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2bβ3蛋白同源模拟及抗血栓RGD-c小分子设计
1
作者 陈梅宗 李任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57-,共1页
目的血小板上的α2bβ3蛋白是干扰素家族的重要一员,由2个亚基组成,在血小板凝集过程中,可以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特征序列结合,使血小板凝集。这样可以在理论上设想一个环形RGD小分子(RGD-c),与α2bβ3蛋白结合,阻断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 目的血小板上的α2bβ3蛋白是干扰素家族的重要一员,由2个亚基组成,在血小板凝集过程中,可以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特征序列结合,使血小板凝集。这样可以在理论上设想一个环形RGD小分子(RGD-c),与α2bβ3蛋白结合,阻断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有效阻止血栓形成。实验目的在于建立α2bβ3三维模型,设计RGD-c,了解该蛋白与RGD-c的结合位点和方式。分析不同侧链:RGD-c的结合效果,选出最合适的RGD-c作为实验室药物配制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c 小分子 同源模拟 分子设计 材料设计 蛋白
下载PDF
RGD-C催化剂在林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2
作者 徐言彪 王义东 +1 位作者 李岩冰 王国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2-35,共4页
在设计处理量为0.85Mt/a、加工大庆常压渣油的FCC装置上采用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催化剂RGD-C,配合部分粗汽油回炼技术,可以使液化气、0号柴油的收率分别增加2.23和4.6个百分点,在催化剂单耗0.95kg/... 在设计处理量为0.85Mt/a、加工大庆常压渣油的FCC装置上采用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催化剂RGD-C,配合部分粗汽油回炼技术,可以使液化气、0号柴油的收率分别增加2.23和4.6个百分点,在催化剂单耗0.95kg/t的情况下,可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到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重油 rgd-c催化剂 渣油 汽油 回炼技术 大庆炼化公司林源生产区
下载PDF
αⅡbβ3同源模拟和环形RGD药物小分子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明艳 陈梅宗 李任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301,共5页
血小板表面的整合蛋白α_(Ⅱb)β_3对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α_(Ⅱb)β_3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特征序列结合,促进血小板凝集进而形成血栓。这样可以在理论上设计一个环形RGD小分子(RGD-c)与α_(Ⅱb)β_3蛋白结合,阻断其与纤维... 血小板表面的整合蛋白α_(Ⅱb)β_3对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α_(Ⅱb)β_3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特征序列结合,促进血小板凝集进而形成血栓。这样可以在理论上设计一个环形RGD小分子(RGD-c)与α_(Ⅱb)β_3蛋白结合,阻断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进而阻断血栓形成。以糖蛋白α_vβ_3(pdb代码1jv2)作为模板,利用modeller8v2软件进行同源模拟得到α_(Ⅱb)β_3三维模型。而小分子则以RGD序列为主,两边各加一个氨基酸X、Y,X和Y之间用一个二硫键相连,通过改变X和Y,重复优化过程则可得到不同的小分子模型,将其与α_(Ⅱb)β_3进行分子对接,可以找出比较理想的XY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Ⅱbβ3 同源模拟 对接 rgd-c MM
下载PDF
^(99)Tc^m-c(RGD)_2在荷不同肿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显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申镐源 庞小溪 +4 位作者 刘敏 杜毓菁 闫平 王荣福 张春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新型环RGD肽二聚体,即c(RGD)2,在荷人脑胶质瘤U87裸鼠、荷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荷人宫颈癌细胞Hela裸鼠模型中进行生物分布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以探讨该探针用于整合素αvβ3受体高表达的肿瘤早期特...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新型环RGD肽二聚体,即c(RGD)2,在荷人脑胶质瘤U87裸鼠、荷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荷人宫颈癌细胞Hela裸鼠模型中进行生物分布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以探讨该探针用于整合素αvβ3受体高表达的肿瘤早期特异性诊断的前景。方法采用氯化亚锡直接标记法将^(99)Tc^m标记于c (RGD)2,标记产物经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建立荷U87、HepG2、Hela裸鼠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分析^(99)Tc^m-c(RGD)2在不同肿瘤中的摄取差异。结果^(99)Tc^m-c(RGD)2在三种肿瘤模型中,肿瘤/心脏、肿瘤/脾、肿瘤/血液比值较高。而肿瘤/肾和肿瘤/膀胱比值较低,均小于1。其余脏器组织的T/NT比值增高不明显。荷U87瘤裸鼠和荷HepG2裸鼠尾静脉注射显像剂0. 5 h后即可见肿瘤显影,且边界清晰。随时间延长,至6 h肿瘤显影更加清晰。在荷Hela裸鼠中肿瘤显像不清晰,腹部脏器显影呈浓聚。对^(99)Tc^m-c(RGD)2在三种肿瘤中的摄取值进行方差分析,并选择常用的Bonferroni法进行进一步的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三组间均值两两比较差异P值均<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c(RGD)2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且血液清除率快,在重要脏器如心脏、肝脏摄取较低。探针对U87和HepG2肿瘤均展示出靶向性及良好的显像特性,其中对脑胶质瘤U87有更好的生物分布及显像结果。而在Hela中显像及生物分布结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RGD)2 肿瘤新生血管 生物分布 SPECT显像 脑胶质瘤
