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腔唱词英译的互文性关照——以《杨门女将》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李庆明 张玉涵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剧,其唱词既涵盖了古典辞赋、民间歌谣、话本小说、说唱文学,又与西北乡土文化水乳交融,具有极强的互文性特征。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基于秦腔《杨门女将》译本之化用、音韵、意象、典故、方言等英译的...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剧,其唱词既涵盖了古典辞赋、民间歌谣、话本小说、说唱文学,又与西北乡土文化水乳交融,具有极强的互文性特征。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基于秦腔《杨门女将》译本之化用、音韵、意象、典故、方言等英译的互文性关照,尝试提出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秦腔互文性翻译框架,为秦腔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唱词 《杨门女将》 互文性 英译
下载PDF
基于形象学的秦腔剧本英译中民族形象的建构
2
作者 管晓蕾 谢芬芬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2,120,共7页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瑰宝之一,其剧本具有很强的英译研究价值。形象学帮助人们认识译本构筑的翻译形象,探究其建构的翻译策略。在形象学的框架下,概括总结秦腔剧本中蕴含的主流思想,分析秦腔剧本英译中民族形象建构的策略,以期推动...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瑰宝之一,其剧本具有很强的英译研究价值。形象学帮助人们认识译本构筑的翻译形象,探究其建构的翻译策略。在形象学的框架下,概括总结秦腔剧本中蕴含的主流思想,分析秦腔剧本英译中民族形象建构的策略,以期推动中国传统戏剧秦腔“走出去”,同时助力民族形象的国际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学 秦腔剧本英译 民族形象建构
下载PDF
秦腔剧本英译的多模态协同与意义重构——以《满江红》为例
3
作者 李庆明 凌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秦腔,这种艺术形式源自古代陕西关中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融合了语言、唱腔、角色塑造、音乐表演、装扮以及服饰等元素,是一种多模态的艺术形式。本文基于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等4个层面探讨秦腔剧本《满... 秦腔,这种艺术形式源自古代陕西关中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融合了语言、唱腔、角色塑造、音乐表演、装扮以及服饰等元素,是一种多模态的艺术形式。本文基于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等4个层面探讨秦腔剧本《满江红》英译过程中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之间的互补关系、非互补关系与意义重构,据此提出相应的英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剧本《满江红》 多模态话语分析 协同 意义重构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秦腔剧本英译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丕安 王迎双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秦腔是中国戏曲瑰宝,近年来,秦腔翻译也受到学者多元关注,然以往研究多从译者主观方面入手,其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聚讼纷纭。有鉴于此,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以往研究梳理分析,试图从其“真善美”的标准总结... 秦腔是中国戏曲瑰宝,近年来,秦腔翻译也受到学者多元关注,然以往研究多从译者主观方面入手,其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聚讼纷纭。有鉴于此,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以往研究梳理分析,试图从其“真善美”的标准总结目前秦腔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优缺点,从客观科学的视角使其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有迹可循,进而使秦腔剧本的英译更加充实与丰满,得到普遍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秦腔翻译 “真善美”标准 翻译策略与方法
下载PDF
西北空间视域下的秦腔北传考论
5
作者 徐海波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53-62,4,共11页
秦腔作为采用板腔体结构的戏曲,其唱腔的主要特征为变化发展的一对上下句,其中上句尾部落音较宽,下句尾部落音较严,这由文体结构中奇数句尾韵较宽,偶数句尾韵相同所决定。文章认为,秦腔产生于今甘肃境内的可能性极小,产生于山陕境内的... 秦腔作为采用板腔体结构的戏曲,其唱腔的主要特征为变化发展的一对上下句,其中上句尾部落音较宽,下句尾部落音较严,这由文体结构中奇数句尾韵较宽,偶数句尾韵相同所决定。文章认为,秦腔产生于今甘肃境内的可能性极小,产生于山陕境内的可能性最大。秦腔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早先指多种多类戏曲声腔,当下所指实为1912年西安易俗社改革后的西安秦腔,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传播至西北各地,由于传播时间短,各地秦腔唱词依旧使用关中方言,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未形成新的剧种。西北地区明清至民国以来的政区整合与陕甘移民促使西北各地汉族形成了相同的文化认同基础,这是秦腔等传统文艺能在西北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文化认同 移民 梆子腔
下载PDF
贾平凹作品的连环画改编与出版
6
作者 董兴杰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第2期158-171,共14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半个世纪以来,贾平凹作品被编绘成连环画出版的有18种之多,包括短篇、中篇、长篇小说,还有散文。散文名篇《丑石》有三个连环画作品,长篇小说《秦腔》由李志武、门晓燕绘画创作,是规模最大的连环画作品。这些连环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半个世纪以来,贾平凹作品被编绘成连环画出版的有18种之多,包括短篇、中篇、长篇小说,还有散文。散文名篇《丑石》有三个连环画作品,长篇小说《秦腔》由李志武、门晓燕绘画创作,是规模最大的连环画作品。这些连环画折射了时代变迁和自身命运,记录着贾平凹的文学历程和农民立场。连环画《秦腔》在法国展览出版,展示了中国连环画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连环画 《秦腔》
下载PDF
书籍与民间文化的交互——以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火焰山》对《西游记》接受为例
7
作者 兰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3-67,共5页
