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心学时代的朱陆之辩——以整庵与南野关于“性”“良知”之辩为中心
1
作者 陈力祥 陈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罗整庵和欧阳南野关于“良知”是否是“性”的论辩,是明代理学和心学的一场重要交锋。整庵在《困知记》中批评姚江之学的“良知说”,欧阳南野致书反驳。二先生围绕“性”“良知”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由认识论、工夫论为基础,上达于... 罗整庵和欧阳南野关于“良知”是否是“性”的论辩,是明代理学和心学的一场重要交锋。整庵在《困知记》中批评姚江之学的“良知说”,欧阳南野致书反驳。二先生围绕“性”“良知”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由认识论、工夫论为基础,上达于本体论的论辩。在认识论层面,整庵认为“良知”不是“性”;南野则强调“良知”即是“本然之善”,因此“良知”是“性”。在工夫论层面,整庵认为要“穷究物理,博通典训”最后豁然贯通;南野则认为应当易简工夫,发明良知。二先生之辩论最终上升为本体之争,整庵以“圣人本天”为原则,强调天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南野则试图消解物我、心理、体用之间的对立,确立良知作为本体的合法性。这场论辩是后心学时代朱陆之辩的延续与推进,不仅进一步阐明了理、性、心、良知、知觉、格物等概念的内涵,还凸显了理学、心学理论体系中各自存在的弊端,揭示了明代理学向气学发展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德 罗钦顺 良知 知觉 天理
下载PDF
论罗钦顺经世思想的三重维度
2
作者 路明轮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罗钦顺作为明中叶著名哲学家,不仅沉浸于性命义理的探索,也深切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罗钦顺对明中叶世象衰落的社会现状深感不满,由此激起了他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和阐发。罗钦顺对社会的弊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政治、教育、伦理... 罗钦顺作为明中叶著名哲学家,不仅沉浸于性命义理的探索,也深切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罗钦顺对明中叶世象衰落的社会现状深感不满,由此激起了他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和阐发。罗钦顺对社会的弊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政治、教育、伦理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经世思想。罗钦顺善于从现象背后去追寻事物的缘由,把触及到的社会问题归于人自身道德的建构问题。经世致用作为罗钦顺追求的为学价值,约束和规范着其思想取向和理论特色,对所处时代的治学风气也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经世 道德
下载PDF
“理气一物”:罗钦顺对程朱哲学的“接着讲”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振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2,共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气之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贯穿于其中的是理本论与气本论哲学绵延数百年的争辩、诘难、冲突、融合与汇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二程最早由理统气、由理训气,罗钦顺则对程朱派的理气论进行了...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气之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贯穿于其中的是理本论与气本论哲学绵延数百年的争辩、诘难、冲突、融合与汇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二程最早由理统气、由理训气,罗钦顺则对程朱派的理气论进行了哲学重构,理本论嬗变为气本论,理学已被气学悄悄"兼并"和整合,这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个重大哲学转向。罗钦顺从程朱营垒内部颠覆了理学体系,进而与张载和王廷相气学前后呼应。罗钦顺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的确立,在其理论方法层面,既源于"错看",也来自多年参悟基础上"发先儒之所未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气” “理气合一”
下载PDF
罗钦顺与日本朱子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月惠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东亚儒学的发展中,不论中国的明(1368-1643)、清(1644-1911)时代,或是韩国朝鲜时代(1392-1910),乃至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8),朱熹(号晦庵,1130-1200)思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朱子学往东亚传播的过程中,明代朱子学者罗钦顺(号... 在东亚儒学的发展中,不论中国的明(1368-1643)、清(1644-1911)时代,或是韩国朝鲜时代(1392-1910),乃至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8),朱熹(号晦庵,1130-1200)思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朱子学往东亚传播的过程中,明代朱子学者罗钦顺(号整庵,1465-1547),对朱子思想提出修正观点,也引发了触媒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乃以罗钦顺《困知记》为线索,择取德川时代藤原惺窝(1561-1615)、林罗山(1583-1657)、贝原益轩(1630-1714)等三位朱子学者的思想为例,探究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者对明代朱子学者罗钦顺思想的受容,以呈现东亚朱子学发展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德川时代 藤原惺窝 林罗山 贝原益轩
下载PDF
江右大儒 宋学中坚——试论罗钦顺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发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6,共7页
