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开菲尔发酵液中的酵母菌 被引量:7
1
作者 范佳 武伟伟 李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17,共4页
利用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了内蒙古牧区传统开菲尔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为筛选可发酵特色乳酒的酵母菌奠定基础。对所分离纯化得的酵母菌进行菌落特征和细胞显微形态区分,在形态鉴定基础上,选择代表菌进行26S r DNA D1/D2区序... 利用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了内蒙古牧区传统开菲尔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为筛选可发酵特色乳酒的酵母菌奠定基础。对所分离纯化得的酵母菌进行菌落特征和细胞显微形态区分,在形态鉴定基础上,选择代表菌进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6株酵母菌,形态聚类为5类,经DNA提取、26S r DNA D1/D2区PCR扩增、酶切、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鉴定为5种分子类型的酵母菌,分别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诞沫假丝酵母菌(Candida zeylanoides)、发酵毕赤酵母菌(Pichia fermentans)、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孢圆酵母菌(Torulaspora delbrueckii)。传统开菲尔发酵液中分离到的酿酒酵母,具有可发酵特色乳酒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开菲尔 酵母菌 2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 乳酒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香蕉根部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初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羡心 刘先宝 +3 位作者 时涛 林春花 蔡吉苗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72-776,共5页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香蕉根部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随机选择1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未培养及可培养的芽孢杆菌、雷尔氏菌、伯克氏菌、戴尔福特菌、肠杆菌等细菌的序列同源性在97%~100%之间,说明香蕉根部...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香蕉根部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随机选择1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未培养及可培养的芽孢杆菌、雷尔氏菌、伯克氏菌、戴尔福特菌、肠杆菌等细菌的序列同源性在97%~100%之间,说明香蕉根部存在大量未培养及可培养的内生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16S rdna序列分析 内生细菌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在注射剂微生物污染鉴定及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孙雪奇 陈婕 +2 位作者 秦力 杨小蓉 袁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对一次注射剂无菌检查阳性结果进行溯源。方法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污染菌A1和污染调查中采集的1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A1的鉴定结果为科氏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 目的对一次注射剂无菌检查阳性结果进行溯源。方法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污染菌A1和污染调查中采集的1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A1的鉴定结果为科氏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菌株的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结合PFGE分析显示A1来自无菌检查使用的隔离器污染。结论制药企业可以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生产和检验中污染菌的鉴定和溯源,但对于与如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一样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的菌株,需要结合其他同源性分析方法进行最终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污染 同源性分析 葡萄球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PFGE
下载PDF
应用16S rDNA扩增子序列分析去卵巢骨丢失小鼠口腔菌群的变化
4
作者 陈浩彬 罗世城 +7 位作者 曹祚 张攻孜 张书威 隋熠 盛晨 石斌 罗杨 张立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1-407,F0003,共8页
背景口腔微生物失调加重了多种口腔疾病和系统性疾病的进程。进入绝经后期的妇女罹患口腔黏膜病和加速牙周骨质丢失的风险更高,但口腔菌群变化与女性进入绝经后期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目的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初步观察卵巢切除小鼠... 背景口腔微生物失调加重了多种口腔疾病和系统性疾病的进程。进入绝经后期的妇女罹患口腔黏膜病和加速牙周骨质丢失的风险更高,但口腔菌群变化与女性进入绝经后期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目的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初步观察卵巢切除小鼠的口腔菌群结构变化。方法16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和假手术(sham-operated,Sham)组。卵巢切除术4周后对股骨进行显微CT扫描和骨密度与骨参数的分析,取小鼠口腔拭子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显著下降,骨表面积/骨体积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口腔菌群共同含有687种ASVs,Sham组特有1086种,OVX特有930种。OVX组的Chao1指数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Sham组(P<0.05)。门水平上OVX组的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丰度较Sham组下降(P<0.05)。属水平上OVX组的梭杆菌属、乳酸乳球菌属、萨特氏菌属等菌属的丰度相比SHAM组降低(P<0.05);放线菌属等菌属的丰度相比Sham组升高(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Sham组厚壁菌门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结论卵巢切除小鼠出现骨丢失现象,并且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初步为研究绝经后妇女口腔菌群改变与口腔疾病加重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序列分析 绝经后期 口腔 微生物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载PDF