下载PDF
cRGD靶向阿霉素脂质体制备及其对Hela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钰 杨蕊 +5 位作者 李向东 陈万瑛 王涛 任预应 王亚鹏 陈道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 :制备含有二硫键的环形RGD肽(cyclic RGD peptide,c RGD)修饰长循环阿霉素主动靶向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靶向性和对Hela细胞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用DSPE-PEG-NHS耦联c RGD,插入采用p H法制备的磁性长循环阿霉素脂质体中制备... 目的 :制备含有二硫键的环形RGD肽(cyclic RGD peptide,c RGD)修饰长循环阿霉素主动靶向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靶向性和对Hela细胞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用DSPE-PEG-NHS耦联c RGD,插入采用p H法制备的磁性长循环阿霉素脂质体中制备主动靶向脂质体;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质谱仪进行表征;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验证其靶向性;MT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其对Hela细胞的影响。结果:制备的主动靶向脂质体粒径在100~180 nm之间,包封率达到72%,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均显示其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靶向性,且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 RGD靶向阿霉素脂质体具有一定靶向性,能显著提高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这种具有靶向及穿透功能的脂质体载体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脂质体 cRGD HELA细胞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对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活化的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兴海 王培勇 +2 位作者 庞永政 苏静怡 唐朝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本工作在二磷酸腺苷(ADP)活化的大鼠血小板上,观察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RGDS肽)对血小板聚集、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C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0μmol/LADP引起血小板聚集时,蛋白激酶C(PKC)及丝裂素活化... 本工作在二磷酸腺苷(ADP)活化的大鼠血小板上,观察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RGDS肽)对血小板聚集、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C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0μmol/LADP引起血小板聚集时,蛋白激酶C(PKC)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增加,并引起95和66kD蛋白磷酸化。应用50,100和200μmol/LRGDS肽与其共同孵育,呈浓度依赖地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对PKC及MAP的激活作用,两个作用均呈正相关(r=0.9397和r=0.9368,P<0.01)。RGDS肽亦呈浓度依赖地抑制ADP诱导的95和66kD蛋白磷酸化,与其抑制PKC及MAPK的激活也明显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RGDS肽干扰ADP激活血小板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可能是其抗栓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四肽 血小板聚集 信号转导 二磷酸腺苷
下载PDF
131I标记C(RGD)2修饰的脂质体的制备及生物分布研究
7
作者 申镐源 仰浈臻 +5 位作者 庞小溪 杜祎甜 杜毓箐 王荣福 张春丽 齐宪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752-1757,1761,共7页
目的将c(RGD)2连接于脂质体表面并用放射性核素^131 I进行标记,通过放射性核素生物分布测定探讨脂质体介导的^131 I-c(RGD)2-Lp对比无脂质体介导的^131 I-c(RGD)2脑部摄取情况,为后续将^131 I-c(RGD)2应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奠... 目的将c(RGD)2连接于脂质体表面并用放射性核素^131 I进行标记,通过放射性核素生物分布测定探讨脂质体介导的^131 I-c(RGD)2-Lp对比无脂质体介导的^131 I-c(RGD)2脑部摄取情况,为后续将^131 I-c(RGD)2应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c(RGD)2肽连接于脂质体上[c(RGD)2-Lp]。用放射性核素^131 I进行标记,得到核素探针^131 I-c(RGD)2-Lp,测定该探针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与未连接脂质体的探针^131 I-c(RGD)2进行对比。结果^131 I-c(RGD)2-Lp主要浓聚在肝、脾、胃等脏器;而^131 I-c(RGD)2主要浓聚在肾、胃等脏器。^131 I-c(RGD)2-Lp在多数器官(除肾以外)中的放射性摄取值均比^131 I-c(RGD)2高。注射^131 I-c(RGD)2-Lp后6h在血液中的放射性摄取值为(3.222±1.205)%ID/g;而^131 I-c(RGD)2的血液放射性摄取值为(0.616±0.277)%ID/g;^131 I-c(RGD)2-Lp注射后6h在脑组织中的放射性摄取值为(0.133±0.053)%ID/g,而^131 I-c(RGD)2的放射性摄取值为(0.023±0.011)%ID/g,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质体修饰的c(RGD)2的生物分布与未修饰的c(RGD)2存在很大差异。^131 I-c(RGD)2-Lp的脑摄取值显著高于^131 I-c(RGD)2,并具有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具有进一步应用于脑胶质瘤显像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c(RGD)2-Lp 放射性核素^131 I 生物分布
