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second pregnancy
1
作者 Xiao-Ling Fu Xing-Dan Zhao +3 位作者 Ai-Han Weng Su-Jiao Li Xue-Yu Wang Kai-Nian Y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 blood group antibody a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in second-child pregnant women,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h-HDN).Methods:500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col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0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obstetric examination in the integrated obste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To detectethe Rh blood group antigens(D,C,c,E,e)of the two groups of samples,screene the irregular antibodies,identify the specific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determine the titer and record th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Results:There were 11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CCDee(152cases,30.4%),CcDEe(136cases,27.2%)CcDee(84cases,16.8%),ccDEE(30cases,6%),ccDee(31cases,6.2%),CCDEe(14cases,2.8%),ccDEe(9cases,1.8%),cc dee(18cases,3.6%),CCDEE(2cases,0.4%),CcdEe(12cases,2.4%),Ccdee(6cases,1.2%),CCd ee(6cases,1.2%).A total of 42 cases(8.4%)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negative for RhD.There were 10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CCDee(144cases,28.8%),CcDEe(138cases,27.6%),CcDee(90cases,18%),ccDEE(42cases,8.4%),ccDee(28cases,5.6%),CCDEe(10cases,2%),ccDEe(8cases,1.6%),cc dee(19cases,3.8%),CCDEE(1cases,0.2%),CcdEe(11cases,2.2%),Ccdee(9cases,1.8%).A total of 39 cases(7.8%)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were negative for RhD.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was 4.0%(20/500),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 was found as follows:anti-E 1.8%(9/500),anti-D 1.4%(7/500),anti-C 0.4%(2/500)and anti-Ec 0.4%(2/500).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h-HDN was found in 10 newborns(2%)of the 20 women with positive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and the antibody titer during pregnancy was more than 32.No Rh-HDN occurred in newborn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Rh blood group can easily cause Rh-HDN,so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outine detec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and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during prenatal examination.It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h-blood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or neonatal risk of Rh-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blood group antigen Pregnant woman Irregular antibody detection HDN
下载PD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11cases)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62-,共1页
关键词 rh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
下载PDF
2例罕见RhD变异型RHD*DEL37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3
作者 王鹏 杨子瑶 +2 位作者 王萌 王巍 李爱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56,共5页
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重要的常规检测血型系统,因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倍受临床重视。本研究报道了2例罕见的RHD基因变异型RHD*DEL37个体的血清学和基因特征,这2例个体的血液样本经血清学方法(试管... 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重要的常规检测血型系统,因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倍受临床重视。本研究报道了2例罕见的RHD基因变异型RHD*DEL37个体的血清学和基因特征,这2例个体的血液样本经血清学方法(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鉴定为RhD阴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PCR-SSP)对样本进行RHD基因分型和合子型分析,基因分型结果为RHD基因阳性,并排除了常见的几种RHD基因变异体的可能。RHD基因合子型检测阳性,证明其中一条RHD等位基因1~10外显子全部缺失。进一步对样本RHD基因1~10外显子基因进行Sanger法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在另一条等位基因第8内含子上的第1154-31号碱基发生了T>C突变,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将该突变等位基因命名为RHD*DEL37,表型为RhD放散型(D-elute,Del)。本研究中,2例血清学初筛RhD阴性的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其基因型为RHD*DEL37/RHD-(RHD*01N.01)。由于这2例个体无血缘关系,提示我国可能存在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群。本研究提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辅助鉴别血清学初筛为阴性的RhD变异体样本,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在准确鉴定血型、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 血清学 基因分型技术 等位基因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血型转变研究