海南长春花黄化病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2 位作者 符瑞益 叶莎冰 吴云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16,共5页
Periwinkle(Catharanthus roseus) yellow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Hainan. Periwinkle′s leaf tissue with symptoms was assayed for phytoplasma infection by using PCR assay employing phytoplasma universal 16S rRNA gene pri... Periwinkle(Catharanthus roseus) yellow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Hainan. Periwinkle′s leaf tissue with symptoms was assayed for phytoplasma infection by using PCR assay employing phytoplasma universal 16S rRNA gene primers (Rl6mF2/Rl6mR1). A PCR product (about 1.4 kb) was amplified from periwinkle showed yellows. Nucleotide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mplified 16S rDNA contained 1 432 nucleotides, the most homology was 98.1% with the members of elm yellows group (16S r Ⅴ) and clustered in the same clade, while it was under 96.1% with other phytoplasma groups.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hytoplasma sample belonged to 16S rⅤgroup and was tentatively named as Hainan periwinkle yellows phytoplasma (PY-H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existence of 16S r Ⅴ group phytoplasma in naturally infected periwink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序列分析 植原体 长春花 黄化病 多年生草本植物 16S ASTER 海南
原文传递
3株果实采后葡萄孢属真菌ITS区rDNA序列与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婷 陈其葳 +3 位作者 张燕 张萌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9-55,共7页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草莓、蓝莓和樱桃果实中分离到3株丝状真菌138#、233#和366#。综合形态学特征观察与ITS区r 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3株真菌均为葡萄孢属病原菌(Botrytis)。分子鉴定进化树和碳源代谢聚类分析结果,都得到菌株138#...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草莓、蓝莓和樱桃果实中分离到3株丝状真菌138#、233#和366#。综合形态学特征观察与ITS区r 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3株真菌均为葡萄孢属病原菌(Botrytis)。分子鉴定进化树和碳源代谢聚类分析结果,都得到菌株138#与366#在一个大的分支上,而菌株233#在一个分支上。菌株138#鉴定结果与Botrytis cinerea(KJ937044.1)在同一分支上亲缘性达100%,且与366#亲缘性达99%;菌株233#鉴定结果与Botrytis elliptica(EU519207.1)在同一分支上且亲缘性达100%。95种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表明,3株葡萄孢属病原菌对吐温80、N-乙酰-D-半乳糖胺、N-乙酰-D-葡萄糖胺和苦杏仁苷等67种碳源的代谢能力相同,包括56种最适碳源、1种可利用碳源和10种不可利用碳源,Biolog系统中鉴定出3株丝状真菌均与B.cinerea Pers.BGA相近,其中菌株233#与B.cinerea的代谢指纹图谱最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葡萄孢菌 ITS区rdna序列分析 碳源代谢指纹图谱
下载PDF
1株蒜薹采后病原真菌的鉴定、rDNA ITS序列及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友升 何欣萌 +3 位作者 张燕 张萌 李健 李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1-175,共5页
为明确蒜薹贮藏期致病菌种类,增强采后病害防治针对性,从自然发病的苍山草薹上分离到1株丝状致病真菌,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为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ni),分析其对95种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发现该菌对碳源适应性较强,... 为明确蒜薹贮藏期致病菌种类,增强采后病害防治针对性,从自然发病的苍山草薹上分离到1株丝状致病真菌,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为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ni),分析其对95种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发现该菌对碳源适应性较强,最适碳源有D-果糖、蔗糖、麦芽糖、α-D-葡萄糖、D-半乳糖等75种,可利用碳源有5种:D-葡萄糖胺、D-塔格糖、γ-羟丁酸、D-苹果酸和尿苷,不可利用碳源有N-乙酰-β-D-甘露糖胺、N-乙酰-D-半乳糖胺、L-海藻糖、i-赤藓糖醇、葡糖醛酰胺等1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采后病害 ITS rdna序列分析 碳源代谢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一株海洋细菌MZ0306A1的16SrDNA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闵怀 黄备 +4 位作者 刘小宇 许强芝 唐静亮 胡颢琰 王婕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7,共5页
PCR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气体和土壤的环境污染监测中。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洋细菌监测中,从浙江南部沿海表层海水中分离到一林海洋细菌MZ0306A1,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 PCR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气体和土壤的环境污染监测中。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洋细菌监测中,从浙江南部沿海表层海水中分离到一林海洋细菌MZ0306A1,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DNA片段约为1.5 kb。测序后将所测得的序列在NCBI网站中进行相似性搜索,得到该细菌的结果与Halomonas variabilis strain DSM 3051的相似性最高,为97%,故命名为嗜盐单胞菌属。该细菌的16S rDNA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序列收录号为EU124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海洋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贤美 王洁 +2 位作者 付丽 翟浩 孙清荣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2,共7页
