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聚“大党委”合力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1
作者 高杰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17期53-53,共1页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与深化,客观上函需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构建更为高效、紧密的协作机制,以破解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面临的制度性阻碍。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创新消除部门壁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了绵阳...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与深化,客观上函需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构建更为高效、紧密的协作机制,以破解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面临的制度性阻碍。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创新消除部门壁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了绵阳市安州区村级片区“大党委”机制、资阳市雁江区“大工委十大党委”模式等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区域协同发展 协作机制 要素配置 实践创新 雁江区 有效路径 社会分工
下载PDF
RCEP、贸易比较优势与价值链分工地位
2
作者 周国富 湛婧宁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成员国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成员国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处于RCEP区域价值链的顶端,RCEP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抵御全球价值链重塑带来的冲击;RCEP各成员国比较优势和贸易联系的加强对各自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和以技术进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但是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尽相同,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中国应继续推动完善RCEP合作机制,发挥我国在RCEP区域价值链中“承高启低”的作用,巩固并提升我国在RCEP区域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价值链 分工地位 比较优势 技术进步
下载PDF
地理邻近性影响了区域协同减排吗?
3
作者 廖斌 田彩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化特征,且具有β收敛性。影响效应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以促进作用为主,在非长江经济带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在高等级城市中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促进作用大于普通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分工和能源要素错配影响区域协同减排。基于以上结论,从放大地理邻近性的正外部性、完善作用机制和因地制宜发挥地理邻近性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协同减排 绿色创新分工 能源要素错配 效率增值模型
下载PDF
分工与合作: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庆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集中体现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上。建立有序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集中体现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上。建立有序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打破目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区域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合作是高等教育系统相变的序参量,是建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分工与合作 协同
下载PDF
模块化产业群与区域分工协同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智 黎鹏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7-298,共2页
文章引入模块化理论来研究产业集群,分析了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内涵、竞争力及其演化的三个阶段。然后运用协同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模块化产业集群引发区域分工协同效应的机理,并基于此,分析了协同效应实现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模块化 区域分工 协同
下载PDF
推动新兴区域贸易协定绿色治理协同化:以RCEP与CPTPP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汪万发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2,共9页
绿色治理正日益成为当今区域贸易协定的标配。以RCEP与CPTPP为代表的新兴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实现包容性演进,特别是优先实现绿色治理议题的合作是亟待回答的新课题。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具有良好的制度适配性、主体交叉性和绿色议题治理... 绿色治理正日益成为当今区域贸易协定的标配。以RCEP与CPTPP为代表的新兴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实现包容性演进,特别是优先实现绿色治理议题的合作是亟待回答的新课题。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具有良好的制度适配性、主体交叉性和绿色议题治理契合性。推动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协同化对两者自身发展、包容性互动与全球绿色转型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推动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协同化将面临主体间战略竞争、国际制度竞争、绿色议题外部性等干扰。展望未来,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合作是长期的、双向的,并具有实现互利共赢的条件,有必要继续深入理论研究和积极推进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全球绿色治理 rcep CPTPP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琳 刘莹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3,共7页
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最关键的驱动因素即序参量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路径。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作为连接... 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最关键的驱动因素即序参量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路径。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作为连接序参量与其他变量的重要纽带贯穿始终,即各区域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借助一定程度的跨区域要素流动,参与大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中,同时参与到整体网络的产业分工,并反作用于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及经济联系,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引导、相互依托的协同作用使整体网络协同运转,使整个系统实现初级——中级——高级的协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驱动机制 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产业分工
下载PDF
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客运组织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吕苗苗 倪少权 张强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9年第3期80-84,117,共6页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沿用普速铁路以长途直达为主的旅客运输组织模式,导致区域客流需求不能满足、列车运行图结构变动频繁、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低、列车运行干扰概率大、动车组运用效率低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高速铁路应以中短途客运...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沿用普速铁路以长途直达为主的旅客运输组织模式,导致区域客流需求不能满足、列车运行图结构变动频繁、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低、列车运行干扰概率大、动车组运用效率低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高速铁路应以中短途客运为主、普速铁路以长途客运和货运为主的分工模式。并基于此,提出区域内客流直达为主,跨区域客流换乘为主的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模式,建立了先编制区域干线规格化满能力列车运行图,后通过选线方式编制跨区域列车运行线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思路。最后从旅客流线、换乘设施、列车运行线衔接、调度指挥、票务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客运组织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分工 区域协同 旅客换乘 列车运行图
