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 uence of the slope aspect on the ecto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y of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North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Songpo Wei Yijing Song Liming Ji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85-400,共16页
The slope aspect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opographic factors in mountainous areas.Little is known,however,about the eff ect of the aspect on the ectomycorrhizal(ECM)fungal community.Additionally,we know very littl... The slope aspect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opographic factors in mountainous areas.Little is known,however,about the eff ect of the aspect on the ectomycorrhizal(ECM)fungal community.Additionally,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ECM fung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Quercus variabilis,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the richness,community composition,and exploration types of ECM fungi associated with Q.variabilis between predominantly south-and north-facing slopes in the Taihang Mountain,North China for the fi rst time.D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root tips of Q.variabilis,and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ECM fungi.In total,168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belonging to 28 genera were detected,and the ECM community was found to be dominated by Russula,Inocybe,Tomentella,Scleroderma,and Cortinarius.Compared with the north-facing slopes,the ECM communities on the south-facing slopes had higher diversity.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exploration types were directly aff ected by the slope aspect.Also,the aspect-induced edaphic variables,such as total phosphorus,total nitrogen,total potassium,pH,and soil water content,were important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ECM fungal richness and distributions of exploration types.Diff erent genera tended to be distributed in various slope aspects.Cenococcum,Genea,and Clavulina were signifi cantly enriched in north-facing slopes,while Geopora,Helvelosebacina,Scleroderma,Gyroporus,Astraeus,Boletus,Tricholoma,Hebeloma,Cortinarius and unclassifi ed Thelephoraceae were more abundant in south-facing slopes.Hydrophobic ECM fungi were obviously enriched in the south-facing slope,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 erence between hydrophilic among the south-and north-facing slopes.Our study deepened our knowledge of the aspect-driven variation in ECM fung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Q.variab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y Illumina sequencing quercus variabilis Slope aspect Edaphic factors
下载PDF
Primary Metabolites and Energy of Oak Fruits (Quercus spp.) in Khamza Mountain Oak Forest in Sulaimani I Iraqi Kurdistan Region
2
作者 Noori Hassan Ghafour Miran Madhar Rada Baban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年第6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栎属植物 伊拉克 能源 橡树 果实 代谢产物 哈姆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 Components in the Oak Fruits (Quercus spp.) of Khamza Mountain Oak Forest of Sulaimani/Kurdistan Region
3
作者 Noori Hassan Ghafour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脂肪酸成分 果实 橡树 饱和脂肪酸 测定 栎属 森林 脂肪含量
下载PDF
暖温带北缘3种栎树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及预测
4
作者 王奇 孙婧依 +3 位作者 刘建锋 常二梅 冯健 张晓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构建了3个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RCP2.6和RCP8.5)预测了其未来生长趋势。[结果]同一地区栎类树种年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方面,同一地区的不同栎类树种和不同地区同一栎类树种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北京地区的3种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在辽宁仙人洞地区却与气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北京地区的麻栎、河北地区的蒙古栎、辽宁大黑山地区的栓皮栎的径向生长均受降水条件限制。模型预测显示,至本世纪末,北京地区和辽宁大黑山地区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辽宁仙人洞地区栎类树种径向生长呈增加趋势。[结论]我国暖温带北缘不同地区的栎类树种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为取样地区的气候所支配,下一步尚需结合林分及立地因子,来厘清各类环境要素的相对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 栎类树种 径向生长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学灵 刘晓静 +2 位作者 崔向慧 吴明作 叶永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8,共8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乔木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 Pielou 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 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 10 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 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群落 生物多样性 火干扰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蒙古栎、辽东栎的遗传分化: 从形态到DNA 被引量:21
6
作者 恽锐 王洪新 +3 位作者 胡志昂 钟敏 魏伟 钱迎倩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11期1040-1046,共7页
