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全球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研究
1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陈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092,共12页
系统分析了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验证了实际地震孕育过程与岩石力学实验揭示的应力积累过程和后续的临界状态(或亚失稳阶段)特征具有一致性.研究中利用视应力和b值分析构造应力动态变化,以描述地震... 系统分析了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验证了实际地震孕育过程与岩石力学实验揭示的应力积累过程和后续的临界状态(或亚失稳阶段)特征具有一致性.研究中利用视应力和b值分析构造应力动态变化,以描述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之间的相关性的统计检验参量P值评价震中及其附近地区地壳介质的临界状态.得到的结果显示,三次M_W9.0左右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构造应力都表现出明显而连续的增加过程,持续6~10年左右.通过对应力增长期间震中附近较大区域内的b值下降幅度空间扫描,发现震前在破裂区及其附近存在一个b值下降幅度高值区,其相对下降幅度比其他地区都大,反映的是这个地区的应力增加幅度比其他地区都大.低P值(<5%)表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即,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震活动所在区域地壳介质处于临界状态.P值随时间变化表明,一般低P值在震前约4年内出现.在P值达到最低值期间,低P值(<2%)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未来强震震中关联性较好.低P值区是极不稳定区,初始破裂一般在其内及附近发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文中也给出了其他一些类似的震例结果.本研究所得结果不仅对利用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地震孕育过程,利用实验结果指导地震预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实际地震震情判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级左右地震 孕育过程 应力积累 临界状态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江汉平原9.0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来自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 被引量:41
2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1 位作者 王秋良 殷鸿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对2002年9月在荆州市江陵县发现的9kaB.P.以来的江陵剖面进行^14C测年、粒度、TOC、TN、δ^13C、孢粉等综合分析,重建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kaB.P.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9.0~6.07kaB.P.为高温阶段,其间8.1kaB.P.记录到一次较... 对2002年9月在荆州市江陵县发现的9kaB.P.以来的江陵剖面进行^14C测年、粒度、TOC、TN、δ^13C、孢粉等综合分析,重建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kaB.P.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9.0~6.07kaB.P.为高温阶段,其间8.1kaB.P.记录到一次较明显降温事件;6.07~4.60kaB.P.为冷干期;4.60~3.44kaB.P.间气候波动频繁,为全新世第二个暖湿期前期阶段;3.44~2.50kaB.P.为高温期,湖沼泥炭发育,是全新世第二个暖湿期后期阶段,为稳定的暖湿阶段;2.50kaB.P.以来温度相对较低,为冷期。江陵地区近9kaB.P.以来气候变化不仅与国内大量研究资料相一致,且在许多较大气候事件上与世界许多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江陵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江陵地区 9.0 KA B.P. 气候演化
下载PDF
基于ArcGIS 9.0的DEM的生成及坡度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永信 张成才 +1 位作者 刘丹丹 严高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2期48-51,共4页
介绍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0来构建DEM的方法,并对生成的荆江分洪区DEM进行了坡度分析。DEM还可应用于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评估等工作中。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除了地形图的扫描外,其他过程都在ArcGIS 9.0软件中完成,不需... 介绍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0来构建DEM的方法,并对生成的荆江分洪区DEM进行了坡度分析。DEM还可应用于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评估等工作中。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除了地形图的扫描外,其他过程都在ArcGIS 9.0软件中完成,不需要投入大量设备,成本低,速度快,容易更新,并可按工程的规模实时组织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9.0 荆江分洪区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WFSD地应力台应变特征及其同震效应分析——以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1 位作者 姜景捷 彭立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变化过程,分析了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应变固体潮的趋势性异常及畸变等各种异常现象,并针对这些应变异常进行分析,以期成果能为中国未来地震趋势的预测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 WFSD 体应变观测 应变特征 同震效应
下载PDF
