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P4.5情景下中国未来干湿变化预估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珂 姜大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9-502,共14页
本文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21个气候模式的试验数据,利用土壤湿度以及由其他8个地表气象要素计算所得的干旱指数,预估了RCP4.5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干湿变化.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21个气候模式的试验数据,利用土壤湿度以及由其他8个地表气象要素计算所得的干旱指数,预估了RCP4.5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干湿变化.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模式对1986~2005年中国现代干湿分布具备模拟能力,尽管在西部地区模式与观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RCP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区域平均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和土壤湿度均有减小趋势,与之对应的是短期和长期干旱发生次数增加以及湿润区面积减小.从2016到2100年,约1.5%~3.5%的陆地面积将从湿润区变成半干旱或半湿润区.空间分布上,干旱化趋势明显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和东南地区,同时短期和长期干旱发生次数在这两个地区的增加幅度也最大,未来干旱化的发生时间也较其他地区要早;只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未来或有变湿倾向,但幅度较小.在季节尺度上,北方地区变干主要发生在暖季,南方则主要以冷季变干为主.造成中国干旱化的原因主要是由降水与蒸散发所表征的地表可用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4.5 干湿气候 土壤湿度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预估
下载PDF
RCP4.5情景下中国季风区及降水变化预估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江 姜大膀 林一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1-910,共10页
本文使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共46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通过对中国区域的年、夏季和冬季降水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评估,择优选取了18个气候模式用来预估RCP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季风区范围、季风降水及其强... 本文使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共46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通过对中国区域的年、夏季和冬季降水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评估,择优选取了18个气候模式用来预估RCP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季风区范围、季风降水及其强度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1986~2004年参考时段,RCP4.5情景下多数模式和所有模式集合平均在不同时段内均模拟出中国季风区面积、季风降水及其强度的增加趋势,最明显的时段出现在2081~2099年。其中,季风区面积扩张是导致季风降水增加的主要因素。在机制上,热力与动力条件变化均有利于季风降水强度的增加以及更多的水汽进入中国东部,从而引起季风区范围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气候模式 季风区 季风降水 rcp4.5情景 预估
下载PDF
未来RCP4.5情景下黄海DMS浓度变化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菲 赵亮 +2 位作者 沈家葳 姚洁 王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04-4314,共11页
使用CORDEX-EA过去气候态(2000-2009年)与RCP4.5情景下近未来气候态(2041-2050年)大气强迫结果驱动中国东部陆架海域耦合DMS模块生态模型,模拟了黄海过去及近未来表层DMS浓度(C_(DMS)),探究了黄海近未来C_(DMS)时空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因... 使用CORDEX-EA过去气候态(2000-2009年)与RCP4.5情景下近未来气候态(2041-2050年)大气强迫结果驱动中国东部陆架海域耦合DMS模块生态模型,模拟了黄海过去及近未来表层DMS浓度(C_(DMS)),探究了黄海近未来C_(DMS)时空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未来黄海C_(DMS)的年循环发生变化,北黄海C_(DMS)极高值出现月份由5、9月转变为4、10月,南黄海由4、9月转变为4、8月;局部C_(DMS)高值区也发生变化,春季山东半岛附近海域、夏季苏北浅滩、南黄海中东部、秋季南黄海东部C_(DMS)高值区加强,夏季山东半岛附近C_(DMS)高值区减弱.近未来热通量、风应力对山东半岛、南黄海中东部海域C_(DMS)影响较大;降水量、云量对西朝鲜湾C_(DMS)的影响占优;苏北浅滩C_(DMS)受多个气候因子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DMS浓度 rcp4.5情景 黄海 CORDEX-EA 生态模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Projections of 2.0°C Warming over the Globe and China under RCP4.5 被引量:20
4
作者 Zhang Y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6期514-520,共7页
The outputs of 17 models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of 2.0°C warming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globe and C... The outputs of 17 models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of 2.0°C warming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globe and China under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 4.5 scenario. The simulations of the period 1860-1899 in the "historical" experiment are chosen as the baseline. The simul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RCP4.5 experiment are chosen as the future project. The multi-model ensemble mean (MME) shows that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would cross the 2.0°C warming threshold in 2047. Warming in most of the models would cross the threshold during 2030-2060. For local warming, high-latitude area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how the fastest warming over the globe. Land areas warm substantially faster than the oceans. Most of the southern oceans would not exceed the 2.0°C warming threshold within the 21st century. Over China, surface warming is substantially faster than the global mean. The area-averaged warming would cross the 2.0°C threshold in 2034. Locally, Northwest China shows the fastest warming trend, followed by Central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Central China, East China, and South China are the last to cross the 2.0°C warming threshold. The diversity of the models is also estimated in this study. Generally, the spread among the models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there is smaller spread among the models for the areas with the faster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warming 2.0°C threshold rcp4.5 globe China