通过植物群落结构、壳斗、叶脉形态特征、同工酶及DNA等多方面调查与测定,分析了帽儿山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和东灵山、关帝山的辽东栎(Q.liaotungensisKoidz.)的遗传... 通过植物群落结构、壳斗、叶脉形态特征、同工酶及DNA等多方面调查与测定,分析了帽儿山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和东灵山、关帝山的辽东栎(Q.liaotungensisKoidz.)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各种水平的研究一致说明:两种植物的遗传分化较小,东灵山种群是典型蒙古栎、辽东栎种群的中间类型。确切地说,从东北到山西组成一个地理渐变群,存在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 形态学 同工酶 RAPD DAF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林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林群落幼苗库动态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学灵 崔向慧 刘晓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2-578,共7页
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地表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库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火干扰后栎林群落内有木本幼苗25科37属49种,随着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乔木幼苗种类数量增多,灌木幼苗数量减少,但栎类幼苗始终占据优势... 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地表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库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火干扰后栎林群落内有木本幼苗25科37属49种,随着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乔木幼苗种类数量增多,灌木幼苗数量减少,但栎类幼苗始终占据优势;林下幼苗库的密度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步变小,栎类幼苗密度则呈现出从高到低再升高然后变低的趋势,栎类幼苗密度在火后1年最高,平均达到(2.30±2.9)株.(10 m2)-1;林下幼苗库恢复1年与恢复10年之间、恢复15年和对照林的密度差异显著,但恢复1年与恢复5年、恢复10年的幼苗库与对照林的幼苗密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栎类幼苗密度变化出现2个过程,恢复1年与恢复5年、恢复10年与恢复15年幼苗密度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恢复阶段的栎类幼苗库与对照林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幼苗库不同恢复阶段的Shannon-Wiener指数(H')之间有极显著差异;相邻恢复阶段共有的幼苗物种较多,相似系数较大,以每2种不同恢复阶段的栎林群落进行比较,其共有物种数量为4 17种。随演替时间的增加,乔木实生苗比例逐渐增加,乔木根蘖苗的比例不断减少,到植被恢复后5年,栎类群落林下没有发现根蘖苗生存,而林下灌木幼苗也在恢复10年的群落内消失。林火干扰对栎类Ⅰ、Ⅱ和Ⅲ级的幼苗高度分配和苗木转化率有显著影响,但火烧干扰对Ⅳ级以上幼苗的高度分布和转化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群落 幼苗库 更新演替 林火干扰
下载PDF
栎属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存旭 姚增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56-362,共7页
总结了影响栎属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可控因素及体细胞胚的遗传变异,组织学研究现状。目前,已能从成年组织上诱导出体细胞胚,但诱导率较低。重复性体胚发生系统已被认为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繁殖途径,倍受关注。应用DNA分子标记分析表明... 总结了影响栎属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可控因素及体细胞胚的遗传变异,组织学研究现状。目前,已能从成年组织上诱导出体细胞胚,但诱导率较低。重复性体胚发生系统已被认为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繁殖途径,倍受关注。应用DNA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体胚细胞系内存在遗传变异。成熟和较低的萌发率是这一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植物 组织培养 体胚发生 体细胞变异 组织学
下载PDF
7种国外栎树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利斌 李晓储 +5 位作者 汪企明 王豁然 张川红 钱为民 颜建法 黄钟玉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栎依阿华和密苏里种源最早;其次为北方大果栎伊利诺斯种源、南方红栎阿肯色种源、黑栎安大略种源,水栎各种源发芽均迟。总出苗率以黑栎密苏里种源最高(达83 3%),水栎得克萨斯种源和北方栎蒙大纳种源较低(仅为15 7%和20 0%)。1年生苗高生长量以英国栎最大,其次是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和水栎,黑栎和北美白栎生长量最小。同时,还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苗高季节生长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栎树 引种 苗期变异 季节生长节律
下载PDF
3种实木地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荣 任海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4-898,共5页
采用传统的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对实木地板木材香二翅豆、番龙眼和栎木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材种中香二翅豆的干缩率最小,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抗压和横纹弦向抗压以及冲... 采用传统的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对实木地板木材香二翅豆、番龙眼和栎木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材种中香二翅豆的干缩率最小,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抗压和横纹弦向抗压以及冲击韧性最大,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高级;番龙眼的弦向干缩率和冲击韧性较栎木的小,其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居中,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高级;栎木的弦向干缩率和冲击韧性较番龙眼的大,其它上述指标均为最小,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中等或高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冲击韧性指标外,3个材种上述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在0.01水平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于这些材种实木地板的加工利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二翅豆 番龙眼 栎木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下载PDF
秦岭南坡松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乐 李卫忠 张晓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9,共5页
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森林结构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下降,松科树种生物量比重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各海拔... 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森林结构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下降,松科树种生物量比重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各海拔梯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或自然干扰,生物量与干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698,P<0.01),其中海拔1100m以下受到的人为干扰最严重。与相邻地区相比,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偏低,建议经营者制定适当的经营措施,以实现松栎混交林的科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坡 松栎混交林 海拔梯度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 干扰因子