ArcGis9.0中基于DEM的水文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超 郑钧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兴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ArcG is 9.0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DEM数据的快速裁剪,不同精度DEM数据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ARCGIS 9.0 DEM 栅格数据 河网 水文信息 数据提取 拼接
下载PDF
印尼9.0级地震前后远场水平地壳微动态变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梅 江在森 +1 位作者 武艳强 冯志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利用中国大陆GPS基准站及震中附近IGS站数据,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前后GPS观测到的远场水平位移微动态变形过程。震前E分量位移序列出现"分群"现象,震中东北侧大陆板块上的GPS站点表现出受挤压向东的运... 利用中国大陆GPS基准站及震中附近IGS站数据,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前后GPS观测到的远场水平位移微动态变形过程。震前E分量位移序列出现"分群"现象,震中东北侧大陆板块上的GPS站点表现出受挤压向东的运动,而位于断裂带西北侧大陆板块上的站点则表现出受引张向西运动的趋势,具有大尺度空间的协调一致性,与理论孕震模型符合较好。远至3 000km的站点也观测到了地震的同震位移,同震位移矢量有整体向震中汇聚的特点,反映了震时俯冲板块和上覆板块会聚作用对远场的影响。而震后由于地震断层的强烈运动,使得一些点位位移态势发生了较震前异常更明显、持久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苏门答腊9.0级地震 同震位移 水平形变 远场
下载PDF
运用ArcGIS Desktop9.0进行栅格数据的加载和地理参考变换 被引量:9
7
作者 魏义长 白由路 +1 位作者 黄绍文 顾继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年第4期17-21,共5页
运用ArcGIS Desktop 9.0软件以海丰农场示意图为例,用DGPS进行控制点的测量,从建立坐标文件数据开始,把扫描的农场示意图(栅格图形数据)进行加载到地图中去并对其进行地理参考转换,使海丰农场示意图变成了一份具有地理坐标系统的数字化... 运用ArcGIS Desktop 9.0软件以海丰农场示意图为例,用DGPS进行控制点的测量,从建立坐标文件数据开始,把扫描的农场示意图(栅格图形数据)进行加载到地图中去并对其进行地理参考转换,使海丰农场示意图变成了一份具有地理坐标系统的数字化地图,从而为当前海丰农场精准农业研究提供了数字化的农场布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AreGIS DESKTOP 9.0 栅格图像数据 地理参考变换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 9.0和J2EE构建多层结构的森林资源WebGIS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颖慧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3,共4页
阐述了基于ArcGIS Server 9.0和J2EE技术的多层结构森林资源WebGIS的开发思想和各功能层的实现技术,在开发过程中以"瘦客户"模式作为本系统的结构模式,并采用MVC设计模式对系统功能进行分割。同时,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森林... 阐述了基于ArcGIS Server 9.0和J2EE技术的多层结构森林资源WebGIS的开发思想和各功能层的实现技术,在开发过程中以"瘦客户"模式作为本系统的结构模式,并采用MVC设计模式对系统功能进行分割。同时,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森林资源数据为例,介绍了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发布、森林资源WebGIS系统的组成以及其界面的定制、主要功能等。结果表明:ArcGIS Server 9.0、J2EE技术与MVC设计模式的综合使用,使整个森林资源WebGIS系统的开发效率、数据安全性、跨平台可用性、系统功能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等方面较传统的双层体系结构系统得到了较大的优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erver 9.0 J2EE MVC 瘦客户 森林资源 WEBGIS
下载PDF
金沙江水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35
9
作者 鱼金子 车用太 +1 位作者 刘成龙 李万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9,共11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金沙江水网6口观测井水位与水温动态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了同震响应的特征与同震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4口井水位有同震响应,同震响应形态全是振荡,对地震波响应的时间、振荡的幅度、振荡的持续时间等的差异... 本文系统介绍了金沙江水网6口观测井水位与水温动态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了同震响应的特征与同震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4口井水位有同震响应,同震响应形态全是振荡,对地震波响应的时间、振荡的幅度、振荡的持续时间等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井-含水层系统的导水系数。结果还表明,3口井水温有同震响应,响应形态是不对称的V字或U字形;水温的先期下降是井筒内上(冷)下(热)水混合作用引起的,后期上升是井水与围岩之间的热传导引起吸热作用的结果,各井水温升降的幅度、持续时间等不同,主要是井水温度梯度与水岩热传导系数不同引起的;后期升幅总是大于先期降幅,这可能与地震波作用使井区大地热流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井水温度 同震响应 日本9.0级地震 金沙江水网
下载PDF
