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4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2/Q235B复合板不同作用面成形极限及界面损伤行为
1
作者 张志雄 张斯沫 +7 位作者 班晓磊 赵雪霞 任忠凯 韩建超 张长江 林鹏 王涛 王天翔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81-2191,共11页
采用Nakazima实验法对不同尺寸的退火态TA2/Q235B复合板样品进行胀形实验,研究不同作用面对TA2/Q235B复合板的成形极限和界面损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模与碳钢侧接触时,由于接触材料、界面变形协调能力和应变状态的不同,复合板的... 采用Nakazima实验法对不同尺寸的退火态TA2/Q235B复合板样品进行胀形实验,研究不同作用面对TA2/Q235B复合板的成形极限和界面损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模与碳钢侧接触时,由于接触材料、界面变形协调能力和应变状态的不同,复合板的胀形高度和成形极限增加,其中R140试样的极限拱高达到最大值(46.17 mm),R60和R180试样在3个方向上的厚度减薄量和界面裂纹更大。此外,由于硬度和拉应力不同,两组样品中所有的水平和斜向孔都向纯钛侧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q235B复合板 胀形行为 成形极限 作用面 界面损伤行为
下载PDF
空气密度对铜(T2)/Q235爆炸焊接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强 缪广红 +2 位作者 刘波 董继蕾 孙伟波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空气密度对铜(T2)/Q235爆炸焊接的影响,选用T2作为复板,Q235为基板,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并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耦合法(ALE算法),对三种不同空气密度下的铜(T2)/Q235爆炸焊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的碰撞速... 为了研究不同空气密度对铜(T2)/Q235爆炸焊接的影响,选用T2作为复板,Q235为基板,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并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耦合法(ALE算法),对三种不同空气密度下的铜(T2)/Q235爆炸焊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的碰撞速度、碰撞压力和竖向位移等动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空气密度下,特征单元的碰撞速度、碰撞压力和竖向位移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说明空气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爆炸焊接动态参数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空气密度 铜(T2)/q235 ALE算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7例t(11;19)(q23;p13)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陈英毅 赵宇 +2 位作者 柏岸波 胡杰英 高绍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4355-4358,共4页
目的:分析7例伴t(11;19)(q23;p13)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纳入2018年03月至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7例伴t(11;19)(q23;p13)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回顾性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染色体核型、融... 目的:分析7例伴t(11;19)(q23;p13)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纳入2018年03月至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7例伴t(11;19)(q23;p13)染色体异常的AML患者,回顾性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细胞免疫分型、治疗方案及疗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AML患者的FAB分型为4例AML-M4、3例AML-M5,初诊时均伴KMT2A-ELL融合基因阳性;免疫分型为7例患者均表达HLA-DR、CD13、CD33、CD38,其中6例表达CD117,符合髓系抗原特征;7例患者均进行化疗,其中6例化疗后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截至2023年12月21日随访结束,7例患者中5例死亡,仅2例存活,中位总生存期为9(3~69)个月。结论:t(11;19)(q23;p13)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少见的染色体易位,多发生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11 19)(q23 p13) KMT2A-ELL
下载PDF
海洋细菌Sphingomonas sp.Q2产琼胶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降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钱洗谦 乔乐克 +3 位作者 张洪锋 江晓路 王鹏 张京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39-14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从江蓠中筛选获得的Sphingomonas sp.Q2菌株产琼胶酶能力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及降解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发酵所得酶液进行纯化并对纯化... 本研究旨在对从江蓠中筛选获得的Sphingomonas sp.Q2菌株产琼胶酶能力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及降解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发酵所得酶液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液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发酵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琼胶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琼脂4.42 g/L、磷酸氢二钾1.30 g/L、氯化钠10.51 g/L。优化后的酶活力为1085.71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58倍。纯化后的琼胶酶比活为112048.82 U/mg,纯化倍数为7倍,回收率为48.04%。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5,且在最适温度下保存8 h,酶活仍保持在90%以上。MS和^(13)C-NMR结果表明,该琼胶酶的降解产物主要为新琼四糖。该琼胶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较高的酶活力,为琼胶寡糖的开发制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INGOMONAS sp. q2 琼胶酶 发酵优化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降解产物