明中叶思想活跃 ,大家辈出 ,罗钦顺就是其间著名的一位。在阳明心学几呈席卷之势的情形下 ,钦顺中流砥柱 ,毅然奋起批驳心学之误 ,充分显示了一位哲人的特立独行的品性 ,时人论之为“宋学中坚”。钦顺思想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阳明心... 明中叶思想活跃 ,大家辈出 ,罗钦顺就是其间著名的一位。在阳明心学几呈席卷之势的情形下 ,钦顺中流砥柱 ,毅然奋起批驳心学之误 ,充分显示了一位哲人的特立独行的品性 ,时人论之为“宋学中坚”。钦顺思想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阳明心学禅学化的揭露、对程朱理学的改造、对气论的引申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心学 理学
下载PDF
罗钦顺性论新诠——《明儒学案》商兑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香花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128,共8页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对明代儒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黄宗羲认为罗钦顺的心性论与其理气论相矛盾,后学研究罗钦顺多依从这一"矛盾"说。亦有部分学者对于这一看法提出疑问,但缺乏对罗钦顺思想的...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对明代儒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黄宗羲认为罗钦顺的心性论与其理气论相矛盾,后学研究罗钦顺多依从这一"矛盾"说。亦有部分学者对于这一看法提出疑问,但缺乏对罗钦顺思想的内在构造,尤其对其性论的学理分析。若重新检视罗钦顺的《困知记》,则发现在他的理论框架里性乃受气而生者,其心性论与他的理气论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理解罗钦顺应该回到他的思想本身,摆脱《学案》所建构的思想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理气心性
下载PDF
罗钦顺与王阳明学术论辩述评
7
作者 陈代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王阳明提出《大学》古本问题,给自己的观点寻找经典依据,又作《朱子晚年定论》,提出朱子晚年折从象山说。作为明代中期朱子学代表人物的罗钦顺,与王阳明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还涉及王阳明的理论核心"良知说"。
关键词 罗钦顺 王阳明 格物论 良知说
下载PDF
罗钦顺哲学思想再评价
8
作者 赵忠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从哲学与思想史层面对罗钦顺的思想进行了定位。罗氏从气本论出发,借助经验层面的知识和主体自觉来达到性与天道的澄明,凸现出某些知性特征;罗氏之学以朱子学为质干,是朱子学的新发展,亦即发展了的新朱学。他的历史局限既有其个人因素,... 从哲学与思想史层面对罗钦顺的思想进行了定位。罗氏从气本论出发,借助经验层面的知识和主体自觉来达到性与天道的澄明,凸现出某些知性特征;罗氏之学以朱子学为质干,是朱子学的新发展,亦即发展了的新朱学。他的历史局限既有其个人因素,也有共同文化的根源,对明清之际的学术影响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理气 心性
下载PDF
理即气——论罗钦顺对朱子的继承与超越
9
作者 沈顺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2-28,84,共8页
朱熹哲学的最大问题是理气二元论。罗钦顺继承了朱熹的哲学,以为理是万物的终极性本原。他同时以为气也是万物的本原。和朱熹区分二者不同的是,罗钦顺提出,超越性的、终极性的理其实也是气,理即气。理和气的关系不是统一关系,而是重合关... 朱熹哲学的最大问题是理气二元论。罗钦顺继承了朱熹的哲学,以为理是万物的终极性本原。他同时以为气也是万物的本原。和朱熹区分二者不同的是,罗钦顺提出,超越性的、终极性的理其实也是气,理即气。理和气的关系不是统一关系,而是重合关系,即理是气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形态。这完全是一种实在论的立场。据此,罗钦顺克服并超越了朱熹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下载PDF
罗钦顺对佛学的批判
10
作者 陈代湘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罗钦顺认为佛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在社会上和思想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佛氏与“吾儒“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性”理解不同。佛教唯识宗将“八识”中的“阿赖耶识“视为超然自足、永恒不变的本体,而且以本体为真,以现象为妄,其错误在于割裂了... 罗钦顺认为佛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在社会上和思想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佛氏与“吾儒“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性”理解不同。佛教唯识宗将“八识”中的“阿赖耶识“视为超然自足、永恒不变的本体,而且以本体为真,以现象为妄,其错误在于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又混淆了真与妄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佛学 批判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Theories of Qi in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11
作者 Hu Dongcai 《孔学堂》 2020年第3期I0024-I0032,共9页
