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roles of RIG-Ⅰ like receptors in SARS-CoV-2 inf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Duo-Meng Yang Ting-Ting Geng +1 位作者 Andrew G.Harrison Peng-Hua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62-264,共3页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Ⅰ (RIG-Ⅰ) and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 (MDA5) sense viral RNA and activate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Herein we investigate their functions in human epithelial cells...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Ⅰ (RIG-Ⅰ) and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 (MDA5) sense viral RNA and activate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Herein we investigate their functions in human epithelial cells,the primary and initial targe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A deficiency in MDA5,RIG-Ⅰ or 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 (MAVS) enhanced viral replication.The expression of the type I/III interferon(IFN) during infection was impaired in MDA5;and MAVS;,but not in RIG-Ⅰ;,when compared to wild type (WT) cells.The mRNA level of full-length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the cellular entry receptor for SARS-CoV-2,was approximately 2.5-fold higher in RIG-Ⅰ;than WT cells.These data demonstrate MDA5 as the predominant SARS-CoV-2 sensor,IFN-independent induction of ACE2 and anti-SARS-CoV-2 role of RIG-Ⅰ in epitheli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Pathogen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ducts of IGF-Ⅱ,IGF-Ⅱ receptors and CSF-Ⅰ receptors in huma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juxtacancerous liver tissue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冬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顾健人 刘尚廉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3年第4期368-376,共9页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ducts of IGF-Ⅱ,IGF-Ⅱ receptors(IGF-Ⅱ-R)and CSF-Ⅰ re-ceptors(CSF-Ⅰ-R)was observed in 17 cases of huma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and the juxtacancerous liver tissue with immunoh...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ducts of IGF-Ⅱ,IGF-Ⅱ receptors(IGF-Ⅱ-R)and CSF-Ⅰ re-ceptors(CSF-Ⅰ-R)was observed in 17 cases of huma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and the juxtacancerous liver tissue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ABC),Western blot and North-ern blot technique,It was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IGF-Ⅱ,IGF-Ⅱ-R and CSF-Ⅰ-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HC than in normal liver tissue and the expression of IGF-Ⅱ and IGF-Ⅱ-R wasremarkably higher in the juxtacancerous liver tissue from PHC patients than in PHC proper.Itwas noteworthy that the expression of IGF-Ⅱ in both the cancer proper and the juxtacancerousliver tissue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fetal type.Besides,the expression of CSF-Ⅰ-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HC than in the juxtacancerous liver tissue.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IGF-Ⅱ,IGF-Ⅱ-R and CSF-I-R in PHC and the juxtacaneerous liver tissue might berelated to the autocrine mechanism of human P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rowth factor IGF-Ⅱ IGF-Ⅱ receptor CSF- receptor AUTOCRINE
下载PDF
TypeⅠinositol 1, 4, 5-triphosphate receptors increase in kidney of mice with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被引量:7
3
作者 Ying Wen Wei Cui Pei Li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2344-2348,共5页
AIM: To delineate the mechanisms of renal vasoconstriction in hepatorenal syndrome (HRS),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inositol 1, 4, 5-triphosphate receptors (IP3R I) of kidney in mice with fulminant... AIM: To delineate the mechanisms of renal vasoconstriction in hepatorenal syndrome (HRS),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inositol 1, 4, 5-triphosphate receptors (IP3R I) of kidney in mice with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METHODS: FHF wa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 D-galactosamine (GAIN) sensitized BALB/c mice. There were 20 mice in normal saline (NS)-treated group, 20 mice in LPS-treated group, 20 mice in GaIN- treated group, and 60 mice in GalN/LPS-treated group (FHF group). Liver and kidney tissues were obtained at 2, 6, and 9 h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liver and kidney specimen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 for studying morphological changes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expression of IP3R I in kidney tissue was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RT)-PCR. RESULTS: Kidney tissues were morphologically normal at all time points in all groups. IP3R I proteins were found localized in the plasma region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 in kidney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kidney of mice with FHF at 6 h and 9 h IP3R I staining was upregulated. Results from Western blot demonstrated consistent and significant increment of IP3R I expression in mice with FHF at 6 h and 9 h (t = 3.16, P 〈 0.05; t = 5.43, P 〈 0.01). Furthermore, we evaluated IP3R I mRNA expression by RT-PCR and observed marked upregulation of IP3R I mRNA in FHF samples at 2 h, 6 h and 9 h compared to controls (t = 2.97, P 〈 0.05; t = 4.42, P 〈 0.01; t = 3.81, P 〈 0.01).