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foundation flexibility on ductility reduction factors for R/C stack-like structures 被引量:2
1
作者 Amir M.Halabian Shabnam Kabir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used to determine force reduction factors in force-based design procedures adopted in the current seismic codes is the structural ductility. For a structure supported on a flexible foundat...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used to determine force reduction factors in force-based design procedures adopted in the current seismic codes is the structural ductility. For a structure supported on a flexible foundation, the ductility factor could be affected by foundation compliances. The ductility factors given in the current codes are mostly assigned ignoring the effect of SSI and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SSI phenomenon on ductility factors of stack-like structures. The deformed configuration of stack-fike structures is idealized as an assemblage of beam elements considering nonlinear moment-curvature relations, while a linear sway-rocking model was implemented to model the supporting soil. Using a set of artificial records, repeated linear and nonlinea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acceleration to a level where the first yielding of steel in linear and nonlinear analyses is observed and a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ck collapse in the nonlinear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elastic and elastic resistance in terms of displacement ductility factors has been quant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undation flexibility can decrease the ductility of the system and neglecting this phenomenon may lead to erroneous conclusions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flexibly-supported R/C stack-lik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R/C stack-like structures DUCTILITY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haking Table Test of 1/10 Scale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2
作者 LIU Tao, ZhANG Zhi-mei, XIE Li-min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Shenzhen Laiyingd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Shenzhen 518020, China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CAS 2000年第S1期21-24,共4页
A l/10 scale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 C ) frame structure was tested on the 15t-shaking table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Tongji University The structural prototype was a 10-storey office building that was damag... A l/10 scale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 C ) frame structure was tested on the 15t-shaking table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Tongji University The structural prototype was a 10-storey office building that was damaged in the 1985 Mexico major earthquake[1] The original acceleration records in the earthquake were applied as the input waves in the test The dynamical test model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w of similarity, and the effect of the shortage of artificial quality was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carefully made of fine gravel concrete and galvanized iron wire The damage of test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f archetypal building in the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 C frame structure shaking table law of similarity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o Establish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Single Storey—One Bay Infilled R.C.Frames in Scale 1:9,Subjected to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3
作者 Jafar A.Al thawabteh Bilal M.Yasi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8年第4期288-303,共1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construction,specifically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as many researchers did,we have resorted to modelling methods,based on the scaled internal forces.Therefore,this res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construction,specifically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as many researchers did,we have resorted to modelling methods,based on the scaled internal forces.Therefore,this research includes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imed to establish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stic simulations of the cyclic response of small-scale models of one bay,one-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with masonry infills as a preliminary step for sim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uch structural.So,the specimens constructed were 1:9 scale R/C frames.These 1:9 scale infill frames were constructed with prototype materials and were tested in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equence representing specimens of a scale near the prototype(1:3).The tested laboratory models include 1:3 scale infilled R/C frames that were built from original material such as steel,concrete and masonry infills(hollow masonry units and mortar).With the same scale,geometry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1:3 scale 5-story three dimensional building.This program consisted of 16 models,5 bare and 11 masonry infilled.all models refer to single-storey one-bay 1:9 scale as for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a one third of the scale(1:3)as for the prototype(1:3).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in such a way as to prevent shear failure of the columns.Finally,the present paper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of Strength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t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frame MASONRY INFILL walls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tiffness strength displacement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下载PDF
