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地位解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倩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淮安拥有大运河的最早航段,是孕育大运河的摇篮,城市曾因运河和漕运而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进程中,一直是重要的漕运枢纽。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同时也是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输...
淮安拥有大运河的最早航段,是孕育大运河的摇篮,城市曾因运河和漕运而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进程中,一直是重要的漕运枢纽。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同时也是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地位显赫、价值突出。将淮安运河遗产放在世界运河发展史的角度、放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来审视,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显得更加清晰和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运河
文化遗产
清口枢纽
历史地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与漕运:《清口灵运碑》所见1626年的南旱北涝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德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83-588,647,648,共8页
历史上的气候与漕运问题值得关注,《清口灵运碑》记录了天启六年(1626)气候异常与通漕不畅的史实。该年南旱北涝导致黄强淮弱,洪泽湖无法蓄积足够的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及黄淮运交会处的淮安清口,漕船大量滞留积...
历史上的气候与漕运问题值得关注,《清口灵运碑》记录了天启六年(1626)气候异常与通漕不畅的史实。该年南旱北涝导致黄强淮弱,洪泽湖无法蓄积足够的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及黄淮运交会处的淮安清口,漕船大量滞留积压。作为应对之策,治河没有采取工程量巨大的另开河道之策,而是在人为疏浚的同时采取了相对简便易行的求助神灵的办法,祈祷黄河水神金龙四大王减弱黄水以不侵淮,又祈祷淮河水神张将军增强淮水以御黄,希望清口故道畅通。祈祷后不久,恰巧大雨倾盆,旱情缓解,漕运通畅。事后为兑现所谓河神显灵的承诺,修庙立碑,奏加封号,这一过程促进了水神信仰的传播。黄淮运关系协调是漕运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神灵信仰作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手段,尽管充斥着迷信荒诞的成分,但在灾害应对和河漕管理中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组织动员等作用,展现了传统时代治黄为保漕的国家治水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旱北涝
气候与漕运
大运河清口枢纽
《清口灵运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水利科学价值解读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业龙
郑孝芬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淮安自古地处淮、泗之交和黄、淮、运交汇处,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开凿的古运河以及众多的堤坝、水闸等遗迹极其丰富,展示了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杰出技术成就,以淮安清口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淮安段运河水利工程技术成就极高,在水利思想及工程技...
淮安自古地处淮、泗之交和黄、淮、运交汇处,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开凿的古运河以及众多的堤坝、水闸等遗迹极其丰富,展示了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杰出技术成就,以淮安清口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淮安段运河水利工程技术成就极高,在水利思想及工程技术等方面所体现的科学价值不逊于其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运河
清口枢纽
文化遗产
科学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口枢纽述略
4
作者
季瑶
季祥猛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引淮和御黄文化遗产是其若干子项。明中晚期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明末清初U型总体结构建成,发挥了刷黄济运功能。黄河北徙,漕改海后,运行400多年的清口枢纽功能逐渐丧失。新中国建立后,清口枢纽调整淮河、运河关系的功能被异址新建的淮阴枢纽替代,原枢纽工程大部分有遗迹可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口枢纽遗产点
历史演变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地位解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倩
机构
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文物局2011年度立项课题(2011SK02)
文摘
淮安拥有大运河的最早航段,是孕育大运河的摇篮,城市曾因运河和漕运而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进程中,一直是重要的漕运枢纽。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同时也是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地位显赫、价值突出。将淮安运河遗产放在世界运河发展史的角度、放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来审视,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显得更加清晰和突出。
关键词
淮安
运河
文化遗产
清口枢纽
历史地位
Keywords
Huai'an
Grand Canal
Cultural Heritage
qingkou hub
historical position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与漕运:《清口灵运碑》所见1626年的南旱北涝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德楠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83-588,647,648,共8页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明清小冰期背景下的黄河水文与运河漕运研究”(16JHQ039)。
文摘
历史上的气候与漕运问题值得关注,《清口灵运碑》记录了天启六年(1626)气候异常与通漕不畅的史实。该年南旱北涝导致黄强淮弱,洪泽湖无法蓄积足够的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及黄淮运交会处的淮安清口,漕船大量滞留积压。作为应对之策,治河没有采取工程量巨大的另开河道之策,而是在人为疏浚的同时采取了相对简便易行的求助神灵的办法,祈祷黄河水神金龙四大王减弱黄水以不侵淮,又祈祷淮河水神张将军增强淮水以御黄,希望清口故道畅通。祈祷后不久,恰巧大雨倾盆,旱情缓解,漕运通畅。事后为兑现所谓河神显灵的承诺,修庙立碑,奏加封号,这一过程促进了水神信仰的传播。黄淮运关系协调是漕运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神灵信仰作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手段,尽管充斥着迷信荒诞的成分,但在灾害应对和河漕管理中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组织动员等作用,展现了传统时代治黄为保漕的国家治水理念。
关键词
南旱北涝
气候与漕运
大运河清口枢纽
《清口灵运碑》
Keywords
Drought in the South and Flood in the North
Climate and Transport
Grand Canal
hub
Area"
qingkou
"
qingkou
Lingyun Monument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水利科学价值解读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业龙
郑孝芬
机构
淮安市淮阴区政协
淮阴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文物局基金项目(2011SK02)
淮阴工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HGA1013)
文摘
淮安自古地处淮、泗之交和黄、淮、运交汇处,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开凿的古运河以及众多的堤坝、水闸等遗迹极其丰富,展示了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杰出技术成就,以淮安清口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淮安段运河水利工程技术成就极高,在水利思想及工程技术等方面所体现的科学价值不逊于其人文价值。
关键词
淮安运河
清口枢纽
文化遗产
科学价值
Keywords
the Huai’ an canal
qingkou hub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scientific value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口枢纽述略
4
作者
季瑶
季祥猛
机构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引淮和御黄文化遗产是其若干子项。明中晚期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明末清初U型总体结构建成,发挥了刷黄济运功能。黄河北徙,漕改海后,运行400多年的清口枢纽功能逐渐丧失。新中国建立后,清口枢纽调整淮河、运河关系的功能被异址新建的淮阴枢纽替代,原枢纽工程大部分有遗迹可寻。
关键词
清口枢纽遗产点
历史演变
文化价值
Keywords
qingkou hub
heritage site
historical evolution
cultural value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地位解读
李倩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候与漕运:《清口灵运碑》所见1626年的南旱北涝
李德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水利科学价值解读
徐业龙
郑孝芬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口枢纽述略
季瑶
季祥猛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