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物论》的异样佛解——以《庄子内篇注·齐物论》与《齐物论释》为例
1
作者 周黄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3,共11页
近人较多地从知识论角度来解析《齐物论》,从而易得出相对主义的否弃论。然晚明憨山德清与近代章太炎虽皆以佛解《齐物论》,但在异样的时代需求与教育观念下,他们不仅在文本主旨上存在着“齐‘物论’”与“‘齐物’论”的异样判定,而且... 近人较多地从知识论角度来解析《齐物论》,从而易得出相对主义的否弃论。然晚明憨山德清与近代章太炎虽皆以佛解《齐物论》,但在异样的时代需求与教育观念下,他们不仅在文本主旨上存在着“齐‘物论’”与“‘齐物’论”的异样判定,而且在佛学的解读基点上亦存在着南宗迷悟与唯识思想的异样性。在运用“立于心旨与工夫”、训诂与唯识名相解析诸法的异样诠释方法的基础上,他们通过禅老思想与华严、般若以及西学的异样融汇解读,彰显出“世人迷真执妄”与“心之主动”的观念,建构出破执而归真宰与“不齐而齐”的异样图景。无疑,这无不与二人背后所深蕴的化解庄佛矛盾、解庄传佛、振兴佛教与用国粹激动种性,以及佛庄联手的最大化救世功能之异样解读意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憨山德清 章太炎 迷悟 唯识
下载PDF
从道隐到道通:庄子《齐物论》中的自由意识
2
作者 邱笑雯 贾桠钊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道”是天地间精神与物质往来的根本原则,是真知的根源。然而,《齐物论》中庄子称道为“小成”所隐蔽,人在道之不行的世界中与生命本然的自由追求背道而驰。“道隐”和“道通”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从“道隐”转向“道通”的方法包... “道”是天地间精神与物质往来的根本原则,是真知的根源。然而,《齐物论》中庄子称道为“小成”所隐蔽,人在道之不行的世界中与生命本然的自由追求背道而驰。“道隐”和“道通”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从“道隐”转向“道通”的方法包括去小成、破夭阏、莫若以明等等,体现了庄子自由意识超死生、反异化,且无不处于物化之中的特点。只有破除“道隐”的状态,才能抵达自然无为的境界,寻求生命的归属,实现真正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道通为一 自由意识 个体生命
下载PDF
再读《齐物论》:从道不可说到经世致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作为古典中国思想标志性概念的道,因历来被看作不可说者,似乎只能在非语言的玄思直觉中被把握。但在《庄子》的名篇《齐物论》中,道不可说仅是指不能以谈论对象物的方式来谈论道,或者说,道仅是在某种物论语言中不可说,这并不等于道绝对... 作为古典中国思想标志性概念的道,因历来被看作不可说者,似乎只能在非语言的玄思直觉中被把握。但在《庄子》的名篇《齐物论》中,道不可说仅是指不能以谈论对象物的方式来谈论道,或者说,道仅是在某种物论语言中不可说,这并不等于道绝对超出了语言的界线。实际上,按照《齐物论》,关于道的言说在以下意义是可能的:道虽然不是可被“谈论”的对象物,却能在言说活动中“显示”为一种说话方式,其特征是说话人对物的言说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是/非”判断,而是具有一种变通立场的自由。并且,最关键的,是这种变通的自由被归于实用取向的考量,即得道者总是能根据现实的实用需要变通其说话立场(“用也者,通也”)。于是,该篇对道不可说的阐述就走向了对致用之道的揭示,后者象征着在“经世”的政治实践中基于实用考量的治理逻辑。因此以《齐物论》为例,能看到道家对道不可说的阐述不但没有走向非语言的玄思直觉,反倒更重视外间现实,特别是万事万物的实用价值。这意味着,最以玄思著称的道家并非外在于中国古代的致用传统,甚至可能比儒家更早地形塑了这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道家 经世致用
下载PDF
庄子生态美学思想探赜--以《齐物论》为中心文本
4
作者 韩知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4-107,共14页
庄子有深邃的生态美学思想,有研究注意到这一点,却尚未对其在美、审美与艺术这三个美学基础论域所具备的丰富内涵进行全面揭示。以《齐物论》为中心文本,可将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划分为三条交织并行的关键脉络。第一,生态美思想:美在自... 庄子有深邃的生态美学思想,有研究注意到这一点,却尚未对其在美、审美与艺术这三个美学基础论域所具备的丰富内涵进行全面揭示。以《齐物论》为中心文本,可将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划分为三条交织并行的关键脉络。第一,生态美思想:美在自然整体。美是和谐的自然整体或自然整体的和谐。第二,生态审美思想:直观自然本貌。人们应当通过滤除或者“悬置”先见、偏见与成见,如其所是地观照自然。第三,生态艺术思想:艺术师法自然。艺术家应当通过顺其自然的艺术创作,完成自然天成的艺术品。总体来说,自然在庄子的语境中是一个拥有崇高地位的本源性存在,对美、审美与艺术均具有规定性。从生态美思想、生态审美思想与生态艺术思想三重向度对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可为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的理论建构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深化传递来自中国经典思想资源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态美学 《齐物论》
