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Earth’s Gravity Fields Visualization Based on Quad Tree 被引量:2
1
作者 LUO Zhicai LI Zhenhai ZHONG Bo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年第3期216-220,共5页
The problems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visualization are both focus and puzzle currently. Aiming at multiresolution rendering, modeling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data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 The problems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visualization are both focus and puzzle currently. Aiming at multiresolution rendering, modeling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data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by using LOD algorithm based on Quad Tree. First,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method of LOD based on Quad Tree to divide up th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y data, introduced the combined nod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was composed of viewpoint related and roughness related systems, and then eliminated the T-cracks that appeared among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grids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s.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grids' rendering effects were living, and the computational power was low. Therefor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a suitable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and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visualization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D quad tree earth’s gravity fields multiresolution rendering
原文传递
Optimised Spatial Sampling Scheme for Soil Electricl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Variance Quad-Tree (VQT) Method 被引量:4
2
作者 LI Yan SHI Zhou +2 位作者 WU Ci-fang LI Feng LI Hong-y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63-1471,共9页
The acquisition of precise soil dat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ntire survey area,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many treatments such as irrigation or fertilization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 The acquisition of precise soil dat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ntire survey area,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many treatments such as irrigation or fertilization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bulk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b) in a coastal saline field and design an optimized spatial sampling scheme of ECb based on a sampling design algorithm, the variance quad-tree (VQT) method. Soil ECb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at 20 m interval in a regular grid scheme. The smooth contour map of the whole field was obtained by ordinary kriging interpolation, VQT algorithm was then used to split the smooth contour map into strata of different number desired, the sampling locations can be selected within each stratum in subsequent sampling.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choosing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site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using VQT method with the sampling number being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to grid sampling design while retaining the same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advantage of the VQT method is that this scheme samples sparsely in fields wher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more intensive where the variability is large. Thus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hence facilitate an assessment methodology that can be applied in a rapid, practical and cost-effectiv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nce quad-tree (VQT) sampling scheme spatial variability kriging interpolati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下载PDF
