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4-88,共5页
本文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构建RFLP连锁遗传图的基本程序,比较了这种分子标记与传统性状的区别,并综述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包括:品种鉴别,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s)的鉴别与定位以及... 本文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构建RFLP连锁遗传图的基本程序,比较了这种分子标记与传统性状的区别,并综述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包括:品种鉴别,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s)的鉴别与定位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育种 rfep QTLS
下载PDF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有效铁浓度对内源磷再移动的影响
2
作者 陈婷 梁启斌 +2 位作者 王艳霞 李晓琳 侯磊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37-1945,共9页
铁磷耦合关系是控制沉积物磷再移动的主导机制,基于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测定的沉积物-上覆水界面RFeP(有效态铁磷摩尔浓度比)可反映内源磷再移动潜力.本文总结了有效铁和磷及IF(磷扩散通量)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区域分布差异,探讨了R... 铁磷耦合关系是控制沉积物磷再移动的主导机制,基于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测定的沉积物-上覆水界面RFeP(有效态铁磷摩尔浓度比)可反映内源磷再移动潜力.本文总结了有效铁和磷及IF(磷扩散通量)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区域分布差异,探讨了RFeP、沉积特征和外部环境条件对内源磷再移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有效铁和磷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8~10.22和0.02~3.35 mg/L,淡水高于海水;有效铁浓度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有效磷浓度呈相反趋势.②RFeP和IF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9~132.38和0.56~903.67 ng/(cm^(2)·d);RFeP表现为淡水高于海水,平原高于高原;IF则表现为淡水高于海水,高原高于平原.③RFeP与IF成反比,沉积物磷的高污染负荷或水生动植物生理活动会影响判别沉积物内源磷再移动潜力阈值(RFeP=2)的准确性.④对于不同的水域类型,沉积物中Fe^(2+)氧化沉淀或铁氧化物还原溶解均是控制沉积物磷再移动的关键过程,扰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外部环境条件通过改变沉积特征间接影响磷的再移动.为加深对沉积物内源磷再移动机制的认识,未来研究可关注磷再移动过程的多驱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及磷的吸附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 有效铁磷摩尔浓度比(rfep)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 磷扩散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