下载PDF
Climate Services Elaboration for Cocoa Cultivation in Côte d’Ivoire: Contribution of CORDEX Climate Projections
5
作者 Adama Bamba Fidèle Yoroba +6 位作者 N’Datchoh Evelyne Toure Kouakou Kouadio Mory Ouattara Kakou M’bo Mamadou Cherif Daouda Kone Arona Diedhi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3期358-375,共18页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contribution of climate projections to improving rainfall information for cocoa crop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Côte d’Ivoire.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fourteen local...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contribution of climate projections to improving rainfall information for cocoa crop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Côte d’Ivoire.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fourteen localities in these two climatic zones. Simulation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ORDEX ensemble a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CHIRPS. They cover the period 1991-2005 for the reference period and the future period from 2021 to 2050 for the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 In addition,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water requirements necessary during the critical phase of the cocoa tree (the flowering phase) for a good yield from the cocoa production chain on the one hand, and on a selection of three climate indices CDD, CWD and r95PTOT to study their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ver two future periods 2021-2035 (near future) and 2036-2050 (medium-term) on the other. These climatic indices influence cocoa cultivation and their use in studies of climatic impacts on agriculture is of prime importance. The analysis of their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is work also contributes to providing climate services based on rainfall, to which cocoa crops are highly sensitiv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DD and CWD indices vary from one region to another depending on latitude. For the fourteen localities studied,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dry days (CDD) could increase between now and 2050, while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wet days (CWD) could decrease over the period 2021-2035 and then increase over the period 2036-2050. The localities of Tabou, Aboisso and San-Pedro record high numbers of CDD index and CWD index for both projection scenario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CP8.5 scenarios are having an impact on cocoa growing in Côte d’Ivo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a rcp4.5 rcp8.5 Climate Indices Côte D’ivoire
下载PDF
CMIP5多模式资料中气温的BMA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智协飞 王晶 +2 位作者 林春泽 彭婷 王佳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5-412,共8页
利用CMIP5的8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气温的回报结果进行贝叶斯模式平均(简称BMA)试验,并采用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连续等级概率评分等对多模式集合平均(简称EMN)和BMA的回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EMN的回报效果优于8... 利用CMIP5的8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气温的回报结果进行贝叶斯模式平均(简称BMA)试验,并采用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连续等级概率评分等对多模式集合平均(简称EMN)和BMA的回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EMN的回报效果优于8个单模式的回报效果,而BMA的回报效果最好,其区域平均的均方根误差比EMN小0.5℃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中等排放情景RCP4.5下CMIP5模式中的年际年代际预估资料对2011—2035年的气温进行预估。研究发现东亚地区在2011—2035年气温将普遍升高,海洋上的增暖幅度较小,陆地上的增暖幅度较大,且增暖幅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青藏高原及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升高,升温幅度在1℃左右,而南方的升温幅度较小,约为0.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贝叶斯模式平均 连续等级概率评分 rcp4.5排放情景
下载PDF
