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radial growth and δ^(13)C in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 Qin Huaming Shang +4 位作者 Weiping Liu Yuting Fan Kexiang Liu Tongwen Zhang Ruibo Zh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05-218,共14页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a widely distributed native conifer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we developed chronologies for tree-ring widths and δ^(13)C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and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ree-ring variables and major climatic factors.Tree-ring width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climatic factors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and the radial growth in trees on the northern slopes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Tree-ring δ^(13)C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radial growth.δ^(13)C fractiona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Stomatal conductance more strongly limite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tree rings than photosynthetic rate did.The response between tree rings and climate in mountains gradually weakened as climate warmed.Changes i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P.crassifolia in response to climat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may be further complicated by continued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Kom.)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 Qilian Mountains: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利用半球图像反演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盖度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传燕 齐家国 +1 位作者 沈卫华 邹松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96-4205,共10页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冠层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半球摄影技术在估算林冠盖度方面已显示出潜在优势,但它受到环境条件例如天气的影响仍然没有报道...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冠层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半球摄影技术在估算林冠盖度方面已显示出潜在优势,但它受到环境条件例如天气的影响仍然没有报道。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利用半球摄影技术反演冠层盖度,界定不同天气条件对阈值的影响,评估与传统方法估算林冠盖度的差别,结果表明:分类阈值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阴天的最佳阈值为118,晴天的最佳阈值为149;另外传统观测与半球图像法获得的林冠盖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差值17.88%,最小差值5.34%。该项研究对青海云杉林盖度估算提供新的方法,为生态水文过程模型提供有价值的输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青海云杉林 半球图像 冠层盖度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s in natural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s of northwestern China,as basis for close-to-nature forestry 被引量:2
3
作者 HE Zhi-bin FANG Shu +3 位作者 CHEN Long-fei DU Jun ZHU Xi LIN Peng-f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1909-1919,共11页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lantation forests. Knowledg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trajectories in natural...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lantation forests. Knowledg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trajectories in natural forests can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lose-to-nature forest plantations. Such knowledge is lacking in natural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forest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 impe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duction forests. We conducted a case study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urally-formed forest patches and terrain factors,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t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tand structure following harvesting disturbance.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pruce plantations will be effective on the N, NE, and NW slopes, at elevations between 2700 and 3300 m, and on slopes ranging from 15° to 45°. Further, planted forest patches should occupy 64% of the slope area on semi-shady slopes(NE, NW). Spatial patterns in the studied forest exhibited a strong scale-effect, and an area of 0.25 ha could be used as the most efficient plot sca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ruce plantations. Partial logg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of spruce planted forests into nearnatural forests, and the intensity of partial logging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 density and DBH. Our results provided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ruce plantations and conversion of existing pla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ea crassifolia spruce Close-to-nature forestry Spatial patterns Qilian Mountains
下载PDF
