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刘文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到2023年1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与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到2023年1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都采取全凭静脉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则增加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诱导前和术中维持,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和Ramsay镇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苏醒时间、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的静态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的的镇静Ramsay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都处于镇静舒适的范围内。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4h的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20.45%,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苏醒时间、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很好的镇静效果,且可减少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静息疼痛情况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严金平 何林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8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静息疼痛情况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行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术前是否采取ESPB联合全身麻醉将其分为ESPB组(49例)...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静息疼痛情况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行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术前是否采取ESPB联合全身麻醉将其分为ESPB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指标(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围术期(术后2 h、术后6 h、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入室时(T_(0))、手术切皮时(T_(1))、手术开始30 min时(T_(2))、手术结束时(T_(3))、拔管时(T_(4))]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术中不良反应事件。结果ESPB组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较短于对照组,术后2 h、6 h和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R、MAP、RR和SpO_(2)比较相当(P>0.05)。ESPB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4.29%,较对照组的34.69%更少(P<0.05)。结论在后路腰椎融合术中,术前采取ESPB联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后路腰椎融合术 静息疼痛情况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在体外循环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郑秋霞 朱音 +1 位作者 陈小敏 陈敏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6期1555-1556,共2页
关键词 ramsay镇静评分 体外循环术后 术后病人 机体应激反应 心脏外科监护 带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刚 冯源 曹学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2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氟...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氟比洛芬酯镇痛治疗,研究组术后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治疗。分别比较术后30分钟及术后4、12、24小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4、12小时研究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明显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酮咯酸氨丁三醇 视觉模拟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THR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血清疼痛介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何智勇 李开南 +1 位作者 彭超 龙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043-1046,1056,共5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THR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血清疼痛介质影响。方法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术后采用布托啡诺...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THR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血清疼痛介质影响。方法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术后采用布托啡诺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清疼痛介质、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ame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VAS评分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Rame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疼痛介质PGE2、SP、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各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术后48h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炎症介质IL-6、MCP-1、HMG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各指标较术后即刻显著降低(P<0.05),术后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氧化应激指标Cu-ZnSOD、GSH-Px、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Cu-ZnSOD、GSH-Px水平较术后即刻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术后即刻显著降低(P<0.05),术后48 h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Cu-Zn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布托啡诺能够有效抑制疼痛介质和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化应激程度,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高龄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应用纳布啡对CHEOP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明 章嘉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对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术后镇痛及镇静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组(N组)、曲马多组(T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手术结束前15 min,N组... 目的:探讨纳布啡对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术后镇痛及镇静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组(N组)、曲马多组(T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手术结束前15 min,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 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N组、T组CHEOPS疼痛评分在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时间点均显著低于C组(P<0.05),N组在不同时间点CHEOPS疼痛评分低于T组;N组患儿Ramsay镇静评分在T1、T2、T3、T4、T5时间点分别为(3.0±0.6)分、(2.9±0.6)分、(2.9±0.7)分、(2.7±0.6)分、(2.5±0.7)分,均显著高于T组、C组(P<0.05);T组患儿Ramsay评分在T1、T2、T3时间点分别为(2.1±0.5)分、(2.0±0.6)分、(2.0±0.6)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三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N组、T组(P<0.05),三组患儿呼吸抑制、头晕头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应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的镇痛、镇静效果好,患儿复苏期平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尿道下裂成形术 纳布啡 CHEOPS疼痛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182例机械通气患者Ramsay镇静评分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玉婵 刘卫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8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 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指导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用药.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ICU的182例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咪唑安定0.1~0.5mg/kg的剂量给予微量推注泵静脉注射,以Ramsay镇静评分评估动态观察24h,... 目的 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指导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用药.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ICU的182例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咪唑安定0.1~0.5mg/kg的剂量给予微量推注泵静脉注射,以Ramsay镇静评分评估动态观察24h,观察镇静程度,调节用药.