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5 Scoring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R/C Buildings
1
作者 Kubilay Kapt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7期834-843,共10页
关键词 评分法 P25 参数敏感性分析 评估 频带宽度 示范基地 损伤状态 建筑物
下载PDF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Exterior Surface 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
2
作者 JIA Yonghong GUO Shurui +5 位作者 LI Jin GUO Lei CHENG Zhu ZHANG Yin YANG Hanyu LONG Enshe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19-1131,共13页
The external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necessary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but the basic data in high-altitude area are scarce.Therefore,the auth... The external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necessary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but the basic data in high-altitude area are scarce.Therefore,the authors propose a modified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heat balance of a model building,and use the same model building to measure its external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under outdoor conditions in Chengdu city,China at an altitude of 520 m and Daocheng city at an altitude of 3750 m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_(t))of building surface in high-altitude area is reduced by 34.48%.The influence of outdoor wind speed on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_(c))in high-altitude area is not as significant as that in low-altitude area.The fitting relation between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outdoor wind speed is also obtained.Under the same heating power,the average temperature rise of indoor and outdoor air at highaltitude is 41.9%higher than that at low altitude,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rise of inner wall is 25.8%higher than that at low altitude.It shows that high-altitude area can create a more comfortabl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an low-altitude area under the same energy consumption condition.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buildings in low-altitude area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and related heating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system terminal matching design in high-altitud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TUD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_(c))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_(r)) external building envelope
原文传递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选型的模糊专家系统 被引量:17
3
作者 欧进萍 张世海 +1 位作者 刘晓燕 董至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2-91,共10页
本文在专家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选型的影响因素、因素关系及其模糊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针对结构选型因素的层次性,提出了层因素逐级综合的模糊推理方法;在开发工具C-ADVISOR上具... 本文在专家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选型的影响因素、因素关系及其模糊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针对结构选型因素的层次性,提出了层因素逐级综合的模糊推理方法;在开发工具C-ADVISOR上具体建造了此类结构抗震选型的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 选型 专家系统 高层建筑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剪砖房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佑发 陈小燕 黄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底部两层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编制了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程序,在时间步长△t内用二次曲线拟合动力反应的速度和加速度,采用求解动力响应的非线性拟动力... 底部两层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编制了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程序,在时间步长△t内用二次曲线拟合动力反应的速度和加速度,采用求解动力响应的非线性拟动力方程法。探讨了底部两层框剪砖房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的层间位移角随房屋下部三层的抗侧刚度比K1:K2:K3、屈服强度系数比ξ1:ξ2:ξ3、房屋层数和下部抗震墙类型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可供工程设计和编制有关的规范、规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两层框剪砖房 抗震性能 影响因素 弹塑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往复荷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运升 陈红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工业结构的地震响应,根据欧洲研究课题组在最新的试验研究中所用的试验原型,建立了SAP2000模型来模拟试验过程.数值模拟将主要研究该结构在不同的地震强度下的往复荷载.数值分析表明,文中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可以再... 为了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工业结构的地震响应,根据欧洲研究课题组在最新的试验研究中所用的试验原型,建立了SAP2000模型来模拟试验过程.数值模拟将主要研究该结构在不同的地震强度下的往复荷载.数值分析表明,文中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可以再现试验过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为SAP模型用于分析结构的地震响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工业结构 SAP2000 往复载荷分析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剪砖房层间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佑发 邹银生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底部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以典型房屋为基础,编制了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程序,通过减小剪力墙厚度、数量或材料标号的方法,其它层的质量和刚度不变,采用... 底部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以典型房屋为基础,编制了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程序,通过减小剪力墙厚度、数量或材料标号的方法,其它层的质量和刚度不变,采用多种层间侧移刚度比以及多种层数进行了弹塑性动力分析,讨论了这类房屋相邻层间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问题。可供工程设计和编制有关的规范、规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两层框剪砖房 层间侧移刚度比 弹塑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北斗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摆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过静珺 张胜良 +1 位作者 杨伯钢 焦俊娟 《北京测绘》 2017年第3期35-37,共3页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总高599米,在建筑物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日照、风、温度等)及建筑物自身的影响,建筑物的摆动影响大。文中通过自主研制的北斗兼容的接收机,对建筑物关键点位进行静态观测,在数据处理中,自主研制了卫星定位...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总高599米,在建筑物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日照、风、温度等)及建筑物自身的影响,建筑物的摆动影响大。文中通过自主研制的北斗兼容的接收机,对建筑物关键点位进行静态观测,在数据处理中,自主研制了卫星定位的整周模糊度回代高精度单历元定位算法,利用10Hz采样解算数据,获取大楼在荷载下平面变形,根据测定的大楼的变形值和摆动情况,指导施工进行归心改正,确保大楼的垂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平安金融中心 超高建筑 摆动归心测量