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IP3R I protein increased in GMC and renal VSMC of mice with FHF, possibly caused by up-regulation of IP3R I 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renal syndrome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Type inositol 1 4 5-trisphophate receptors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下载PDF
敲低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抑制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NB4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磊 苏卫东 +1 位作者 邱丽君 庞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敲低NB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含有人RIG-Ⅰ基因shRNA序列(RIG-Ⅰ-shRNA)及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敲低NB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含有人RIG-Ⅰ基因shRNA序列(RIG-Ⅰ-shRNA)及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NB4细胞,实时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TRA诱导前后NB4细胞RIG-Ⅰ mRNA和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慢病毒感染效率和RIG-Ⅰ-shRNA对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敲低RIG-Ⅰ水平后,ATRA处理对蛋白激酶B308位苏氨酸(AKT-Thr308)磷酸化的调控效应。结果含RIG-Ⅰ-shRNA序列的慢病毒可成功感染NB4细胞,下调ATRA诱导的RIG-Ⅰ水平;敲低RIG-Ⅰ后,明显抑制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同时上调AKT-Thr308磷酸化水平。结论敲低NB4细胞RIG-Ⅰ蛋白可上调AKT-Thr308磷酸化水平抑制ATRA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rig-) 慢病毒 RNA干扰技术(RNAi) 细胞分化 蛋白激酶B(AKT)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3C蛋白抑制RIG-Ⅰ介导的IFN-β的诱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彬 王凤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对RIG-Ⅰ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带有IFN-β启动子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IFN-β-luc及内对照报告载体pRL-CMV转染细胞,之后用CA16感染细胞,24 h后检测报告基因活性。将CA16感染细胞,在感染6 h、12 h...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对RIG-Ⅰ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带有IFN-β启动子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IFN-β-luc及内对照报告载体pRL-CMV转染细胞,之后用CA16感染细胞,24 h后检测报告基因活性。将CA16感染细胞,在感染6 h、12 h、24 h以及48 h后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细胞中IFN-β的mRNA的表达水平。将pIFN-β-luc和pRL-CMV以及表达RIG-I的质粒和表达CA16的3C蛋白质粒共转染细胞,24 h后检测报告基因活性。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IRF3质粒和表达RIG-I基因N端质粒以及表达CA16的3C蛋白共转染细胞,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将表达RIG-I的质粒和表达CA16的3C蛋白质粒共转染细胞,24 h后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结果 CA16感染细胞不能引起IFN-β表达的上调,CA16的3C蛋白抑制了RIG-I诱导的IFN-β的启动子活性以及IRF3的核迁移,CA16的3C蛋白与RIG-Ⅰ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CA16的3C蛋白通过与RIG-Ⅰ相互作用从而抑制RIG-Ⅰ介导的IFN-β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3C蛋白 rig- IFN-Β IRF3
下载PDF
小鼠Rig-Ⅰ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6
作者 陈磊 李成洋 奚绪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2,共7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小鼠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蛋白的细胞信号传导、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已经构建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MigRI-Rig-Ⅰ,用PCR方法扩增出小鼠Rig-Ⅰ基因氨基端100 bp长度的片断(Rig-Ⅰ-N),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 【目的】进一步研究小鼠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蛋白的细胞信号传导、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已经构建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MigRI-Rig-Ⅰ,用PCR方法扩增出小鼠Rig-Ⅰ基因氨基端100 bp长度的片断(Rig-Ⅰ-N),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pGEX-4T2-Rig-Ⅰ-N,再将Rig-Ⅰ基因剩余部分克隆到已构建有Rig-Ⅰ-N部分片段的pGEX-4T2-Rig-Ⅰ-N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2-Rig-Ⅰ,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GST-Rig-Ⅰ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制备抗体,并对抗体效价进行ELISA检测及抗体特异性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重组蛋白GST-Rig-Ⅰ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Rig-Ⅰ纯化和洗脱后分子质量为130 ku,纯度>90%,制备的抗体效价达到1∶625 000,并且能够识别在原核表达系统以及真核细胞内表达的小鼠Rig-Ⅰ蛋白。【结论】建立的表达系统能够表达重组蛋白GST-Rig-Ⅰ,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维甲酸诱导基因(rig-)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下载PDF