下载PDF
10q24.3缺失导致全面性发育迟缓的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段远辉 曹洁 +1 位作者 欧跃徐 李洁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10q24.3缺失导致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和患儿父母家系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的检测结果。[结果]患儿为10... [目的]探讨10q24.3缺失导致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和患儿父母家系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的检测结果。[结果]患儿为10月龄男性,四大能区均有发育落后,并伴有特殊面容(眼距增宽、斜视、鼻梁低平、前额凸出、腭裂、高腭弓等),四肢肌张力低下等表现,CNVseq和WES基因检测发现患儿存在10q24.3新发杂合缺失,该区间包含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基因SUFU和低镁血症、癫痫及智力发育迟滞关联基因CNNM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神经发育综合征TRIM8基因,推测患儿发病的原因与SUFU基因和CNNM2基因以及TRIM8基因缺失高度相关。[结论]对全面性发育迟缓、特殊面容表现的患儿应尽早完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有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q24.3缺失 全面性发育迟缓 SUFU基因 CNNM2基因 TRIM8基因
下载PDF
Q235碳钢表面SiO_(2)/PDMS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元昊 董玉花 +4 位作者 邢静 陈亚敏 宁浩良 赵彤 彭淑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219,共11页
目的提高Q235碳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在Q235表面先提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固化后再次提拉含疏水气相二氧化硅的PDMS分散液,完全固化后在Q235表面构建一个SiO_(2)/PDMS超疏水涂层。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谱、接触角、... 目的提高Q235碳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在Q235表面先提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固化后再次提拉含疏水气相二氧化硅的PDMS分散液,完全固化后在Q235表面构建一个SiO_(2)/PDMS超疏水涂层。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谱、接触角、砂纸磨损、划格试验对涂层的形貌、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SiO_(2)纳米粒子被镶嵌在PDMS中,在Q235表面形成了一种微纳粗糙结构,平均粗糙度为2.2μm;涂层表面能仅为5.6 mJ/m^(2),接触角为152.6°;涂层机械稳定性和结合力优异,砂纸磨损15个周期及划格试验30个周期后,仍保持超疏水。电化学研究表明,在Q235表面引入SiO_(2)/PDMS后,阻抗提升了2个数量级,电容降低了6个数量级;腐蚀电位正向移动了0.4192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3个数量级;涂层对Q235的防腐效率高达99.8%,呈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在腐蚀液中浸泡一周后,SiO_(2)/PDMS涂层仍保持超疏水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表明涂层耐久性良好。结论以PDMS为疏水层,纳米SiO_(2)为填料构筑粗糙表面,通过条件控制实现防腐底层和超疏水表层间的界面融合,从而引入稳定的SiO_(2)/PDMS超疏水涂层,提高了Q235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本研究为在金属表面构筑稳定的超疏水涂层提供了一种方法,有望拓展金属在恶劣环境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耐腐蚀 复合涂层 q235碳钢 聚二甲基硅氧烷 SiO_(2)
下载PDF
Q235钢在H_(2)S-CO_(2)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7
作者 刘佳琪 谢飞 +4 位作者 宫克 王丹 孙凯 沈歌 赵鑫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24,29,共5页
采用交流阻抗、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对Q235钢进行电化学测试,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表面腐蚀形貌。研究了在H_(2)S-CO_(2)体系中,不同H_(2)S/CO_(2)比例对Q235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其腐蚀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H_(2)S-CO_(2)... 采用交流阻抗、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对Q235钢进行电化学测试,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表面腐蚀形貌。研究了在H_(2)S-CO_(2)体系中,不同H_(2)S/CO_(2)比例对Q235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其腐蚀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H_(2)S-CO_(2)体系中,CO_(2)对于H_(2)S的腐蚀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H_(2)S则会加速CO_(2)对于Q235钢的腐蚀。当H_(2)S/CO_(2)为2∶1时,Q235钢的腐蚀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 H_(2)S-CO_(2)环境 电化学腐蚀 交流阻抗
