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S4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燕春 刘士霞 +2 位作者 王晓静 王连芳 杨继宏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36-38,I0002,共4页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4(RGS4)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RGS4与小儿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肾癌组织及8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S4蛋白的表达水平;另收...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4(RGS4)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RGS4与小儿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肾癌组织及8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S4蛋白的表达水平;另收集患者手术切除新鲜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各8例,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GS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GS4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存在阳性表达,其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37.83%(14/37)vs.87.5%(7/8),χ2=4.675,P<0.05];RGS4 m RNA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64±0.549 vs.5.374±0.735,t=13.290,n=8,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GS4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0.301±0.092 vs.0.779±0.041,t=13.424,n=8,P<0.01)。结论 RGS4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小儿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rgs蛋白质类 小儿肾母细胞瘤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4 基因表达
下载PDF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在慢性脑白质损伤后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海兵 刘琳 +1 位作者 冯李长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脑周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RGS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8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于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模型第7、14、30、60天处...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脑周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RGS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8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于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模型第7、14、30、60天处理,依次分为A、B、C、D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周细胞RGS5和PDGFR-β表达。结果与S组RGS5表达(1.520±0.032)比较,B组明显下降(0.490±0.054,P<0.05),C组和D组明显升高(3.820±0.072,4.890±0.057,P<0.01);A组和B组PDGFR-β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组PDGFR-β表达至高峰(3.260±0.031,P<0.01);D组PDGFR-β表达仍高于S组(P<0.05)。结论正常生理条件下,RGS5和PDGFR-β在脑周细胞中有一定量的表达;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期阶段,脑周细胞中RGS5和PDGFR-β蛋白表达增强,且PDGFR-β先于RGS5达到表达高峰,两者表达存在时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疏松症 rgs蛋白质类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 周细胞
下载PDF
Gs蛋白α-亚基基因T393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尚跃丰 毛用敏 +1 位作者 崔让庄 王佩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7-249,I0002,共4页
目的:分析Gs蛋白α-亚基(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α-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 1,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按年龄配对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目的:分析Gs蛋白α-亚基(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α-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 1,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按年龄配对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各151例入选本研究。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的频率分布。结果:研究样本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T393C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76和2.664,P>0.05)。结论: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rgs蛋白质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基因型 等位基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潜在靶基因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6
4
作者 冯一洲 袁园 唐其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8-1220,共3页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共享一个保守的RGS结构域,其核心均具有一组含有130个氨基酸的相同序列。它们能直接与活化的G蛋白α亚单位结合,激活鸟苷...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共享一个保守的RGS结构域,其核心均具有一组含有130个氨基酸的相同序列。它们能直接与活化的G蛋白α亚单位结合,激活鸟苷三磷酸酶,促进鸟苷三磷酸的水解,从而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相关信号通路反应产生负性调控作用[1-2]。RGS家族由许多成员构成,根据结构序列的同源性,典型的RGS蛋白被分为四个亚家族(R4、R7、RZ和R12)[3]。RGS6是R7亚家族的一个独特成员,已被证明具有G蛋白信号调节和非G蛋白信号调节双重功能,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极为密切[4]。我们就RGS6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受体 G-蛋白偶联 GTP磷酸水解酶 基因治疗 rgs蛋白质类
下载PDF
RGS5在肿瘤抗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叶 丁晓 陆海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RGS)是能够直接与激活的Gα亚基结合,负性调节G蛋白信号的一组多功能蛋白家族。在肿瘤领域,RGS5作为RGS家族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的血管周细胞中有高表达,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对血管的成熟和重构发挥着重要作用。RGS5基...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RGS)是能够直接与激活的Gα亚基结合,负性调节G蛋白信号的一组多功能蛋白家族。在肿瘤领域,RGS5作为RGS家族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的血管周细胞中有高表达,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对血管的成熟和重构发挥着重要作用。RGS5基因的缺失可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并改善肿瘤血供,既可促进自体免疫细胞进入肿瘤也有利于改善乏氧增加放化疗敏感性。这可能为我们提供了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s蛋白质类 肿瘤 抗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不同剂量对免疫保护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庆中 胡元生 +2 位作者 沈继龙 江宝玲 汪学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信号蛋白14-3-3(rSj14-3-3)的免疫保护性,以探讨最佳的免疫剂量。