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机制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王帆帆 刘健 +4 位作者 方妍妍 文建庭 韩琦 贺明玉 李旭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8-454,共7页
新风胶囊(XFC)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已证实XFC对RA的治疗有其独特疗效。该文从药学研究、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观察和机制等方面阐述XFC的研究概况,旨在加深对该药的认识,为研... 新风胶囊(XFC)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已证实XFC对RA的治疗有其独特疗效。该文从药学研究、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观察和机制等方面阐述XFC的研究概况,旨在加深对该药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中草药 中药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葛菁 曹永仓 张庆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273-277,I0002,I0003,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进行富集分析,研究药物对靶点的作用、靶点的功能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RA涉及靶点和主要成分。结果...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进行富集分析,研究药物对靶点的作用、靶点的功能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RA涉及靶点和主要成分。结果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筛选出有效成分127个,得到49个甘草附子汤治疗RA潜在靶点,建立“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得到135节点,473条边。筛选出Degree值较高的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10个活性成分,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1β、TP53、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PPARG)等30个Degree值较高的靶点。结论甘草附子汤治疗RA主要与脂多糖反应、血管调节和血管反应、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和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有关,为扩大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甘草附子汤
下载PDF
通痹灵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产生IL-1、TNF-α及PGE_2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纪藩 赵会芳 +4 位作者 沈晓燕 李颂华 李迎敏 廖世煌 黄仰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通痹灵(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滑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采用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检...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通痹灵(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滑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采用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结果:AA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通痹灵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异常升高的IL-1、TNF-α和PGE2分泌功能恢复正常(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甲氨喋呤(MTX)也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了滑膜细胞的分泌功能(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消炎痛对PGE2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1),但进一步上调了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IL-1、TNF-α的功能(与正常组比P<0.01)。结论:IL-1、TNF-α和PGE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痹灵对RA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灵 药理学 关节炎 佐剂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再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兆智 林院昌 +2 位作者 欧润妹 何羿婷 王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为检验自行研制的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复方外用涂膜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于1997年上半年对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西医常规治疗加复方雷公藤涂膜剂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 为检验自行研制的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复方外用涂膜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于1997年上半年对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西医常规治疗加复方雷公藤涂膜剂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药涂膜剂为对照组,各30例,疗程6周。结果表明,治疗后治疗组关节肿胀、压痛、疼痛及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在治疗后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症状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有1例在治疗期间出现局部皮肤红点、瘙痒。治疗期间两组的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表明复方雷公藤涂膜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通痹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自由基清除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纪藩 赵会芳 +2 位作者 廖世煌 黄仰模 关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22-224,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中药(桂枝、芍药、知母、制马钱子等)组成的制剂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抗炎药理作用。随机对照观察正常对照组、通痹灵组及双氯灭痛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 为进一步探讨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中药(桂枝、芍药、知母、制马钱子等)组成的制剂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抗炎药理作用。随机对照观察正常对照组、通痹灵组及双氯灭痛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_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结果两治疗组均可降低血清LPO,但在升高GSH_Px、SOD上通痹灵组优于双氯灭痛组(P<0.05)。提示协调氧化—抗氧化平衡,抑制氧自由基对组织的炎症损伤可能是通痹灵抗炎的作用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通痹灵 过氧化脂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热痹康胶囊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8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庞学丰 蒙宇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利湿除痹法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热痹康胶囊(秦艽、防风、桂枝、威灵仙、制川乌、地龙、桑枝、葛根、忍冬藤、青风藤、黄柏、苍术)治疗本病86例,并与单纯西药英太青(双氯芬酸钠)对照组4...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利湿除痹法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热痹康胶囊(秦艽、防风、桂枝、威灵仙、制川乌、地龙、桑枝、葛根、忍冬藤、青风藤、黄柏、苍术)治疗本病86例,并与单纯西药英太青(双氯芬酸钠)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优于对照组的70.0%(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和32.5%(两组比较P<0.05)。【结论】提示热痹康胶囊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和副作用小的特点,能尽快控制病情,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痹康胶囊 中医药治疗 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助孕3号方及拆方防治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昱磊 罗颂平 +2 位作者 梁国珍 萧木洲 陈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1,T003,共6页
