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天神话源于仇池山考释——兼论“奇股国”、氐族地望及“武都”地名的由来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逵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3-49,共7页
形天是开题氏的祖先;“开题”即“形题”,也即“雕题”或“形天”。形天神话的背景在今甘肃西和县仇池山、洛峪镇一带,“奇股国”乃“形天与帝争神”之地。“奇股国”、“武都”之义大体相当,其得名与形天有关。
关键词 形天神话 仇池山 “奇股国” 考释 “武都”
下载PDF
西北政局中的前仇池国初探
2
作者 高然 刘兵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1-95,共5页
前仇池国为两晋十六国时期氐族杨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当南北冲要之地,物产丰富,又逢乱世,前仇池国能得以崛起、建国、发展,并延续国祚近八十年。而在发展过程中,前仇池国介入各个政权在西北地区的争夺,进而影响西北政局;南北... 前仇池国为两晋十六国时期氐族杨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当南北冲要之地,物产丰富,又逢乱世,前仇池国能得以崛起、建国、发展,并延续国祚近八十年。而在发展过程中,前仇池国介入各个政权在西北地区的争夺,进而影响西北政局;南北各政权也多借重前仇池国的地缘、人力等优势来打击敌对力量,形成了双方互相利用、推动西北局势发展的局面。最终随着割据制衡形势的变化,前仇池国无力独撑西北,为崛起的前秦所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十六国 西北政局 前仇池国
下载PDF
仇池政权民族关系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樊翔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两晋时期,中国历史呈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西晋末期以后,北方中原及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后赵国,前、后秦国,五凉政权的区域王国,以及最后一统中原各势力的北魏王朝等诸少数民族政权。其间,仇池地方政权虽地处陇南一隅,但存在时间却是... 两晋时期,中国历史呈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西晋末期以后,北方中原及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后赵国,前、后秦国,五凉政权的区域王国,以及最后一统中原各势力的北魏王朝等诸少数民族政权。其间,仇池地方政权虽地处陇南一隅,但存在时间却是百年之久,并且与上述诸政权均发生了或战或和的民族交往关系。本文以仇池政权为考察中心,从仇池的角度探索其与它民族之间的交往活动,力图反映出仇池国丰富的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池政权 匈奴 鲜卑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嘉陵江上游地区地理意象研究
4
作者 唐旭波 《河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0-89,共10页
嘉陵江上游地区在历史时期先后存在以白马氐、仇池国、青泥岭和裴公湖为分野的意象区域。魏晋前该区被形塑为蛮夷化外之地;唐宋以降,以仇池国、青泥岭和裴公湖为分野的地理意象并存,各具特色;明季始以地方知守为中坚的文化精英发掘唐成... 嘉陵江上游地区在历史时期先后存在以白马氐、仇池国、青泥岭和裴公湖为分野的意象区域。魏晋前该区被形塑为蛮夷化外之地;唐宋以降,以仇池国、青泥岭和裴公湖为分野的地理意象并存,各具特色;明季始以地方知守为中坚的文化精英发掘唐成州刺史裴守真开湖的历史资源,依苏轼知杭州疏浚西湖故事而重开裴公湖,并以江南元素对其加以渲染形塑,裴公湖亦被名为"陇右西湖"而成为"一郡之盛",同时其他意象分野则渐趋解构,嘉陵江上游地区则被冠以"陇上江南"的雅誉。嘉陵江上游地区地理意象的流变过程隐喻了本区从边疆到内地的艰难转变和地方文化精英对该区历史情境的诉求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意象 仇池国 裴公湖 陇上江南
下载PDF
八峰崖石窟与仇池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百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八峰崖石窟与仇池国或有一定关联。北魏统治仇池时期正好是北魏统治者信仰佛教、开窟造像的高潮时期。八峰崖石窟的开凿或是北魏空前崇佛、开窟造像之风扩展至陇南地区及仇池氐族杨氏政权信仰佛教、开窟造像的重要事件。北魏统治仇池时... 八峰崖石窟与仇池国或有一定关联。北魏统治仇池时期正好是北魏统治者信仰佛教、开窟造像的高潮时期。八峰崖石窟的开凿或是北魏空前崇佛、开窟造像之风扩展至陇南地区及仇池氐族杨氏政权信仰佛教、开窟造像的重要事件。北魏统治仇池时期在八峰崖开窟造像是很有可能的。民间传说仇池氐族首领杨茂搜曾在八峰崖开窟造像。关于仇池氐族杨氏最早于北魏时期在八峰崖开窟造像尚有若干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峰崖石窟 北魏佛教 仇池国 仇池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