CSIRO-Mk3.6.0模式及其驱动下RegCM4.4模式对中国气候变化的预估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冬峰 韩振宇 石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7-568,共12页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对全球模式CSIRO-Mk3.6.0在RCP4.5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试验结果(1950—2100年)在东亚地区进行25 km动力降尺度试验,比较了CSIRO-Mk3.6.0和Reg CM4.4预估中国地区的21世纪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模式预估未来中...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对全球模式CSIRO-Mk3.6.0在RCP4.5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试验结果(1950—2100年)在东亚地区进行25 km动力降尺度试验,比较了CSIRO-Mk3.6.0和Reg CM4.4预估中国地区的21世纪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模式预估未来中国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升温幅度具有区域性特征,RegCM4.4预估区域平均升温幅度低于CSIRO-Mk3.6.0,但二者年际波动基本一致。两个模式预估未来降水在中国西部以持续增加为主,东部则表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预估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呈现冬季明显增加,夏季微弱减少的特点。此外,为了解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降水预估的不确定性,对本研究和以往RegCM3使用相同分辨率模拟得到的未来降水预估进行了对比,两个区域模式预估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未来降水一致性增加,东部存在明显不一致(冬季中、高纬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预估 RegCM4.4 中国区域 rcp4.5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梦婷 张玉静 +3 位作者 佟金鹤 李阔 潘婕 许吟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输出的RCP4.5气候情景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1981—2010年,至2071—2097年冬小麦种植北界将平均向北移动147.8 km,北移面积约1.86×10~5 km^2。选取代表光、温、水资源的9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标,探究未来情景...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输出的RCP4.5气候情景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1981—2010年,至2071—2097年冬小麦种植北界将平均向北移动147.8 km,北移面积约1.86×10~5 km^2。选取代表光、温、水资源的9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标,探究未来情景下,2021—2097年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基准时段(1961—1990年),未来潜在北移区内光照资源变化呈减少趋势;热量资源呈明显增加趋势,在21世纪末的30年,波动性加大;降水资源整体增加趋势不明显,但波动性亦呈现增大趋势。(2)未来潜在北移区内,2030T(2021—2050年)、2050T(2041—2070年)和2070T(2061—2090年)时段光照资源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减少幅度较大,而在西南部较小;热量资源在研究区域的北部增加比南部明显;降水资源则主要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4.5 冬小麦 种植北界 农业气候资源
下载PDF
中国干湿区变化与预估 被引量:31
9
作者 姜江 姜大膀 林一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6,共14页
本文采用干湿指数对1962~2011年中国干湿区范围变化进行了集中分析,并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对其变化趋势开展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1962~2011年平均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 本文采用干湿指数对1962~2011年中国干湿区范围变化进行了集中分析,并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对其变化趋势开展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1962~2011年平均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分别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8%、11.7%、22.4%、32.6%和30.5%。期间,中国区域年干湿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表现为西部湿润化和东部干旱化的特征。显著缩小的是湿润区和极端干旱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则显著扩大,这表明中国气候敏感区域在扩张。春季和秋季干湿指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的较为一致,冬季西北呈干旱化,夏季东南部地区为湿润化。相对于参考时段1986~2005年,在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情景下18个气候模式中位数的预估结果中,降水仅在东南南部减少,而潜在蒸散发在全区域增加,由于潜在蒸散发的增量超过了降水的增幅,中国区域将整体趋于干旱化,仅在西北地区呈湿润化特征;未来湿润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缩小,气候敏感性高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仍将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指数 CMIP5模式 rcp4.5情景 预估
下载PDF
21世纪格陵兰冰川融化速率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娟 左军成 +2 位作者 谭伟 陈美香 赵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32,共11页
本文利用大洋环流模式POP研究RCP4.5情景下21世纪格陵兰冰川不同的融化速率对全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1%增加时,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动力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格陵兰冰川在低速... 本文利用大洋环流模式POP研究RCP4.5情景下21世纪格陵兰冰川不同的融化速率对全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1%增加时,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动力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格陵兰冰川在低速融化时并不会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3%和每年7%增加时,动力海平面在北大西洋副极地、大西洋热带、南大西洋副热带和北冰洋海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格陵兰冰川快速融化导致大量的淡水输入附近海域,造成该上层海洋层化加强和深对流减弱,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显著减弱;与此同时,热比容海平面在北冰洋、格陵兰岛南部海域和大西洋副热带海域显著下降,而在热带大西洋和湾流海域明显上升;此时盐比容海平面的变化与热比容海平面是反相的,这是由于大量的低温低盐水的输入,造成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变冷变淡、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热盐环流显著减弱,引起了太平洋向北冰洋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减少,导致了北冰洋海水变冷变淡,同时热带大西洋滞留了更多的高温高盐水,随着湾流被带到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低温低盐的海水,被风生环流输运到副热带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21世纪 格陵兰冰川 rcp4.5 经向翻转流