日本M_(W)9.0地震前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业君 黄耘 +5 位作者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杨浩 王俊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4-2136,共13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的影响.结果显示: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造成了显著影响,表现为应力场出现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挤压为主的背景应力场呈现出一定的拉张作用,应力结构及应力方向发生变化,最大主应力σ_(1)轴倾伏角增大,中等主应力σ_(2)轴倾伏角减小,最大主应力σ_(1)轴方向发生小幅逆时针偏转.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国陆地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中强地震丛集活动.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起伏活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先后呈现出3个不同阶段,扰动导致的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阶段性改变是地震活动增强的动力机制.结果还显示,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增强开始于9.0级地震前1~2年,揭示了9.0级地震的影响不仅限于同震和震后,在其孕震后期已经对远场的中国陆地东部产生了影响.本文结果可以为日本俯冲带大震对中国陆地构造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日本M_(W)9.0地震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扰动 震源机制 地震活动增强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下载PDF
基于Visual FoxPro 9.0数据动态图形显示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学禹 杨昕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4-195,共2页
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基于Visual FoxPro 9.0统计数据的动态图例显示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动态统计图形在VFP程序中的应用,统计速度快、使用方便。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VISUAL FOXPRO 9.0 统计数据 动态图形
下载PDF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_W9.0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1 位作者 王恒信 郭祥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90,共12页
选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缅甸小板块中部,纬度范围为2°N~15°N.根据USGS地震目录,研究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前地震频次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活动与地球... 选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缅甸小板块中部,纬度范围为2°N~15°N.根据USGS地震目录,研究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前地震频次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余震区域范围内,地震频次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变化,反映了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地震频次有一定幅度的回落;2)通过地震频次空间扫描,发现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地震活动增强显著;3)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地震数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与加速时段之比值rda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上升过程:1998年~2002年rda缓慢上升,2002年底rda快速上升达最高值,之后,rda呈现下降趋势,直至苏门答腊MW9.0地震发生;4)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在纬度1°N~7°N的空间范围内的震中附近地区,5.5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内;5)地震活动累积年频次相对于其长期平均值的变化量ΔN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表现为地球自转减速时ΔN上升,地震活动增强,加速时ΔN下降,地震活动减弱.这些现象并非偶然,可能预示着地球自转减速与苏门答腊MW9.0地震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些结果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和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球自转
下载PDF
日本Ms9.0地震前的连续重力观测异常 被引量:20
13
作者 韦进 刘子维 +5 位作者 郝洪涛 吴云龙 康开轩 赵斌 申重阳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1,16,共4页
日本Ms9.0地震后,检测了17台(套)gPhone重力仪和成都GS15连续重力观测仪震前3天的观测数据。发现:乌什、郑州台的gPhone重力仪和成都台的GS15重力仪分钟采样在震前3天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高频异常现象。初步分析表明,成都、乌什在3月9日的... 日本Ms9.0地震后,检测了17台(套)gPhone重力仪和成都GS15连续重力观测仪震前3天的观测数据。发现:乌什、郑州台的gPhone重力仪和成都台的GS15重力仪分钟采样在震前3天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高频异常现象。初步分析表明,成都、乌什在3月9日的日本Ms7.3地震前的16小时产生了纺锤状的隆起现象;郑州台在日本Ms7.3和Ms9.0地震震前出现了明显的柱状异常现象。