4
作者 童欣欣 钟明璐 +3 位作者 黄慧瑛 邓晖 黄建云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rh血型抗原 转变时间
下载PDF
4例ABO和Rh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志远 李晓菲 +2 位作者 刘婷婷 张烨 苗天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研究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确认方法。方法对4例医院输血科送检做ABO和RhD血型的患者,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毛细管离心分离新生红细胞、吸收试验、DTT处理凝集红细胞试验,同时对患者1的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患... 目的研究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确认方法。方法对4例医院输血科送检做ABO和RhD血型的患者,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毛细管离心分离新生红细胞、吸收试验、DTT处理凝集红细胞试验,同时对患者1的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患者1:ABO血型为AB/B型嵌合,Rh血型为RhCE基因嵌合;患者2:Rh血型为RhD基因嵌合;患者3:ABO血型为AB/B型嵌合,Rh血型为RhD基因嵌合;患者4:ABO血型为O/B型嵌合,Rh血型为RhCE基因嵌合。结论在血型血清学上,排除患者有近期输血史,同时又不存在使患者抗原减弱的疾病情况下,ABO和Rh血型出现混合外观现象是其主要特征,实验人员可依据此怀疑患者是有血型嵌合体的可能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嵌合体 ABO嵌合 rh嵌合 毛细管离心 熔解曲线
下载PDF
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6
作者 钟春玲 佘喜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46-2050,共5页
目的探讨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及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方法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治疗... 目的探讨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及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方法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治疗的1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为(31.39±4.13)岁,孕周为(26.34±4.71)周,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17例,不良孕产史9例,伴有胎儿水肿4例。给予宫内输血,并在宫内输血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记录宫内输血前后胎儿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输血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输血后,胎儿Hb浓度及HCT均较输血前升高[(121.56±27.69)g/L比(69.90±22.34)g/L、(36.87±7.84)%比(21.17±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37、-12.702,均P<0.05);输血后发生1例(5.26%)胎儿心动过缓;1例(5.26%)胎死宫内;随访显示17例(89.47%)早产,1例(5.26%)足月生产。结论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方面需加强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用药护理、输血护理、病情观察,术后做好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其对保证输血效果、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rh血型系统 宫内输血 胎儿 护理
下载PDF
RHD*845A/1227A变异型个体的分子机制
7
作者 谢秀华 吴凡 +1 位作者 邓清 庄乃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研究1例罕见的RhD变异型个体的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样本进行Rh分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RhD抗原以及抗体筛查。D-screen试剂分析样本的RhD抗原表位。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HD基因以及RhD... 目的:研究1例罕见的RhD变异型个体的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样本进行Rh分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RhD抗原以及抗体筛查。D-screen试剂分析样本的RhD抗原表位。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HD基因以及RhD杂合型分析,Sanger测序方法分析RHD基因编码区序列。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RHD mRNA,对RHD cDNA进行TA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该样本RhD抗原为弱阳性,Rh分型为CcDEe,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经D-screen试剂检测样本表现出部分D的抗原表位分布。经RHD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发现,RHD基因第6外显子第845位和第9外显子第1227位碱基均显示G/A杂合。TA克隆得到3种剪接异构体。结论:该研究对象为RHD基因845G>A和1227G>A突变个体,该杂合突变导致样本红细胞RhD抗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变异型 rhD基因 DNA测序
下载PDF
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型红细胞短期内引起高效价抗-D的同种免疫研究
8
作者 卢霞 潘英芳 +2 位作者 赵爱平 徐群 沈云青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通过对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后诱发同种抗-D免疫的研究分析,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策略。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及Rh系统血型抗原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高分辨熔解曲线和基因测序分析检测DEL型的RHD... 目的通过对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后诱发同种抗-D免疫的研究分析,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策略。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及Rh系统血型抗原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高分辨熔解曲线和基因测序分析检测DEL型的RHD基因分型。结果受血者为O型,RhD阴性。供血者为RHD 1227G>A突变的“亚洲型”DEL,Rh表型为Ccee。受血者输血后抗体筛查阳性,并鉴定为抗D和抗C,抗D效价512,抗C效价128。结论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会引起抗-D同种免疫。因此对于RhD阴性献血者应加强DEL型的筛查,必要时可以增加RHD基因检测以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亚洲型”DEL型 抗-D 同种免疫 rhD 1227G>A 突变