下载PD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Analysis for Prenatally Ech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8
作者 Xiaoxue Zhou Tingyang Yang +8 位作者 Ye Zhang Yanping Ruan Jiancheng Han Xiaowei Liu Ying Zhao Xiaoyan Gu Tingting Liu Hairui Wang Yihua H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IE 2023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Background: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AVSDs)are screened and diagnosed usually rely on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fetal echocardiography(FE).However,diagnosis on images is heavily depended on sonographers’ex... Background: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AVSDs)are screened and diagnosed usually rely on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fetal echocardiography(FE).However,diagnosis on images is heavily depended on sonographers’experience and the quantitative data are rarely studied.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realize the prenatal diagnosis of AVSDs by analyzing the quantitative data on FE.Methods:One hundred and thirteen cardiac quant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in 370 normal and 49 AVSDs fetuses retrospectively.The top six with the highest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were acquired according to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ix variables was analyzed.Results:Six parameters obtained on the four-chamber view(4CHV),including the atrial to ventricular length ratio in end-diastole(AVLR-ED),AVLR-ED combined with the atrial to ventricular length ratio in end-systole(AVLR-ES),quantile score(Q score)of AVLR-ED,Q score of AVLR-ES,Q score of ventricle length in end-diastole(VL-ED),and AVLR-ES,were the top six with the highest diagnostic value,and the AUC was 0.99(95%CI 0.99–1.00),0.99(95%CI 0.99–1.00),0.99(95%CI 0.98–1.00),0.95(95%CI 0.91–0.99),0.93(95%CI 0.87–0.99),and 0.91(95%CI 0.83–1.00),respectively.And within the 20%false positive rate,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was greater than 100%,100%,100%,90%,90%,and 88%,respectively.Conclusions:Six variables could be used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VSDs.Among them,AVLR-ED and Q score of AVLR-ED,obtained on the 4CHV,were more convenient to acquire and had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SDs FETUS ECHOCARDIOGRAPHY Q score quantitative
下载PDF
装药量对T2/Q235爆炸焊接影响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缪广红 祁俊翔 +2 位作者 马秋月 胡昱 孙志皓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T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的生产,研究装药量对T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质量的影响,文章选用T2为复板、Q235为基板,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二维模型。观察爆炸焊接过程中的压力、速度分布等情况,观察并... 为了更好地指导T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的生产,研究装药量对T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质量的影响,文章选用T2为复板、Q235为基板,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二维模型。观察爆炸焊接过程中的压力、速度分布等情况,观察并分析界面波形,对比分析在3种不同质量比即R为0.8、1.0、1.5的工艺参数下,各项数值的差异,得到装药量对T2/Q235复合板爆炸焊接质量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装药量的逐渐增大,复板的碰撞速度逐渐增大,复合板结合面的塑性应变增大,有利于爆炸焊接的结合质量;但如果装药量过大则会导致压力过大,对爆炸焊接的结果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数值模拟 装药量 T2/q235复合
下载PDF