方法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Sj14-3-3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进行诱导表达;...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信号蛋白14-3-3(rSj14-3-3)的免疫保护性,以探讨最佳的免疫剂量。方法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Sj14-3-3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进行诱导表达;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洗脱和透析的方法制备纯化的rSj14-3-3蛋白,分5组(第1、2、3组为rSj14-3-3蛋白50μg、100μg和300μg实验组,第4、5组分别为福氏佐剂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BALB/c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实验。在尾蚴攻击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计算各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并在试验过程中留取不同时期小鼠血清,检测抗Sj14-3-3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成功表达出rSj14- 3-3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小鼠行攻击感染后各实验组的减虫率为第1组28.20%、第2组43.10%、第3组40.00%;各组的减卵率分别为(按以上组序)41.80%、57.50%、55.70%。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减虫率:第1组t=6.8、第2组t=8.7、第3组t=7.3,各组P值均<0.01;减卵率:第1组t=11.23、第2组t=11.54、第3组t=7.99,各组P值均<0.01);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第1组与第2组间(减虫率:X2=8.96,P<0.05;减卵率:X2=15.69,P<0.05)、第1组与第3组间(减虫率:X2=6.52,P<0.05;减卵率:X2=12.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减虫率:X2=1.20,P>0.05;减卵率:X2=0.93,P>0.05)。各实验组的抗Sj14-3-3特异性总IgG水平都有显著升高,所测的4个亚型中以IgG1和IgG2a亚型升高为主,IgG2b和IgG3亚型升高不明显。结论重组Sj14-3-3的免疫保护性与免疫剂量有一定关系,以100μg抗原量免疫小鼠获得的保护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rgs蛋白质类 重组蛋白质 抗体生成
原文传递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参与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子 王雨生 +1 位作者 蔡岩 马可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8,共8页
目的 探讨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RGS5)参与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采用532 nm激光,对88只(176只眼)雄性棕色挪威(BN)大鼠诱导实验性CNV.其中40只大鼠按光凝后时间分组:光凝后1 d、3 d组各... 目的 探讨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RGS5)参与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采用532 nm激光,对88只(176只眼)雄性棕色挪威(BN)大鼠诱导实验性CNV.其中40只大鼠按光凝后时间分组:光凝后1 d、3 d组各6只大鼠,光凝后7 d组7只大鼠,光凝后14 d组21只大鼠;48只大鼠在光凝后两个时间段按处理因素分组:光凝后7 d的生理盐水组和Avastin注射组各6只大鼠;光凝后14 d的生理盐水组和Avastin注射组各18只大鼠.另选择未进行任何干预的19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RGS5蛋白及其mRNA表达灰度值;组织病理学切片和脉络膜铺片观察CNV厚度和面积.组间RGS5蛋白和mRNA表达、VEGF蛋白和mRNA表达灰度值比较,均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 (1)RGS5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光凝后14 d组大鼠RGS5蛋白表达水平达到高峰,灰度值为0.899±0.057,但与正常对照组(0.820±0.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9,P>0.05);光凝后7 d组大鼠VEGF蛋白表达水平最高,灰度值为0.600±0.031,较正常对照组(0.382±0.036)明显升高(t=7.959,P<0.01).(2)RGS5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光凝后1 d和3 d组大鼠RGS5 mRNA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763±0.035、0.725±0.054,较正常对照组(0.886±0.047)明显下降(t=3.646,3.888;均P<0.05),光凝后14 d组达到高峰,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94,P>0.05);光凝后7 d组大鼠VEGF mRNA表达水平达到高峰,灰度值为0.855±0.029,较正常对照组(0.274±0.039)明显升高(t=20.709,P<0.01).提示在大鼠CNV形成过程中,RGS5蛋白和mRNA表达高峰期均晚于VEGF蛋白和mRNA表达高峰期.(3)CNV厚度和面积变化:光凝后14 d大鼠CNV形成,CNV厚度为(81.513±10.091)μm,CNV面积为(35 867.167±3159.007)μm2;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CNV厚度为(70.967±8.867)μm,CNV面积为(12 397.50±1308.559)μm2;注射Avastin前后的CNV厚度和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6,15.179;P<0.05,0.01).结论 光凝后RGS5与VEGF共同表达于大鼠的CNV区域,RGS5表达高峰期晚于VEGF表达高峰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在抑制CNV形成过程中,可下调RGS5表达水平.RGS5可能参与了VEGF调控CNV生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rgs蛋白质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下调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伟 张建新 +5 位作者 谭克 ,陈思澈, 范逸怡, 党胜春 陈思澈 范逸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2(GPSM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PSM2低表达的胰腺癌MIA-PaCa-2细胞并鉴定;将16只裸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GPSM2低表达与自然表达的MIA-PaCa-2细胞构建荷瘤模型,两组中分... 目的:探讨下调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2(GPSM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PSM2低表达的胰腺癌MIA-PaCa-2细胞并鉴定;将16只裸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GPSM2低表达与自然表达的MIA-PaCa-2细胞构建荷瘤模型,两组中分别一半注射吉西他滨(100 mg/kg),一半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次/周,共注射4周),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并于末次注射后第3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结果:成功构建GPSM2表达下调的MIA-PaCa-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与体积大小的趋势均表现为GPSM2自然表达+生理盐水组>GPSM2自然表达+吉西他滨组>GPSM2低表达+生理盐水组>GPSM2低表达+吉西他滨组。析因设计分析结果显示,单独吉西他滨或单独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抑制裸鼠瘤体生长的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吉西他滨联合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抑制裸鼠瘤体生长的交互效应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3);但吉西他滨联合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单独吉西他滨或单独下调GPSM2基因表达的单独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3)。结论:下调GPSM2基因表达是否有增强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尚不确定,但下调GPSM2基因表达的同时予以化疗对胰腺癌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两者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rgs蛋白质类 化疗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