2)青海云杉组织养分分配不均衡,C、N元素含量,叶>枝>根,而P元素含量,枝>叶>根,且青海云杉枝、根N∶P均小于14,表明祁连山青海云杉生长受土壤N元素的限制。(3)土壤因子(含水量、pH值、容重、SOC、TN、TP及SOC∶TN∶TP)及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变化影响青海云杉组织N、P元素含量,且土壤因子对植物组织N、P、N∶P的解释率大于气候因子,其中,植物叶片N、N∶P与土壤TN、TN∶TP呈正相关(P<0.05),而植物根系N、N∶P值与气温呈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有助于评估祁连山青海云杉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变化,探索不同纬度青海云杉林养分调控分配机理,以期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化学计量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5
作者 吴玉涛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青海云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树种,但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了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探讨了目前主要的防治技术,并提出了针对性更强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病虫害 防治技术 防治方案
下载PDF
青海云杉林凋落物分解早期微生物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继雄 周碧莲 +1 位作者 韩昊 赵传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9,共12页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对于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高寒山地森林典型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特征,采用凋落物袋野外原位分解法,研究了海拔2850 m、2950 m、3050 m、3150 ...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对于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高寒山地森林典型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特征,采用凋落物袋野外原位分解法,研究了海拔2850 m、2950 m、3050 m、3150 m和3250 m树冠中心(CC)与树冠边缘(CE)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时空动态变化。时间尺度上,不同海拔CC与CE凋落物中的MBC、MBN和MBP在生长季节初期上升,生长季节后期下降;但土壤中的MBC、MBN和MBP却在生长季节初期下降,生长季节后期上升。然而,3050 m海拔CE和3250 m海拔土壤中的MBP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倒“N”型变化格局。空间尺度上,凋落物中的MBC和MBN含量高于土壤中的,但MBP出现相反情况;CE处的MBC、MBN和MBP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CC;总体而言,MBC、MBN和MBP含量以中海拔显著最高(P<0.05),其次为低海拔,高海拔显著最低(P<0.05)。这些结果为清晰地认识高寒山地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机理,以及进一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凋落物分解 微生物生物量 时空尺度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青海云杉林碳密度随海拔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巡巡 曹广超 +2 位作者 张进虎 张卓 刘梦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5-622,共8页
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基础,其碳密度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内青海云杉典型林分密度随海拔的变化特征,按不同海拔,采用生物量模型计算法,选择海拔2900~3200 m调查分析该... 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基础,其碳密度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内青海云杉典型林分密度随海拔的变化特征,按不同海拔,采用生物量模型计算法,选择海拔2900~3200 m调查分析该区域内青海云杉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生物量平均值为135.59 t·hm^(-2),随着海拔升高,总生物量呈递减的趋势。乔木层碳密度平均值为70.51 t·hm^(-2),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54.01 t·hm^(-2),随海拔升高,乔木层碳密度呈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区内不同海拔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24.51 t·hm^(-2),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0.5%和69.5%,随海拔上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森林土壤碳库占比较大,加强对森林土壤的保护是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强有力推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青海云杉林 生物量 碳密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的灌木群落特征
8
作者 赵安 周晓雷 +7 位作者 闫月娥 田青 史瑞锦 周旭姣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贺万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恢复5年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特征、α物种多样性和β物种多样性。【结果】在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与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之间,植物种类组成存在差异,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11科17属24种,1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8科10属17种,未过火林地共调查到12科19属35种。5年、15年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5年火烧迹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均不强(P<0.1或P>0.1),其他指数间的相关性均较强(P<0.001或P<0.01)。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年火烧迹地>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最相似,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相似度大于5年火烧迹地。【结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经重度林火干扰后,在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火后短时间内局部生境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增加,火烧迹地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较低,物种分布不均匀。随着演替进行,物种丰富度减小,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上升,物种分布较均匀。随着火烧迹地演替正常进行,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物种组成相似度增加,火烧迹地灌木群落朝着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 灌木群落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9