下载PDF
未来RCP4.5情景下非洲地区主要气候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玉洁 戴君虎 +1 位作者 陈鹏飞 邵全琴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2-1528,共7页
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增温和降水减少已影响到非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本文利用Had GEM2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RCP4.5情景数据,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对非洲大陆2010-2099... 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增温和降水减少已影响到非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本文利用Had GEM2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RCP4.5情景数据,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对非洲大陆2010-2099年主要关键气候要素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探讨了非洲大陆未来90年包括降水、辐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各气候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差异:(1)相较于1970-1999年基准时段,未来3个时段(2020s、2050s、2080s)降水均增加,在2080s增至峰值,增加地区集中在20°N附近的尼日尔、乍得、利比亚等国;最高增幅达4.5%;(2)辐射增加区域分布在赤道地区和非洲大陆的南北两端,尤其是高海拔地区,如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阿特拉斯山脉附近,加丹加高原等地,最大增幅达0.04%;(3)未来90年非洲地区气温增加明显,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增幅由2020s、2050s、2080s依次递增,到2080s达到最大值,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最大增幅分别达到5、4.3和5.1℃。总体上,未来90年非洲大陆的气温较1970-1999年基准时段明显增多,但靠近海域的沿海地区增温较小,这是由于受到近海寒流的影响,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气温增幅过高也将不利于未来农业生产和地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气候要素 时空演变 rcp4.5
原文传递
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梦婷 张玉静 +3 位作者 佟金鹤 李阔 潘婕 许吟隆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6期73-81,共9页
基于PRECIS模拟的中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RCP 4.5情景下高分辨率(50 km×50 km)气候情景估算未来(2071—2097年)相对于1981—2010年冬小麦潜在北移区的范围,选取与冬小麦生长相关的光、温、水资源的9项气候指标,分析1981—2010年中国... 基于PRECIS模拟的中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RCP 4.5情景下高分辨率(50 km×50 km)气候情景估算未来(2071—2097年)相对于1981—2010年冬小麦潜在北移区的范围,选取与冬小麦生长相关的光、温、水资源的9项气候指标,分析1981—2010年中国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包括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吉林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DTOPSIS方法进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配置评价。结果表明:1981—2010年中国冬小麦潜在北移区辐射为东低西高,年际间辐射为减少的趋势;热量资源主要为中部的山西省较好、西部的陕西省和北部的辽宁省南部地区较差,热量资源的5项指标(年平均气温、年负积温、生长季≥0℃积温、极端低温和无霜期)均为增加的趋势;降水资源主要为东高西低,年降水量和湿日数均为减少的趋势,但冬小麦生长季内降水量则为增加的趋势。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总体配置较好的地区为辽宁省东部的丹东和岫岩等地,农业气候资源总体配置较差地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翁牛特旗、河北省的围场及山西省的右玉和五寨等地区。相较于1980—2010年,未来2071—2097年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内辽宁省冬小麦的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小,而冬小麦次适宜种植区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西南部的陕西和宁夏等地区由原来的冬小麦次不适宜种植区转变为次适宜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水 rcp4.5 DTOPSIS方法
下载PDF
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中的应用——以江苏冬小麦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陶苏林 申双和 +1 位作者 李雨鸿 高苹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7,共14页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1.1(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1),耦合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4)输出的1961-1990年(基准时段)气候模拟数据,并根据同期实测资料,确定模拟值和实测...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1.1(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1),耦合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4)输出的1961-1990年(基准时段)气候模拟数据,并根据同期实测资料,确定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与方差订正参数,构建气候模拟数据的误差订正模型。利用1991-2005年(验证时段)模拟数据与实测资料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对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下2021-2050年(未来时段)气候模拟数据进行订正,同时通过潜力衰减方法预估未来江苏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格局。结果表明:将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应用到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是有效的。以均值传递函数和方差信息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订正江苏逐日气候模拟数据。订正后的秋冬季气温、辐射量、蒸散量和冬春季降水量模拟偏差明显减小。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冬小麦的成熟期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介于153~175和153~174,较基准时段均明显提前。两种情景下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介于10335~14368kg·hm^(-2)和9991~13708kg·hm^(-2),较基准时段呈下降趋势。其变异系数分别介于7.6%~14.6%和7.5%~13.6%,较基准时段呈增大趋势,表明江苏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趋于不稳定。未来时段,徐州中北部、连云港东北部、宿迁西部以及盐城东南部冬小麦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生产潜力(≥12501kg·hm^(-2)),该省应确保这些地区的冬小麦种植用地。研究建议,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应考虑利用研究区实测资料对气候模拟数据进行订正,以提高预估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 数据订正 rcp4.5rcp 8.5情景 气候生产潜力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三峡库区降水变化模拟与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若瑜 谭云廷 +1 位作者 程炳岩 郭渠 《干旱气象》 2017年第2期291-298,共8页