其异常虽然可以排除热带气旋、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但与日本地震的关系以及震前更长时间尺度的异常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s9.0地震 gPhone重力仪 GS15重力仪 重力扰动 热带气旋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分析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错与近场形变特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邵志刚 武艳强 +1 位作者 江在森 张浪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43-2249,共7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宫城县东海岸近海发生M_W9.0级地震,本文在对GPS同震位移场分布及误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反演了同震位错分布.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震源北西向300 km、北北西向550 km、南西向700 km范围内的同震位移量值明显大于误差,...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宫城县东海岸近海发生M_W9.0级地震,本文在对GPS同震位移场分布及误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反演了同震位错分布.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震源北西向300 km、北北西向550 km、南西向700 km范围内的同震位移量值明显大于误差,可以为位错反演提供有效的地表位移约束.沿震源北西向GPS剖面结果和位错反演位移剖面结果均表明同震近场位移符合指数衰减特征.位错反演结果表明,日本9.0级地震最大同震位错为25.8 m,位于震中附近;位错量大于10 m的同震破裂集中在震中附近400 km范围内;日本海沟南段同震位错量相对较小,此次地震为日本海沟地区典型逆冲型地震.根据此次9.0级地震和该地区以往强震破裂空间分布特征,此次9.0级地震破裂既体现了强震原地复发的特点,又体现了强震破裂的填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9.0级地震 GPS同震位移场 有效位移约束 同震位错反演
下载PDF
日本Ms9.0地震前的重力高频扰动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子维 韦进 +2 位作者 郝洪涛 吴云龙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共5页
选取中国重力台网14台gPhone弹簧重力仪组成2个观测剖面,对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Ms9.0特大地震前(3月1日至10日)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各台站统一出现了喇叭口状的"重力异常扰动"现象,且扰动异常随震中距的... 选取中国重力台网14台gPhone弹簧重力仪组成2个观测剖面,对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Ms9.0特大地震前(3月1日至10日)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各台站统一出现了喇叭口状的"重力异常扰动"现象,且扰动异常随震中距的增加呈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地区 Ms9.0地震 地震重力台网 gPhone重力仪 震前重力高频扰动
下载PDF
基于形变观测分析2011年日本9.0级地震与断层运动间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志刚 张浪平 +2 位作者 马宏生 刘晓霞 孙小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7-871,共15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本文以此次地震的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为约束,依据不同时段断层运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日本海沟地区强震与断层运动间关系.震间日本海沟地区,断层运动闭锁线深度约为60km,闭锁线以上从深到浅依次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本文以此次地震的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为约束,依据不同时段断层运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日本海沟地区强震与断层运动间关系.震间日本海沟地区,断层运动闭锁线深度约为60km,闭锁线以上从深到浅依次为断层运动强闭锁段、无震滑移段和弱闭锁段.由同震位错反演结果,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存在深浅两个滑移极值区,同震较浅的滑移极值区(同震位错量10~50m,深度小于30km)震间为断层弱闭锁段;同震较深的滑移极值区(同震位错量10~20m,深度在40km左右)震间为断层强闭锁段;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同震位错相对较小,震间断层运动表现为无震滑移.震后初期断层运动主要分布在在闭锁线以上的同震较深滑移极值区,而同震较浅的滑移极值区能量释放比较彻底,断层震后余滑量相对较小.依据本文同震和震间断层运动反演结果,震间强闭锁段积累10m同震位错需要100多年时间,与该区域历史上7级地震活动复发周期相当;震间弱闭锁段积累30~50m同震位错约需要300~600年时间,与相关研究给出的日本海沟9级左右地震复发周期比较一致.在实际孕震能力判定的工作中,由于不同性质的断层段在同震过程中会表现更多的组合形式,断层发震能力判定结果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利用区域形变观测等资料给出震间断层运动特征的研究工作对于断层强震发震能力的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9.0级地震 GPS观测 地壳变形 反演 断层运动
下载PDF
利用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研究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泰 付广裕 苏小宁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于2011年3月~2015年9月的GPS观测数据,研究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分析震后4.5a内震后断层余滑和粘滞性松弛对震后位移场的贡献。基于子断层叠加的思想,对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环型解部分... 基于2011年3月~2015年9月的GPS观测数据,研究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分析震后4.5a内震后断层余滑和粘滞性松弛对震后位移场的贡献。基于子断层叠加的思想,对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环型解部分)加以改进,克服其近场计算精度不足(甚至错误)的缺陷,提高了近场震后位移的计算精度。利用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和改进后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分别计算2011年日本M_W9.0地震产生的同震位移,两组结果的差异仅占信号的1%左右,验证了对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改造的正确性。最后,结合震后3~4.5aGPS观测数据,利用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确定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中周边区域地幔粘滞性系数,其最佳拟合值为6×10^(18)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位错理论 GPS 位移 地幔粘滞性系数 2011年日本Mw 9.0地震