目的:了解助孕3号方及拆方对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对妊娠大鼠以羟基脲和米非司酮建立肾虚黄体抑制病证动物流产模型,分别用助孕3号方、补肾方、健脾方中药水提液及黄体酮治疗,同时设立未用药物治疗的模型对... 目的:了解助孕3号方及拆方对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对妊娠大鼠以羟基脲和米非司酮建立肾虚黄体抑制病证动物流产模型,分别用助孕3号方、补肾方、健脾方中药水提液及黄体酮治疗,同时设立未用药物治疗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测定各组流产率、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清P及子宫蜕膜PR的含量。结果:补肾健脾的助孕3号方和补肾方均可增强黄体功能,提高血清孕酮含量,增加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流产率,单纯健脾方无此作用。结论:补肾药在防治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流产方面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孕3号方 助孕拆方 防治 肾虚 黄体抑制 动物流产模型 自然流产 中药疗法 孕酮 孕酮受体
下载PDF
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德辉 夏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6例RA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48例)和西药组(48例)。综合组采用热针电针治疗仪,穴取上肢肩、曲池、手三里、支沟;下肢风市、阳陵泉、梁丘、膝阳关等,配合中药离子导入、... 目的:探讨提高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6例RA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48例)和西药组(48例)。综合组采用热针电针治疗仪,穴取上肢肩、曲池、手三里、支沟;下肢风市、阳陵泉、梁丘、膝阳关等,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口服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碇、甲氨喋呤治疗;西药组单纯西药治疗。2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79.2%,西药组有效率为52.1%,综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综合组优于西药组(P<0.01)。2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P<0.01),且综合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关节炎 类风湿/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离子 透入针药并用
下载PDF
白虎追风胶囊的抗炎作用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施旭光 周杰 何国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揭示白虎追风胶囊的抗炎作用机理 ,研究了白虎追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滑膜白细胞介素 - 1(IL -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前列腺素E2 (PGE2 )的影响 ,以及对AA大鼠血液中氧自由基和NO的影响。结果显示 :白虎追风胶囊... 为揭示白虎追风胶囊的抗炎作用机理 ,研究了白虎追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滑膜白细胞介素 - 1(IL -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前列腺素E2 (PGE2 )的影响 ,以及对AA大鼠血液中氧自由基和NO的影响。结果显示 :白虎追风胶囊能下调AA大鼠滑膜过度分泌的IL - 1、TNF -α和PGE2 ;能降低AA大鼠过高的LPO和NO水平 ,使过低的SOD和GSH -Px增高。提示白虎追风胶囊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滑膜分泌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以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追风胶囊 抗炎 实验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论药物的四气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洁 吴强 +2 位作者 林栋 陈传江 黄冬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的四气对穴位贴敷法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61例随机分为辣椒素组20例、薄荷脑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选用同为辛味但不同寒(凉)热属性的辣椒与薄荷的提取物辣椒素、薄荷脑及痛经灸贴剂贴敷神阙穴,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药物的四气对穴位贴敷法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61例随机分为辣椒素组20例、薄荷脑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选用同为辛味但不同寒(凉)热属性的辣椒与薄荷的提取物辣椒素、薄荷脑及痛经灸贴剂贴敷神阙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均较前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穴位贴敷疗法中,药物的四气对其疗效无显著作用,提示穴位贴敷疗法与内服药物不同,不应将四气作为选药的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痛经/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法 四气(中药)
下载PDF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铃木聪 田伟 李学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60余篇,筛选出临床常用穴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治疗方法。结果:针灸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60余篇,筛选出临床常用穴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治疗方法。结果:针灸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防治 参考依据 临床科研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易雨 黄庭荣 +4 位作者 黄移生 赵荷英 孙莉嘉 江跃 张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较佳疗法。方法 :将 2 6 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6 4例、中药治疗组 6 0例、针刺加中药治疗组 138例 ,对治疗前后症状及鼻窦X线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针刺加中药治疗组有效率 94 93... 目的 :探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较佳疗法。方法 :将 2 6 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6 4例、中药治疗组 6 0例、针刺加中药治疗组 138例 ,对治疗前后症状及鼻窦X线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针刺加中药治疗组有效率 94 93% ,优于中药治疗组的 5 6 6 7%和针刺治疗组的 5 9 38% (均P <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针刺治疗 中药治疗 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 患者 X线 疗法 有效率 对照观察
下载PDF
脑脂平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缪灿铭 何训昌 +6 位作者 李燕林 李雪山 刘一星 杨凤仙 林凯旋 杨楠 黄振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96-298,共3页
为探讨中医药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用活血逐瘀、行气化浊的中药( 大黄、水蛭、牛蒡子)制成脑脂平口服液, 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浊证患者88 例, 并以丹田降脂丸作对照(51 例) 。两组治疗前血脂和中医证候均有可比性( 均... 为探讨中医药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用活血逐瘀、行气化浊的中药( 大黄、水蛭、牛蒡子)制成脑脂平口服液, 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浊证患者88 例, 并以丹田降脂丸作对照(51 例) 。两组治疗前血脂和中医证候均有可比性( 均P> 0 .05)。治疗1 个月后, 两组的血浆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P< 0.01) , 治疗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比治疗前也有所提高( P< 0 .05) ; 两组对比, 治疗组的血浆TC、TG、HDL- C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 P< 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也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P<0 .01) , 两组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5) 。说明中医活血逐瘀、行气化浊可改善高脂血症血瘀痰浊证候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临床症状; 本观察结果还显示脑脂平口服液比丹田降脂丸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脂平口服液 高脂血症 大黄 水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番泻叶联合灌肠用于手术前肠道清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进义 张红 +2 位作者 潘运龙 席亚鸣 王华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寻求适宜的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用番泻叶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方法(A法),与单纯清洁灌肠方法(B法)完成术前肠道清洁,术中观察术前肠道清洁效果。[结果]A法肠道肠管肠腔清洁效果优26例,良8例,差1例;B... [目的]寻求适宜的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用番泻叶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方法(A法),与单纯清洁灌肠方法(B法)完成术前肠道清洁,术中观察术前肠道清洁效果。[结果]A法肠道肠管肠腔清洁效果优26例,良8例,差1例;B法肠管肠腔清洁效果优14例,良16例,差5例。A法效果优于B法(P<0.01)。[结论]用番泻叶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法具有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叶 治疗应用 术前 肠道准备 灌肠
