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峙三圣寺佛传壁画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海军 侯慧明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0-34,共5页
繁峙三圣寺现存清代佛传壁画,为山西忻州地区佛传壁画重要遗存。大雄宝殿东西墙壁绘佛传壁画84幅,并附题记。壁画初绘年代不详,经考证后确定其为乾隆首绘,嘉庆、同治补绘。题记中存在书写错误,予以更正。壁画重绘后,西壁壁画题记与内容... 繁峙三圣寺现存清代佛传壁画,为山西忻州地区佛传壁画重要遗存。大雄宝殿东西墙壁绘佛传壁画84幅,并附题记。壁画初绘年代不详,经考证后确定其为乾隆首绘,嘉庆、同治补绘。题记中存在书写错误,予以更正。壁画重绘后,西壁壁画题记与内容多有不符,有待辨析。艺术风格上,呈"众星拱卫"式,设色淡雅,为典型的民间画。佛传壁画杂糅佛道,包含麻姑、灶君、龙王等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峙三圣寺 佛传壁画 内容辨析 研究价值
下载PDF
陕西青云寺讲经堂无梁殿建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 刘阳 《重庆建筑》 2020年第10期15-16,共2页
无梁殿建筑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样式,其显著特点是,建筑全部采用砖、瓦、石等非燃烧质地的建筑材料,不使用梁、柱、枋等传统的木质构件,结构非常奇特,这一特殊的建筑品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建造活动中长期探索的智慧结... 无梁殿建筑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样式,其显著特点是,建筑全部采用砖、瓦、石等非燃烧质地的建筑材料,不使用梁、柱、枋等传统的木质构件,结构非常奇特,这一特殊的建筑品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建造活动中长期探索的智慧结晶。位于陕西榆林的青云寺讲经堂,作为陕北地区现存最大无梁殿建筑,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该文就讲经堂的平面、立面、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作为无梁殿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建筑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无梁殿建筑这一历史遗存,为相关保护与修缮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云寺 讲经堂 无梁殿建筑 古建筑 历史建筑
下载PDF
试论民国陕北第一大寺观青云寺观的风水与布局
3
作者 杨文 刘阳 《重庆建筑》 2020年第9期10-12,共3页
青云寺观是陕北地区民国时期建造的最大的历史建筑群,是陕西省第五批文化保护单位。该建筑采用了纵轴式布局与台地院落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轴线强调了主体建筑,反映了宗教秩序,并顺应了地形,在环境与风水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地域和文... 青云寺观是陕北地区民国时期建造的最大的历史建筑群,是陕西省第五批文化保护单位。该建筑采用了纵轴式布局与台地院落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轴线强调了主体建筑,反映了宗教秩序,并顺应了地形,在环境与风水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该文从青云寺观的风水与布局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尝试提炼这一优秀历史建筑的营造特色,一方面希望更好地发掘青云寺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希能为指导当下的历史建筑修复更新提供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云寺观 风水 布局 古建筑 宗教建筑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的传统戏曲与晚清秘密社会关系研究——以1896年曹县大刀会唱戏事件为例
4
作者 刘恩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期80-83,共4页
该文以1896年春天发生的曹县大刀会火神庙唱戏事件为论述主线,通过梳理各项历史文献与运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柳子戏在晚清时期鲁西南地区秘密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刀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以保卫身家为目的,在唱戏事件中... 该文以1896年春天发生的曹县大刀会火神庙唱戏事件为论述主线,通过梳理各项历史文献与运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柳子戏在晚清时期鲁西南地区秘密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刀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以保卫身家为目的,在唱戏事件中聚众十万余人,打出灭洋人的口号,掀起反帝运动。该文通过考察鲁西南地区黄泛灾害频发、盗匪多发、迎神赛会习俗、尚武传统的戏曲文化环境,认为大刀会在火神庙唱戏事件中吸收了戏曲文化的元素,以柳子戏传统为核心的鲁西南戏曲文化深刻影响大刀会的精神思想、组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社会 鲁西南地区 柳子戏 大刀会 火神庙