基于国产T3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C型肋结构成型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 黄哲 +3 位作者 杨帆 汪刘才 张君红 韩小勇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C型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针对C型肋结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路线设计优化,通过优化零件封装方式和成型工装固化摆放方式,R角厚度实测值合格率由4.17... 以C型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针对C型肋结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路线设计优化,通过优化零件封装方式和成型工装固化摆放方式,R角厚度实测值合格率由4.17%提高到100%;设计工装回弹角值,制造均衡铺层和对称铺层的试验件外形轮廓均能满足工程要求。通过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的优化方式,本方法成功解决了成型过程中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为国产复合材料改进研究提供借鉴,缩短了国产复合材料应用研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复合材料 C型肋结构 R角厚度减薄 外形轮廓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横向联系的内力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余泉 项贻强 +3 位作者 王建江 王林 伍华成 李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3,105,共4页
利用有限元理论和软件对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建立了空间结构分析模型,对其空间结构性能,尤其是横向联系的内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传统的设计理论———弹性支承连续梁简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典型的桥梁进行实验研究和论证。... 利用有限元理论和软件对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建立了空间结构分析模型,对其空间结构性能,尤其是横向联系的内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传统的设计理论———弹性支承连续梁简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典型的桥梁进行实验研究和论证。结果表明该结构桥梁的横向联系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整体受力与安全,是影响其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分析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 有限元理论 分析 横向联系
下载PDF
锂电池极片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功 许清泉 +2 位作者 朱锡芳 杨辉 徐安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为了提高锂电池极片质量的一致性,设计和实现锂电池极片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为实现极片厚度监控,构建了动态扫描系统,控制C型机构运动,使上下激光传感器完成对锂电池极片动态扫描;为实现极片表面质量均匀性监控,构建基于单个CCD的机器... 为了提高锂电池极片质量的一致性,设计和实现锂电池极片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为实现极片厚度监控,构建了动态扫描系统,控制C型机构运动,使上下激光传感器完成对锂电池极片动态扫描;为实现极片表面质量均匀性监控,构建基于单个CCD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开发人机界面,实现厚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超差处理、极片缺陷的自动识别和处理。实际工业环境使用表明:该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易于扩展,提高锂电池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的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一致性 C型机构 监控
下载PDF
双轴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滞回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姬守中 江欢成 吕西林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62,共8页
实际地震中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是多维的。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是反映其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属性。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梁塑性铰区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塑性铰区等效长度的简便计算公式;建立了“有限纤维”空间线性梁单元模... 实际地震中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是多维的。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是反映其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属性。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梁塑性铰区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塑性铰区等效长度的简便计算公式;建立了“有限纤维”空间线性梁单元模型并推导出了其刚度矩阵;使用“弥散法”来考虑梁锚固钢筋在结点区的粘结滑移对结构整体变形的影响。最后使用空间杆系模型对—承受双向反复荷载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精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塑性铰 有限纤维模型 滞回曲线 双向反复加载
下载PDF
拉压杆模型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田友 苏小卒 方江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6-40,共5页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主要是依据各种构造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计算节点的承载力的方法。拉压杆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塑性理论的下限方法,可以考虑结构中的剪切作用的影响。对四种典型框架节点建立了拉压杆模型,拉压杆模型的计算...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主要是依据各种构造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计算节点的承载力的方法。拉压杆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塑性理论的下限方法,可以考虑结构中的剪切作用的影响。对四种典型框架节点建立了拉压杆模型,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框架节点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还提出与节点区的拉压杆模型对应的外力确定的简明方法。分析表明,在梁和柱中的拉杆与压杆强度足够和纵筋伸入节点核心区足够深且安全锚固的情况下,框架节点拉压杆模型的控制杆件是节点核心区的主斜压杆。因此,基于已有节点试验数据提出一种主斜压杆的验算方法。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拉压杆模型可以拓展到整个框架或与现有的框架计算方法相结合,实现包括节点在内的全框架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节点 拉压杆模型 主斜压杆 结点
下载PDF
振动台三维模拟地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献国 刘涛 +1 位作者 徐勤 柳炳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6,共6页
文章介绍了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10比例整体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构原型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受损。结构动力试验模型按一致相似律设计,考虑了欠人工质量的影响。模型采用细石混凝土和镀锌钢丝精心制作,输入以该地震实际记录... 文章介绍了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10比例整体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构原型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受损。结构动力试验模型按一致相似律设计,考虑了欠人工质量的影响。模型采用细石混凝土和镀锌钢丝精心制作,输入以该地震实际记录为原波的三维地震波,在振动台上重现了原结构的实际震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钢筋混凝土结构 模型试验 相似关系 地震破损
下载PDF
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实用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洪泉 陈颖 +1 位作者 欧进萍 邓学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42-47,共6页
建议采用耗能减震装置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提出了地震损伤结构的修复设计准则,修复地震损伤结构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及修复有损伤结构耗能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说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 耗能装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 加固设计 减震装置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单排灌注桩基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勇 刘亚芹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19,共7页