作者 田风霞 赵传燕 +2 位作者 冯兆东 彭守璋 彭焕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6-1076,共11页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的总穿透雨量、截留量和干流量分别为212.6、64.5 mm和3.4 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8%、23.0%和1.2%;穿透雨在林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且降雨量越小其影响效果越明显;青海云杉林的总干流量为3.4 mm,平均干流率为0.58%,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对树干流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导致当降雨量为5.6 mm时就开始产生树干茎流;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先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冠截留量总体上随冠层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观测点位于树冠边缘或多个树冠重叠处时出现负截留现象。所以,就特定林分而言,冠层结构特征对于其林冠生态水文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生态水文效应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年龄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彬 于澎涛 +6 位作者 于艺鹏 张雷 王彦辉 万艳芳 杨文娟 王顺利 刘贤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动态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中段北坡排露沟小流域海拔2800和2900 m的青海云杉林全样地采样数据,采用胸高断面...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动态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中段北坡排露沟小流域海拔2800和2900 m的青海云杉林全样地采样数据,采用胸高断面积年增长量(BAI)表征树木生长,探讨小龄树(30~60年生)、中龄树(60~90年生)和大龄树(90~120年生)在迅速增温期(1980—2000年)和增温趋缓期(2000—2013年)的生长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980—2000年,迅速增温导致的水分胁迫限制所有树龄组的树木生长,小龄树、中龄树和大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5.91(P<0.01)、-9.48(P<0.01)和-14.97 mm^(2)·a^(-1)(P<0.01);大龄树BAI与当年5—8月的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最大,表明大龄树受到的干旱限制作用最大;2000—2013年,增温趋缓伴随降水增加形成相对暖湿的气候特征导致不同树龄组的BAI均转为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小龄树和中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2.27和2.45 mm^(2)·a^(-1))大于大龄树(1.02 mm^(2)·a^(-1));大龄树BAI与当年6月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小龄树和中龄树BAI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表明干旱缓解后增温对大龄树仍有一定限制作用,但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可促进小龄树和中龄树生长。【结论】迅速增温期,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BAI下降速率随树龄增长逐渐增大,该时段气温和SPEI对大龄树BAI的影响更为强烈;增温趋缓期,BAI恢复增加趋势,小龄树和中龄树BAI增加速率大于大龄树,该时段降水和SPEI对小龄树和中龄树BAI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长 年龄 增温趋缓 青海云杉
下载PDF
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86
11
作者 师晨娟 刘勇 胡长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主要讨论了不同处理对青海云杉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激素在不同浓度和基质上对不同年龄母树青海云杉的生根生长影响显著 ,而温室或露地覆盖地膜对云杉的扦插影响不明显。而且 ,不同处理的几项测定指标分析结果表明 ... 主要讨论了不同处理对青海云杉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激素在不同浓度和基质上对不同年龄母树青海云杉的生根生长影响显著 ,而温室或露地覆盖地膜对云杉的扦插影响不明显。而且 ,不同处理的几项测定指标分析结果表明 ,①激素处理效果由好到坏的排序为 :IBA(吲哚丁酸 ) >NAA(萘乙酸 ) >IAA(吲哚乙酸 ) >ABT生根粉 1>CK ;扦插基质的效果为 :森林土 >泥炭土 >珍珠岩 +泥炭土 (3∶1) ;②10 0mg/kg的IBA处理最好 ,5 0、15 0mg/kg的居中 ,2 0 0mg/kg和CK最差 ;③对于 2~ 12年生的母树来说 ,年龄越小 ,生根率越高 ,营养生长越差 ;年龄越大 ,生根率越低 ,营养生长越好 ;④细沙 +苔藓的基质生根最好 ,森林土、细沙 +煤渣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地膜覆盖 生长 硬枝扦插繁殖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物种分布模型与变量相异指数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仲林 赵传燕 冯兆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3,共9页
选择了边界函数法、最大熵算法以及基于规则集的遗传算法,选取坡向、海拔、多年平均温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4个环境变量,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进行分布预测.提出一种新的物种分布模型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提取分布区上各变量的特... 选择了边界函数法、最大熵算法以及基于规则集的遗传算法,选取坡向、海拔、多年平均温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4个环境变量,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进行分布预测.提出一种新的物种分布模型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提取分布区上各变量的特征,比较现实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上环境变量的差别,来评价模型在性能上的表现.该方法以计算环境变量的边界相异指数和总体相异指数实现.应用两种指数对各模型的性能评价表明:GARP模型获得4组MDIV的最小值,BF和Maxen分别获得3,2组最小MDIV,表明GARP模型性能的优越性;GARP,Maxent和BF模型的DIV分别为10.9965,15.1455和18.8747,同样表现出GARP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的物种分布预测性能.青海云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包括肃南、民乐、山丹县存在大面积的适宜分布区.研究区南部天祝县的潜在分布区也大于现实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相异指数 总体相异指数 青海云杉 潜在分布 模型评价
