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栖霞山新发现的“江总残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往难以确定的问题有条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就该残碑的铭文内容及相关造像予以考证,并对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双佛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无量殿大佛的创建者、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摄山栖霞寺碑 南朝 佛像
下载PDF
明僧绍与栖霞立寺史实考──重读《摄山栖霞寺碑》与《明征君碑》 被引量:2
2
作者 程章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沦于北魏,他随家族南下建康,升明元年(477),又随其弟明庆符到郁州。三年后,他回到建康,并定居摄山,修筑栖霞精舍。永明二年(484)明僧绍去世后,他的儿子明仲璋舍宅为寺,永明七年(489)法度禅师以栖霞精舍为基础,正式创立了栖霞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佛教 明僧绍 栖霞山 寺庙
下载PDF
天一阁藏五种孤本明代专志考录 被引量:3
3
作者 柯亚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8-141,共4页
《吴山志》、《罗浮山志》、《齐云山志》、《香泉志》和《摄山栖霞寺志》等五种明代山水志和寺院志现藏于天一阁,从其版本特征、卷次篇目、序跋、著录、纂修和流传等情况来看,这五部明代专志均为海内孤本,其中《齐云山志》、《香泉志... 《吴山志》、《罗浮山志》、《齐云山志》、《香泉志》和《摄山栖霞寺志》等五种明代山水志和寺院志现藏于天一阁,从其版本特征、卷次篇目、序跋、著录、纂修和流传等情况来看,这五部明代专志均为海内孤本,其中《齐云山志》、《香泉志》还是各志中现存最早之本。它们对于方志学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新材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如道教、佛教和旅游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引起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一阁 《吴山志》 《罗浮山志》 《齐云山志》 《香泉志》 《摄山栖霞寺志》 孤本
下载PDF
湖南沅陵:大禹之陵(上篇) 被引量:1
4
作者 阳国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4-59,共6页
古史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陵墓所在至今尚无定论。《墨子》载禹葬会稽山,《山海经》载会稽山在楚南;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禹葬会稽之山在江南沅水流域;考证沅水之畔的古沅陵县境内有会稽山地名,有禹庙、禹王碑、禹穴等古迹;又沅陵地... 古史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陵墓所在至今尚无定论。《墨子》载禹葬会稽山,《山海经》载会稽山在楚南;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禹葬会稽之山在江南沅水流域;考证沅水之畔的古沅陵县境内有会稽山地名,有禹庙、禹王碑、禹穴等古迹;又沅陵地名源于"元陵",具有"天下第一陵"的含义。系列证据表明:湖南古沅陵地区是大禹陵墓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陵 沅陵 会稽山 禹王碑 禹庙
下载PDF
武当山宫观匾联伦理思想浅析
5
作者 宋晶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中有许多匾额、楹联,蕴涵着富有武当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认真研究、挖掘其突出道教信仰,宣扬诚信向善的积极意义,对现代道教宫观匾联布置将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 武当山 宫观匾联 伦理思想 道教特色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寺考古方法论的实践
6
作者 魏正瑾 白宁 《石窟寺研究》 2018年第1期77-86,449-450,87-104,451,105,共14页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考古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介绍了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类型学方法获取现场考古资料,梳理历史文献形成石窟发展时间节点,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类型分析、分组分期的排年,对洞窟开凿和重修...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考古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介绍了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类型学方法获取现场考古资料,梳理历史文献形成石窟发展时间节点,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类型分析、分组分期的排年,对洞窟开凿和重修的年代考证,形成考古报告的过程,显示方法论实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考古 方法论 栖霞山石窟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