本文讨论钢筋混凝土单排灌注桩为挡土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朗金土压力计算桩的荷载,用等值梁法和矩阵位移法计算桩的内力,并按规范的方法对灌注桩、围檩、内撑进行设计,对各道支撑进行优化定位分析.优化方法采用惩罚函数法.优化的目标函... 本文讨论钢筋混凝土单排灌注桩为挡土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朗金土压力计算桩的荷载,用等值梁法和矩阵位移法计算桩的内力,并按规范的方法对灌注桩、围檩、内撑进行设计,对各道支撑进行优化定位分析.优化方法采用惩罚函数法.优化的目标函数为整个围护结构的材料耗费.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可节约总材料5%左右,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整个计算由相应的程序完成,程序分为优化、设计、绘图三个部分.程序在HP-386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基坑 围护 结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的空间实体对象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艳斌 吴冲龙 李伟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辅助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 ,必须以野外地质空间实体数据的采集为主线研制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运用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的方法 ,把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实际野外地质填图流程相结合运用到系统... 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辅助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 ,必须以野外地质空间实体数据的采集为主线研制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运用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的方法 ,把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实际野外地质填图流程相结合运用到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 ,研究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空间实体的分析方法和面向野外空间实体的数据对象的分析模型 ;建立了野外地质空间实体E -C -R模型、类层次结构及信息结构模型 ,为系统实现及系统集成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开发路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空间实体 面向对象技术 E-C-R模型 信息结构模型 数据采集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建 邹银生 +1 位作者 何放龙 康光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79-85,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整体结构采用空间力学模型.梁柱构件采用可模拟双向弯矩及轴力相互作用的多弹簧杆单元模型.剪力墙采用可考虑中性轴移动的多垂直杆元模型,并将其进... 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整体结构采用空间力学模型.梁柱构件采用可模拟双向弯矩及轴力相互作用的多弹簧杆单元模型.剪力墙采用可考虑中性轴移动的多垂直杆元模型,并将其进行改进,使之能较方便地用于空间分析.对一幢10层含非平面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和所用单元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剪力墙 地震反应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四川九节龙中新四糖三萜皂苷结构和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缪振春 冯锐 +2 位作者 周永新 李光玉 张清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1-366,共6页
从四川九节龙(Ardisea pusilla A.DC)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三萜皂苷。经过测定,它为:3-0-「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 从四川九节龙(Ardisea pusilla A.DC)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三萜皂苷。经过测定,它为:3-0-「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 阿拉伯糖-仙客来亭A,为一新甲糖皂苷(1)。糖体间和糖体与苷元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采用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核磁共振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龙草药 五糖皂苷 糖链结构测定 核磁共振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的识别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洪泉 欧进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37-43,共7页
通过单层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地震损伤模拟试验,揭示了钢筋混凝上结构地震损伤与动力特性变化的关系;根据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利用可识别参数的地震损伤模型;提出了结构损伤状态参数的识别方法和以此为基础估计结构地震损伤... 通过单层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地震损伤模拟试验,揭示了钢筋混凝上结构地震损伤与动力特性变化的关系;根据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利用可识别参数的地震损伤模型;提出了结构损伤状态参数的识别方法和以此为基础估计结构地震损伤的方法,从而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后损伤识别和修复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地震损伤 动力特性 框架结构
下载PDF
天津市异形柱框轻结构的研究及技术规程编制 被引量:30
16
作者 严士超 陆锡蕾 +2 位作者 陈云霞 康谷贻 曹祖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根据建设部在《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技术发展要点》(试行)文件的住宅结构体系部分中对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的发展、研究规划,扼要介绍了天津市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并着重介绍了天津市标准《大开间住宅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 根据建设部在《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技术发展要点》(试行)文件的住宅结构体系部分中对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的发展、研究规划,扼要介绍了天津市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并着重介绍了天津市标准《大开间住宅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轻结构技术规程》(DB29-16-98)的编制及规程编制主要依据的异形柱框轻结构系列科研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异形柱 框轻结构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架-剪力墙砖房弹塑性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佑发 周福霖 邹银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8年第1期28-33,共6页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剪力墙砖房这类上下混合承重结构体系的空间协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假定楼板为分区刚性,对上部砌体结构进行了空间剪扭分析,并引入了砖墙的滞回特性;对下部框剪结构采用带刚域的杆单元,并引入了墙板单...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剪力墙砖房这类上下混合承重结构体系的空间协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假定楼板为分区刚性,对上部砌体结构进行了空间剪扭分析,并引入了砖墙的滞回特性;对下部框剪结构采用带刚域的杆单元,并引入了墙板单元。可沿任意角度输入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地震动分量,并且采用了改进的Wilson-θ法。针对一个工程实例,应用本文方法进行了弹塑性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房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弹塑性 动力分析
下载PDF
我国地面Fried参数r_0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双喜 付元芬 +2 位作者 黄寅亮 李建国 毛节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在塔塔尔斯基理论模式框架下 ,使用全国 81个气象站 1 986~ 1 995年 1 0年探空资料计算了各测站海拔高度上的Fried参数r0 。统计结果表明 ,r0 的年平均值的分布与相应地形分布基本一致 ,大气湍流的差异对局部地区的r0 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塔塔尔斯基理论模式框架下 ,使用全国 81个气象站 1 986~ 1 995年 1 0年探空资料计算了各测站海拔高度上的Fried参数r0 。统计结果表明 ,r0 的年平均值的分布与相应地形分布基本一致 ,大气湍流的差异对局部地区的r0 有着明显的影响。月平均r0 的高值中心区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可能与相应副热带急流的季节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资料 地形 空间分布 大气湍流 季节变化 结构系数
下载PDF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结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林 李朝国 胡成秋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1-18,共8页
本文结合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坝体设置三条诱导缝,坝体设置周边应力释放缝,坝体不设缝的三种情况,进行了整体结构模型试验。分析了坝体的应力、变形及破坏特性,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拱坝 诱导缝 结构模型试验 拱坝
下载PDF
四种组合墙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综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佑发 袁政强 邹银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149-154,共6页
对六层组合墙砌体、底层框剪、底两层框剪和底三层框剪组合墙砌体四种房屋,从加速度、位移和最大基底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是在给定刚度比的情况下,组合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略优于底部框剪组合墙房屋,底部多层框剪组合墙房屋的... 对六层组合墙砌体、底层框剪、底两层框剪和底三层框剪组合墙砌体四种房屋,从加速度、位移和最大基底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是在给定刚度比的情况下,组合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略优于底部框剪组合墙房屋,底部多层框剪组合墙房屋的抗震性能优于底层框剪组合墙房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剪砌体 组合墙砌体 抗震性能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