“双碳”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工程选址指标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成龙 王瑞景 +4 位作者 罗翔 张斌斌 刘廷 马梓涵 刁玉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OR)因能助力油气行业转型发展,成为“低碳化”乃至“负碳化”的首选技术和最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实验、数值模拟还是现场实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O_(2)-EOR研究侧重...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OR)因能助力油气行业转型发展,成为“低碳化”乃至“负碳化”的首选技术和最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实验、数值模拟还是现场实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O_(2)-EOR研究侧重于CO_(2)作为高效的驱油“催化剂”本身及油藏CO_(2)-EOR适应性认识,对于工程选址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和系统研究。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CO_(2)-EOR应用进展和工程实践,明确了CO_(2)-EOR工程选址可行性评价所需的通用依据,指出了CO_(2)-EOR工程选址遵循“CO_(2)封存与驱油双统一”、安全性、经济性的专属性原则,并从CO_(2)-EOR工程选址的地质、工程、安全、经济4个要素开展了较详尽系统的研究,定性-定量构建了“4+8+27”CO_(2)-EOR工程选址三级指标评价体系(GESE),以期为油藏开展CO_(2)-EOR工程选址提供借鉴,助力中国碳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CO_(2)-EOR工程 场地选址 评价指标 地质要素 工程要素 安全要素 经济要素
下载PDF
微纳米孔隙内气体流动特性与LBM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王登科 袁明羽 +7 位作者 李振 张清清 尚政杰 付建华 王岳栩 唐家豪 郭玉杰 庞晓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目的研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流动特性对于揭示煤层瓦斯赋存机理和扩散运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煤中微纳米级孔隙结构十分复杂,为研究煤层瓦斯气体在微纳米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方法以均质纳米多孔炭薄膜为测试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实验对其孔... 目的研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流动特性对于揭示煤层瓦斯赋存机理和扩散运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煤中微纳米级孔隙结构十分复杂,为研究煤层瓦斯气体在微纳米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方法以均质纳米多孔炭薄膜为测试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实验对其孔隙大小和孔隙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纳米尺度气体流动特征实验装置开展微纳米孔隙的气体流动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达西渗流模型和适用于微尺度下气体流动模型,结果得到更为详细的微纳米孔隙内气体流动特性:纳米多孔炭薄膜的视渗透率随着进气口压力的升高而下降,二者呈负相关的线性变化规律;视渗透率随着努森数降低而降低,二者呈正相关的线性变化规律,表明气体在微纳米尺度下的流动不符合传统的达西定律,滑脱效应和气体扩散不可忽视。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模拟不同进气口压力下的气体流动,得到不同气体压力下出口的气体流量,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LBM模拟的平均误差为8.25%,整体吻合性较好,表明LBM数值模拟可有效揭示气体在微纳米尺度下的流动特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分析煤层中的瓦斯流动机制和流动规律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孔隙 纳米多孔炭 气体流动特性 LBM模拟 LBM-D2Q9模型
下载PDF
煤中超临界CO_(2)解吸滞后机理及其对地质封存启示
12
作者 刘操 闫江伟 +4 位作者 赵春辉 钟福平 贾天让 刘小磊 张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54-3166,共13页
将CO_(2)注入不可采煤层地质封存既是降低温室气体效应最理想选择之一,也是煤炭工业降低CO_(2)排放、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煤层CO_(2)地质封存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是:“注入煤层中的CO_(2)到底能否长期停留而安全封存?... 将CO_(2)注入不可采煤层地质封存既是降低温室气体效应最理想选择之一,也是煤炭工业降低CO_(2)排放、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煤层CO_(2)地质封存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是:“注入煤层中的CO_(2)到底能否长期停留而安全封存?”。鉴于此,在弄清煤体CO_(2)解吸滞后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超临界CO_(2)解吸滞后机理,建立煤层CO_(2)地质封存量化模型,探讨利用解吸滞后实现煤层CO_(2)长期安全封存。研究表明:煤中超临界态CO_(2)解吸滞后程度大于亚临界态CO_(2),在超临界阶段,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形成近似“平行线”的稳定滞后特征;解吸滞后的本质原因是煤中微纳米级亲水性孔隙形成弯液面、产生强大毛细压力、渗吸液态水、截断并固定超临界CO_(2)流体、最终形成了CO_(2)残余封存,例如,煤中直径40~10 nm圆柱形无机孔隙可产生7.30~29.12 MPa毛细压力,足以封堵超临界态CO_(2);以九里山煤样解吸等温线数据为例,采用基于煤层CO_(2)解吸滞后的地质封存量化模型,评估出900~1500 m深部二1煤层封存总量稳定在35~37 m^(3)/t,其中,吸附封存约占80%,残余封存约占15%,而结构封存仅占5%;解吸滞后启示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煤层残余封存CO_(2)比例,原因是毛细堵塞的残余封存CO_(2)较围岩密封的游离和吸附CO_(2)更安全且没有泄露风险,煤层灰分、水分、孔隙尺寸和形貌等物性参数是影响残余封存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超临界CO_(2) 解吸滞后 残余封存 毛细压力 地质封存量化模型
下载PDF
