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黄散联合紫河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章球 范佳鑫 +3 位作者 李元明 吴建伟 郑荣 曾英坚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青黄散联合紫河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MDS患者每日服用青黄散胶囊2次,每次0.6 g,紫河车颗粒每日2次,每次3 g,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 目的观察青黄散联合紫河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MDS患者每日服用青黄散胶囊2次,每次0.6 g,紫河车颗粒每日2次,每次3 g,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各中医证型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及4个月后,Hb和PL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4个月,Hb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WBC治疗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治疗2个月及4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68.75%,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血液学进步8例,稳定3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75.00%;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RAS)组有效率为71.43%,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中医证型中,脾肾阳虚、气阴不足、瘀毒内结3种证型有效率分别为75.00%,80.00%,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黄散联合紫河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在各种类型MDS及各种中医证型髓毒劳均有疗效,相互类型及证型间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青黄散 紫河车 中医疗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青黄散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伍振辉 张欢 +2 位作者 吴欣平 周露 曾英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9-189,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青黄散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潜在活性靶点与信号通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TargetNet、Swi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青黄散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潜在活性靶点与信号通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TargetNet、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青黄散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AML疾病相关靶点。筛选出青黄散与AML的共同靶点后,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并通过RStudio软件使用R语言及clusterProfiler、Bioconductor等包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疾病-药物成分-靶点”与“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选取青黄散活性成分与“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排名前8个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体外细胞实验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青黄散抗AML作用。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青黄散主要活性成分11个,收集青黄散与AML的共同靶点22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可能在青黄散治疗AML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分析显示排名前8的靶点包括Akt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双特异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2K1)、凋亡相关基因(TP53)、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RAF1)、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胱天蛋白酶-9(Caspase-9)和原癌基因(JUN)。分子对接结果表明3-吲哚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与MAP2K1、异牡荆素与PIK3CA、靛玉红与Bcl-2对接最优。细胞实验表明3-吲哚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异牡荆素和靛玉红可有效抑制AML细胞增殖,并调控MAPK/PI3K信号通路,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青黄散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方式协同作用治疗AML,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黄散 急性髓系白血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德秀 付中学 +5 位作者 麻柔 李柳 许勇钢 杨秀鹏 杜宇 王洪志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对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 of children,RCC)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被诊断为RCC,且首次接受... 目的:分析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对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 of children,RCC)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被诊断为RCC,且首次接受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3个月及以上的27例患儿资料。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AN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数的变化,分析患儿治疗反应及外周血三系细胞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方案。结果: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RCC患儿6、12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70.4%和81.5%(P>0.05)。治疗6个月时,总体外周血三系细胞的获效率HGB>PLT>ANC(P<0.05);治疗12个月时,三者获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内,HGB计数持续且显著升高(P<0.01),PLT、ANC计数仅在治疗前6个月时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治疗12个月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结论: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可作为RCC患儿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方案治疗RCC患儿可使外周血HGB获效率更早,计数提升也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青黄散 补肾健脾方 雄激素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配伍比例雄黄对青黛入血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敏 吴青青 +6 位作者 李晨辉 许玲玲 周媛媛 黄鹏 黄和平 俞娟 汪电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9-86,共8页
目的:基于青黄散的配伍组方,探讨不同比例雄黄与青黛配伍后青黛在大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青黛供试品溶液、空白血清以及3种不同配比(青黛10 g分别配伍雄黄52.5,105,210 mg,依次记为A组,B组,C组)青... 目的:基于青黄散的配伍组方,探讨不同比例雄黄与青黛配伍后青黛在大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青黛供试品溶液、空白血清以及3种不同配比(青黛10 g分别配伍雄黄52.5,105,210 mg,依次记为A组,B组,C组)青黄散含药血清进行检测,结合青黛供试品溶液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分析3组复方中青黛在大鼠体内的移行成分差异;以3组青黄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含药血清对HL-60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从青黄散A组,B组,C组含药血清中分别检测到了19,22,25个移行成分,且3组含药血清均含有来自青黛供试品溶液中的5个原型成分,分别为色胺酮,靛蓝,靛玉红,2-氨基苯甲酸和N-苯基-2-萘胺;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青黄散C组含药血清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固定青黛剂量后,随着雄黄剂量的增加,含药血清中移行成分增多,且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提示雄黄可能会促进青黛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增强药效,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比例雄黄和青黛的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雄黄 青黄散 血清药物化学 移行成分 生物碱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