下载PDF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姚茹冰 邱明义 +2 位作者 胡兵 郭郡浩 蔡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柳氮磺胺吡啶组及乌梅丸组分别灌胃给柳氮磺胺吡啶(80 g/L SASP 10 mL/kg,每日1次)和乌梅丸小煎剂(每mL含生药2 g,14.3 mL/kg,每日1次);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各组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结果]病理切片及超微病理结构观察显示,经乌梅丸治疗后渍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明显修复好转,其改善程度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结论]乌梅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治疗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疗法 病理学
下载PDF
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艾宙 刘媛媛 +3 位作者 杨廉 张倩如 邹婷 奚玉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联合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联合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73%,对照组有效率51.3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关节炎 类风湿/针灸疗法 关节炎 类风湿/药物疗法 针药并用 消炎药 非甾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ICAM-1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余曙光 郝亮 +3 位作者 宋开源 黄迪君 刘旭光 唐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 (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艾灸加假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 (ICAM 1)含量...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 (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艾灸加假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 (ICAM 1)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ICAM 1含量明显较正常组升高 (P <0 0 1) ,艾灸治疗组血清ICAM 1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 (P <0 0 1) ,并仍高于正常水平 (P <0 0 1)。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血清ICAM 1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艾灸加假手术组血清ICAM 1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下降 (P <0 0 1) ,与艾灸组具有相同趋势。 结论 :艾灸降低血清ICAM 1含量与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完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艾灸 类风湿关节炎 大鼠 血清 ICAM-1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脑急性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18
作者 陈洁文 汤湘江 万文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利用脑片技术、电镜及检测自由基代谢指标,从离体与整体、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上,观察了川芎嗪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可以提高海马脑片的耐缺氧能力,并呈量效关系;能抑制神经突触传递和脑细胞过度兴奋,有效... 利用脑片技术、电镜及检测自由基代谢指标,从离体与整体、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上,观察了川芎嗪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可以提高海马脑片的耐缺氧能力,并呈量效关系;能抑制神经突触传递和脑细胞过度兴奋,有效地防止缺氧对脑细胞造成的不可逆性损伤;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的超微结构有显著保护作用;能减少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的生成,增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_Px)的含量。由此可见,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药理学 中医药疗法 脑缺氧 脑缺血
下载PDF
青藤碱抗炎抗风湿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6
19
作者 李晓娟 王培训 +4 位作者 刘良 王文君 周联 梁瑞燕 曹柳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抗炎、抗风湿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林J774体外培养,观察药物对该细胞株增殖、一氧化氮(NO)合成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TNF-αmRNA)表达及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青藤碱能够抑制该细胞株增殖... 【目的】研究青藤碱抗炎、抗风湿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林J774体外培养,观察药物对该细胞株增殖、一氧化氮(NO)合成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TNF-αmRNA)表达及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青藤碱能够抑制该细胞株增殖,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状态下的NO合成;对TNF-α蛋白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仅在高浓度时才对TNF-a mRNA表达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藤碱可能通过下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合成发挥抗炎、抗风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抗炎 抗风湿 作用机理 细胞增殖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益气活血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先涛 赖世隆 +2 位作者 梁伟雄 谢红 王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17-223,共7页
为研究以益气活血法拟定的脑栓康处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安慰剂组32例,以双盲法进行临床观察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另设17例正常对照... 为研究以益气活血法拟定的脑栓康处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安慰剂组32例,以双盲法进行临床观察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另设1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安慰剂组的tPA、6_keto_PGF1α、ATⅢ、NO、CGRP含量(或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PAI、TXB2、ET含量(或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经4周治疗后,自身前后比较:两组tPA、6_keto_PGF1α、NO、ATⅢ、CGRP含量(或活性)均升高(P<0.001),PAI、TXB2、ET含量(或活性)均降低(P<0.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试验组PAI、TXB2、ET含量(或活性)降低,tPA、ATⅢ、CGRP含量(或活性)升高,和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6_keto_PGF1α、NO含量升高比安慰剂组高(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PAI、TXB2、ET含量(或活性)降低及tPA、ATⅢ含量(或活性)升高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NO、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血栓形成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