下载PDF
利用半球图像反演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盖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传燕 齐家国 +1 位作者 沈卫华 邹松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96-4205,共10页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冠层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半球摄影技术在估算林冠盖度方面已显示出潜在优势,但它受到环境条件例如天气的影响仍然没有报道...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冠层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半球摄影技术在估算林冠盖度方面已显示出潜在优势,但它受到环境条件例如天气的影响仍然没有报道。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利用半球摄影技术反演冠层盖度,界定不同天气条件对阈值的影响,评估与传统方法估算林冠盖度的差别,结果表明:分类阈值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阴天的最佳阈值为118,晴天的最佳阈值为149;另外传统观测与半球图像法获得的林冠盖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差值17.88%,最小差值5.34%。该项研究对青海云杉林盖度估算提供新的方法,为生态水文过程模型提供有价值的输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青海云杉林 半球图像 冠层盖度
下载PDF
青海大通县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抗冲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粉桃 韩泽 +1 位作者 张伟华 周心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2期85-90,共6页
文章主要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退耕年限云杉林+中国沙棘植被根系状况、土壤容重、入渗性能及抗冲性能,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指出了前三者对后者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地下根系逐渐增多,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初... 文章主要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退耕年限云杉林+中国沙棘植被根系状况、土壤容重、入渗性能及抗冲性能,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指出了前三者对后者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地下根系逐渐增多,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初渗率、稳渗率、抗冲性能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农耕地相比,土壤表层(0~20cm)有效根(根茎<1mm)对土壤抗冲性能的强化值,按照退耕年限(8年,14年,19年,27年,50年,55年)依次为25.94%,36.42%,63.40%,137.04%,415.17%,708.13%。土壤表层(0~20cm)容重、稳渗率与土壤抗冲性的皮尔逊相关均达0.01显著水平;表层<1mm根系密度与抗冲性以及与其对抗冲性的增强值的变化规律分别符合指数方程y=0.6662e6E-06x、y=12.228e1E-05x,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6,0.9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云杉林 渗透性 抗冲性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季波 许浩 +2 位作者 何建龙 李娜 张源润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0-925,共6页
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为了摸清宁夏贺兰山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研究该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并比较不同坡位土壤碳储量的差异,研究坡位对该区青海云杉林固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 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为了摸清宁夏贺兰山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研究该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并比较不同坡位土壤碳储量的差异,研究坡位对该区青海云杉林固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林下土壤碳储量为176.7 t·hm–2,其中,上中下三个坡位的碳储量分别为203.45 t·hm–2、129.18 t·hm–2和163.42 t·hm–2,上坡碳储量最高,其次是下坡,最低的为中坡,分别比中坡和下坡高74.27 t·hm–2和40.03 t·hm–2。上中下三个坡位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呈现递减,尤其是下层土递减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土壤有机碳 青海云杉 坡位
下载PDF
黑河上游青海云杉林冠层空隙度的时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解欢欢 彭守璋 +4 位作者 赵传燕 乔雨 葛红元 王红义 杨晓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33,共6页
以祁连山区天涝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相机对林冠进行拍照,获取林分结构在不同太阳位置下的数码照片,利用图像处理方法估算不同图像的空隙度.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某一固定位置的空隙度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有较大的时间变异.... 以祁连山区天涝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相机对林冠进行拍照,获取林分结构在不同太阳位置下的数码照片,利用图像处理方法估算不同图像的空隙度.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某一固定位置的空隙度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有较大的时间变异.提供了一种将太阳位置因素考虑到空隙度测定中的方法,为生态水文模型的研究提供高精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照片 太阳位置 林分空隙度 青海云杉 祁连山
下载PDF
基于热扩散法的青海云杉冠层导度模拟(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兴波 芦新建 +1 位作者 于洋 贺康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共11页