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雅娜 关晋宏 +3 位作者 刘学琴 赵万林 李生冲 邓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8-595,共8页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分析细根形态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在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均达到最大。在门水平上,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细菌Gp4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真菌蜡壳菌属(Sebacina)、丝盖伞属(Inocybe)为土壤优势菌属。细根形态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显示,比根表面积、比根长与细菌ACE、Chao1、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鞘氨醇单胞菌属(Spingomonas)与蜡壳菌属(Sebacina)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生物量密度的关键因子,Gaiella与Membranomyces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的关键因子。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可以促进建群种群落细根生长,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未来该地区天然林经营应充分考虑混交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外界活动对表层土壤及细根生长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区 青海云杉 混交度 细根 土壤微生物 互作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5
作者 田风霞 赵传燕 +2 位作者 冯兆东 彭守璋 彭焕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6-1076,共11页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的总穿透雨量、截留量和干流量分别为212.6、64.5 mm和3.4 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8%、23.0%和1.2%;穿透雨在林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且降雨量越小其影响效果越明显;青海云杉林的总干流量为3.4 mm,平均干流率为0.58%,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对树干流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导致当降雨量为5.6 mm时就开始产生树干茎流;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先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冠截留量总体上随冠层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观测点位于树冠边缘或多个树冠重叠处时出现负截留现象。所以,就特定林分而言,冠层结构特征对于其林冠生态水文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生态水文效应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季波 许浩 +2 位作者 何建龙 李娜 张源润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0-925,共6页
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为了摸清宁夏贺兰山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研究该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并比较不同坡位土壤碳储量的差异,研究坡位对该区青海云杉林固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 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为了摸清宁夏贺兰山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研究该区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并比较不同坡位土壤碳储量的差异,研究坡位对该区青海云杉林固碳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林下土壤碳储量为176.7 t·hm–2,其中,上中下三个坡位的碳储量分别为203.45 t·hm–2、129.18 t·hm–2和163.42 t·hm–2,上坡碳储量最高,其次是下坡,最低的为中坡,分别比中坡和下坡高74.27 t·hm–2和40.03 t·hm–2。上中下三个坡位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呈现递减,尤其是下层土递减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土壤有机碳 青海云杉 坡位
下载PDF
基于热扩散法的青海云杉冠层导度模拟(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兴波 芦新建 +1 位作者 于洋 贺康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共11页
【目的】环境因子是影响林木冠层水分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高寒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散发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不同冠层导度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于2013年6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青海云杉蒸散量进行定位监... 【目的】环境因子是影响林木冠层水分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高寒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散发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不同冠层导度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于2013年6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青海云杉蒸散量进行定位监测,监测步长15 min,并结合彭曼—蒙特斯方程反演气孔导度(g_c),在此过程中考虑了可能存在树干液流时滞的问题。选择饱和水汽压差(D),大气温度(T)和太阳辐射(R)等3个关键气象参数,采用6个不同形式的Jarvis模型和1个多元线性模型模拟g_c,所有模型的待定系数都采用1stOpt软件进行计算,并进行交叉验证。以奇数日数据计算g_c,用偶数日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青海云杉基于液流计算的冠层蒸腾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时滞为15 min。g_c与D和T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0 1),并随着其值的增大而减小,而冠层蒸散量(E_c)则与R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P<0.000 1)。多元线性模型模拟g_c的回归系数为0.90,略低于6个Jarvis模型(0.91~0.92),但用多元线性模型拟合的g_c计算的日E_c的精度最高。此外,7个模型模拟的g_c/E_c值都有较高的精度。【结论】R是青海云杉冠层蒸腾的主要驱动力,但其气孔的开合却主要受到D和T的控制。7个模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但Jarvis模型的模式较多、使用复杂,部分模式的待定系数会出现有无穷组解的现象,且不同的解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多元线性模型的形式简单,精度高,是模拟g_c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青海云杉 Jarvis模型 冠层导度 树干液流 散探针法
下载PDF
祁连山区小流域青海云杉材积生长差异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铮 赵传燕 +4 位作者 白英 彭守璋 南忠仁 刘兴明 郝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51,共5页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度上材积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随着海拔梯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天老池和排露沟流域材积生长较好的青海云杉分别出现在2950~3050 m海拔带和2800~2900 m海拔带.除2850 m外的大多数海拔高度上,天老池流域的材积生长量要高于排露沟流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材积生长量 祁连山
下载PDF