绿头鸭RIG-Ⅰ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表达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晓艺 翟博宇 +2 位作者 李靖 林圣泽 曾祥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7,共5页
为揭示野生绿头鸭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Ⅰ,RIG-Ⅰ)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表达分布规律,对野生绿头鸭RIG-Ⅰ(MdRIG-Ⅰ)基因的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RIG-Ⅰ基因在绿头鸭不同组... 为揭示野生绿头鸭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Ⅰ,RIG-Ⅰ)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表达分布规律,对野生绿头鸭RIG-Ⅰ(MdRIG-Ⅰ)基因的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RIG-Ⅰ基因在绿头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MdRIG-Ⅰ基因的CDS序列全长2 802 bp,编码933个氨基酸,与哺乳动物和鱼类的RIG-Ⅰ基因同源率较低,为43.7%~46.7%与52.2%~54.9%;与鸟类的RIG-Ⅰ基因同源率较高,为78.7%~99.8%;与番鸭和绍兴麻鸭的RIG-Ⅰ基因同源率为98.3%和99.8%,有较强的种间特异性;MdRIG-Ⅰ基因mRNA在体内不同器官的表达量均高于SPF鸭(绍兴麻鸭),且不同组织表达量各不相同: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肠,在心和脾表达呈中等水平,在肺和肾表达呈低等水平。研究结果揭示了RIG-Ⅰ通路在鸭科动物抗病毒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水禽先天性免疫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绿头鸭 rig- 分子特征 表达分布
下载PDF
鸭RIG-Ⅰ蛋白C端helicase结构域和R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臧凤霞 张雅春 +5 位作者 王伟 赵颖慧 李越 周长良 陈洪岩 孟庆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21,共5页
利用PCR技术将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helicase区和RD区部分编码序列分别进行扩增,并分别命名为c、d段;克隆到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和p ET30a-d,通过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IPTG诱导、镍柱纯化表... 利用PCR技术将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helicase区和RD区部分编码序列分别进行扩增,并分别命名为c、d段;克隆到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和p ET30a-d,通过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IPTG诱导、镍柱纯化表达蛋白,将纯化的c、d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 Ab),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分析。获得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有14株与原核分段表达的c、d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其中3株与真核表达的RIG-Ⅰ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制备的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为RIG-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 helicase结构域 RD结构域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马岗鹅RIG-Ⅰ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9
作者 叶芷羽 李伟强 +6 位作者 刘智婷 庄海彬 车斯琪 陈治濠 欧阳婷 王蕊 焦培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2,共7页
为研究马岗鹅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Ⅰ,RIG-Ⅰ)的基因序列特征,试验扩增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分析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序列并表达了其蛋白。结果显示:马岗鹅RIG-Ⅰ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805 bp,编码934... 为研究马岗鹅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Ⅰ,RIG-Ⅰ)的基因序列特征,试验扩增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分析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序列并表达了其蛋白。结果显示:马岗鹅RIG-Ⅰ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805 bp,编码93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106.63 ku;马岗鹅RIG-Ⅰ蛋白具有2个串联的N端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DExD/H-box RNA解旋酶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马岗鹅RIG-Ⅰ与其它鸟类亲缘关系较近,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次之,与鱼类亲缘关系较远;马岗鹅RIG-Ⅰ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占比50.21%),无规则卷曲次之(占比37.69%),延伸链较少(占比12.10%);马岗鹅RIG-Ⅰ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表达了约106 ku的蛋白。研究成功鉴定了马岗鹅RIG-Ⅰ基因并表达其蛋白,为进一步制备该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和研究鹅RIG-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岗鹅 rig-基因 基因扩增 序列分析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日本七鳃鳗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基因(L-Tgfb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0
作者 侯蕴轩 李文娜 +5 位作者 杨晓萱 雷丽桐 张代云 马畅蔚 王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8,共11页
作为无颌类脊椎动物的现存代表之一,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是研究免疫系统起源与进化的重要模型。为了探究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信号通路在日本七鳃鳗免疫调节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日本七鳃鳗TGF... 作为无颌类脊椎动物的现存代表之一,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是研究免疫系统起源与进化的重要模型。为了探究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信号通路在日本七鳃鳗免疫调节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日本七鳃鳗TGF-βⅠ型受体基因(L-Tgfbr1)的编码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残基。L-Tgfbr1蛋白含有已知的TGF-βⅠ型受体分子的主要功能结构域,其中位于胞内的丝/苏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保守性较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Tgfbr1处于脊椎动物Tgfbr1蛋白的底端进化枝上,表明其在Tgfbr1进化史中具有原始性地位。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L-Tgfbr1在心脏等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较高。利用脂多糖注入七鳃鳗激活其先天性免疫应答,L-Tgfbr1在肾脏、鳃、髓小体、肝脏、白细胞、口腔腺中的转录水平呈现一过性的迅速上调。利用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了脂多糖免疫24 h时后L-Tgfbr1在白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发现L-Tgfbr1蛋白主要分布于七鳃鳗白细胞和髓小体细胞的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L-Tgfbr1及其介导的TGF-β通路可能在七鳃鳗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七鳃鳗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Fok Ⅰ多态性与过敏性疾病