下载PDF
乙肝病毒再激活致Rh血型阴性患者肝功能衰竭1例
9
作者 尼亚孜艾力·萨伊提 全斌 李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糖皮质激素是神经和免疫系统介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自身免疫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高剂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激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高血糖、继发性感染以及骨质疏松症等副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 糖皮质激素是神经和免疫系统介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自身免疫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高剂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激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高血糖、继发性感染以及骨质疏松症等副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案例少见。我们报道一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Rh阴性血型患者因膜性肾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后出现纳差、腹胀以及黄疸等肝功能衰退的表现。考虑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我们怀疑糖皮质激素激活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功能衰竭。住院期间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行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这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再激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b system, DPMAS)模式拟行人工肝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缓解血源紧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再激活 肝功能衰竭 皮质醇 rh血型阴性
下载PDF
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对不良反应及溶血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巴芳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非Rh血型系统输血患者80例,按照是否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未进... 目的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非Rh血型系统输血患者80例,按照是否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未进行检测,观察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同时统计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IgG型占比20.0%、IgM型占比57.5%、IgG型+IgM型占比22.5%。结论重视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及溶血情况,在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更高,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测 不良反应及溶血
下载PDF
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研究
11
作者 雍乐 刘新 +1 位作者 王安 王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11-413,417,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RhCE抗原分型,采用吸收放射试验检测Del血型,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鉴定标本的Del血型基因型,采用D-Screen试剂的反应格局表鉴定部分DⅥ3型,针对10个RHD基因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54例初筛RhD阴性孕妇中,单克隆(IgG+IgM)抗D-抗体IAT试验检出3例阳性,经鉴定为D变异型;酸放散法检出阳性18例,除上述3例D变异型外,其余15例均为Del表型,36例D阴性标本。D变异型与Del表型均未产生抗-D,36例D阴性标本中2例产生抗-JKb合并抗-cE,7例产生抗-D(其中1例产生抗-C合并抗-D)。RhCE分型结果显示: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无ccEe与ccee。3例D变异型中,D-Screen检出2例部分DⅥ3型,剩余1例经RHD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为弱D15型,RHD基因存在c.845G>(p.Gly282Asp)纯合突变。PCR-SSP检出15例阳性,与酸放散法检出阳性的例数一致,15例Del表型均携带RHD*01EL.01。15例Del表型中,合子型D+/D+1例,且其基因型为RHD*01EL.01/01EL.01;合子型D+/D-14例,且其基因型均为RHD*01EL01/01N.01,占93.33%。【结论】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结构存在复杂的多态性,变异等位基因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遗传学 孕妇 基因表达 多态现象 遗传 汉族
下载PDF
孝感地区受血者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及Rh血型相容性输注可行性探讨
12
作者 邢杰 马祥斌 +1 位作者 祝辉 乐正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孝感地区部分输血治疗患者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型分布比例,探讨本地区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19年7月至2023年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治疗中的1835例患者的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 目的:分析孝感地区部分输血治疗患者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型分布比例,探讨本地区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19年7月至2023年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治疗中的1835例患者的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原,计算Rh抗原表型的抗原频率及表型分布。于2021年10月1日选择对输血患者进行Rh同型或相容性输注。结果:1835例输血治疗患者共检出13种表型。抗原频率:D抗原为99.6%,C抗原为91.3%,c抗原为53.9%,E抗原为45.6%,e抗原为94.45%。对输血患者进行Rh相容性输注后,Rh血型系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由1.77%(25/1414)下降至0.82%(12/1456),输血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由6.6天减少至4.3天;Rh血型相容性输注前、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供血者常规检测Rh系统血型,建立孝感地区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相容性输注,对输血安全和输血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表型 抗原频率 配合性输注