下载PDF
北京低山油松林、侧柏林、栎林块状镶嵌混交经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希群 马履一 +1 位作者 林平 刘景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北京林业大学试验林场1952年开始了大量有关树种选择试验和适地适树的研究,其中在林场头道沟、二道沟、杨家花园以及燕儿岭营造的块状油松、侧柏、栎类试验林,现已成为由油松林、侧柏林、栎林以及与其他针阔叶林树组成的块状镶嵌混交林... 北京林业大学试验林场1952年开始了大量有关树种选择试验和适地适树的研究,其中在林场头道沟、二道沟、杨家花园以及燕儿岭营造的块状油松、侧柏、栎类试验林,现已成为由油松林、侧柏林、栎林以及与其他针阔叶林树组成的块状镶嵌混交林。对这种块状镶嵌混交林的组成林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该混交林具有3个明显的特征:(1)与地带性植被相一致,体现出近自然林业的思想;(2)与森林的进展演替进程相一致,保证森林能够实现可持续经营;(3)组成块状镶嵌的混交结构,符合北京生态公益林发展的功能要求。并提出通过抚育逐步形成块状镶嵌针阔混交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油松林 侧柏林 栎林 块状镶嵌混交 经营模式 北京市山区
下载PDF
六盘山林区林分直径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晓慧 陆元昌 +3 位作者 袁彩霞 雷相东 孟京辉 王新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
林木直径分布是林分测量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最基础的信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森林类型、立地条件,其直径分布型有较大差异。本次研究以六盘山林场3种主要的森林类型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选择了7种直径分布函数(负指数函数、... 林木直径分布是林分测量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最基础的信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森林类型、立地条件,其直径分布型有较大差异。本次研究以六盘山林场3种主要的森林类型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选择了7种直径分布函数(负指数函数、限定线函数、倒J形对数函数、威布尔函数、幂指数函数、逻辑斯特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模拟和检验,发现这3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直径分布都呈现出对称分布的趋势,但略有不同:华北落叶松林对称分布趋势最强,椴、栎混交林同时呈现出递减分布的趋势,桦树混交林对称分布趋势不强,但同时也未呈现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分布模型 华北落叶松林 椴、栎混交林 桦树混变林
下载PDF
香格里拉亚高山大果红杉—高山栎群落种子雨与土壤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鸿飞 张劲峰 +3 位作者 张帆 李勇鹏 刘忠杰 薛阳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香格里拉亚高山大果红杉、高山栎群落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种子雨由5个主要组成树种的种子组成,发生在每年的9~11月,强度为3520粒/m2.土壤种子库由分属9科15属的17种植物组成...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香格里拉亚高山大果红杉、高山栎群落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种子雨由5个主要组成树种的种子组成,发生在每年的9~11月,强度为3520粒/m2.土壤种子库由分属9科15属的17种植物组成,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且大约75%的种子均分布在较浅的土层.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地上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0426,表明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红杉-高山栎群落 种子雨 种子库 香格里拉
下载PDF
桉树、大叶栎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红娟 廖冬 +4 位作者 黎承梅 张丽微 隆卫革 马英玲 谭丽凤 《河池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
通过对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 Quercus griffithii 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在实验室内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A(0~40 cm)... 通过对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 Quercus griffithii 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在实验室内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A(0~40 cm)、B(40~100 cm)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2~28.70 g·kg^(-1),大叶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马尾松人工林最低。其中桉树人工林第2代林(萌芽林)(桉树林Ⅱ)的A、B层土壤有机质明显低于第1代林(桉树林Ⅰ),且与马尾松人工林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大叶栎人工林(28.70 g·kg^(-1))>桉树林Ⅰ(21.62 g·kg^(-1))>桉树林Ⅱ(17.12 g·kg^(-1))>马尾松人工林(14.52 g·kg^(-1))。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A、B层土壤p H值为4.31~5.34,土壤酸性强弱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4.31)>桉树人工林(4.77)>大叶栎人工林(5.34)。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 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大叶栎 马尾松 土壤有机质 土壤PH值
下载PDF
一元立木材积表的适用精度检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德鱼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38,44,共5页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长期使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其适用精度如何,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年陕西省的栎类(Quercus spp.)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采用的4个栎类一元材积表的适用精度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利...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长期使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其适用精度如何,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年陕西省的栎类(Quercus spp.)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采用的4个栎类一元材积表的适用精度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利用栎类样地的466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数据,以及全部平均高测定样木的1 447组胸径和树高成对数据,按2套方案分别建立4个栎类的新的树高曲线,从而形成4个新的一元材积表,并与原来的材积表进行对比,计算总体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原一元材积表有2个的估计误差在±3%以内,另外2个的估计误差超出了±5%,误差最大的达到了-10%左右。因此,长期使用固定不变的一元材积表可能会导致材积估计结果出现偏差,建议每10年或20年对一元立木材积表(模型)进行适用精度检验,对偏差过大的一元材积表应该及时予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估计 一元材积表 相对误差 栎类 陕西
下载PDF
泰山红蚧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17
