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扁桃酸脱氢酶产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雅燕 肖美添 +3 位作者 李忠琴 孟春 陈晖 郭养浩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3-225,共3页
选用酵母、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 4个种属 18种菌株 ,研究其对苯乙酮酸和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筛选出一株酵母sp .strainby1,对两种底物皆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和光学选择性。底物浓度为 10mmol L ,微生物转化 72h... 选用酵母、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 4个种属 18种菌株 ,研究其对苯乙酮酸和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筛选出一株酵母sp .strainby1,对两种底物皆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和光学选择性。底物浓度为 10mmol L ,微生物转化 72h后 ,扁桃酸的得率 80 .83% ,对映体过量值e .e .达 95 .5 % ;微生物转化 2 8h后 ,扁桃酸甲酯的得率 92 .11% ,e .e .值达 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r(-)-扁桃 r(-)-扁桃甲酯 生物转化 苯乙酮 苯乙酮甲酯 r(-)-扁桃脱氢酶产生菌
下载PDF
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的生物不对称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黛苹 许小平 +2 位作者 杨凯 李忠琴 裴保俊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方法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2株酵母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菌株S.c.1,S.c.3和S.c.10。进一步对其进行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R(-)-扁桃酸高产菌株S.... 目的研究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方法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2株酵母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菌株S.c.1,S.c.3和S.c.10。进一步对其进行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R(-)-扁桃酸高产菌株S.c.10.2.8。结果在转化培养中,初始底物浓度为20mmol.L-1,pH6.6,温度34℃,R(-)-扁桃酸得率85%,对映体过量值(e.e)>99%。结论生物转化法在生产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中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扁桃 手性 生物转化
下载PDF
(R)-(–)-扁桃酸的不对称生物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黛苹 许小平 +1 位作者 杨凯 李忠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4-488,共5页
研究了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方法。通过对38株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转化活性的出发菌株假丝酵母Ca.3。进一步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具有高转化率与高对映体选择性的突变菌株Ca.3.37.48。在转化... 研究了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方法。通过对38株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转化活性的出发菌株假丝酵母Ca.3。进一步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具有高转化率与高对映体选择性的突变菌株Ca.3.37.48。在转化培养中,选择初始底物浓度30mmol/L、pH7.0、温度32℃的条件,(R)-(–)-扁桃酸得率86.5%,对映体过量值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扁桃 生物转化 假丝酵母
下载PDF
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的生物不对称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黛苹 李忠琴 +2 位作者 杨凯 杨元营 许小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方法通过对该实验室保存的12株酵母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菌株S.c.1,S.c.3和S.c.10。进一步对其进行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R(-)-扁桃酸高产菌株S.... 目的研究生物不对称催化苯乙酮酸合成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方法通过对该实验室保存的12株酵母菌进行初筛,获得对底物苯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菌株S.c.1,S.c.3和S.c.10。进一步对其进行紫外与微波诱变,得到R(-)-扁桃酸高产菌株S.c.10.2.8。结果在转化培养中,初始底物浓度为20mmol/L,pH6.6,温度34℃,R(-)-扁桃酸得率85%,对映体过量值e.e>99%。结论生物转化法在生产手性药物前体R(-)-扁桃酸中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扁桃 手性 生物转化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甲酯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炳学 林金萍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3,共4页
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到的酿酒酵母LH1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甲酯。在单相体系中考察了初始底物浓度、细胞浓度、pH、温度、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还原条... 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到的酿酒酵母LH1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甲酯。在单相体系中考察了初始底物浓度、细胞浓度、pH、温度、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还原条件。当细胞浓度75 g(干细胞)/L,葡萄糖浓度30 g/L,底物浓度100 mmol/L,pH 8.0,温度30℃,反应时间30 h时,产物扁桃酸甲酯的得率达94.3%,(R)-(-)-扁桃酸甲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达95.0%。在苯甲酰甲酸甲酯的转化反应中,酿酒酵母LH1菌株表现出非常好的对映体选择性,且ee值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苯甲酰甲甲酯 不对称合成 (r)-(-)-扁桃甲酯
