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R.oryzae细胞发酵产胞内脂肪酶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8
1
作者 里伟 杜伟 +1 位作者 刘德华 胥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2-827,共6页
采用含胞内脂肪酶的微生物细胞催化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是目前生物柴油生产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探讨了以聚氨酯泡沫颗粒作为载体固定化R.oryzae细胞对细胞生长与产胞内脂肪酶的影响,并对固定化R.oryzae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特别对... 采用含胞内脂肪酶的微生物细胞催化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是目前生物柴油生产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探讨了以聚氨酯泡沫颗粒作为载体固定化R.oryzae细胞对细胞生长与产胞内脂肪酶的影响,并对固定化R.oryzae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特别对氮源的选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廉价的豆粉作为有机氮源培养R.oryzae细胞效果较好,与以蛋白胨作为培养基氮源相比,单位培养基所得菌体的总酶活提高至1.55倍,同时,氮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进一步考察了有机氮源与无机氮源复合培养R.oryzae细胞的情况,发现豆粉与(NH4)2HPO4复合效果较好。利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中各种无机盐成分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全脂豆粉2%,大豆油3%,MgSO40.035%,K2HPO40.12%,(NH4)2HPO40.10%,上述培养条件下,单位培养基培养菌体胞内脂肪酶活可达6054.2U·L-1培养基。以该条件下培养菌体催化大豆油生产生物柴油,在叔丁醇体系下,反应24h生物柴油得率可达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yzae细胞 固定化 氮源 生物柴油
下载PDF
霉菌R.oryzae IFO催化大豆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曾静 杜伟 +1 位作者 徐圆圆 刘德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28-230,共3页
直接将霉菌R.oryzae IFO细胞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脂转酯合成生物柴油,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反应所需甲醇分3次等量加入、醇油摩尔比1:1、反应温度35℃、缓冲液用量0.05mL/g油,缓冲液pH值范围3.6~6.98,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最终得... 直接将霉菌R.oryzae IFO细胞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脂转酯合成生物柴油,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反应所需甲醇分3次等量加入、醇油摩尔比1:1、反应温度35℃、缓冲液用量0.05mL/g油,缓冲液pH值范围3.6~6.98,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最终得率可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r.oryzae IFO 转酯反应
下载PDF
叔丁醇介质体系中R.oryzae细胞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里伟 杜伟 刘德华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3期170-175,共6页
利用产胞内脂肪酶的微生物全细胞代替脂肪酶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是降低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成本的一条可行途径,近年来成为酶法制备生物柴油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探讨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下,以固定化R.oryzae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制备... 利用产胞内脂肪酶的微生物全细胞代替脂肪酶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是降低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成本的一条可行途径,近年来成为酶法制备生物柴油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探讨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下,以固定化R.oryzae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考察叔丁醇用量、甲醇用量、缓冲液pH、初始含水量、菌体干重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以大豆油为原料,反应24h生物柴油得率可达70%左右。比较了固定化R.oryzae全细胞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与无溶剂体系两种体系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叔丁醇介质体系下R.oryzae全细胞回用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工程 生物柴油 单因素优化 r.oryzae全细胞
下载PDF
Repeated-Batch 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y Rhizopus oryzae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 Beads:ReactorPerformance and Kinetic Model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学梅 林建平 +1 位作者 刘茉娥 岑沛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61,共10页
Repeated-batch 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y immobilized Rhizopusoryzae with calcium alginate entrapment method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bed bioreactor was stud-ied.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 Repeated-batch 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y immobilized Rhizopusoryzae with calcium alginate entrapment method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bed bioreactor was stud-ied.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The productivity based on total reactor volume wasabout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with free cells in a traditional stirred tank bioreactor.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proposed and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d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actic acid IMMOBILIZED FErMENTATION BIOrEACTOr KINETIC model r.oryza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