下载PDF
齐物·齐论·齐语言--论庄子“齐物论”的三层内涵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永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qu...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物"、"论"着眼,而忽视了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齐物论"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齐物、齐论及齐语言。整个庄子哲学思想以"物"、"论"和"言"为目标进行解构,以打破儒墨言论、解构儒墨是非,为世人心灵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齐” 齐物 齐论 齐语言
下载PDF
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 被引量:8
6
作者 汪韶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齐物"不是使物变得整齐划一,也不是在事实层面说万物无差别,而是在价值论上将宇宙万有、各种物论等而视之,以此破除等级之分、爱憎之情、取舍之见和强人从己、舍己效人的做法,最终达成价值取向上的不羡不嫌,以及对多元价值... "齐物"不是使物变得整齐划一,也不是在事实层面说万物无差别,而是在价值论上将宇宙万有、各种物论等而视之,以此破除等级之分、爱憎之情、取舍之见和强人从己、舍己效人的做法,最终达成价值取向上的不羡不嫌,以及对多元价值的尊重与包容。齐物论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多元论,它通过强调万有价值上的齐来保住其形态的不齐,从而为万有的差异性开出各自的存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多元性 平等观 存在空间
下载PDF
庄子对人类知性及逻辑思维的责难--《齐物论》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振纲 邢靖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8,共5页
《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和逻辑思维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从"道通为一"的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知性思维中"名"的主观性与"实"的客观性、"言"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 《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和逻辑思维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从"道通为一"的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知性思维中"名"的主观性与"实"的客观性、"言"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性、概念的凝固性与表达对象的流动性之矛盾,否定了逻辑思维的真实性;从本体不可致诘的维度阐明了知性产生逻辑矛盾与逻辑悖谬的必然性。否认逻辑思维的真实性,必然在认识论上走向直觉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逻辑思维 直觉主义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札记三则——“齐物论”解题、“不亡以待尽”与“吾待蛇蚹蜩翼邪”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四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共7页
(1)"齐物"在先秦秦汉古籍中出现多次,但"物论"一次都没有出现。篇题"齐物论"应当读作"齐物—论",而不应当读作"齐—物论",或"齐物、齐论"。《齐物论》古人或称《齐物》,... (1)"齐物"在先秦秦汉古籍中出现多次,但"物论"一次都没有出现。篇题"齐物论"应当读作"齐物—论",而不应当读作"齐—物论",或"齐物、齐论"。《齐物论》古人或称《齐物》,因此将"齐物论"改称为"论齐物",这也是不对的。另外,"齐物论"的属读及庄生"齐物"之义,王叔岷已有颇为清楚的梳理。(2)《齐物论》"不亡以待尽"的"亡"字,乃"匕(化)"字之讹,二字形近,并有多条书证。刘师培说是。有人认为《齐物论》作"不亡"与《田子方》作"不化"两可,这是不对的。(3)古今注释多认为《齐物论》作"蛇蚹、蜩翼"与《寓言篇》作"蛇蜕、蜩甲"两可,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蚹"为蛇腹下横鳞,其说起自魏晋注家,但未必正确。《秋水篇》明言蛇"无足",又云"予动吾之脊胁而行",可知将"蛇蚹"解为"蛇腹下横鳞可行者",很难说是正确的。"蚹"其实为"蜕"字之误,二字形近。"甲"字在古文字中有两种写法,其中一种写法非常繁难,抄书者或不识此字,故误释为"異"字,进而写作"翼"字。总之,"蛇蚹"为"蛇蜕"之误,"蜩翼"为"蜩甲"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不亡 蛇蚹 蜩翼
下载PDF
《齐物论》中“吾丧我”之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施仲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吾丧我”是《齐物论》一篇的题眼,在前人阐释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吾丧我”的要义原指“遗形忘心”的状态,其内涵为“两行”,其方法为“以明”和“物化”,其境界为“无己”。