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红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半乳糖凝聚素-3(Gal-3)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半乳糖凝聚素-3(Gal-3)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9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与TC、TG、HDL-C、LDL-C以及继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Lp-PLA2、Ga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TC、TG、HDL-C、LDL-C、CTRP3、Lp-PLA2、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CTRP3水平与TC、TG、LDL-C水平以及继发冠心病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Lp-PLA2、Gal-3水平与TC、TG、LDL-C水平以及继发冠心病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TRP3、Lp-PLA2、Gal-3联合检测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03%、86.5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继发冠心病的风险与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密切相关,CTRP3、Lp-PLA2、Gal-3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早期预防、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半乳糖凝聚素-3
下载PDF
ABCD2评分、PAF、sCD40L、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文超 尹涛 +3 位作者 杨雪辉 王睿健 张盟盟 张明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非脑梗死患者作为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情况,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81%、0.927,高于或大于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预测(P<0.05);ABCD2评分、血清PAF单独预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清sCD40L、C1q单独预测的灵敏度(P<0.05);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血清C1q单独、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血清C1q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均密切相关,且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CD40配体 补体1q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RP3与T2DM骨代谢的关联及对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
15
作者 梁元 王佳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目的分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2型糖尿病(T2DM)骨代谢的关联及对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121例T2DM患者,根据CTRP3检测结果,将CTRP3<300 ng/mL的63例患者列为低水平组,将CTRP3≥300 ng/mL的58例患者列为高水平组,... 目的分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2型糖尿病(T2DM)骨代谢的关联及对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121例T2DM患者,根据CTRP3检测结果,将CTRP3<300 ng/mL的63例患者列为低水平组,将CTRP3≥300 ng/mL的58例患者列为高水平组,分析CTRP3与骨代谢指标的关联,分析T2DM骨折的危险因素,以及CTRP3对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低水平组的骨密度、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均低于高水平组,1型胶原C端β特殊序列(β-CTX)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P3表达与骨密度、OPG、BALP正相关,与β-CTX负相关。骨折组的CTRP3、骨密度、OPG、BALP均低于未骨折组,β-CTX高于未骨折组(P<0.05)。CTRP3、骨密度、OPG、BALP、β-CTX为导致T2DM骨折的危险因素。CTRP3对T2DM骨折风险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CTRP3与T2DM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检测CTRP3表达能实现对其骨折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代谢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骨折 预测效能
下载PDF
Cys C、C1q、β_(2)-MG、Urea、UA检测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邱爽 孔卓 王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38-142,148,共6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补体C1q(complement C1q)、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合并肾损伤(renal impairmen...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补体C1q(complement C1q)、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合并肾损伤(renal impairment,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3例初诊MM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血肌酐水平将MM患者分为RI组[血肌酐>176.80mmol/L(2mg/dl),n=19]及非RI组[血肌酐≤176.80mmol/L(2mg/dl),n=74],对RI组和非RI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MM患者发生R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MM患者发生RI的预测价值。结果93例初诊MM患者发生RI者占25.68%,RI组轻链型占比最高(36.84%,7/19),IgG-λ型和IgA-κ型比例最低(10.53%,2/19);非RI组IgA-κ型比例最高(29.73%,22/74),IgG-λ型比例最低(12.16%,9/74)。DS分期中,RI组19例全部为Ⅲ期,非RI组72例全部为Ⅲ期。ISS分期中,RI组Ⅲ期最多(68.42%,13/19),非RI组中Ⅰ期最多(41.89%,31/74)。RISS分期中,RI组Ⅱ期和Ⅲ期最多(36.84%,7/19),非RI组Ⅱ期最多(58.11%,43/74)。