黄蒿为菊科蒿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医学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植原体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常引起丛枝、小叶、黄化、簇生等症状。从山东泰山山涧采集到表现丛枝症状的感病黄蒿植株,以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通用... 黄蒿为菊科蒿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医学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植原体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常引起丛枝、小叶、黄化、簇生等症状。从山东泰山山涧采集到表现丛枝症状的感病黄蒿植株,以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对R16F2n/R2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大小为1 244 bp的片段,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和纸花黄化植原体(JX128698)一致性分别为99.4%和99.8%。系统进化树显示,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登录号:KT899994)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和纸花黄化植原体(JX128698)处于同一分支。植原体分类鉴定在线工具i Phy Classifier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片段与16Sr XII-A亚组代表性植原体(AF248959)相似系数为1.0,表明黄蒿丛枝病植原体归属于16Sr XII-A亚组。利用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特异性引物对STOL4f/r进行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 754 bp的片段,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一致性为99.5%,i Phy Classifier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登录号:KU759570)与AF248959相似系数为1.0,验证了植原体通用引物对R16F2n/R16R2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综上,将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确定为16Sr XII-A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蒿丛枝病 葡萄黄化植原体 分子鉴定 16S rdna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安徽桑黄花型萎缩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分析及分子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全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2-646,共5页
Mulberry yellow dwarf(MYD)disease is an quarantine disease and the causal agent is a phytoplasma.Two pairs of published universal primer,P1/P7 and Rm16F2/Rm16R1,based on the 16S-23S rDNA sequence of phytoplasma and to... Mulberry yellow dwarf(MYD)disease is an quarantine disease and the causal agent is a phytoplasma.Two pairs of published universal primer,P1/P7 and Rm16F2/Rm16R1,based on the 16S-23S rDNA sequence of phytoplasma and total DNA extracted from infected mulberry tissues were employed for PCR and nested-PCR detectio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phytoplasma-specific 1 830 bp fragment with a G+C content of 46.01% was sequenced(GenBank accession No.GQ249410).The sequence shared 99.7% and 99.8% identity with aster yellows,the representatiive phytoplasma in 16SrI group,and mulberry dwarf phytoplasma classified into subgroup B in 16SrI group and named as the MYD phytoplasma strain Anhui(MYD-Anh).A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S rDNA sequences was constructed and showed that MYD-Anh was clustered into 16SrI group.Identity of 16S rDNA sequence between MYD-Anh and mulberry yellow dwarf phytoplasma strain Zhenjiang(MD-zj) was nearly 100%,and they might belong to the same strain.Nested-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athogenic phytoplasma from the differential tissues of mulberry infected with MYD-An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phytoplasma-specific 1.4 kb fragment was amplified with total DNA extracted from bark and vein.Nested-PCR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PCR for detecting MYD phytopla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序列分析 萎缩病 植原体 桑黄 分子检测 花型 16S 检疫性病害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骨质疏松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固本增骨方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巩彦龙 董万涛 +4 位作者 宋敏 董平 黄凯 文浩楠 海云翔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40-2045,共6页