关键词 《齐物论》 吾丧我 内涵 方法 境界
下载PDF
从《齐物论》看“天籁”的原初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红欣 《殷都学刊》 200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在古、今汉语中,“天籁”一词都很常见。人们或用以指称自然界和谐美妙的声响,或用以形容来自于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音乐或自然天成的文学作品,用法和意义都很明晰、确定。但若追根溯源,即把“天籁”一词放回其所出自的文本《庄子·... 在古、今汉语中,“天籁”一词都很常见。人们或用以指称自然界和谐美妙的声响,或用以形容来自于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音乐或自然天成的文学作品,用法和意义都很明晰、确定。但若追根溯源,即把“天籁”一词放回其所出自的文本《庄子·齐物论》中,则会发现,其原初的意义和后来的应用义之间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籁 原初意义 齐物论
下载PDF
越三籁陷阱 悟齐一天道——《齐物论》的话语策略分析
11
作者 潘桂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齐物论》非言万物无别,而是强调消除对待,摒弃分辨,"和之天倪,休乎天钧"即为顺道。庄子借助语言消解诸子悖道"言"、"辩"的行为将自己带入了"言说不可言说之道"和"以言说消解言说"... 《齐物论》非言万物无别,而是强调消除对待,摒弃分辨,"和之天倪,休乎天钧"即为顺道。庄子借助语言消解诸子悖道"言"、"辩"的行为将自己带入了"言说不可言说之道"和"以言说消解言说"的悖论中。为了不落入言辩的昏聩,他更新话语策略,以语义含糊、想象空间开阔的形式言道,达到了"言无言"的效果:三籁有别的话语陷阱终被"和之天倪"消解,"通道为一"的主旨也在充满玄解的"问景"与"梦蝶"寓言中升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三籁 天道 话语策略
下载PDF
彼是莫得其偶·言论无疑鷇音——庄子“齐物论”内涵辨析
12
作者 王永豪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齐物论》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对"齐物论"这一范畴的理解不但要从"物"、"论"着眼,而且还应该重视"言",即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与道偕游"不但要物我齐一、是非混同,还要... 《齐物论》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对"齐物论"这一范畴的理解不但要从"物"、"论"着眼,而且还应该重视"言",即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与道偕游"不但要物我齐一、是非混同,还要取消语言对人心的撄乱,因为彼是莫得其偶,言论无疑鷇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齐语言
下载PDF
庄子“非墨”:《齐物论》写作新探
13
作者 戴红贤 《写作》 2018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齐物论》富含东周诸子的学术信息。《齐物论》写作与墨家关系密切,批判了战国中期影响力最大的墨家学说,尤其是《墨辩》。庄子在宣扬齐物"天籁"时,批驳了以墨家为代表的"人籁"。《齐物论》不仅以"无名"... 《齐物论》富含东周诸子的学术信息。《齐物论》写作与墨家关系密切,批判了战国中期影响力最大的墨家学说,尤其是《墨辩》。庄子在宣扬齐物"天籁"时,批驳了以墨家为代表的"人籁"。《齐物论》不仅以"无名""无辩"瓦解墨子苦心经营的名学和辩学,而且还以"寓言""卮言"等诗性言说方式对抗墨子高度自许的逻辑辩言。与《墨子》思维严密和语义准确的科学文体不同,庄子创造了充满意象的文学性极强的寓论文体。《齐物论》是理解东周学术嬗变的一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庄子 墨子 诸子学
下载PDF
桐城派散文名家刘开享年考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刘开为桐城派中后期散文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对于他的生卒情况,研究者多依据方宗诚或姚元之之说加以推算,将其享年定为四十一岁或者四十岁。根据刘开本人的行踪自述及其友人诗文中的相关记载,可知刘开乃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其享年实为... 刘开为桐城派中后期散文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对于他的生卒情况,研究者多依据方宗诚或姚元之之说加以推算,将其享年定为四十一岁或者四十岁。根据刘开本人的行踪自述及其友人诗文中的相关记载,可知刘开乃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其享年实为三十六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开 享年 考辨
下载PDF
“吾丧我”与“三籁”——基于子綦视角的一种分析
15