DS分期和ISS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组中Cys C、β_(2)-MG、Urea、UA水平均高于非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s C、Urea、β_(2)-MG水平异常升高是MM患者发生RI的危险因素(P<0.05),C1q对MM患者发生RI没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 C、Urea、β_(2)-MG水平异常升高均是MM患者发生R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ys C、Urea、β_(2)-MG预测MM患者发生RI的敏感度分别为88.9%、50.0%、94.4%,特异性分别为90.4%、100.0%、84.9%;Cys C、Urea、β_(2)-MG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发生RI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性为87.7%。结论Cys C、Urea、β_(2)-MG均能较好地预测初诊MM患者发生RI的可能性,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MM患者发生R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胱抑素C 补体C1Q β_(2)-微球蛋白 尿素 尿酸
下载PDF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纪昀 郭艳艳 +3 位作者 袁建军 张喜君 吴铭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2,共6页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糖尿病子女组(早发组,32例)和父母晚发糖尿病子女组(晚发组,31例)。同期选择32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壁位移、血管收缩期管径、硬度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上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早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高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54~1.228,P均<0.05),血管壁位移低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48、0.109,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发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较晚发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早发型 子女
下载PDF
化学原料药元素杂质控制策略探索与思考
18
作者 王威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3期44-46,共3页
元素杂质影响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在2022年4月发布了《Q3D(R2):元素杂质指导原则》最终版。本文参考Q3D(R2)分析了化学原料药中元素杂质,识别出各种潜在来源的可能元素杂质,对生产角度各环节元素杂质的... 元素杂质影响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在2022年4月发布了《Q3D(R2):元素杂质指导原则》最终版。本文参考Q3D(R2)分析了化学原料药中元素杂质,识别出各种潜在来源的可能元素杂质,对生产角度各环节元素杂质的控制策略进行讨论,为后续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上市变更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D(R2) 化学原料药 元素杂质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FPGA-PCIe的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19
作者 郭涛 张程杰 +2 位作者 梁颖 石帅 刘启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5期1317-1322,1347,共7页
论文描述了以EP2C5Q208C8N、AD7621以及CH368为核心的声发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提到了系统的实现原理、硬件模块的组成及相应的电路设计。通过Altera公司的Modelsim仿真对模块电路整体工作的过程进行验证,最后采用GWINSTEK函... 论文描述了以EP2C5Q208C8N、AD7621以及CH368为核心的声发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提到了系统的实现原理、硬件模块的组成及相应的电路设计。通过Altera公司的Modelsim仿真对模块电路整体工作的过程进行验证,最后采用GWINSTEK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无直流偏置幅值为4 Vpp、频率为200 kHz正弦波验证系统的硬件指标,验证发现硬件指标可以满足声发射信号采集所需的16 bit分辨率,3MSPS采样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2C5q208C8N 声发射信号采集 FPGA PCIE
下载PDF
辫状河—曲流河河型转换前后砂体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为例
20
作者 王跃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9,共9页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助定量岩心沉积构造、定量地震地貌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东二段4,3,2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1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2)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平均河道深度分别为17~52,20~59,19~52 m,平均河道宽度分别为1589~11602,2154~14597,1862~11923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1000~7000 m;1砂组曲流河平均河道深度为11~30 m,平均河道宽度为665~4221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700~3000 m。3)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砂体垂向以接触叠置式、下切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侧切接触式、对接接触式为主;1砂组曲流河砂体垂向以分隔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为主。明确砂体几何形态及时空切叠方式,为东辛地区东二段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实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定量沉积构造 砂体接触关系 东二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