目的: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及固本增骨方作用的靶点菌种。方法:将4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造模组采用去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随即分为模... 目的: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及固本增骨方作用的靶点菌种。方法:将4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造模组采用去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随即分为模型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组、固本增骨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固本增骨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固本增骨方(9.2、4.6、2.3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戊酸雌二醇组按90μg/kg给予戊酸雌二醇灌胃,16周后收集大鼠粪便,提取并检测粪菌总DNA,16sRNA扩增子测序,对标本中的细菌16S rRNA V3-V4进行定性分析、OUT分析、16S功能基因预测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固本增骨方高、中、低浓度组可调节厚壁菌门、螺旋菌门及Candiadatus Soleaferrea的相对丰度;固本增骨方高剂量组在翻译、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细胞运动、复制和修复、能源生产与转化等功能方面显著性增高。结论:卵巢切除大鼠诱导骨质疏松模型中,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固本增骨方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健脾补肾"之效应机制发挥对PMOP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序列分析 骨质疏松 肠道菌群 固本增骨方
原文传递
5株枣果实采后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婷 丁凤兰 +5 位作者 王珂 马国为 陈玉娟 张燕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227^(#)、232^(#))和2株(229^(#)和230^(#))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和227^(#)为镰孢菌,229^(#)和232^(#)为葡柄霉,230^(#)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um armeriae未见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引起枣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希望为枣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实 采后病害 病原真菌 形态学观察 rdna ITS区序列分析
下载PDF
应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放射线照射后的口腔链球菌 被引量:2
13
作者 佟卉春 东秀珠 高学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对受放射线影响 ,糖发酵特征发生改变的口腔链球菌进行鉴定。方法 生理、生化试验 ;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提取待鉴定细菌的基因组DNA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 16SrDNA ,对其测序后输入GenBank中与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结... 目的 对受放射线影响 ,糖发酵特征发生改变的口腔链球菌进行鉴定。方法 生理、生化试验 ;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提取待鉴定细菌的基因组DNA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 16SrDNA ,对其测序后输入GenBank中与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可对因受放射线影响 ,糖发酵特征发生改变而无法通过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的菌株做出准确鉴定。结论 在无法通过生化试验方法对细菌作出准确鉴定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鉴定 放射线照射 口腔链球菌 放射治疗 鼻咽癌
下载PDF
利用16S rDNA序列及tuf-RFLP鉴定蒙古国发酵乳中的乳酸菌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宏梅 于洁 +3 位作者 包秋华 吕嫱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共4页
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tuf-RFLP技术对采于蒙古国扎布汗省的25份发酵乳样中分离出的110株乳酸菌进行鉴定。首先将分离的110株乳酸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为41株嗜热链球菌,40株瑞士乳杆菌,11株德氏乳... 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tuf-RFLP技术对采于蒙古国扎布汗省的25份发酵乳样中分离出的110株乳酸菌进行鉴定。首先将分离的110株乳酸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为41株嗜热链球菌,40株瑞士乳杆菌,11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2株发酵乳杆菌,1株乳明串珠菌,2株肠膜明串肠膜亚种,1株乳酸乳球乳酸亚种和12株属于干酪族的菌株。由于干酪乳杆菌族的16S rDNA序列差异很小,故采用tuf-RFLP技术对这12株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通过分离菌株与模式菌株tuf-RFLP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12株菌均为干酪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tuf-RFLP
下载PDF
罹病光肩星天牛幼虫分离菌株的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彩萍 刘红霞 +2 位作者 闫喜中 武旭霞 骆有庆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2期67-69,89,共4页
BH-1是在北京大必区一片旱柳树林的光肩星天牛刻槽中分离所得的细菌,室内杀虫生测试验表明其对天牛低龄幼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笔者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化指标测定,对BH-1菌株进行丁鉴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幼虫 16S rdna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5种镰孢菌的形态鉴定和ITS rDNA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俊忠 陈秀蓉 +1 位作者 杨成德 王进明 《草原与草坪》 CAS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确定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镰孢菌的分类地位,运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其中分离的5种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 为确定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镰孢菌的分类地位,运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其中分离的5种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种鉴定手段。结果表明,3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tricinctum),2个菌株为木贼镰孢(F.equiseti),与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但对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镰孢菌的鉴定,只有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互结合,才能使镰孢菌的鉴定分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土壤镰孢菌 表型鉴定 ITS rdna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黄华属根瘤菌的16S rDNA-RFLP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美玲 鞠文庭 +2 位作者 郭军康 冯春生 韦革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0-685,共6页