下载PDF
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
13
作者 吴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观察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125例有输血风险需接受血液检测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均应用不规则抗体技术检测。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输血不良反... 目的 观察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125例有输血风险需接受血液检测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均应用不规则抗体技术检测。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39例,占比31.20%为最多;其次为抗P1抗体31例,占比24.80%次之;未确定特异性和抗Lea抗体分别为18例(14.40%)及17例(13.60%)。125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为免疫球蛋白M(IgM)最多为97例,占比为77.60%;免疫球蛋白G(IgG)为21例,占比为16.80%;IgM+IgG为5例,占比为4.00%;空白未检出2例,占比为1.60%。125例输血患者中,其中1例发生发热反应,未发生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0%。结论 对需要输血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输血前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测 高危妊娠监督
下载PDF
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受血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王艳琴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精准输血中的价值。方法:94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受血者E抗原阴性、供血者E抗原阳性为对照组;受血者、供血者E抗原均为阴性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精准输血中的价值。方法:94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受血者E抗原阴性、供血者E抗原阳性为对照组;受血者、供血者E抗原均为阴性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输血后第3天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输血前,CD^(+)_(3)细胞、CD^(+)_(4)细胞占比低于输血前;对照组输血后第3天的IgM、白介素-2(IL-2)水平高于观察组,CD^(+)_(3)细胞、CD^(+)_(4)细胞占比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高于观察组6.26%(P<0.05)。结论:基于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的精确输血可减少输血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干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抗原检测 精准输血
下载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5
作者 艾则孜·阿布力米提 陈睿峰 阿力亚·热木托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Rh(D)阴性血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段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Rh(D)阴性血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段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采血前、采血后24 h及回输血后,产妇Hb、RBC、PLT、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在采血过程中,均未呈现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以及全身虚汗等表现;胎心监护未发现异常情况;所有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合理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干预,可避免针对Rh(D)阴性血型产妇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呈现出血源紧张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血型 产妇 储存式自体输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全自动血型仪性能优化方案探索及献血者结果分析
16
作者 蒋慧 陈明军 李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49-2052,共4页
目的 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血型检测设备性能验证方法,对使用年限较长、维修过的甲设备进行性能验证并优化。方法 甲、乙(已确认)两台设备同时进行4 026份献血员样本的平行比对实验,并以试管法作为补充对照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的符合... 目的 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血型检测设备性能验证方法,对使用年限较长、维修过的甲设备进行性能验证并优化。方法 甲、乙(已确认)两台设备同时进行4 026份献血员样本的平行比对实验,并以试管法作为补充对照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的符合率评价甲设备的性能,并适当调整甲设备ABO、Rh(D)血型检测的部分参数。通过效价测定确保甲设备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强度与乙设备相当,并使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进行再次平行比对实验。结果 两种设备总符合率99.80%,Rh(D)血型符合率100%,ABO血型符合率99.98%,经血型研究室确认,共检出3例亚型:甲设备弱抗体、弱抗原漏检各1例,乙设备漏检弱抗原1例。脂血溶血样本甲设备未检出1例,乙设备未检出6例。甲设备、乙设备、试管法的抗-A、抗-B效价分别为8、32、128,抗-D效价分别为2、8、64。通过调整设备参数提高凝集效价。相关实验参数优化后,400份献血员标本比对总符合率为100%。结论 采供血机构关键设备维修后的性能验证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性能比对实验及多参数的优化提高了甲设备抗原/抗体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ABO血型 rh(D)血型 性能验证