作者 胡兴平 李士竹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对泰山红蚧各发育虫期作了详细的外形和显微形态描述,研究了该蚧的生活史和习性。该蚧1年1代,12月上中旬以二龄若虫雌雄分群在芽基或枝干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芽基不动,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则转移到枝干或... 本文对泰山红蚧各发育虫期作了详细的外形和显微形态描述,研究了该蚧的生活史和习性。该蚧1年1代,12月上中旬以二龄若虫雌雄分群在芽基或枝干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芽基不动,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则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物上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则继续为害至6月中下旬产卵于体下腹腔内,平均卵量3114粒,孵化后若虫在枝干上为害并越夏,当秋季寄主叶片变黄时,一部分将来发育为雌虫的若虫爬到芽基,然后脱皮,表现出性分化并越冬。该蚧不能孤雌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红蚧 形态 生物学
下载PDF
栎树秋季叶色多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然 王树凤 +4 位作者 陈益泰 汪阳东 傅火勇 张永志 施翔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8,共11页
[目的]研究栎树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叶色多样性与生理特征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月桂叶栎、樱皮栎,白栎组的琴叶栎、牛栎以及白栎等8种栎属植物4年生苗为试材,对其色差参数(L... [目的]研究栎树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叶色多样性与生理特征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月桂叶栎、樱皮栎,白栎组的琴叶栎、牛栎以及白栎等8种栎属植物4年生苗为试材,对其色差参数(L^(*)、a^(*)、b^(*))、色素、可溶性糖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秋季栎树叶片叶色参数L^(*)值变化幅度小,较为稳定。色差参数a^(*)值、b^(*)值、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则逐渐上升;N、P含量在叶片变色期逐渐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a^(*)值与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C∶N和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N和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常红栎组栎树叶色较白栎组红。由于各树种各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导致不同树种叶色差异显著,且叶色保持期不同。叶片变色后期各栎树叶色从绿色变为黄红色、深红色、鲜红色或棕色。其中纳塔栎秋季叶色最红,同时呈现红色的时间最长。[结论]红栎组栎树较早进入变色期;变色前期各指标变化幅度小,此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被快速分解,花青素大量合成,是影响栎树秋季叶色的关键因素;变色期叶片N和P含量逐渐下降且利用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 叶色 花青素 营养元素
下载PDF
基于林层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飞虎 屠维亚 +5 位作者 朱光玉 王忠诚 胡松 卢侃 陈昊泓 赵书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以调查的样地数据,从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通过国际林联(IUFRO)的优势高划分、全树高聚类与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后,以最优模型分别对全林分及主林层、次林层断面积进行拟合,选出最优林层划分方法;根据林层划分结果,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的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3种林层划分方法的划分结果均能满足国标(GBT 26424—2010)的要求;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最优形式为Schumacher形式的模型,林分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25 5,各林层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栎类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为国际林联(IUFRO)法,根据其划分结果构建的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72 1,采用林层效应作为哑变量构建断面积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精度,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模型相比,确定系数(R^2)提高了4.94%,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10.23%,总相对误差(TRE)降低了1.19%。【结论】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模型解决了林层效应对断面积生长预估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建模工作量,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对栎类林的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栎类
下载PDF
花布灯蛾的成灾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南俊科 张健 +5 位作者 管健 张宝艳 邓玉侠 林枫 华杰 孙守慧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22-126,共5页
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是危害栎树Quercus sp.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其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周期性特点。本文对其形态习性、发生危害特点、成灾原因、防治对策和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对该虫的生物防治前景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 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是危害栎树Quercus sp.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其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周期性特点。本文对其形态习性、发生危害特点、成灾原因、防治对策和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对该虫的生物防治前景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花布灯蛾的天敌复合体,为该虫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布灯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南、北京、河北、河南、甘肃、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区,主要危害蒙古栎Q.mongolica和辽东栎Q.wutaishanica,还取食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槲栎Q.alien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树木。花布灯蛾幼虫在早春上树蛀食林木的芽苞,使得林木不能正常发芽,秋季孵化后的幼虫群集取食栎树叶肉,残留表皮;花布灯蛾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常发生于丘陵山区,一般呈点块状,然后向周边林分扩散蔓延,同温度、立地条件、树种结构等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花布灯蛾危害特点主要是发生速度快,虫口密度大,危害时间短,受害林分有虫株率可达70%~80%,单株虫口数量也可达200~20 000头;花布灯蛾的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栽植模式预防、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营林措施上推行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的栽植模式;物理防治利用该虫形成虫苞群居越冬的特点,可以采用人工捡虫苞的方法,以及设置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布灯蛾 栎属 成灾分析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