下载PDF
似是而非的“归平”:从善化寺三圣殿1934年斗栱测图谈起
5
作者 赵寿堂 刘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9,155,共17页
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是重要的金代早期木构遗存,也是研究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匠作谱系的重要实例,其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尤为稀珍。作者重读1934年测图,注重观察、测量实物,在分析大木尺度的路径中,下昂造斗栱... 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是重要的金代早期木构遗存,也是研究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匠作谱系的重要实例,其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尤为稀珍。作者重读1934年测图,注重观察、测量实物,在分析大木尺度的路径中,下昂造斗栱似是而非的归平设计得以浮现。本次成果为后续进一步展开匠作示踪研究积累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化寺三圣殿 尺度设计 斗栱制度 下昂造 匠作示踪
原文传递
泰山支脉徕山四禅寺、法云禅寺、青云寺之关联探析——兼徂徕山“大寺”“小寺”“旧寺”得名考
6
作者 蒋明超 《泰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在徂徕山西麓集中分布着四禅寺、法云禅寺、青云寺三座古寺,当地民众分别称其为“大寺”“小寺”“旧寺”。研究发现,这三座寺庙间有着十分紧密之关联。“旧寺”实为金代僧人法润、福登等人初来徂徕山时的结庵之地,后因诸僧皆迁往新建... 在徂徕山西麓集中分布着四禅寺、法云禅寺、青云寺三座古寺,当地民众分别称其为“大寺”“小寺”“旧寺”。研究发现,这三座寺庙间有着十分紧密之关联。“旧寺”实为金代僧人法润、福登等人初来徂徕山时的结庵之地,后因诸僧皆迁往新建成的四禅寺修行,此庵遂荒废为“旧寺”。而因金代的四禅寺重修另选新址,故古四禅寺旧址荒废,直到明代时才又在其废基上建起了法云禅寺。二寺同根同源,因法云禅寺之规模不及金大定年间建成的四禅寺,故民众习惯将法云禅寺称为“小寺”,四禅寺则被称为“大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徂徕山 “大寺(四禅寺)” “小寺(法云禅寺)” “旧寺(青云寺)”
原文传递
恭俭胡同庆云寺再考——以北平研究院拓录碑刻材料为中心
7
作者 王彦嘉 《故宫学刊》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坐落于景山后街和恭俭胡同交会处的庆云寺1又称三圣祠、火神庙。其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经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四朝和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次重修终成今貌。寺院规模虽然狭小,然因居于禁城之畔,其与明清两代的内官具有... 坐落于景山后街和恭俭胡同交会处的庆云寺1又称三圣祠、火神庙。其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经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四朝和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次重修终成今貌。寺院规模虽然狭小,然因居于禁城之畔,其与明清两代的内官具有长期、密切的联系,宫中内官在庆云寺历次重修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襄助人角色,寺北的三官庙作为庆云寺的下院亦是由内官赞襄维护。近年来虽有学者有专文进行研究,但因为对清代宫廷内官制度缺乏了解,导致对碑刻年代产生误读。笔者以北平研究院于20世纪30年代拓录的三通碑刻影印件和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庆云寺碑原始拓片影印件为主要依托,就恭俭胡同庆云寺及其下院三官庙的发展简史及其与宫中内官的关系做一简要论述,从而洞悉这座禁城乾隅小寺的前世今生,也对前人谬误予以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云寺 火神庙 三圣祠 内官监 火药作 重华宫
原文传递
明代北京营建烧造转折期的重要史迹——记河北武强县明三圣庙遗址
8
作者 王毓蔺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33,160,共11页
自永乐肇建北京以来,明代卫河沿岸各适宜烧造地方为营建所行之大规模烧造活动始终未息。但自嘉靖中期以来,卫河沿岸的烧造较之前有所不同,逐渐集中于临清附近地方。河北省武强县马头村明三圣庙遗址及碑刻是见证这一重大烧造调整期的重... 自永乐肇建北京以来,明代卫河沿岸各适宜烧造地方为营建所行之大规模烧造活动始终未息。但自嘉靖中期以来,卫河沿岸的烧造较之前有所不同,逐渐集中于临清附近地方。河北省武强县马头村明三圣庙遗址及碑刻是见证这一重大烧造调整期的重要史迹,为明代北京营建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北京 营建 烧造 转折期 三圣庙遗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