下载PDF
中国汉族Rh血型基因多态性观察 被引量:22
17
作者 兰炯采 王从容 +6 位作者 魏亚明 周华友 曹琼 张印则 库热西江 武大林 刘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2-645,共4页
为了观察中国汉族非血缘关系随机个体和家系Rh血型的基因多态性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扩增技术 ,扩增Rh血型C/E基因 ,D基因外显子 ,内含子 2和 10 ,插入片段以及RhBox ,检测 16 0例Rh阳性个体 ,71例Rh阴性个体及 ... 为了观察中国汉族非血缘关系随机个体和家系Rh血型的基因多态性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扩增技术 ,扩增Rh血型C/E基因 ,D基因外显子 ,内含子 2和 10 ,插入片段以及RhBox ,检测 16 0例Rh阳性个体 ,71例Rh阴性个体及 7个先证者为Rh阴性的家系的血样品。研究结果显示 ,带有C抗原的RhD阴性个体D基因结构具有多态性 ,D基因外显子有完整的、部分缺失和完全缺失的 3种形式 ;先证者为RhD阴性的家系中 ,大部分成员均出现插入片段和RhBox ,且在遗传上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插入片段或RhBox并未影响D基因的表达 ;全部RhD阴性和阳性个体中没有发现“正常的”RhD外显子 4。结论 :中国人带C抗原的RhD阴性者的基因结构具有多态性 ,具有完全缺失、部分缺失和不缺失 3种情况 ,并可能存在特殊的D(nf)Ce单体型 ;本组样本不能确定插入片段和RhBox与D基因表达有关 ,插入片段和RhBox的生物学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汉族的Rh血型基因序列不同于白种人 ,应建立本民族的Rh基因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基因多态性 PCR-SSP 中国 汉族 新生儿溶血病 HDN
下载PDF
cis基因交换形成RHD-CE(2~9)-D等位基因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邵超鹏 李桢 +2 位作者 熊文 周一炎 李雪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5,共5页
以往通过基因组DNA分析,分别在高加索人和中国人中观察到少数Rh阴性个体存在RHD基因第1和第10外显子,但是该等位基因形成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有争论。分别针对RHD基因mRNA的5′和3′非编码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逆转录PCR(RTPCR)和cDN... 以往通过基因组DNA分析,分别在高加索人和中国人中观察到少数Rh阴性个体存在RHD基因第1和第10外显子,但是该等位基因形成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有争论。分别针对RHD基因mRNA的5′和3′非编码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逆转录PCR(RTPCR)和cDNA测序,分析2例RHD基因阳性(拥有第1和第10外显子)、D抗原表型阴性个体的全长mRNA/cDNA序列,同时以1例正常Rh阳性个体(CcDDee)作对照。结果正常Rh阳性个体拥有正常RHD基因mRNA,2名携带RHD基因的Rh阴性个体则均检出存在与正常RHD基因或RHCE基因转录产物相同长度、以及相同外显子构成的mRNA,但该转录子的第1和第10外显子及3′非编码区序列与RHD基因一致,而第2~9外显子全部序列与RHCE(e)基因mRNA相同,表明2名个体均存在RHDCE(2~9)D融合RHD等位基因,即其RHD基因的第2~9外显子被同源RHCE(e)基因替换,导致不能编码正常RhD蛋白,形成个体D抗原阴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MRNA 只HD基因 rhCE基因 基因交换
下载PDF
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情况调查 被引量:27
19
作者 伍伟健 罗海玲 +2 位作者 黄昌海 郭如华 余晋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情况。方法:使用抗-D、抗-C、抗-c、抗-E和抗-e血清进行Rh血型分型,对RhD抗原筛查阴性的标本使用3批不同厂家IgG抗-D血清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根据实验结果,计算Rh表现型、基因、单... 目的:调查并分析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情况。方法:使用抗-D、抗-C、抗-c、抗-E和抗-e血清进行Rh血型分型,对RhD抗原筛查阴性的标本使用3批不同厂家IgG抗-D血清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根据实验结果,计算Rh表现型、基因、单倍型频率,并进行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结果: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表现型频率特点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单倍型频率特点为CDe>cDE>cDe>CDE;cde>Cde>cdE>CdE;基因频率特点为D>d,C>c,e>E;D(-)表型频率为0.379%,d基因频率为0.061。本文Rh血型单倍型及基因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良好。结论:本调查数据符合群体遗传学中的Hardy-Weinberg定律,结果可靠;佛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Rh血型分布,既有地域特点,也有汉族人群的共性;本研究结果对指导佛山地区科学地进行无偿献血招募及合理地储存血液,提高血站为稀有血型受血者及时供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地区 无偿献血者 rh血型分布
下载PDF
海南汉族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叶健忠 杨向萍 +1 位作者 蔡于旭 唐秋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Rh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结构,为建立适合本群体的正确的RHD基因定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盐水法和抗球蛋白法筛选RhD阴性献血者,通过吸收放散试验确定其中RhDel,并采用PCR SSP技术分析其RHD基因存在情况,对存在全...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Rh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结构,为建立适合本群体的正确的RHD基因定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盐水法和抗球蛋白法筛选RhD阴性献血者,通过吸收放散试验确定其中RhDel,并采用PCR SSP技术分析其RHD基因存在情况,对存在全部外显子的个体进一步检测RHD内含子2、10和RHDψ假基因。结果筛选获得的106名RhD阴性个体中,31例(29.25%)为RhDel,存在完整RHD基因;剩下75例中,67例(63.21%)完全缺失RHD基因,8例缺失部分RHD基因;存在全部外显子的31例RhDel个体均存在RHD内含子2、10而无RHDψ基因。另外,在1例ccdEe样本中检测到外显子1、3、4、6、7、9及10,仅缺少外显子5。结论海南汉族RhD阴性群体中存在高比率的RhDel,且所有RhDel样本均可检测到全部的RHD基因外显子;海南汉族真实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呈多态性,缺失部分RHD基因的个体均未检测到RHD外显子5,提示对本群体而言,特异性扩增外显子5在RHD基因定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基因 rh血型血清学/分型PCR-SSP 汉族 海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