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55
1
作者
郑勇
傅容珊
熊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近20万年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形变演化过程,探讨了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对中国大陆岩石层形变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合现代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在百万年、十万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近20万年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形变演化过程,探讨了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对中国大陆岩石层形变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合现代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在百万年、十万年和十年尺度上的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的基本格局.研究表明:(1)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印度大陆的持续向北推进、挤压所产生的应力环境,一直主导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我国西部地域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但其影响随着远离青藏高原地区而逐渐变小.(2)断层滑移和重力势作用对于青藏高原东西部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影响相当大,它们导致青藏高原岩石层东西向形变速率增大,对青藏高原的中南部地区产生拉张效应,同时导致塔里木盆地出现整体的右旋趋势.(3)青藏高原区域水平方向形变速率和GPS观测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垂直方向上,一些地区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相差较大,这说明单纯的挤压作用不是现代青藏高原隆升的惟一机制.现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与其他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重力均衡以及剥蚀作用等有关.(4)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大陆西部的主压应力场分布.(5)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大陆的强地震活动性有重要影响,但华北地区是个例外,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很强而印度板块的挤压在该区域产生的影响却很小,说明其他的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华北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碰撞
有限元模拟
GPS
地质观测
速度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特有种砂生槐不同种源地种子萌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林玲
叶彦辉
+2 位作者
罗建
陈帅
王军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3,共6页
对采自6个种源地砂生槐的种子进行了萌发研究,分析了种子大小、萌发特性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荚种子数变幅为2.96 4.50粒;种子千粒质量变幅为30.639 47.415 g;种子纵径变幅为4.3144.962 mm;种子横径变幅为3.244 3.693 mm;种...
对采自6个种源地砂生槐的种子进行了萌发研究,分析了种子大小、萌发特性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荚种子数变幅为2.96 4.50粒;种子千粒质量变幅为30.639 47.415 g;种子纵径变幅为4.3144.962 mm;种子横径变幅为3.244 3.693 mm;种子纵横径比变幅为1.306 1.383,差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每荚种子数(F=8.52**)、千粒质量(F=19.73**)、种子纵径(F=6.17**)和种子横径(F=5.7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种子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差异不显著(F=1.47)。2)6个种源砂生槐种子发芽率变幅为43.16%90.03%。其中萨迦种源发芽率90.03%为最高,最低是米瑞种源为43.16%。3)6个砂生槐种源的种子在发芽起始时间上仅差异1 d;萌发持续时间在14 23 d之间,种源间持续发芽时间差异最多达到9 d;萌发高峰期在17 27 d之间,种源间差异较大,其中萨迦种源最短,朗县种源最长。4)每荚种子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R=-0.844 3,P<0.05),而种子千粒质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R=0.614 3,P<0.05)。5)种子发芽起始时间与海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但不显著(R=-0.505 6,P>0.05);种子萌发持续时间与海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83 6,P<0.05),而种子发芽率则与海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04 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种实性状
种子发芽特性
海拔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与环境演化
3
作者
徐先海
方小敏
聂军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9,共6页
青海贵德盆地阿密岗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极性年代约为3.75~1.77 Ma.结合剖面沉积岩相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把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75~2.58 Ma的强烈隆升期、2.58~2.48 Ma的相对稳定...
青海贵德盆地阿密岗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极性年代约为3.75~1.77 Ma.结合剖面沉积岩相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把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75~2.58 Ma的强烈隆升期、2.58~2.48 Ma的相对稳定期,2.48~2.12 Ma的小幅度隆升期和2.12~1.77 Ma的又一次相对稳定期4个阶段.平均磁偏角研究显示贵德盆地2.58 Ma以来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作用,这与盆地沉积环境指示的高原在此阶段强烈隆升的结论相一致,二者都是3.6 Ma以来青藏运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磁性地层
构造与环境演化
贵德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胁迫与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
4
作者
Li Mo
Hao Yang
+2 位作者
Peng Luo
Cheng-Xiang Mou
Jun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9-51,共13页
胁迫梯度假说认为,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频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放牧干扰和资源胁迫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沙化高寒草甸两种优势种[沙生薹草(Carex praeclara...
胁迫梯度假说认为,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频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放牧干扰和资源胁迫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沙化高寒草甸两种优势种[沙生薹草(Carex praeclara;不可食)和藏茴香(Carum carvi;可食)]的空间关联的研究,探讨了放牧和未放牧条件下,3种沙化水平(轻度、中度、重度)上植物相互作用的变化,以检验胁迫梯度假说在青藏高原东缘沙化高寒草甸的普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放牧干扰下,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沙生薹草和藏茴香的种内相互作用由正转化为负,而种间相互作用由负转化为正。然而,当放牧干扰存在时,各沙化水平下藏茴香的种内相互作用均为中性;在中等胁迫条件下,种间相互作用也由负转化为正,但在严重胁迫梯度下,种间正相互作用崩溃,这与胁迫梯度假说的预测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在高寒生态系统中,放牧强烈影响着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沙化梯度
放牧
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
青藏高原
胁迫梯度假说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55
1
作者
郑勇
傅容珊
熊熊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3-SW-1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4033
40274037)资助.