结果 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能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确判断,为调节用药提供依据.结论 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和结合临床护理观察,能及时获得病人的安全信息,通过每日唤醒计划的实施,减轻镇静药物的依赖性,减少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减少病人的插管天数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镇静评分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在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贝佳妮 张盛杰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4期1536-1537,共2页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指酒精依赖病人在减酒或停酒后出现的急性发作性精神障碍[1],是最严重的酒精戒断症状之一,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知觉异常,严重时会出现全身肌肉粗大震颤、发热、大汗、心率过快、全身衰竭等威胁病人生命的躯体...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指酒精依赖病人在减酒或停酒后出现的急性发作性精神障碍[1],是最严重的酒精戒断症状之一,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知觉异常,严重时会出现全身肌肉粗大震颤、发热、大汗、心率过快、全身衰竭等威胁病人生命的躯体症状。我院应用短效类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注射治疗此病,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方法[2]对病人进行镇静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镇静评分 震颤谵妄 酒精 生命体征 护理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宇宁 陆立仁 杨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2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均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均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镇静,观察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镇静。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情况、麻醉情况(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MMSE、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插管时、插管后5 min、气腹后5 min、拔管后5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h的MMSE评分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镇静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卵巢囊肿切除术 ramsay镇静评分 MMSE评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齐艳艳 杜献慧 +1 位作者 姚翔燕 赵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60-5561,共2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40例(右美托咪定),对照组40例(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等情...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40例(右美托咪定),对照组40例(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一种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P<0.05);伤后6 h两组血浆S-100B水平无显著差异,之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浆IL-6、TNF-α、S-100B的上升速度,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能有效改善预后,对患者的脑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颅脑损伤 手术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法在主动脉夹层病人孙氏手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苗婷 张晓花 湛守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7期3238-3242,共5页
目的:观察Ramsay镇静评分法在主动脉夹层(AD)孙氏手术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2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Standfor A型AD病人,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Ramsay镇静评分法在主动脉夹层(AD)孙氏手术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2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Standfor A型AD病人,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由资历相当的主任医师进行孙氏手术,观察组病人气管拔管后在Ramsay镇静评分法指导下调整镇痛泵泵入剂量,对照组病人气管拔管后连接自动镇痛泵(PCA)自行镇痛,观察两组气管拔管后不同时间点静息运动状态及舒适度,监测两组气管拔管后生命体征,统计两组气管拔管后镇痛泵按压次数、PCA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后2、6、12、24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后2、6、12、24 h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拔管后48 h,观察组PCA消耗量以及PCA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后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Ramsay镇静评分更精准地调整Standfor A型AD病人孙氏手术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在保障镇痛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镇静,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ramsay镇静评分 孙氏手术 术后监护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法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群 张雪 许月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7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Ramsay镇静评分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8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干预,试验组的监护干预采... 目的探讨Ramsay镇静评分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8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干预,试验组的监护干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比较两组各项镇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心动过缓、心动过快、低血压、人机对抗的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amsay镇静评分法干预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可改善心动过缓或过速,低血压和人机对抗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镇静评分 心脏病 先天性 术后监护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评估婴幼儿镇静效果提高影像检查成功率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虹 张萍萍 +2 位作者 魏雪群 梁佩仲 李叶红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Ramsay镇静评分在婴幼儿影像检查镇静中的评估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共54例需要影像检查的婴幼儿进行常规镇静,对比分析应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镇静深度前后,婴幼儿顺利完成影像检查的效果及质量。... 目的:探讨Ramsay镇静评分在婴幼儿影像检查镇静中的评估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共54例需要影像检查的婴幼儿进行常规镇静,对比分析应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镇静深度前后,婴幼儿顺利完成影像检查的效果及质量。结果:在使用麻醉评分系统前主要依据给药时间和护士经验判断患儿镇静效果,总体完成影像检查率为66.67%,其中一次镇静成功率为66.67%;采用麻醉评分法评估婴幼儿镇静效果,总体完成影像检查率为96.29%,其中一次镇静成功率为88.89%,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需要影像检查的婴幼儿进行镇静效果的评估能够显著提升婴幼儿影像检查的成功率,并能大大提高相关诊疗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评分 婴幼儿 镇静 影像检查
下载PDF
Ramsay镇静评分法在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进行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丽满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9期220-221,共2页
目的 :探讨Ramsay镇静评分法在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进行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重症监护病房内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Ramsay镇静评分法在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进行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重症监护病房内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镇静治疗。在对患儿进行镇静治疗时,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镇静评估法判断其镇静的程度,为观察组患儿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判断其镇静的程度。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医疗纠纷发生的次数及患儿镇静药的使用剂量、镇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医疗纠纷发生的次数更少,P <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镇静药的使用剂量更少,其镇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P <0.05。结论 :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判定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镇静治疗的患儿镇静程度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镇静药的使用剂量,降低其镇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镇静评分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工作 镇静治疗