基于三峡库区1961—2005年逐日降水格点数据,评估由BCC_CSM1.1模式驱动的RegCM4区域气候模式、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三峡库区年平均降水量、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筛选出与观测更为接近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数据,预估在... 基于三峡库区1961—2005年逐日降水格点数据,评估由BCC_CSM1.1模式驱动的RegCM4区域气候模式、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三峡库区年平均降水量、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筛选出与观测更为接近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数据,预估在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2016—2050年三峡库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egCM4和CCLM模式能够模拟出三峡库区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但在库区东南部模拟的数值均偏少,而对暴雨强度不具备模拟能力。总体而言,CCLM模式对三峡库区降水的模拟效果好于RegCM4。在RCP4.5情景下,2016—2050年三峡库区年降水量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趋势,而年暴雨日数将显著增加,平均较当代(1986—2005年)增加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RegCM4 CCLM 降水 rcp4.5情景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气温变化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与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若瑜 谭云廷 +1 位作者 程炳岩 郭渠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9-476,491,共9页
基于三峡库区1961—2005年气温逐日格点数据,评估由BCC_CSM1.1模式驱动的RegCM4区域气候模式、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三峡库区平均气温、极端高温的模拟能力,选用与观测值更为接近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预估三峡库区... 基于三峡库区1961—2005年气温逐日格点数据,评估由BCC_CSM1.1模式驱动的RegCM4区域气候模式、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三峡库区平均气温、极端高温的模拟能力,选用与观测值更为接近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预估三峡库区在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16—2035年气温变化。结果表明:RegCM4和CCLM模式均能模拟出三峡库区多年平均气温、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形态,但均在库区东北部模拟的年平均气温偏低、高温日数偏少、高温强度偏小。同时,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出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年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但对高温强度的年际变化模拟较差。总体而言,CCLM模式对三峡库区气温的模拟效果好于RegCM4。RCP4.5情景下,三峡库区2016—2035年平均气温、高温日数比当代(1986—2005年)分别增加0.6℃和5d,高温强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RegCM4 CCLM 气温 rcp4.5情景
下载PDF
云南气候变化高分辨率模拟与RCP4.5情景预估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娴韵 苏布达 +2 位作者 黄金龙 高蓓 王艳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6-481,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 Mode)对云南省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资料,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试验期(1961~2005年)的模拟结果与同期25个气象站的观测值,并对RCP4.5情景下的近期(2030~2040年)气温可能变化趋...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 Mode)对云南省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资料,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试验期(1961~2005年)的模拟结果与同期25个气象站的观测值,并对RCP4.5情景下的近期(2030~2040年)气温可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1)CCLM区域气候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云南省气温的演变趋势,而对降水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弱;(2)RCP4.5情景下,年平均气温(T)、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 n)将呈现一致上升趋势,2030~2040年比基准期1986~2005年上升幅度均为1.2℃;(3)2030~2040年,云南省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增加,冷事件可能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M区域气候模式 rcp4.5 云南
原文传递
地球工程对中国未来降雨时空分异格局的潜在影响(2010-2099)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孔锋 孙劭 +1 位作者 王品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07,121,共10页