以书籍史角度切入甘肃省图书馆藏光绪十二年钞本秦腔《火焰山》,可以发现,秦腔《火焰山》在借鉴《西游记》情节基础上进行了符合民俗信仰的改编,这种改编是民间艺人结合个体阅读经验进行的独特创作,并在创作中融入了民众认可的伦理规范... 以书籍史角度切入甘肃省图书馆藏光绪十二年钞本秦腔《火焰山》,可以发现,秦腔《火焰山》在借鉴《西游记》情节基础上进行了符合民俗信仰的改编,这种改编是民间艺人结合个体阅读经验进行的独特创作,并在创作中融入了民众认可的伦理规范、世俗情趣以及民间信仰,同时也淡化了原文本的禅道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史 《火焰山》 《西游记》 秦腔
下载PDF
秦腔脸谱色彩意向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满儒 王风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秦腔脸谱色彩与人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秦腔脸谱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获得色彩意象认知数据,再采用聚类分析、语义差分法对其进行整合与提炼。结论建立色彩感性意象数据分布图,得到红忠脸谱色值范围,以规... 目的研究秦腔脸谱色彩与人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秦腔脸谱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获得色彩意象认知数据,再采用聚类分析、语义差分法对其进行整合与提炼。结论建立色彩感性意象数据分布图,得到红忠脸谱色值范围,以规范秦腔脸谱色彩体系,为秦腔脸谱的设计研究及弘扬提供色彩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脸谱 色彩意象 视觉感知 词汇语义 颜色色值
下载PDF
秦腔流派与秦腔发展刍议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中国传统戏曲流派主要有三种形态:地域流派,团体流派,行当名家流派。对秦腔表演艺术流派进行分析,发现行当名家流派在秦腔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通过肖若兰流派承传等案例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行当名家流派的发掘... 中国传统戏曲流派主要有三种形态:地域流派,团体流派,行当名家流派。对秦腔表演艺术流派进行分析,发现行当名家流派在秦腔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通过肖若兰流派承传等案例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行当名家流派的发掘与宣传,以此为契机,推动秦腔自身艺术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表演流派 秦腔 肖若兰 小若兰 秦腔发展
下载PDF
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会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基于对秦人和秦地的历史渊源、秦史的政治影响、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的梳理,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份量的省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 基于对秦人和秦地的历史渊源、秦史的政治影响、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的梳理,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份量的省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秦腔的生长、繁荣、发展、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目前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在向研究者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区 秦腔 三秦文化 社会文化
下载PDF
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兰宇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表现效果.得出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在艺术审美方面也体现得非常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戏曲艺术 戏曲服装 装饰性审美
下载PDF
最深处是歉疚和忏悔——论《秦腔》中的引生和白雪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继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在《秦腔》中,引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叙述者,白雪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经由对于白雪的美、无辜、孤独和悲苦的刻画,寄托着作家对于既往岁月的歉疚和忏悔,这是作家的"心迹"。研究者的矛盾在于,既高度肯定小说"密实的流年... 在《秦腔》中,引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叙述者,白雪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经由对于白雪的美、无辜、孤独和悲苦的刻画,寄托着作家对于既往岁月的歉疚和忏悔,这是作家的"心迹"。研究者的矛盾在于,既高度肯定小说"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又带着寻求"规律"的眼打量这部作品,很难真正接受生活无尽的偶然和枝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心迹”
下载PDF
王西麟《钢琴协奏曲》中传统戏曲因素研究——兼论“戏曲音乐交响化”问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檀革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王西麟近作《钢琴协奏曲》的主体语言来源于中国地方戏曲——秦腔、山西梆子和京剧等。这些地方戏曲语言经过交响化处理之后,彰显出新的面貌,反映新的创作美学。本文将集中探讨该作品中的地方戏曲语言运用技术,总结其规律以推动创作。
关键词 王西麟 《钢琴协奏曲》 秦腔 京剧 骨干音 交响化
下载PDF
从《秦腔》看乡村的当下关照与言说方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洲 崔海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面对新世纪乡村的变动,贾平凹适时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以"秦腔"为中心意象,描绘了新世纪乡村各个层面的真实图景和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败,体现了贾平凹对新世纪乡村的人性关照和整体反思。在《秦腔》中,贾平凹通过乡村经济... 面对新世纪乡村的变动,贾平凹适时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以"秦腔"为中心意象,描绘了新世纪乡村各个层面的真实图景和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败,体现了贾平凹对新世纪乡村的人性关照和整体反思。在《秦腔》中,贾平凹通过乡村经济层面的贫富差距和村民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转变,呈现了当下乡村的真实生存图景,这是乡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变迁,也导致了乡村传统道德的崩溃和民间文化的衰落。贾平凹唱出了一首民间文化的挽歌,试图重新建立新的乡土审美想象和言说方式,对以往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小说 贾平凹 秦腔 乡村 人性 言说方式