基于PQR-tree的空间查询代价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博涵 秦小麟 +1 位作者 陈逸菲 刘亚丽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167,共7页
空间信息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数据管理涉及到海量、高维空间数据对象的处理。本文针对传统数据索引结构在处理这类空间数据时所存在的内存使用过大、I/O消耗过多等问题,通过改进选择查询的代价模型,给出了基于PQR-tree的查询和... 空间信息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数据管理涉及到海量、高维空间数据对象的处理。本文针对传统数据索引结构在处理这类空间数据时所存在的内存使用过大、I/O消耗过多等问题,通过改进选择查询的代价模型,给出了基于PQR-tree的查询和代价模型,以提高空间数据查询的性能。提出了基于PQR-tree的三阶段并行查询的方法,分别在任务创建、分配、执行阶段进行优化。提出在任务创建和任务分配阶段应用于空间查询中过滤和精炼阶段的有效算法。测试表明,本文算法在处理各种不同分布类型数据集过程中有效降低了空间数据处理对时间和空间的代价和需求,并且并行机制下的代价模型在预测和评估方面也具有较好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叉树 R-tree 查询代价模型 并行机制 精炼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四叉树索引的矢量地图叠加分析算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董鹏 李津平 +2 位作者 白予琦 钱贞国 杨崇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4,T009,共6页
地图叠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 首先采用多边形穷举求交方法计算出线段相交点 ;然后运用引入 /引出交点交替配对的叠加结果弧段生成原则 ,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面面叠加双重循环算法 ;对传统四叉树的空间分割和结点分配方法进行... 地图叠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 首先采用多边形穷举求交方法计算出线段相交点 ;然后运用引入 /引出交点交替配对的叠加结果弧段生成原则 ,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面面叠加双重循环算法 ;对传统四叉树的空间分割和结点分配方法进行改进 ,并利用改进的四叉树空间索引及其对空间数据的高效存取机制 ,对文中叠加算法进一步完善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该算法已成功地应用在商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Beans开发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叠加分析 多边形求交 四叉树 空间索引 地图叠加 GIS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块的遥感影像并行处理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曾志 刘仁义 +2 位作者 李先涛 张丰 包卫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高性能计算的基础是集群体系下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遥感图像处理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并行计算技术的运用.在分析了已有网格计算环境下分布式任务分配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远海遥感影像目标物数量相对较少的特点,从软件角度利用四叉树结构对目... 高性能计算的基础是集群体系下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遥感图像处理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并行计算技术的运用.在分析了已有网格计算环境下分布式任务分配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远海遥感影像目标物数量相对较少的特点,从软件角度利用四叉树结构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同时采用动态负载均衡的任务分配策略与并行计算的思想,提出了对影像进行并行处理的集群体系任务分配算法模型,实验表明该集群体系下任务分配模型能有效提高图像并行处理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体系 并行计算 四叉树结构 影像处理
下载PDF
大规模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简化生成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少强 朱铁稳 +1 位作者 李琦 苗前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78,共6页
针对地形的四叉树简化技术 ,提出一个简单的裂缝消除算法 该算法不使用递归同样可以使四叉树满足约束条件 ,简化结果不存在T型连接 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地形数据的实时显示 。
关键词 大规模地形显示 四叉树 裂缝消除 T型连接 递归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发散度函数的地形模型简化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慧杰 孙吉贵 +2 位作者 吕英华 吕楠 王远志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2-973,共1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形模型简化方法,该方法是在隐式四叉树层次结构基础上,结合离散粒子群思想建立地形的简化模型.文中重新定义粒子为具有层次信息的特征点的集合,从而每个粒子与简化模型的一个候选解相对应.为了实现多个粒子的空间压缩... 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形模型简化方法,该方法是在隐式四叉树层次结构基础上,结合离散粒子群思想建立地形的简化模型.文中重新定义粒子为具有层次信息的特征点的集合,从而每个粒子与简化模型的一个候选解相对应.为了实现多个粒子的空间压缩和快速检索,给出了隐式四叉树层次结构的快速索引方法.此外提出了基于法向矢量夹角的发散度函数的误差计算方法,重新定义了既满足地形模型误差要求同时兼顾模型简化比例的粒子评价函数,使地形简化模型在保持细节特征和轮廓特征的同时获得了更优的简化比率和模型精度.最后采用最优粒子作为启发信息引导简化过程,因此多个粒子迅速收敛于最优简化模型,从而模型的简化效率大大提高.文中方法均在多个基准数据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层次简化方法相比,算法效率和模型精度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叉树层次结构 简化模型 评价函数 离散粒子群算法 地形特征