【目的】环境因子是影响林木冠层水分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高寒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散发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不同冠层导度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于2013年6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青海云杉蒸散量进行定位监... 【目的】环境因子是影响林木冠层水分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高寒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散发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不同冠层导度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于2013年6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青海云杉蒸散量进行定位监测,监测步长15 min,并结合彭曼—蒙特斯方程反演气孔导度(g_c),在此过程中考虑了可能存在树干液流时滞的问题。选择饱和水汽压差(D),大气温度(T)和太阳辐射(R)等3个关键气象参数,采用6个不同形式的Jarvis模型和1个多元线性模型模拟g_c,所有模型的待定系数都采用1stOpt软件进行计算,并进行交叉验证。以奇数日数据计算g_c,用偶数日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青海云杉基于液流计算的冠层蒸腾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时滞为15 min。g_c与D和T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0 1),并随着其值的增大而减小,而冠层蒸散量(E_c)则与R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P<0.000 1)。多元线性模型模拟g_c的回归系数为0.90,略低于6个Jarvis模型(0.91~0.92),但用多元线性模型拟合的g_c计算的日E_c的精度最高。此外,7个模型模拟的g_c/E_c值都有较高的精度。【结论】R是青海云杉冠层蒸腾的主要驱动力,但其气孔的开合却主要受到D和T的控制。7个模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但Jarvis模型的模式较多、使用复杂,部分模式的待定系数会出现有无穷组解的现象,且不同的解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多元线性模型的形式简单,精度高,是模拟g_c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青海云杉 Jarvis模型 冠层导度 树干液流 散探针法
下载PDF
青海云杉茎流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敏 贺康宁 +1 位作者 于洋 贺永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选取黄土高寒区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纯林地,于2008年采用热扩散法茎流技术对该区主要乔木树种青海云杉树干液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用自动气象站记录试验地的太阳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以及风速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 选取黄土高寒区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纯林地,于2008年采用热扩散法茎流技术对该区主要乔木树种青海云杉树干液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用自动气象站记录试验地的太阳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以及风速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胸径树干茎流速率有很大差异,20cm胸径的样树比10cm胸径的茎流速率大;20cm胸径各月茎流速率变化相似,没有太大差异,而10cm胸径各月茎流速率差异明显,5月和8月大,6月小,7月介于中间,说明胸径越小的树木受外界环境影响越显著,茎流速率变化越剧烈,大胸径受环境影响小,具有很强的自身调节能力,环境适应性强;4个月总降雨量为409.1mm,接近于多年平均降雨量,总蒸腾量为386.45mm,5月份缺水38.71mm,6月份余水74.68mm,7月份余水20.92mm,8月份余水45.7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茎流 热脉冲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祁连山区小流域青海云杉材积生长差异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铮 赵传燕 +4 位作者 白英 彭守璋 南忠仁 刘兴明 郝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51,共5页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度上材积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随着海拔梯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天老池和排露沟流域材积生长较好的青海云杉分别出现在2950~3050 m海拔带和2800~2900 m海拔带.除2850 m外的大多数海拔高度上,天老池流域的材积生长量要高于排露沟流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材积生长量 祁连山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养分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平 刘贤德 +1 位作者 车宗玺 成彩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4-598,共5页
阐明土壤养分的变异特性对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加快生态系统进程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东西祁连山为主要调查区域,通过变异函数确定和比较变量因子的空间变异程度及空间变异尺度,采用Palintest土壤养分测试仪和实验室化学处理方法获取... 阐明土壤养分的变异特性对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加快生态系统进程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东西祁连山为主要调查区域,通过变异函数确定和比较变量因子的空间变异程度及空间变异尺度,采用Palintest土壤养分测试仪和实验室化学处理方法获取试验数据,对数据采用DPS7.5和EXCEL软件处理,利用变异函数对祁连山地区6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表明: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格局,空间自相关范围差异明显;TN、TP、TK、NH4+-N、NO3--N、有机质变异系数分别为37.6%2、3.1%、4.6%、36.3%1、09.9%、32.9%,其中,TK为弱变异,TN、TP、NH4+-N和有机质为中等变异,NO3--N为强变异;NH4+-N、NO3--N、有机质、TN在剖面上的变化呈递减对数,TP、TK呈递增对数;NH4+-N在海拔上呈多项式变化关系,NO3--N呈线性变化关系,TN、TP、TK无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分别在0.19%~0.4%、0.043%~0.056%1、.85%~2.01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异质性 青海云杉 祁连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