下载PDF
京津冀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特征与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铁山 席强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及关键支撑。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主要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缓慢有关。京津冀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区域中心城市北京制造业规模偏低,缺乏对周边腹地的辐... 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及关键支撑。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主要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缓慢有关。京津冀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区域中心城市北京制造业规模偏低,缺乏对周边腹地的辐射带动有关。从制造业区域转移特征来看,2013-2018年,京津冀大多数制造业行业体现出向北京转移集中的特征,北京制造业专业化优势明显增强。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并未遵循三地比较优势,致使三地间原本差异化的分工格局正在丧失。总体而言,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并未使三地间分工增强、梯度缩小,三地间制造业发展缺乏协同。当前,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北京在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制造业的疏解缺乏和津冀的协同与衔接,影响了通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效果。因此,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需要根据三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处理好北京制造业疏解与津冀协同、承接的关系,形成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布和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制造业 协同发展 区域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下载PDF
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勇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第5期9-12,共4页
根据"四三三"总体战略思路,结合"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构建"四纵四横"的空间市场一体化基本框架和"二实三虚"的多层次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新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区域分工合作 协同协调发展 新体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兼论RCEP潜在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发勤 刘梦珣 吕雨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0-92,共13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深化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起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成功签署能够助力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构建,能够为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提供新动力。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深化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起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成功签署能够助力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构建,能够为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提供新动力。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出发,对RECP发展与现状进行描述,进一步从RCEP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RCEP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论机制、RCEP潜在经济效应、依托国内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价值链视角,研究RCEP推进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需要在深耕国内大循环提质扩容和国际大循环内外联动的双循环战略目标下,进一步消除国内市场壁垒,发挥传统产业和大市场优势;进一步构建完整高效的内需体系,在消费和投资两个层面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进一步构建包括高中低端的完整产业链,建立协调的区域性产业链集群,加速形成国际区域经济比较优势;进一步激励资本进入创新研究领域,在信息数字化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实现科技强国,依托自主创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rcep 东盟 国内大循环 双循环 价值链分工 产业链 生产要素 规模经济
下载PDF
论区域行政立法协同的合宪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区域行政立法协同使传统的行政立法由"独立立法"迈向"合作立法",因而必须关注其合宪性。目前关于区域行政立法协同的合宪性,存在否定说、暗含说和解释说,但这些学说都有不周延之处。在证成区域行政立法协同合理性... 区域行政立法协同使传统的行政立法由"独立立法"迈向"合作立法",因而必须关注其合宪性。目前关于区域行政立法协同的合宪性,存在否定说、暗含说和解释说,但这些学说都有不周延之处。在证成区域行政立法协同合理性与可行性之基础上,通过解释国家指导思想和国家根本任务的新内涵,得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我国宪法中的重要理念,而区域行政立法协同又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显然,区域行政立法协同具备合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行政立法协同 区域协调发展 分工原则 平等原则 合宪性
下载PDF
央地立法关系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之完善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央地立法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配置与运行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必须考虑的基本范畴。在“单一集权模式”的立法体制下,央地之间形成了“分工型”立法关系,分别对不同重要程度、性质、影响范围等... 央地立法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配置与运行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必须考虑的基本范畴。在“单一集权模式”的立法体制下,央地之间形成了“分工型”立法关系,分别对不同重要程度、性质、影响范围等的事务进行立法。区域分工与协作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由此区域的划定、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制定以及跨界区域和区域性事务治理等构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事项。这决定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体系的完善应重点发挥中央立法的统领与监督作用,同时允许和支持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立法。具体来说,中央层面主要通过制定“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领域专门法和区域特别法等,规范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及保障国家战略区域、国家级区域功能性平台的发展,地方层面通过协同立法为区域性事务提供统一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型”立法关系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 区域特别法 领域专门法 区域协同立法
下载PDF
以产业有效协同助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婷玉 于强 王瑞民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8期67-71,共5页