下载PDF
滩涂土壤电磁感应仪与方差四叉树法采样布局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赵秀芳 李晓明 刘梅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80,共7页
将电磁感应仪EM38和方差四叉树法VQT相结合,以EM38测量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土壤盐分的辅助变量,以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分布为先验信息,利用VQT法对苏北滩涂围垦地土壤盐分的优化采样布局进行了设计、验证与精度评价。结果表明,VQT法设计... 将电磁感应仪EM38和方差四叉树法VQT相结合,以EM38测量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土壤盐分的辅助变量,以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分布为先验信息,利用VQT法对苏北滩涂围垦地土壤盐分的优化采样布局进行了设计、验证与精度评价。结果表明,VQT法设计的采样方案经Kriging插值形成的空间分布图与原始图件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样点数目相差近1/2。相同的样本数目,VQT法获取的空间分布图与原始图件的相似度高于网格采样法;同样的成图精度,VQT法需要的样本数量小于网格采样法;在允许最大偏差指数为10%的条件下,VQT法采样效率比网格法提高17.3%。该方法具有可根据局部部位变异大小进行密集或稀疏采样的优势,EM38和VQT法的结合运用为滩涂区降低采样成本、提高采样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仪 方差四叉树 滩涂 土壤采样 空间变异
下载PDF
基于DEM的地形可视域分析关键技术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斌 张泽建 +1 位作者 郭黎 王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4-287,共4页
地形可视域分析是空间分析中很重要的内容,基于DEM地形数据,目前的算法存在计算复杂、通用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针对多分辨率的海量DEM数据,算法还不成熟。从底层的地形数据组织入手,以可视域遮蔽角分析的必要性为出发点,考虑数据结构对... 地形可视域分析是空间分析中很重要的内容,基于DEM地形数据,目前的算法存在计算复杂、通用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针对多分辨率的海量DEM数据,算法还不成熟。从底层的地形数据组织入手,以可视域遮蔽角分析的必要性为出发点,考虑数据结构对算法的影响,详细讨论了遮蔽角计算的原理以及可视域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金字塔模型的四叉树索引结构,在可视域计算中引入了"优化矩阵",提高了可视域分析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EM的地形可视域分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域 遮蔽角 DEM 四叉树 优化矩阵
下载PDF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敏 汤松涛 李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70-272,共3页
提出一种实现大规模三维地形可视化的算法。该算法主要通过地形数据分块和多线程数据动态调度技术实现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动态调度,利用四叉树结构来简化地形网格,通过引入Y型基元的方法消除边界裂缝。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实时... 提出一种实现大规模三维地形可视化的算法。该算法主要通过地形数据分块和多线程数据动态调度技术实现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动态调度,利用四叉树结构来简化地形网格,通过引入Y型基元的方法消除边界裂缝。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实时生成大规模地形,提高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可视化 动态调度 四叉树 裂缝消除
下载PDF
神经网络决策树的矢量数据变化信息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泰圣 张新长 梁志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7-944,共8页
针对GIS数据更新中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变化信息快速识别方法。设计了基于四叉树的变化信息层次检测算法,通过比较对象的节点-弧段特征快速定位到变化区域。以新旧要素的匹配特征为依据,通过神经网络决策... 针对GIS数据更新中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变化信息快速识别方法。设计了基于四叉树的变化信息层次检测算法,通过比较对象的节点-弧段特征快速定位到变化区域。以新旧要素的匹配特征为依据,通过神经网络决策树实现变化信息的识别,兼顾了决策树实现效率高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处理的特征。1∶2000地形图变化信息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高,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出变化信息,有助于提高GIS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信息 变化检测 四叉树 神经网络决策树
下载PDF
基于空间索引的快速TIN插值DEM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鸿 汤晓安 +2 位作者 干哲 杨耀明 孙茂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9-1373,共5页