The revival of qi theory in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is cru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In this stage,Luo Qinshun,Wang Yangming,Wang Tingxiang,and LüNan discussed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vival of qi theory in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is cru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In this stage,Luo Qinshun,Wang Yangming,Wang Tingxiang,and LüNan discussed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rinciple)and qi(vital energ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human nature)and qi,and gongfu(e ort)for the theory of qi.e multifaceted debates between them are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issues of Confucianism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demonstrating the features of mid-Ming Confucian theories of qi.A general survey of the four Confucian scholars’theories of qi,especially the transition from li–qi monism to the xing–qi connection,reveals that how to establish the unity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human nature in the theories of qi became a central concern of mid-Ming Confucianism.In addition,the gongfu for the theory of qi represented a new level of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Ming Confucianism,though it su ered set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ies of qi Luo qinshun Wang Yangming Wang Tingxiang LüNan
下载PDF
“宗儒排佛”——罗钦顺佛教观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仕阳 许至 渠彦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22-28,共7页
罗钦顺佛教观以"宗儒排佛"为学术旨归,其从伦理观与心性论两个方面论证了"儒佛二道",批驳"佛禅甚浅";罗氏"尊信程朱",指摘"象山分明是禅"、"阳明安于禅学",认为"心... 罗钦顺佛教观以"宗儒排佛"为学术旨归,其从伦理观与心性论两个方面论证了"儒佛二道",批驳"佛禅甚浅";罗氏"尊信程朱",指摘"象山分明是禅"、"阳明安于禅学",认为"心学为禅"。一方面,罗氏"卫道有功";另一方面,罗氏"评佛有偏"。关于罗钦顺佛教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明代儒士排佛的认知与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儒学 佛教观
下载PDF
理气为一与心性格物:罗钦顺诠释经典的两个向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宇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14-22,共9页
自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罗钦顺哲学思想存在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的矛盾后,该说法似成定论,在学术界广泛流行开来。但从经典诠释视角分析罗氏思想,可见其关于理气与心性问题的讨论实则并无逻辑冲突之处。罗钦顺以诠释经典的方式,修... 自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罗钦顺哲学思想存在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的矛盾后,该说法似成定论,在学术界广泛流行开来。但从经典诠释视角分析罗氏思想,可见其关于理气与心性问题的讨论实则并无逻辑冲突之处。罗钦顺以诠释经典的方式,修正理学、驳斥禅学与心学,开明代理学发展新气象。他以“理气为一”命题解《易》,以心性思辨解《大学》之“格物”,建构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解经思路。更重要的是,罗钦顺对理气、心性等问题的思考关键点乃是“统一性”,而非纠缠于谁为“第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理气 心性 罗钦顺
下载PDF
罗钦顺的气质人性论
14
作者 张立新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9-81,89,共4页
罗钦顺是明代中期气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理气论上,他主张气为本体,理气不能分离,理乃气之理。在理气论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人性论表现为明显的气质人性论,反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性乃人之生理,离气质则无天命之性,性... 罗钦顺是明代中期气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理气论上,他主张气为本体,理气不能分离,理乃气之理。在理气论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人性论表现为明显的气质人性论,反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性乃人之生理,离气质则无天命之性,性必有欲,欲出于天而非恶。罗钦顺的气质人性论思想,是明清人性论由天命、气质二分的人性论向气质一元人性论转变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理与气 气质之性
下载PDF
陈献章“似禅非禅”说考辨
15
作者 金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1,93,共6页
宋明儒学发展出由人心到宇宙的新儒学范畴,无疑是受到佛教影响。明初陈献章之学强调主体通过静心涵养的工夫手段,将宇宙万物视作由自身“主一”发散至外界的心物相通,以寻求“此心此理”的契合范畴。但同门胡居仁及明中期的罗钦顺直言... 宋明儒学发展出由人心到宇宙的新儒学范畴,无疑是受到佛教影响。明初陈献章之学强调主体通过静心涵养的工夫手段,将宇宙万物视作由自身“主一”发散至外界的心物相通,以寻求“此心此理”的契合范畴。但同门胡居仁及明中期的罗钦顺直言陈献章之学是“似禅”之学,此番诘难使后世易对陈献章之学产生理解偏差。故通过陈献章“主静”“虚寂”等“似禅非禅”之考辨,并考察陈献章诗学对佛教禅学的掫聚和改造,从而重现陈献章闳识孤怀之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胡居仁 罗钦顺 “似禅非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