下载PDF
底商类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保海娥 马学坤 +1 位作者 刘培 罗开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0-94,共5页
因使用需求,底商类砌体房屋平面一般为单跨结构,底层一侧纵向为混凝土梁、柱体系,另一侧为砌体墙,上部为正常砌体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竖向及水平刚度分布极不均匀,在地震中震害严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方案进... 因使用需求,底商类砌体房屋平面一般为单跨结构,底层一侧纵向为混凝土梁、柱体系,另一侧为砌体墙,上部为正常砌体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竖向及水平刚度分布极不均匀,在地震中震害严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方案进行研究,方案重点控制房屋的水平刚度比和竖向刚度比,对此类砌体房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商类砌体房屋 单跨 底框-抗震墙砌体房屋 抗震加固
下载PDF
带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的底框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樊轶江 房胜兵 +1 位作者 王飞宇 杨佑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9,共7页
为改善普通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带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的底框砌体结构方案,并与带钢管混凝土耗能低矮剪力墙底框砌体结构以及普通底部框剪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者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层间位移、层最... 为改善普通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带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的底框砌体结构方案,并与带钢管混凝土耗能低矮剪力墙底框砌体结构以及普通底部框剪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者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层间位移、层最大位移、基底剪力以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带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的底框砌体结构的耗能能力明显提高,大约提高了1.25~1.5倍,耗能器可以消耗更多的地震能量,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免遭严重破坏,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框砌体结构 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 钢管混凝土耗能低剪力墙 普通钢筋混凝土低剪力墙
下载PDF
沈阳商业城火灾及灾后修复
10
作者 吴波 马忠诚 +1 位作者 林立岩 朱荣麟 《灾害学》 CSCD 1996年第4期48-53,共6页
介绍了发生在沈阳商业城的火灾及灾后调查、检测和加固情况,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看法。
关键词 火灾 灾后修复 百货大楼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11
作者 王赟 兰银娟 《江苏建筑》 2004年第1期23-24,29,共3页
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要点、抗震构造三方面结合新旧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结构抗震设计,尤其对框支墙梁的计算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底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 抗震设计 抗震构造 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下载PDF
上海市重要医院房屋地震灾害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茂刚 朱伯龙 《结构工程师》 1997年第4期11-15,24,共6页
在保障城市的抗震救灾能力方面,医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上海市重要医院的房屋现状所做的普查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判和弹塑性变形为准则,分别对多层砖砌体房屋及框架房屋的地震灾害进行了预测,最终作出在不同超越概率下上海... 在保障城市的抗震救灾能力方面,医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上海市重要医院的房屋现状所做的普查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判和弹塑性变形为准则,分别对多层砖砌体房屋及框架房屋的地震灾害进行了预测,最终作出在不同超越概率下上海市重要医院的地震灾害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砖砌体 框架 震害预测 地震 房屋
下载PDF
1300吨混铁炉炉衬砌筑的改进 被引量:5
13
作者 阎凤义 宋满堂 《冶金能源》 2000年第5期32-34,共3页
通过对 1 30 0吨混铁炉内衬综合砌筑工艺的论述 ,介绍了将镁砖、镁铝砖等砌筑改为铝碳化硅碳砖等综合砌筑工艺 ,从而使混铁炉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以上 。
关键词 混铁炉 铝碳化硅碳砖 砌筑 使用寿命 炉衬
下载PDF
Consequences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Greece Related to the Recent Intense Earthquake Activity 被引量:3
14
作者 George C. Mano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12期1065-1090,共26页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城市环境 希腊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灾害 公共建筑 地震事件 砌体结构
下载PDF
底框架结构桩基础抗震设计
15
作者 孙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0-21,28,共3页
就底框架砖房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抗震设计原理出发 ,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计算方法 ,并通过工程实例 ,得出了这类问题的初步结论。
关键词 底框架砖房 桩基础 转动刚度 弯曲刚度 抗震设计
下载PDF
Sustainable materials in Fujian vernacular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16
作者 申绍杰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3年第1期35-40,共6页
Cases abound in Fujian province of applying sustainable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demonstrate the skills and creative techniques of local builders, reflecting their wisd... Cases abound in Fujian province of applying sustainable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demonstrate the skills and creative techniques of local builders, reflecting their wisdom in molding and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utilization of locally available resources in Fujia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reuse" of sustainable materials,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sustainability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should be approach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and that inspirat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ideas of the folk residential buil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ILITY Fujian PROVIN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3R building MATERIALS walls patterned with red brickS and STONES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佳坤 贺春光 +5 位作者 刘洪 凌云鹏 齐晓光 李维宇 孙鹏飞 檀晓林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6,共11页
针对当前对于强化学习在需求侧能量管理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亟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首先,以建筑集群为终端用能负荷载体,构建了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框架;其次,... 针对当前对于强化学习在需求侧能量管理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亟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首先,以建筑集群为终端用能负荷载体,构建了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框架;其次,基于智能建筑的相变虚拟储能特性,构建了一种新的智能建筑热阻-热容(R-C)热平衡模型以及用户灵活性负荷模型,并结合Q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需求侧能量管理模型;最后,通过实际仿真算例,对需求侧能量管理结果以及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文章所提理论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群 R-C热平衡模型 强化学习 需求侧能量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