建立空间索引是提高从TIN插值DEM效率的有效方法,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思路来构建空间索引:一种是为TIN构建四叉树索引,在逐点插值DEM时,能快速定位到目标三角形;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格网结构建立索引,在逐三角形插值DEM时,能快速找到所有包含... 建立空间索引是提高从TIN插值DEM效率的有效方法,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思路来构建空间索引:一种是为TIN构建四叉树索引,在逐点插值DEM时,能快速定位到目标三角形;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格网结构建立索引,在逐三角形插值DEM时,能快速找到所有包含在三角形内的内插点。针对这两种思路改进算法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前一种算法适用于从大量三角形中快速定位少数点;而后一种算法能大大提高从TIN内插DEM的速度,在一般采样率下,几乎可实现实时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DEM 内插 四叉树 规则格网
下载PDF
高效视频编码的快速编码单元深度遍历选择和早期编码单元裁剪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刚毅 杨小祥 +3 位作者 彭宗举 郁梅 邵枫 陈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2-1330,共9页
为了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标准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类型分析和早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裁剪的HEVC快速编码新算法。首先,通过分析已编码的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U,LCU)... 为了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标准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类型分析和早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裁剪的HEVC快速编码新算法。首先,通过分析已编码的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U,LCU)四叉树结构类型,确定其深度遍历区间(Depth Range,DR)类型。然后,利用相邻已编码的LCU以及前向参考帧和后向参考帧中坐标位置相同的LCU的DR类型来预测当前LCU的DR类型,并根据预测得到的DR类型对当前LCU设定CU深度遍历区间。最后,采用贝叶斯决策原理获取阈值,并利用该阈值在CU分割过程进行早期CU裁剪。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HEVC编码结构,本文算法在随机访问模式下编码时间平均减少41.55%,BDBR(Bjontegaard Delta Bit Rate)只增加约1.94%,BDPSNR(Bjontegaard Delta Peak Signal-to-noise Rate)只降低了0.06dB;与Shen方案相比,该算法可以降低12%左右的计算复杂度,BDBR只增加约1.09%,BDPSNR只降低了0.0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编码单元(CU) CU深度遍历选择 CU裁剪 四叉树结构类型分析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多尺度变换的多波段图像融合 被引量:26
14
作者 蔺素珍 朱小红 +1 位作者 王栋娟 王肖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2-959,共8页
针对序贯式融合方法常常会降低多波段图像间原有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多尺度变换(embedded multi-scale transform,EMT)和局部差异特征的多波段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支持度变换法(support value transform,SVT)分别分解多波段图像;... 针对序贯式融合方法常常会降低多波段图像间原有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多尺度变换(embedded multi-scale transform,EMT)和局部差异特征的多波段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支持度变换法(support value transform,SVT)分别分解多波段图像;再采用四叉树(quad-tree,QT)法分解灰度值较分散的某波段图像的最后一层低频成分图像,以分解得到的块图像为标准分别分割其他波段的最后一层低频成分图像;采用可能性理论的析取融合规则对多波段低频块图像进行特征级融合;遍历所有块得到低频融合图像块;将拼接得到的低频融合图像与像素级逐层融合得到的支持度图像序列进行逆变换,获得最终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四叉树分解融合有显著效果,与单纯的四叉树融合相比,嵌入式多尺度分解融合图像的边缘强度提高了13.31%,对比度提升了2.63%,熵提高了4.26%,运行时间下降了87.11%,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波段图像 嵌入式多尺度变换 析取融合 四叉树 支持度变换法
下载PDF
四叉树高效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石松 朱泉锋 唐丽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87-89,共3页
实现了一种以地形为应用背景的大规模离散点快速生成TIN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大规模离散点按一定的阈值进行四叉树分割,然后对四叉树的每个叶子块分别以凸壳技术构三角网,而后再自底向上合并具有相同父亲节点的块,最后进行全局优化,生成D... 实现了一种以地形为应用背景的大规模离散点快速生成TIN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大规模离散点按一定的阈值进行四叉树分割,然后对四叉树的每个叶子块分别以凸壳技术构三角网,而后再自底向上合并具有相同父亲节点的块,最后进行全局优化,生成Delaunay三角网。经实际地形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同样的算法,采用四叉树分块比采用平均分块策略有着更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DELAUNAY三角网 凸壳 四叉树
下载PDF
Contourlet四叉树系数方向相关性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相海 魏婷婷 +1 位作者 周志光 宋传鸣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78-1786,共9页