采用16S rDNA-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黄华属的披针叶黄华、喀什黄华和光叶黄华根瘤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3株根瘤菌在种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它们分别归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 采用16S rDNA-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黄华属的披针叶黄华、喀什黄华和光叶黄华根瘤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3株根瘤菌在种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它们分别归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其中,以CCNWGS0011和CCNWGS0010-1为代表的5株根瘤菌构成独立的分支,可能为潜在的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华属 根瘤菌 RFLP 16S rdna序列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地区3种土壤镰孢菌的形态鉴定和ITS rDN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帅 黄玲 +2 位作者 蒋刚强 刘小兰 窦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7-521,共5页
【目的】镰孢菌是土壤真菌中一类能引起植物和昆虫病害的病原,同时又是可利用的资源。掌握库尔勒地区土壤镰孢菌种类情况,对进一步了解和利用镰孢菌具有深远意义。【方法】运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到3株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及其培养特... 【目的】镰孢菌是土壤真菌中一类能引起植物和昆虫病害的病原,同时又是可利用的资源。掌握库尔勒地区土壤镰孢菌种类情况,对进一步了解和利用镰孢菌具有深远意义。【方法】运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到3株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及其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种鉴定手段。【结果】3株菌分别鉴定为芳香镰孢菌(Fusarium redolens)、增殖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c)。【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在对镰孢菌的鉴定中,只有将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才能使镰孢菌的鉴定分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镰孢菌 表型鉴定 IT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免培养技术的食用菌病害微生物rDNA测序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能 姚强 +5 位作者 宫志远 郭立忠 万鲁长 任鹏飞 韩建东 黄春燕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1-14,19,共5页
采用CTAB结合DNA凝胶回收试剂盒法提取四种主要食用菌病害组织样品的宏基因组DNA,用16S rDNA和18S rDNA通用引物分别对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连接、转化并进行单克隆测序。每对引物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的rDNA序列进行比对,并对... 采用CTAB结合DNA凝胶回收试剂盒法提取四种主要食用菌病害组织样品的宏基因组DNA,用16S rDNA和18S rDNA通用引物分别对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连接、转化并进行单克隆测序。每对引物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的rDNA序列进行比对,并对病害微生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病害样品中两种为细菌性病害,两种为真菌性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培养 食用菌病害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rDNA-ITS 序列测定等三种方法鉴定假丝酵母菌结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宾 黄云丽 +2 位作者 李玉叶 董天祥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三种假丝酵母菌鉴定方法的比较,为临床选择假丝酵母菌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API 20C AUX生化系统和rR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住院患者口腔培养出的198株假丝酵母菌,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结果。结果 API 20C... 目的通过三种假丝酵母菌鉴定方法的比较,为临床选择假丝酵母菌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API 20C AUX生化系统和rR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住院患者口腔培养出的198株假丝酵母菌,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结果。结果 API 20C AUX生化系统与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结果一致,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与API 20C AUX生化系统和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的符合率白假丝酵母菌为97.84%,热带假丝酵母菌的符合率为93.33%,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符合率分别为90.91%、88.89%,其他假丝酵母菌科玛嘉不能鉴定。结论 API 20C AUX生化系统与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假丝酵母菌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假丝酵母菌有望成为假丝酵母菌鉴定较好的方法。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方法可以简便有效的鉴定最常见的4种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鉴定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API 20C AUX生化系统 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