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明珠 俞烜 +3 位作者 宋新山 严登华 尹吉国 胡东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6-48,53,共4页
利用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内松潘、成都、雅安、乐山4个气象站点1951─2001年共51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站年内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均占全年降水的... 利用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内松潘、成都、雅安、乐山4个气象站点1951─2001年共51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站年内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均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②4站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松潘站在1958─1975和1985─2001两个时间段内降水减少,减少趋势不显著;雅安站降水呈一致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显著;成都站从1969年降水开始减少,且1996─2001年降水减少趋势显著;乐山站从1967年开始降水呈减少趋势,且1991─2001年降水减少趋势显著。③松潘和乐山站的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周期,而雅安和成都站的年代际周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 降水 趋势 降水周期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样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大伟 张世民 +1 位作者 李伟 丁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49-1969,共21页
龙门山中南段前陆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唯一发育新生代薄皮构造与沉积盆地的地段,研究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构造机理.论文通过青衣江河流阶地测量与古青衣江洪积扇形态重建,研究了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 龙门山中南段前陆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唯一发育新生代薄皮构造与沉积盆地的地段,研究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构造机理.论文通过青衣江河流阶地测量与古青衣江洪积扇形态重建,研究了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活动构造格局及其活动性,取得了如下认识:(1)青衣江河流阶地纵剖面显示,龙门山南段前陆地区晚第四纪变形主要为褶皱作用,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5~3.9 mm·a-1,远大于山区冲断带0.48~0.77mm·a-1的地壳缩短速率,地壳缩短主要由前陆地区吸收;(2)青衣江古洪积扇错断变形显示,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活动构造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地壳缩短与近东西向的地壳缩短的叠加作用,两者分别受控于巴颜喀拉块体南东向推挤作用与川滇块体向东推挤作用;(3)自中新世初川滇块体向南东挤出,四川盆地西南角起到分流青藏高原物质的作用,其西南侧物质通过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左旋错动向南东方向分流,其西北侧物质通过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错动向北东方向分流,迎面受到了最大的推挤作用,进而向前陆扩展形成了薄皮褶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南段 前陆盆地 青衣江 变形样式
下载PDF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珠 严登华 +4 位作者 贾仰文 宋新山 胡东来 俞烜 杨舒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
将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技术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到流域水循环模拟中,开发了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以期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模型原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将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技术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到流域水循环模拟中,开发了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以期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模型原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WEP模型)。研究中采用的基本计算单元为5 km×5 km的正方形网格单元,并采用Masic法进一步表征基本计算单元内下垫面及水循环过程的分异。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关键控制站月径流过程模拟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Nash效率达到0.72以上。模型还可进一步输出各计算单元上水分、能量要素过程,可为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和综合环境整治宏观战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岷江 青衣江流域 水循环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缘雅安-名山地区青衣江古河道的变迁及蒙顶山背斜的隆起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刚 陶晓风 +3 位作者 伊海生 王秦伟 田亚铭 沈军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9-790,共12页
晚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四川盆地周边及盆地内部,发育众多的褶皱变形及逆冲断裂。四川盆地西南缘的雅安-名山地区也发育系列褶皱变形如蒙顶山背斜。根据野外实地调查、DEM及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古青衣江的一条古代主干河道在... 晚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四川盆地周边及盆地内部,发育众多的褶皱变形及逆冲断裂。四川盆地西南缘的雅安-名山地区也发育系列褶皱变形如蒙顶山背斜。根据野外实地调查、DEM及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古青衣江的一条古代主干河道在蒙顶山背斜被识别出来,该古河流控制了名邛台地的冲-洪积沉积。伴随古青衣江上游发生河流改道事件,名邛台地也停止发育,一段废弃河道在蒙顶山中被保留下来,并在蒙顶山背斜持续褶皱过程中,河流纵剖面遭受变形。根据名邛台地的ESR测年,可确定古青衣江被袭夺事件发生在312±3.0ka,结合河流纵剖面变形的几何计算,获得背斜开始发育的时间为3.2~3.8Ma,蒙顶山背斜相对于下里向斜的隆升速率为0.46mm/a。研究结果可以限定该地区褶皱构造活动的起始时间、变形速率以及山体的剥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青衣江 蒙顶山背斜 ESR测年 隆升速率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明代青弋江流域佛教系统初探——以寺院的时空分布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开队 周邦兴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4,共7页
青弋江流域是广义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时期流域内佛教稳定发展。通过对方志资料为中心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明代青弋江流域内寺院的新建、重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新建寺院方面,时间上集中于洪武、万历、崇祯三朝,空... 青弋江流域是广义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时期流域内佛教稳定发展。通过对方志资料为中心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明代青弋江流域内寺院的新建、重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新建寺院方面,时间上集中于洪武、万历、崇祯三朝,空间上则以宣城所在的中游地区为核心;在重修寺院方面,时间上以正统之前居多,空间上仍以宣城、泾县较为集中。宣城、泾县成为明代青弋江流域佛教发展的中心地区,与其悠久的佛教传统、良好的佛教基础以及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宗教系统 青弋江流域 佛教 寺院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强强 徐光来 +2 位作者 李爱娟 刘永婷 胡春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315-9327,共13页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多种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敏感性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多种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敏感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等分析了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的时空演变特征及9种生态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09及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85.19、351.26和294.68亿元,价值总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2009—2018年间总ESV下降了16.1%,生态服务趋于退化。整个研究时段内,林地对ESV的贡献量最大,其次是耕地和水域。(2)2000—2009年,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导,协同率为77.8%,食物生产服务与本研究中的其他服务之间均为权衡关系;2009—201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与前9年基本一致,但食物生产服务与其他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度呈增强的趋势。(3)敏感性分析表明,各时期的敏感性指数(CS)值均小于1,表明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计算获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符合青弋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可靠。(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但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当土地利用程度增强时,生态系统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或单项服务价值均会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青弋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与协同 空间自相关 青弋江流域
下载PDF
青弋江流域中下游洪水调度建议
7
作者 丁贤青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1期38-40,共3页
安徽省青弋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给当地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并制约该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青弋江流域防洪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情、工情,提出了加大对陈村水库的洪水调度、提高堤防抗洪能力、增设非常溢... 安徽省青弋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给当地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并制约该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青弋江流域防洪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情、工情,提出了加大对陈村水库的洪水调度、提高堤防抗洪能力、增设非常溢洪道和行蓄洪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弋江流域 洪水调度 建议
下载PDF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8
作者 杨强强 徐光来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年第2期28-36,共9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河流水环境质量良好指示生物之一,加强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对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于2019年7~8月对10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和鉴定,运用优...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河流水环境质量良好指示生物之一,加强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对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于2019年7~8月对10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和鉴定,运用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等指标并结合相似性及聚类分析,讨论了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共38种(属),隶属于7纲17目32科,以昆虫纲及腹足纲为主,分别占总分类单元的39.8%和36.6%;(2)优势度分析可得,该流域优势物种为短沟蜷属(Semisulcospira)、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萝卜螺属(Radix montfort)、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亚洲瘦[虫怱](Ischnura asiatica)、摇蚊科(Chironomidae);(3)Jaccard相似性系数及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物种对栖息生境的需要存在差异,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强,河流生态健康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对青弋江底栖动物数据积累及生态管理与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青弋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