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综合实力较强的核心城市以及外围卫星城市共同组成的内部联系紧密、高效分工协作的城市化区域,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深受都市圈内产业协同发展的主导与影响。本文对如何以产业有效协同助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 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综合实力较强的核心城市以及外围卫星城市共同组成的内部联系紧密、高效分工协作的城市化区域,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深受都市圈内产业协同发展的主导与影响。本文对如何以产业有效协同助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一是构建以核心城市为主导、周围城市协同发展的都市圈协同治理机制,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组织基础;二是建设协同的都市圈基础设施体系,为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三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为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扎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发展 都市圈 分工协作 协同创新机制 基础设施体系 内部联系 城市化区域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15
《中国经贸》 2019年第24期115-116,共2页
产业转移升级和协同发展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支撑。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分析,三地间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地区之间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高。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法人... 产业转移升级和协同发展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支撑。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分析,三地间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地区之间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高。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法人单位数量持续稳步增长2018年末,京津冀区域内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43.1万家,比2013年末(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长90.5%。在全国法人单位中所占比重为11.2%,比2013年末降低0.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 京津冀区域 产业转移升级 法人单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分工 产业定位
下载PDF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张馨元 《经济管理文摘》 2021年第9期9-10,共2页
面对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RCEP应运而生,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自贸区自此诞生。我国加入了RCEP协定,而RCEP的建立有利有弊,提高我国整体福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解决。RCEP主要目标在于推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 面对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RCEP应运而生,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自贸区自此诞生。我国加入了RCEP协定,而RCEP的建立有利有弊,提高我国整体福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解决。RCEP主要目标在于推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全球贸易复苏及贸易规则重塑,但同时会淘汰部分企业和劳动力。分析RCEP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区域合作现状,在RCEP框架下对我国政府及企业提出建议,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分工合作 产业升级
下载PDF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现状研究
17
作者 朱光瑶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12期45-47,共3页
运用区域分工指数对京津冀制造业领域的29个具体产业的协同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整体上,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水平上升。其中,京冀制造业分工更加合理,协同度提升明显;京津与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度欠缺,存在同构现象。分析认为,欲促... 运用区域分工指数对京津冀制造业领域的29个具体产业的协同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整体上,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水平上升。其中,京冀制造业分工更加合理,协同度提升明显;京津与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度欠缺,存在同构现象。分析认为,欲促进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应更加关注京津与津冀地区制造业同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京津冀协同 区域分工指数
下载PDF
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
18
作者 周海滨 《群众》 2023年第7期20-21,共2页
2023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共建”“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淮安和昆山加强台资产业合作,既是落实国家、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资源整... 2023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共建”“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淮安和昆山加强台资产业合作,既是落实国家、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深入推动淮昆台资产业合作一体化、联动化、高质量发展,对形成江苏南北区域协同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梯度转移 区域协同发展 经济协同发展 结对帮扶 分工协作 新增长极 台资 《政府工作报告》
下载PDF
发挥东南地区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9
作者 踪家峰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23年第11期11-12,共2页
东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东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东南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提出,要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中提出,巩固东... 东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东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东南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提出,要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中提出,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全球产业分工 长江经济带 东部地区发展 东南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度参与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丽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象,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津冀两地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为突出;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天津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考虑到京津冀产业同构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造成的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更好地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协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必须从布局优化、分工合理、产业成链的协同视角出发,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以产业关联度、产业链契合度、资源配置合理度等为标准,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产业跨区域整合,试点横向分税制,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收而设立的各种产业布局壁垒,按照参与产业链条的要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产业分工指数 产业区域配置系数 区位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