《巴黎协定》确定的1.5℃和2℃温控目标下,全球减排压力剧增,因此地球工程温控手段被多次讨论。针对地球工程中讨论最多的太阳辐射管理,基于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实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5)两种情景,以2010-2099年中国日值降雨量数... 《巴黎协定》确定的1.5℃和2℃温控目标下,全球减排压力剧增,因此地球工程温控手段被多次讨论。针对地球工程中讨论最多的太阳辐射管理,基于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实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5)两种情景,以2010-2099年中国日值降雨量数据对两种情景下的中国降雨量时空分布及其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序列上,地球工程有利于中国整体降雨量的增加。2010-2099年和2020-2069年两种情景下的中国降雨量呈增加趋势,且2010-2099年地球工程情景下的降雨量增加趋势大于非地球工程,而2020-2069年两种情景下变化趋势的相差幅度不大。2070-2099年,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地球工程情景下的降雨量呈增加趋势,而非地球工程呈减少趋势;七大地理分区的降雨量变化趋势在地球工程情景下高于非地球工程。(2)在空间格局上,不同研究时段在两种情景下的中国降雨量空间分布相似,仅面积分布有所不同。地球工程实施期间多数地区降雨量减少,地球工程结束后的2070-2099年降雨量明显显著。(3)2010-2099年地球工程情景下的降雨量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多于非地球工程,尤其是2070-2099年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中国降雨量增加区域明显增多。降雨量波动特征在地球工程情景下相比非地球工程整体有所减小,地球工程情景下的中国降雨年际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工程 rcp4.5 降雨变化 区域差异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及未来情景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从慧 申双和 陶苏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9-1315,共7页
利用江苏省60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与Reg CM4.0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数据,分析江苏省近52年的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并预估未来时段(2015-2050)光、温、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江苏省60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与Reg CM4.0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数据,分析江苏省近52年的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并预估未来时段(2015-2050)光、温、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2年,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2.78 MJ/m2,≥0℃活动积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变化为每10年89℃,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年际波动明显,其中1970s的平均降水量和1980s的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最少。与基准气候相比(1961-2005年),未来2种气候情景下≥0℃活动积温、太阳总辐射均呈递增趋势;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RCP4.5情景下呈现递增趋势,RCP8.5情景下呈现递减趋势,参考作物蒸散量在2种情景下大体变化趋势一致,2种情景下水分盈亏差异较大,其中RCP8.5情景下苏北地区水分短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和布局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rcp4.5 rcp8.5
下载PDF
不确定性条件下分布式农业生产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友芝 李强坤 +2 位作者 韩金旭 张翔宇 殷会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6-323,共8页
构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和分布式作物模拟模型的空间分布式农业生产预警模型来实现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综合警情预警预报。模型采用空间分布式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作为警情指标来计算系统警级,引入梯形模糊数来表征目标产量和水分生产... 构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和分布式作物模拟模型的空间分布式农业生产预警模型来实现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综合警情预警预报。模型采用空间分布式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作为警情指标来计算系统警级,引入梯形模糊数来表征目标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不确定性,采用空间分布式作物模拟模型来模拟常规灌溉、0.8倍常规灌溉和0.6倍常规灌溉下的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进而对现状1976—2012年和未来RCP4.5情景下2026—2045年不同灌溉水平下进行农业生产风险预报预警,并衡量了未来20年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静态协调度和每5年4个周期的动态协调度。结果表明,同一作物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灌溉水平下预警等级不同,警级随着灌溉水平的降低呈现不规则变化规律,协调性随着灌溉水平的降低而减小。模型能够识别出未来气候变化不同节水灌溉水平下的空间异质性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警级,实现精准化农业生产风险预警预报,有利于实现高效率降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式预警 梯形模糊数 亏缺灌溉 rcp4.5情景 气候变化 分布式作物模拟模型
下载PDF
RCP4.5情景下中国人口对高温暴露度预估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蕾 黄大鹏 杨冰韵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38-2248,共11页
基于CMIP5的逐日最高温度模拟资料、GGI情景数据库逐年代人口数据,在RCP4.5情景下,以对应栅格高温日数与人口数量的乘积作为人口对高温的暴露度指标,通过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未来中国人口对不同强度高温的暴露度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基... 基于CMIP5的逐日最高温度模拟资料、GGI情景数据库逐年代人口数据,在RCP4.5情景下,以对应栅格高温日数与人口数量的乘积作为人口对高温的暴露度指标,通过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未来中国人口对不同强度高温的暴露度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时段(1981-2010年),中国人口对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从2021-2040年开始明显增加,至2081-2100年暴露度分别增加了5.7倍和17.5倍;除了中国西部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人群均受高温的影响,在21世纪中后期中东部大部人口对高温的暴露度超过10.0×106人?d;相比基准时段,随着年代的增长,中国人口对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在范围和强度上均有明显增加;2081-2100年,人口对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增幅减缓。从气象地理区域上看,未来各时段人口对高温、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增加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江南和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对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增幅较小。高温日数变化对全国人口对高温暴露度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最明显。多模式集合的预估结果可以为防控未来高温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4.5 人口 高温日数 暴露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