祁连山东部地区苔藓青海云杉林降水截留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兴明 林松山 张仁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6,共7页
根据野外观测,运用统计建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青海云杉林冠截留与降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降水截留模型。结果表明:在郁闭度为0.4的情况下,模拟模型为S曲线函数,相关系数(R2)可达0.698,在郁闭度为0.6和0.8的情况下,模拟模型... 根据野外观测,运用统计建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青海云杉林冠截留与降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降水截留模型。结果表明:在郁闭度为0.4的情况下,模拟模型为S曲线函数,相关系数(R2)可达0.698,在郁闭度为0.6和0.8的情况下,模拟模型为幂函数,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2和0.886,降水量较小时,模拟的精度较高,雨量较大时模型的误差很大。林冠对降水的再分配是干旱区水资源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描述降水截留过程是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考虑林冠特征和截留机制是未来降水截留研究的重点,以期精确定量评价该地区青海云杉林的生态水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泉沟流域 青海云杉林 降水截留 统计模型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季波 王继飞 +3 位作者 何建龙 许浩 李娜 张源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5-1449,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491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8.320 kg·m-2。其中土壤层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比重达73.96%,是青海云杉林主要的有机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含碳率 固碳能力 宁夏贺兰山
下载PDF
云杉美景梢锈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兴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云杉美景梢锈病是为害青海云杉嫩梢的一种锈病。主要分布在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坡东段海拔2600~2800m的云杉林内。病部受病原菌刺激而呈畸形,针叶肥大而略弯曲变成香蕉状。颜色由桃红转为桔黄,色泽鲜艳,病梢形似花朵。性孢... 云杉美景梢锈病是为害青海云杉嫩梢的一种锈病。主要分布在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坡东段海拔2600~2800m的云杉林内。病部受病原菌刺激而呈畸形,针叶肥大而略弯曲变成香蕉状。颜色由桃红转为桔黄,色泽鲜艳,病梢形似花朵。性孢子器近圆瓶状,几乎全部突出寄主组织。锈孢子器长条状,直径大的可超过0.7mm,其发病期比青海云杉叶锈病早约一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云杉美景梢锈
下载PDF
危害青海云杉的新松叶蜂属(膜翅目:松叶蜂科)一新种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星煜 辛恒 +3 位作者 杨启青 陈尚花 王汉男 魏美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危害青海云杉的松叶蜂科新松叶蜂属一新种:青海新松叶蜂Neodiprion qinghaiicus Wei,Wang&Wu,sp.nov.。本种的锯腹片和阳茎瓣与青杄新松叶蜂很相近,主要形态区别有:触角黄色,栉齿黑色,鞭节Ⅰ—Ⅱ腹缘在侧面观等长(...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危害青海云杉的松叶蜂科新松叶蜂属一新种:青海新松叶蜂Neodiprion qinghaiicus Wei,Wang&Wu,sp.nov.。本种的锯腹片和阳茎瓣与青杄新松叶蜂很相近,主要形态区别有:触角黄色,栉齿黑色,鞭节Ⅰ—Ⅱ腹缘在侧面观等长(青杄新松叶蜂触角黑色,鞭节Ⅱ腹缘在侧面观略长于鞭节Ⅰ);后翅1 M室腹缘被cu-a截断的部分,内侧长于外侧(青杄新松叶蜂中这2部分翅脉长度相等);虫体瘦削(青杄新松叶蜂虫体粗壮)。体色与同属成员差别较大,可通过头部黑色且腹部黄色无黑斑等特征与中国其他新松叶蜂相区分。提供了中国新松叶蜂属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蜂 分类 青海云杉 青海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2
13
作者 彭守璋 赵传燕 +2 位作者 郑祥霖 许仲林 何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9-1694,共6页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相图和气象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估算了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08年,研究区青海云杉林平均生物量为209.24.thm-2,总生物量为3.4×107t;研究区水...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相图和气象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估算了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08年,研究区青海云杉林平均生物量为209.24.thm-2,总生物量为3.4×107t;研究区水热条件的差异使青海云杉生物量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经度每增加1°,青海云杉生物量增加3.12.thm-2;纬度每增加1°,生物量减少3.8 t.hm-2;海拔每升高100 m,生物量减少0.05.thm-2;2008年,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碳密度在70.4~131.1 t.hm-2,平均碳密度为109.8.thm-2,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83.8、109.6、122、124.2和117.1.thm-2,研究区青海云杉林总碳储量为1.8×10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生物量 碳储量 青海云杉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养分状况及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
14
作者 左巍 贺康宁 +1 位作者 田赟 王玮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71-2278,共8页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在土壤改良、幼苗更新以及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凋落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更是其中的关键。本研究比较了青海高寒地区立地条件和林龄基本相同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在土壤改良、幼苗更新以及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凋落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更是其中的关键。本研究比较了青海高寒地区立地条件和林龄基本相同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混交林、白桦林等5种林分凋落物的养分状况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凋落物分解层次加深,5种林分中凋落物的有机碳含量、速效磷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均呈减小趋势。青海云杉纯林凋落物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3种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4种林分类型。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地表凋落物的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针叶林及针叶混交林,阔叶林地表凋落物氮含量是针叶林的1.23倍,而磷含量则相反,针叶林凋落物磷含量是阔叶林的1.26倍。通过青海高寒区5种林分地表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比较,可以得出,该地区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主要受磷元素限制,而针叶林与针叶混交林则受氮、磷两种元素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区 凋落物 化学计量比 华北落叶松 青海云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