下载PDF
^(131)I-c(RGD)_(2)在原位荷脑胶质瘤裸鼠模型中的靶向定位研究
8
作者 王玉琦 仰浈臻 +4 位作者 郭凤琴 杜祎甜 王荣福 张春丽 齐宪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对^(131)I-c(RGD)_(2)在原位荷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的靶向定位作用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应用于脑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接种在裸鼠右脑尾状核内,建立了原位荷脑胶质瘤动物模型;采用氯氨T法将^(131)I标... 目的对^(131)I-c(RGD)_(2)在原位荷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的靶向定位作用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应用于脑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接种在裸鼠右脑尾状核内,建立了原位荷脑胶质瘤动物模型;采用氯氨T法将^(131)I标记c(RGD)_(2),于原位荷脑胶质瘤裸鼠中进行生物分布研究,计算^(131)I-c(RGD)_(2)在脑胶质瘤中的摄取率及肿瘤与正常脑组织摄取率的比值(T/NT)。结果给药后3 h及6 h,肾的摄取均为所有器官中最高;给药后3 h肿瘤未累及的脑组织的摄取率为(0.16±0.10)%ID/g,胶质瘤组织的摄取率为(0.41±0.26)%ID/g,脑胶质瘤中的摄取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摄取率(P值为0.025);给药后6 h肿瘤未累及的脑组织的摄取率为(0.08±0.04)%ID/g,胶质瘤组织的摄取率为(0.44±0.23)%ID/g,脑胶质瘤中的摄取率亦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摄取率(P值为0.011);给药后3 h T/NT比值为3.36±1.86,给药后6 h T/NT比值增高至5.55±1.75。结论c(RGD)_(2)具有靶向颅内胶质瘤的能力,在胶质瘤的靶向诊断与治疗中具有潜力,但其在脑胶质瘤中的摄取率相对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GD)_(2) 胶质瘤 原位模型 生物分布
下载PDF
^(131)I-c(RGD)_2环肽及其联合基因治疗对荷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肿瘤抑制作用
9
作者 马欢 刘敏 +4 位作者 陈雪祺 孙宏伟 闫平 王荣福 张春丽 《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131)I标记的c(RGD)_2 对荷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与放射敏感性启动子E8和CD/5-FC自杀药物系统进行联合治疗,拟建立一种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式。[方法]建立荷神经胶质瘤U87裸鼠模型30只,瘤体... [目的]探讨^(131)I标记的c(RGD)_2 对荷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与放射敏感性启动子E8和CD/5-FC自杀药物系统进行联合治疗,拟建立一种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式。[方法]建立荷神经胶质瘤U87裸鼠模型30只,瘤体直径约14mm时,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生理盐水组;(2)^(131)I-c(RGD)_2 11.1MBq组;(3)^(131)I-c(RGD)_2 18.5MBq;(4)^(131)I-c(RGD)_2 18.5MBq+LV组:连续2d,瘤体内注射方式将5×106U/25μl的重组慢病组载体E8-cod A-GFP LV转染至肿瘤,然后通过尾静脉将18.5MBq^(131)I-c(RGD)_2 注入到小鼠体内;(5)^(131)I-c(RGD)_2 18.5MBq+LV+5-FC组:同(4),将同量慢病毒载体转染至瘤内,同时腹腔注射10 mg前体药物5-FC连续7d。(6)^(131)I-对照肽18.5MBq组(序列:YKAREC)。观察各组裸瘤肿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2)、(3)、(4)、(5)、(6)组抑瘤率分别为36.75%、41.39%、43.63%、44.87%、3.31%。对瘤体质量进行比较,只有生理盐水组与(3)、(4)及(5)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4)及(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c(RGD)_2 能抑制U87神经胶质瘤的生长,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有潜在价值。但^(131)I-c(RGD)_2 联合放射敏感性启动子E8和CD/5-FC自杀系统对于肿瘤细胞的治疗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预期的效果,可能与开始治疗时的瘤体积过大或者样本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敏感性启动子 CD/5-FC自杀系统 基因治疗 131I-c(RGD)2
原文传递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
10
作者 关青 李中言 +1 位作者 Soban Uumar 吕士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肽)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人大网膜VEC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RGD肽作用下VEGF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100~300mg/mlRGD肽作用24h后,...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肽)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人大网膜VEC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RGD肽作用下VEGF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100~300mg/mlRGD肽作用24h后,VEGF浓度及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RGD肽呈浓度依赖性刺激VEC分泌VEGF,PKC介导了RGD肽刺激VEC分泌VEG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