下载PDF
利用SAS9.0对卤代苯酚类化合物小鼠口服LD_(50)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心丽 李佐静 +1 位作者 孙也之 孟繁浩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利用SAS 9.0中的最小R2增量法选择法,对卤代苯酚类化合物小鼠口服LD50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在AM1和PM3模式下计算了30个卤代苯酚类化合物的14种量化参数,用24个化合物研究它们对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的影响,... 利用SAS 9.0中的最小R2增量法选择法,对卤代苯酚类化合物小鼠口服LD50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在AM1和PM3模式下计算了30个卤代苯酚类化合物的14种量化参数,用24个化合物研究它们对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又引入了多个参数的交叉项,以消除参数间的共线性.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获得苯酚类化合物小鼠经口急性毒性预测模型.经模型验证及leave-one-out交互验证,筛选出下面的模型:Logtox=0.00003464*TTT+0.56640*Polar+0.00091484*LHP-0.00214*PH-0.00001903*LEC,(R-Square=0.9917 and C(p)=5.0000).用另6个化合物作为测试集,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为定量评估和预测其他卤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有机毒性提供了良好的QSA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苯酚类化合物 构效关系 SAS 9.0 毒性预测
下载PDF
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形变场变化特征与地震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晶 刘峡 +1 位作者 方颖 刘琦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2,共9页
本文分析了华北主要断裂带基于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应变变化,结合华北地区近几年形变异常分析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日本9.0级地震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地区。日本9.0级地震的发... 本文分析了华北主要断裂带基于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应变变化,结合华北地区近几年形变异常分析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日本9.0级地震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地区。日本9.0级地震的发生使得华北地区EW向主压应变有所释放,不同地区的同震响应存在差异,部分趋势性变化在日本9.0级地震后有所恢复,目前郯庐带中南段及附近区域的挤压应变背景和断层活动水平增强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地震 形变场 地震趋势 华北地区
下载PDF
从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日本东北M_W 9.0级大地震对近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玉军 董树文 +3 位作者 范桃园 张斯奇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139,共9页
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后,不断有报道认为日本南海海槽可能会发生强震,日本东北大地震对南海海槽断层活动有何影响?本文采用粘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利用反演得到的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断层模型,计算了岛内部分断层的同震和震后形变以及库仑... 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后,不断有报道认为日本南海海槽可能会发生强震,日本东北大地震对南海海槽断层活动有何影响?本文采用粘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利用反演得到的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断层模型,计算了岛内部分断层的同震和震后形变以及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使得平行于日本海沟的岛内逆冲断层应力释放明显,5km深度,库仑应力降低值都在50kPa以上,按照该地区每年应力积累1~10kPa计算,相当于释放了5~50年的应力积累;平行于南海海槽的岛内逆冲断层,同震库仑应力增加了1kPa左右,相当于0.1~1年的正常构造运动应力积累;对于岛内的走滑断层,若其滑动方向与同震或震后形变方向一致,则库仑应力增加,反之则降低,如1948年福井地震发震断层库仑应力增加10kPa左右,相当于1~10年的正常构造运动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时,分析了不同软流圈粘滞性对震后形变和库仑应力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的软流圈粘滞性系数,震后的形变和库仑应力相比同震都会有所增加.因此,对于平行南海海槽的岛内逆冲断层和岛内部分滑动方向与同震形变一致的走滑断层,震后地震危险性相比同震会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北大地震 震后形变 库仑应力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