下载PDF
《秦腔音乐》的产生和贡献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宗花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秦腔音乐》是我国首部地方戏曲音乐研究专著。安波响应《讲话》号召,在民众剧团拜民间艺人为师,对秦腔音乐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与系统研究,而且积累了异常宝贵的田野作业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总结;同时,在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方面也做出积... 《秦腔音乐》是我国首部地方戏曲音乐研究专著。安波响应《讲话》号召,在民众剧团拜民间艺人为师,对秦腔音乐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与系统研究,而且积累了异常宝贵的田野作业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总结;同时,在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方面也做出积极探索,发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立系统及真实价值等。这些都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产生了示范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波 《秦腔音乐》 地方戏曲音乐 音乐民族化 民族音乐学
下载PDF
“意象”的衰减——从《高老庄》到《秦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贾平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倡导并实践一种局部、细节上生活流式的写实和宏观上"意象"张扬的小说写法,典型地体现在以《高老庄》为代表的几部长篇小说中,但是在《秦腔》中,"意象"衰减了,这源于贾平凹面对当下乡村现... 贾平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倡导并实践一种局部、细节上生活流式的写实和宏观上"意象"张扬的小说写法,典型地体现在以《高老庄》为代表的几部长篇小说中,但是在《秦腔》中,"意象"衰减了,这源于贾平凹面对当下乡村现实时的迷惘和彷徨。《秦腔》削减了"意象",却继续发扬了那种呈现式的生活流写实手法,这种写实手法在艺术上坚持了作者对浑朴苍茫之境的一贯追求,并渗透了贾平凹个人的生命体验,写出了一种面对故乡消逝时的超越性的悲哀,这是《秦腔》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 意象 观念 《高老庄》 《秦腔》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乌鲁木齐秦腔艺术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买玉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秦腔是在新疆流行历史较久的剧种之一,解放前与河北梆子、京剧并称新疆的三大戏。自传入迪化(今乌鲁木齐)后,秦腔即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获得了巨大发展。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迪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三合班"成立后秦腔... 秦腔是在新疆流行历史较久的剧种之一,解放前与河北梆子、京剧并称新疆的三大戏。自传入迪化(今乌鲁木齐)后,秦腔即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获得了巨大发展。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迪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三合班"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取得发展;新中舞台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的发展出现繁荣景象;抗战胜利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发展至鼎盛并逐渐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乌鲁木齐 秦腔艺术 发展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中原戏剧的西向传播——以秦腔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以传播理论为基础,论述丝绸之路背景下戏剧传播的情况,并以人类文化学的视点,分析中原戏剧和对西域戏剧及西亚欧洲戏剧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秦腔在西北地区及吉尔吉斯斯坦的传播与影响,这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戏剧 秦腔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语言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群沣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5-48,共4页
秦腔,最古老的中国戏曲之一,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语言在秦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继承、创作而成。典雅性、通俗性、动作性是秦腔语言艺术的三大特征。文言文的妙用和修辞的多样性是秦腔语言典雅性体现的两方面;... 秦腔,最古老的中国戏曲之一,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语言在秦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继承、创作而成。典雅性、通俗性、动作性是秦腔语言艺术的三大特征。文言文的妙用和修辞的多样性是秦腔语言典雅性体现的两方面;历史故事、方言和俗语的使用体现了秦腔语言的通俗性;而语言的动作性则有助于展现戏曲故事发生的地点、衔接故事情节、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语言 典雅性 通俗性 动作性
下载PDF
论《秦腔》的意象层次及其意义局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德香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2-26,共5页
选择从《秦腔》中呈现的意象世界的层次入手,分析其审美内蕴及其意义局限。小说对自然生态意象群、生活常态意象群、土地意象群、文化象征意象群的描写,提醒我们关注今日传统农耕文明日渐式微过程中沉默者的生活现场,关注他们艰苦生活... 选择从《秦腔》中呈现的意象世界的层次入手,分析其审美内蕴及其意义局限。小说对自然生态意象群、生活常态意象群、土地意象群、文化象征意象群的描写,提醒我们关注今日传统农耕文明日渐式微过程中沉默者的生活现场,关注他们艰苦生活背后的精神困顿。但由于作者没能以现代视界反观其先在的传统文化观念与道德价值立场,使作者面对当下农村生活现场只能徒自“迷惘和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意象层次 意义局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