下载PDF
酵母菌DM10不对称合成(R)-(-)邻氯扁桃酸甲酯
6
作者 田冬梅 马小双 +3 位作者 贾娴 尹璐 徐慰倬 游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合成(S)-氯吡咯雷的关键中间体——(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建立了优化的还原条件。方法以邻氯苯乙酮酸甲酯为底物,利用酵母菌DM10的醇脱氢酶及其辅酶合成(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考察了底物质量浓度、初始pH、转化温度和反应时... 目的合成(S)-氯吡咯雷的关键中间体——(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建立了优化的还原条件。方法以邻氯苯乙酮酸甲酯为底物,利用酵母菌DM10的醇脱氢酶及其辅酶合成(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考察了底物质量浓度、初始pH、转化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不对称还原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获得优化的还原条件: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初始pH值为6.5,底物质量浓度为1 g.L-1,温度为30℃,转化36 h,转化率为98.75%,产率为82.25%,对映体过量值为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 (r)-(-)邻氯扁桃甲酯 酵母菌DM10
下载PDF
IMMOBILIZA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USING POLY(ACRYLAMIDE)GEL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7
作者 LI Zhongqin GUO Daiping +2 位作者 HUANG Xinghua YANG Kai XU Xiaoping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In this paper,the poly(acrylamide)hydrogel used to immobiliz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was prepared with free radical ploymerization in deionized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 In this paper,the poly(acrylamide)hydrogel used to immobiliz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was prepared with free radical ploymerization in deionized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hydrogel,loading amount of cell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PAAm hydrogel is a feasible carrier for immobilization of cells which i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method to prepare enantiomerically pure R(-)-mandel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amide) gel IMMOBILIZATION r--mandelic aci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下载PDF
扁桃酸的酶促光学拆分 被引量:7
8
作者 高静 贺莹 姜艳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26-2932,共7页
对在非水体系中,利用脂肪酶催化水解扁桃酸乙酯外消旋混合物拆分R(-)-扁桃酸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筛选出脂肪酶N435作为催化剂,叔丁醇作为溶剂.确定了最适的反应条件:脂肪酶N435浓度为2·5g·L-1,RS(-+)-扁桃酸乙酯浓度为0·25... 对在非水体系中,利用脂肪酶催化水解扁桃酸乙酯外消旋混合物拆分R(-)-扁桃酸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筛选出脂肪酶N435作为催化剂,叔丁醇作为溶剂.确定了最适的反应条件:脂肪酶N435浓度为2·5g·L-1,RS(-+)-扁桃酸乙酯浓度为0·25mol·L-1,水∶RS(-+)-扁桃酸乙酯的摩尔比为5∶1,反应温度为40℃,摇床转速为200r·min-1,反应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R(-)-扁桃酸乙酯的转化率为41·6%,对映体过量百分率达84·0%.考察了底物R(-)-扁桃酸乙酯和产物R(-)-扁桃酸对反应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顺序机制和拟稳态法,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扁桃乙酯 r(-)-扁桃 脂肪酶N435 光学拆分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对称还原苯乙酮酸甲酯的生物转化菌种选育及条件优化
9
作者 李忠琴 许小平 +3 位作者 黄雅燕 郭黛苹 周训胜 郭养浩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选用酵母菌、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4个种属共15株菌株,研究其对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以具有R(-)-扁桃酸甲酯较高转化活力的菌株S.cNo.1、S.cNo.3、S.cNo.9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与微波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S.c3... 选用酵母菌、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4个种属共15株菌株,研究其对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以具有R(-)-扁桃酸甲酯较高转化活力的菌株S.cNo.1、S.cNo.3、S.cNo.9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与微波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S.c3.5.16突变株.考察培养温度、pH值对该突变株转化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c3.5.16菌株的R(-)-扁桃酸甲酯生物转化最适反应条件为培养基pH6.5、温度38℃,苯乙酮酸甲酯转化为扁桃酸甲酯的得率达到99.3%,R(-)-扁桃酸的光学纯度达到95.5%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生物转化 菌株筛选 紫外诱变 微波诱变 r(-)-扁桃甲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