文摘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近20万年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形变演化过程,探讨了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对中国大陆岩石层形变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合现代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在百万年、十万年和十年尺度上的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的基本格局.研究表明:(1)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印度大陆的持续向北推进、挤压所产生的应力环境,一直主导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我国西部地域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但其影响随着远离青藏高原地区而逐渐变小.(2)断层滑移和重力势作用对于青藏高原东西部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影响相当大,它们导致青藏高原岩石层东西向形变速率增大,对青藏高原的中南部地区产生拉张效应,同时导致塔里木盆地出现整体的右旋趋势.(3)青藏高原区域水平方向形变速率和GPS观测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垂直方向上,一些地区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相差较大,这说明单纯的挤压作用不是现代青藏高原隆升的惟一机制.现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与其他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重力均衡以及剥蚀作用等有关.(4)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大陆西部的主压应力场分布.(5)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大陆的强地震活动性有重要影响,但华北地区是个例外,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很强而印度板块的挤压在该区域产生的影响却很小,说明其他的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华北地块.
关键词
大陆碰撞
有限元模拟
GPS
地质观测
速度场
青藏高原
Keywords
Continental coUision, FEM simulation, GPS, Geological observation, Velocity field,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特有种砂生槐不同种源地种子萌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林玲
叶彦辉
罗建
陈帅
王军辉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3,共6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49)
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计划(2012)
文摘
对采自6个种源地砂生槐的种子进行了萌发研究,分析了种子大小、萌发特性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荚种子数变幅为2.96 4.50粒;种子千粒质量变幅为30.639 47.415 g;种子纵径变幅为4.3144.962 mm;种子横径变幅为3.244 3.693 mm;种子纵横径比变幅为1.306 1.383,差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每荚种子数(F=8.52**)、千粒质量(F=19.73**)、种子纵径(F=6.17**)和种子横径(F=5.7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种子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差异不显著(F=1.47)。2)6个种源砂生槐种子发芽率变幅为43.16%90.03%。其中萨迦种源发芽率90.03%为最高,最低是米瑞种源为43.16%。3)6个砂生槐种源的种子在发芽起始时间上仅差异1 d;萌发持续时间在14 23 d之间,种源间持续发芽时间差异最多达到9 d;萌发高峰期在17 27 d之间,种源间差异较大,其中萨迦种源最短,朗县种源最长。4)每荚种子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R=-0.844 3,P<0.05),而种子千粒质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R=0.614 3,P<0.05)。5)种子发芽起始时间与海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但不显著(R=-0.505 6,P>0.05);种子萌发持续时间与海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83 6,P<0.05),而种子发芽率则与海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04 7,P<0.05)。
关键词
砂生槐
种实性状
种子发芽特性
海拔
青藏高原
Keywords
Sophora moorcrofiiana
seed and fruit traits
see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ltitud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S79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与环境演化
3
作者
徐先海
方小敏
聂军胜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1321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075).
文摘
青海贵德盆地阿密岗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极性年代约为3.75~1.77 Ma.结合剖面沉积岩相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把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75~2.58 Ma的强烈隆升期、2.58~2.48 Ma的相对稳定期,2.48~2.12 Ma的小幅度隆升期和2.12~1.77 Ma的又一次相对稳定期4个阶段.平均磁偏角研究显示贵德盆地2.58 Ma以来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作用,这与盆地沉积环境指示的高原在此阶段强烈隆升的结论相一致,二者都是3.6 Ma以来青藏运动的结果.
关键词
晚新生代磁性地层
构造与环境演化
贵德盆地
青藏高原
Keywords
late Cenozoic magnetic strata
tectonic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Guide Bas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39.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胁迫与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
4
作者
Li Mo
Hao Yang
Peng Luo
Cheng-Xiang Mou
Jun Wang
机构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for Endangered Wildlif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出处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9-51,共13页
基金
funded by the Project of Scientific Monitoring of Sichuan Zoig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the Biodiversity Survey and Assessment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9HJ2096001006).
文摘
胁迫梯度假说认为,植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频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放牧干扰和资源胁迫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沙化高寒草甸两种优势种[沙生薹草(Carex praeclara;不可食)和藏茴香(Carum carvi;可食)]的空间关联的研究,探讨了放牧和未放牧条件下,3种沙化水平(轻度、中度、重度)上植物相互作用的变化,以检验胁迫梯度假说在青藏高原东缘沙化高寒草甸的普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放牧干扰下,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沙生薹草和藏茴香的种内相互作用由正转化为负,而种间相互作用由负转化为正。然而,当放牧干扰存在时,各沙化水平下藏茴香的种内相互作用均为中性;在中等胁迫条件下,种间相互作用也由负转化为正,但在严重胁迫梯度下,种间正相互作用崩溃,这与胁迫梯度假说的预测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在高寒生态系统中,放牧强烈影响着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的平衡。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沙化梯度
放牧
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
青藏高原
胁迫梯度假说
Keywords
alpine meadow
desertification gradients
grazing
intra-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郑勇
傅容珊
熊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特有种砂生槐不同种源地种子萌发特征研究
林玲
叶彦辉
罗建
陈帅
王军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与环境演化
徐先海
方小敏
聂军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资源胁迫与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相互作用的联合效应
Li Mo
Hao Yang
Peng Luo
Cheng-Xiang Mou
Jun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