近年来,遥感图像融合技术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分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区域分析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可以融合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不同图像,获得一幅信息完整、表达准确的融合图像.Contourlet变换以其优越的非线性... 近年来,遥感图像融合技术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分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区域分析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可以融合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不同图像,获得一幅信息完整、表达准确的融合图像.Contourlet变换以其优越的非线性逼近特性和良好的多分辨率、各向异性、冗余性等特点成为处理二维及多维信号奇异性的有利工具,并广泛应用到图像融合领域.结合Contourlet变换的特征,深入分析了Contourlet系数的关联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四叉树系数方向相关性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不同传感器所采集的遥感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获得不同尺度下的系数分布;然后根据各尺度之间的系数满足四叉树结构关系、树中各结点的方向相关性表现出一致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系数相关性融合规则,能够自适应地计算融合加权系数,进而获取融合系数;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遥感融合图像.相比于传统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新算法获得的图像信息量更加丰富,纹理更加清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融合 CONTOURLET变换 方向相关性 四叉树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分割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广君 田金文 柳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区域增长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它的分割速度比区域增长方法快得多 ,在分割结束时 ,算法同时得到图像目标大小、目标灰度、目标个数、目标边缘等结果。对多目标图像分割有更好的适应性。文章最后用...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区域增长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它的分割速度比区域增长方法快得多 ,在分割结束时 ,算法同时得到图像目标大小、目标灰度、目标个数、目标边缘等结果。对多目标图像分割有更好的适应性。文章最后用激光烧孔图像、细胞图像和海上舰船图像进行了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四叉树 区域增长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方向谱的海浪合成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学隆 沈培志 王文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研究海浪对反舰导弹的控制系统与飞行弹道的影响,需要对海浪进行逼真模拟。在分析随机三角函数叠加产生海浪及反演海浪频谱模拟海浪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方向谱的海浪合成方法:采用Gerstner波形描述海面,通过对方向谱进行四叉树采样,... 研究海浪对反舰导弹的控制系统与飞行弹道的影响,需要对海浪进行逼真模拟。在分析随机三角函数叠加产生海浪及反演海浪频谱模拟海浪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方向谱的海浪合成方法:采用Gerstner波形描述海面,通过对方向谱进行四叉树采样,提取组成波振幅、频率、传播方向等参数合成海浪。该方法能够模拟远离海岸的任意大小、任意精度的连续海洋表面,效果逼真,可用于海浪的数值仿真与视景仿真中,能够为反舰导弹控制系统仿真及三维弹道仿真提供连续海洋波面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合成 Gerstner波形 方向谱 四叉树
下载PDF
一种大规模倾斜摄影模型三维可视化方案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新维 邓非 +1 位作者 李学飞 吴思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大规模倾斜摄影模型三维可视化方案:首先采用二次误差测度(QEM)的半边折叠算法对三角网格模型进行分层几何简化;然后对分层简化的模型进行纹理映射和分块,分块结果采用Morton编码命名;最后将场景按金字塔结...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大规模倾斜摄影模型三维可视化方案:首先采用二次误差测度(QEM)的半边折叠算法对三角网格模型进行分层几何简化;然后对分层简化的模型进行纹理映射和分块,分块结果采用Morton编码命名;最后将场景按金字塔结构进行LOD(多细节层次结构)组织。选取某一试验区域的真实倾斜模型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依据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所占的像素大小,动态加载倾斜模型数据,完成大规模场景的实时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模型 网格简化 四叉树 多细节层次模型
下载PDF
一种大规模地形的实时绘制算法 被引量:38
20
作者 苏虎 周美玉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视点相关的地形连续细节层次 (LoD)模型的实时生成及绘制算法 .该算法采用一种基于四叉树的自顶向下的细分来实时生成地形连续LoD模型 .算法中 ,以屏幕误差的估算值作为细分的依据 ,并实现了基于三角形的细分 .讨论了快速裁... 提出了一种视点相关的地形连续细节层次 (LoD)模型的实时生成及绘制算法 .该算法采用一种基于四叉树的自顶向下的细分来实时生成地形连续LoD模型 .算法中 ,以屏幕误差的估算值作为细分的依据 ,并实现了基于三角形的细分 .讨论了快速裁剪、地形连续LoD模型的生成、强制分裂、三角形化等地形可视化中的关键问题 .在PⅢ 5 5 0MHz,2 5 6MBRAM ,Geoforce2 5 6的硬件平台上 ,本算法可实现对 4K× 4K个采样点地形的实时漫游 .实验表明 ,本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空间开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叉树 视点相关 连续LoD 细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