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intilian’s Institutes of Oratory: Classical Rhetoric and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1
作者 Stephen E.Luca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年第4期405-430,542,共27页
Well known to students of rhetoric,classics,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Quintilian’s Institutes of Oratory also merits the attention of EFL teachers and scholars who deal with public speaking and written composition... Well known to students of rhetoric,classics,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Quintilian’s Institutes of Oratory also merits the attention of EFL teachers and scholars who deal with public speaking and written composition.Although created in ancient Rome 2,000 years ago,the Institutes is replete with insights that are as applicable today as in Quintilian’s time.After provi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Quintilian and his masterwork,this article examines his comprehensive program of speech education,his explication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nd writing,and his notion of the good person speaking(and writing)well as the ideal of ethical communication.In the process,it touches upon numerous issues germane to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s in China and to EFL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ntilian classical rhetoric EFL public speaking written composition language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原文传递
论式:修辞学、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关系纽结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宏志 张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古希腊的法律修辞学刺激了辩证法的诞生,辩证法的论证工具——辩证推理同时也是逻辑学的一类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之外创立了论式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继而成为改造旧修辞学的利器。西塞罗在法律语境中将论式理论和修辞学紧密... 古希腊的法律修辞学刺激了辩证法的诞生,辩证法的论证工具——辩证推理同时也是逻辑学的一类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之外创立了论式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继而成为改造旧修辞学的利器。西塞罗在法律语境中将论式理论和修辞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于古代法律修辞学的新形式。辩证法、修辞学和逻辑,通过论式学说纠结在一起。现代论式学说的复兴,以承认分析性推理和论式性推理或辩证推理的区别为出发点。法律论证三学科——法律修辞学、法律辩证法和法律逻辑的互动发展,表明一种全面的法律论证理论有必要反映这三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和规范,并汲取它们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修辞学 逻辑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昆体良 波伊提乌 论式
下载PDF
演说术与教育——从西塞罗、昆体良看古罗马教育品质之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双洪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3,共6页
西塞罗和昆体良是古罗马文教思想的奠立者。比较西塞罗的《论演说家》和昆体良《演说家的教育》,可以看出古罗马教育品质的变化。西塞罗的《论演说家》培养的是合演说家、哲人、政治家一体的完美演说家,昆体良的《演说家的教育》中的完... 西塞罗和昆体良是古罗马文教思想的奠立者。比较西塞罗的《论演说家》和昆体良《演说家的教育》,可以看出古罗马教育品质的变化。西塞罗的《论演说家》培养的是合演说家、哲人、政治家一体的完美演说家,昆体良的《演说家的教育》中的完美演说家是精通演说的好人。西塞罗旨在通过演说家的教育来形塑罗马自己的思想传统,昆体良虽然也欲通过对德性的重视来匡救时弊,但重点却放在探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究其原因,西塞罗面临的挑战是在希腊罗马文化的张力中接续罗马传统,而昆体良的主要问题则是在传统日渐败坏的帝国重振罗马古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塞罗 昆体良 演说家 教育
下载PDF
昆体良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睿 胡颖蔚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2期135-135,142,共2页
古罗马教育家﹑著名的演说家昆体良注重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儿童教育之首,应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注重其德行的培养;认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树立德才兼备的榜样模范,同时采用积极... 古罗马教育家﹑著名的演说家昆体良注重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儿童教育之首,应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注重其德行的培养;认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树立德才兼备的榜样模范,同时采用积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途径有效地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昆体良的这些道德教育思想无疑对我们当前的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有益的启示和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道德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古罗马语言学一瞥
5
作者 姚小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5,共8页
本文述介三位古罗马学者的语言观。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著有《物性论》,论及语言的发生,注意到语言的物理属性;昆提连(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有名作《演说原理》传世,探讨论辩修辞,倡导双语教学,对语言教育理论和实... 本文述介三位古罗马学者的语言观。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著有《物性论》,论及语言的发生,注意到语言的物理属性;昆提连(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有名作《演说原理》传世,探讨论辩修辞,倡导双语教学,对语言教育理论和实践贡献很大;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是罗马及至中世纪最富哲学思想的基督教神学家,在《忏悔录》中思及语言、思维与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语言学 卢克莱修 昆提连 奥古斯丁
下载PDF
昆体良与罗马文教传统——《善说术原理》简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汉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和修辞术泰斗,也是现代西方大学的古代奠基人。昆体良的《善说家的教育》深化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教传统,他提出的教育理想无疑可以用来借鉴我们现代教育的得失沿革。文章初步介绍了昆体良及其《善说家... 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和修辞术泰斗,也是现代西方大学的古代奠基人。昆体良的《善说家的教育》深化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教传统,他提出的教育理想无疑可以用来借鉴我们现代教育的得失沿革。文章初步介绍了昆体良及其《善说家的教育》,希望为国内学界进一步理解昆体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修辞术 教育 古罗马帝国
下载PDF
罗马共和国末期至帝国初期雄辩术教育的演变及其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8-94,共7页
随着罗马国家由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政治体制的变化逐渐在社会意识以及文化领域得到体现。雄辩术教育作为罗马上层社会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为适应全新的政治气候、社会背景及文化环境而相应地发生一系列演变,文章试图通过对西塞罗和昆... 随着罗马国家由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政治体制的变化逐渐在社会意识以及文化领域得到体现。雄辩术教育作为罗马上层社会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为适应全新的政治气候、社会背景及文化环境而相应地发生一系列演变,文章试图通过对西塞罗和昆体良两位雄辩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分析雄辩术教育思想从罗马共和末期至帝国初期的发展轨迹及其对罗马社会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塞罗 昆体良 雄辩术教育 演变
下载PDF
情感的涌动与性格的统一:从昆体良的修辞概念诠释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性格与情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彦玲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46-156,M0005,共12页
19世纪贝多芬传记家威廉·冯·伦茨(Wilhelm von Lenz)以"作品概念"(后由莉迪娅·戈尔系统提出)为审美基础维护与宣扬《"悲怆"钢琴奏鸣曲》的超越性,也就是承认该作品所占居的经典地位不会因为熟悉感... 19世纪贝多芬传记家威廉·冯·伦茨(Wilhelm von Lenz)以"作品概念"(后由莉迪娅·戈尔系统提出)为审美基础维护与宣扬《"悲怆"钢琴奏鸣曲》的超越性,也就是承认该作品所占居的经典地位不会因为熟悉感以及演奏家的平庸而被破坏;与此同时,伦茨也间接地表示了该作品对当时听众所能唤起的强大情感能量不是该"作品"的核心内涵。在"作品概念"的主导之下,从《"悲怆"钢琴奏鸣曲》强大的"群众基础"出发探究"悲怆"这个标题所辐射出的修辞意义与贝多芬如何通过音乐的手段来说服他的听众可能是研究者个人的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作曲家是以听众的聆听经验作为创作的主要考量,因此我们通过18世纪的修辞艺术理解《"悲怆"钢琴奏鸣曲》是如何感动、说服与取悦当时(或现在)的听众是理解该作品内涵的必要路径。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这位影响18世纪修辞理论甚巨的修辞学专家的理论为基础,讨论贝多芬在《"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如何使用不同的修辞格与动机节奏来平衡情感的涌动与维持"演说者"性格的统一性,并以黑格尔"扬弃"的概念辅助说明对立材料之间的消解与融合,进一步地达至崇高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昆体良 《“悲怆”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情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