作者 刘文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齐物论》中的"吾丧我"意谓今日本真的、体道之"新我"即"吾"作别执于名利之心及为形而累的"情我"后臻于天籁之境。"三籁"阐释了"吾丧我"的根据、过程及其归宿等。庄子将... 《齐物论》中的"吾丧我"意谓今日本真的、体道之"新我"即"吾"作别执于名利之心及为形而累的"情我"后臻于天籁之境。"三籁"阐释了"吾丧我"的根据、过程及其归宿等。庄子将其置于篇首是为提供人重返自然之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綦 吾丧我 三籁 天籁 自然
下载PDF
论章太炎庄子学的政治思想
16
作者 朱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在章太炎的思想中,以《齐物论释》为核心,他借助对庄子的阐释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在章太炎的思想发展中庄子学是逐渐具有政治涵义的,《齐物论释》则是章太炎庄子学的集中表达,在其中章太炎提出了"毕竟平等"的政治思想。在... 在章太炎的思想中,以《齐物论释》为核心,他借助对庄子的阐释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在章太炎的思想发展中庄子学是逐渐具有政治涵义的,《齐物论释》则是章太炎庄子学的集中表达,在其中章太炎提出了"毕竟平等"的政治思想。在章太炎借庄子所表达的政治思想与其民族主义、儒学主义立场之间,有一种紧张与冲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释》 毕竟平等 民族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中的生态智慧
17
作者 闫晓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5-78,74,共5页
《庄子·齐物论》篇主要表现了"吾丧我"和"万物齐一"的主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吾丧我"是"齐物论"的前提,其本质是"万物齐一",至高的追求是"逍遥游"的无待境... 《庄子·齐物论》篇主要表现了"吾丧我"和"万物齐一"的主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吾丧我"是"齐物论"的前提,其本质是"万物齐一",至高的追求是"逍遥游"的无待境界,它启示人们摒弃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自觉遵循自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吾丧我 万物齐一 生态智慧
下载PDF
稼轩词的庄子情结
18
作者 黎文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以多样的风格和"以文为词"的写作手法扬名于词坛。该文从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等方面探寻庄子对辛弃疾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庄子 齐物论 深沉悲婉
下载PDF
学问家的革命与传统的发明-以章太炎《齐物论释》为例
19
作者 蔡岳璋(Yueh-Chang Tsai) 《清華中文學報》
知识分子调动传统中的非主流因素以营救当代的文化危机的同时,往往为传统再次注入新生的血气。作为学问家的章太炎曾在中华帝制瓦解的时代边缘,重新指认、复苏历史上说经与说诸子的经典诠释精神。若说胡适的新学为传统开辟活路,启蒙... 知识分子调动传统中的非主流因素以营救当代的文化危机的同时,往往为传统再次注入新生的血气。作为学问家的章太炎曾在中华帝制瓦解的时代边缘,重新指认、复苏历史上说经与说诸子的经典诠释精神。若说胡适的新学为传统开辟活路,启蒙了朴学,章太炎则修古更新,促使传统学术之道再编成,显题化长久以来训诂与义理在绝对性与优先性之争上的隐性对峙,为各自找到合理的存在价值与功能。本文以《齐物论释》为例,尝试疏理作为革命家的章太炎,如何经由对於〈齐物论〉的取舍与诠释,与历史相互贞定。指出章氏对於悠久的经典诠释,曾经进行认识论意义上的判教(说经与说诸子间的连续与断裂),同时提取传统思考资源(从语言批判到政治批判),以应时适变,充分表现传统面对、指导当务之急的历史可能。学问家的革命不仅发明了传统,更启蒙了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齊物論釋 經典詮釋 訓詁 以佛釋莊
全文增补中
思想史脉络下的《齐物论》--以统一性与差异性关系为重点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74,共14页
过去的《齐物论》研究,过多地把重点停留在“物论”这个中间层面,而没有下贯、落实到万物的层面,给人感觉庄子最终也不过是一个沉迷于言辩、陷身于吊诡的名辩之徒,或者受《逍遥游》等篇的影响,似乎庄子更强调的是无待于、无累于万物,把... 过去的《齐物论》研究,过多地把重点停留在“物论”这个中间层面,而没有下贯、落实到万物的层面,给人感觉庄子最终也不过是一个沉迷于言辩、陷身于吊诡的名辩之徒,或者受《逍遥游》等篇的影响,似乎庄子更强调的是无待于、无累于万物,把万物看做是消极的负面的对象。实际上,关于“物论”的辨析只是前提、过程、媒介,《齐物论》真正的落脚点在于万物,在于回到万物本身,在于实现万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一认识只有放在道物关系、心物关系的发展脉络中,置于统一性与差异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认识清楚。彭蒙、田骈、慎到、宋钘、尹文、关尹、老聃等道家人物以及惠施、公孙龙等名家人物在上述三种关系的思考上,为庄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齐物论》的完成建立在对于前人齐物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万物 物论 统一性 差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