下载PDF
Ramsay评分监测下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15
作者 姜敏 王紫云 +2 位作者 吕顺 王玥雯 孔垂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探究Ramsay评分监测下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的10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是对照组,实施瑞马唑仑麻醉,一组是... 探究Ramsay评分监测下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的10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是对照组,实施瑞马唑仑麻醉,一组是实验组,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马唑仑为基本方案,比较相关指标。结果 2组镇静效果、安全性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患者实施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瑞马唑仑麻醉,可减轻应激反应对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并增强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同时能够缩短浅睡眠与深睡眠、麻醉起效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评分 小剂量 右美托咪定 瑞马唑仑 蛛网膜下腔阻滞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8
16
作者 白日虹 贾志勇 +4 位作者 张晓婷 朱毅 赵艳丽 赵丽 张勤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全身静脉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6μg/kg右美托咪定,15 min后剂量改为0.4μg/kg,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T3)、切片时(T4)、拔管后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变化,术后1 h及4 h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术中麻醉维持药物的用量。结果观察组T1、T3~T5时的心率、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4 h的VAS、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964±251)mg、(3.1±0.8)mg,均少于对照组[(1485±425)mg、(4.8±0.8)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13,P<0.01;t=9.834,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麻醉中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强镇静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右美托咪定 疼痛测定 ramsay镇静评分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老年患者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与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62
17
作者 郄晓娟 郑文婧 +4 位作者 郭洪艳 贾苗苗 于沛霞 李志华 徐贯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与Ramsay镇静评分(R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均行脊椎-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 mg·kg^(-1)静...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与Ramsay镇静评分(R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均行脊椎-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 mg·kg^(-1)静脉输注5 min后以2 mg·kg^(-1)·h^(-1)持续泵注;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记录入室时(T_0),椎管内麻醉后10 min(T_1),给药后5 min(T_2)、10 min(T_3)、20 min(T_4)、40 min(T_5)、60 min(T_6),术毕(T_7)和术后1 h(T_8)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RS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RSS与BIS的相关性。结果两组T_3~T_5时的HR均较T_0时降低(P<0.05),且试验组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__2~T__5时的MAP均较T_0时降低(P<0.05),且对照组MAP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镇静深度均满足手术要求,对照组和试验组的BIS值与RSS均呈负相关性(P<0.05),r值分别为-0.85和-0.88。试验组呼吸抑制、低血压和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辅助老年患者镇静时不良反应发生少,BIS与RSS相关性良好并能够达到使用丙泊酚时的水平,BIS是评价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脑电双频指数 ramsay镇静评分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腹部重症病患术后谵妄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宋芬 刘玥 +3 位作者 殷霞丽 刘晓杰 吴浩 董媛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2期2275-2279,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腹部重症病患术后谵妄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48例拟行手术的老年腹部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给予负荷剂量1μg/kg右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腹部重症病患术后谵妄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48例拟行手术的老年腹部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给予负荷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盐水注入。术中观察组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h),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1、2、3d谵妄发生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0时,两组NSE、血清S100蛋白、TNF-α及IL-1β的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NSE、血清S100蛋白、TNF-α及IL-1β的浓度持续升高,且观察组NSE、血清S100蛋白、TNF-α及IL-1β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谵妄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0 min时相比,两组术后1 h、6 h、12 h、24 h、48 h时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在术后30 min、1 h、6 h、12 h、24 h、48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应用于老年腹部重症患者,可保持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平稳,缩短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减少术后谵妄发生情况,且缩短谵妄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腹部重症 术后谵妄 ramsay镇静评分
原文传递
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燕 赵世娣 +1 位作者 程晓红 何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0-32,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联合...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进行镇静管理,对照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镇静管理,对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比单纯Ramsay镇静评分法更适合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气管拔管 BIS监测 ramsay镇静评分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冯晓潞 蔡越 +2 位作者 赵丽 席俊峰 乔羽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择期拟行胃癌根治术的65~75岁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组(A组...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择期拟行胃癌根治术的65~75岁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组(A组和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前,A组、B组分别静脉泵注0.5μg·kg^(-1)·h^(-1)和0.3μg·kg^(-1)·h^(-1)右美托咪定15 min,C组静脉泵注等负荷剂量的0.9%NaCl溶液15 min;随后A组和B组均以0.3μg·kg^(-1)·h^(-1)的剂量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前30 min,C组泵注等负荷剂量的0.9%NaCl溶液至术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三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的认知功能,统计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率;比较三组术后30 min及术后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A组3例及C组3例因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转入重症监护室而出组。三组间术后第1、3、7天MoCA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B、C组术后第7天MoCA量表评分分别为(26.9±0.7)分、(26.6±1.0)分和(26.3±1.2)分,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术后第1、3、7天PN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组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30 min及术后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术后24 h的Ramsay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减少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PND的发生,增强镇静效果,其中麻醉诱导前以0.5μg·kg^(-1)·h^(-1)剂量给药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麻醉 右美托咪定 认知功能 ramsay镇静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