11
作者 贾芳 孔旭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衍生物,其受体依赖性免疫效应对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Fok Ⅰ(rs2228570)位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外显子2翻译起始位点的第8个碱基对,它的胸腺嘧啶/胞嘧啶(T/C)转换导致最...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衍生物,其受体依赖性免疫效应对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Fok Ⅰ(rs2228570)位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外显子2翻译起始位点的第8个碱基对,它的胸腺嘧啶/胞嘧啶(T/C)转换导致最终合成的VDR蛋白只含有424个氨基酸。携带突变型基因的VDR基因相比野生型有着更高的转录活性,VDR基因Fok Ⅰ多态性能对靶基因的转录效率与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产生影响。研究显示,Fok Ⅰ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但与过敏性疾病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对VDR基因Fok Ⅰ多态性与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过敏性疾病 Fok(rs222857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Ⅰ,IGF-Ⅰ受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25
12
作者 范子荣 杨冬华 +3 位作者 覃汉荣 黄纯炽 徐重 邱庆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48-850,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 及其受体(IGFⅠR)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DNARNA 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肝癌( n = 30) 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Ⅰ,IGFⅠ受体m RNA 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 及其受体(IGFⅠR)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DNARNA 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肝癌( n = 30) 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Ⅰ,IGFⅠ受体m RNA 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Ⅰ的表达率分别为40-0 %和50-0 % ,IGFⅠ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46-7 % 和53-3 % ;IGFⅠ,IGFⅠ受体在分化较差的癌细胞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中表达最为明显.结论 IGFⅠ和IGFⅠ受体可能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受体 MRNA 表达
下载PDF
131^Ⅰ标记RGD环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与显像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红洁 王荣福 +9 位作者 张春丽 闫平 付占立 张旭初 郭凤琴 刘萌 于明明 邸丽娟 崔永刚 丁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131)I标记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小分子环形肽(cRGD肽)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cRGD肽作为肿瘤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氯胺T法对cRGD肽行^(131)I标记,建立荷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 目的研究^(131)I标记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小分子环形肽(cRGD肽)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cRGD肽作为肿瘤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氯胺T法对cRGD肽行^(131)I标记,建立荷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实验、非标记cRGD肽竞争抑制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131)I-cRGD肽的标记率达90%,放射化学纯度达99%;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给药后在血液、肾脏、膀胱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小肠、肝脏、肌肉呈低水平放射性分布,24 h肿瘤/肌肉(T/M)放射性比值=6.34,肿瘤/血液(T/B)放射性比值=1.1。显像结果示:静脉注射^(131)I-cRGD肽后1 h肿瘤开始显影,随时间的延长,影像逐渐清晰,24 h时肿瘤显像最清晰。用非标记cRGD肽进行阻断实验,肿瘤的放射性摄取为(0.969±0.151)%/g,与非阻断组(1.40±0.136)%/g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氯胺T法可以成功完成^(131)I-cRGD肽标记;尾静脉注射^(131) I-cRGD肽后,肿瘤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肿瘤对^(131)I-cRGD肽的摄取可被非标记的cRGD肽抑制,表明^(131)I-cRGD肽可与肿瘤新生血管αvβ3受体特异性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诊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αvβ3受体 131^标记 肿瘤显像
下载PDF
乳腺丸Ⅰ号治疗兔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晰 张建国 +2 位作者 刘旸 高峰 单世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2-826,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丸Ⅰ号(RXPⅠ)对兔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RXPⅠ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前5组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之后行相应... 目的观察乳腺丸Ⅰ号(RXPⅠ)对兔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RXPⅠ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前5组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之后行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分别取给药前、给药3个月后及停药3个月后作为3个时间观测点。光、电镜下观察乳腺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结果与给药前及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RXPⅠ组治疗后增生乳腺小叶腺泡数目、导管腺上皮细胞层数、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数量均明显减少,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器数量减少(均P<0.05),部分增生细胞凋亡;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降低(P<0.01),孕酮(P)升高(P<0.05);乳腺组织ER的表达下调(P<0.05),PR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停药3个月后,各监测指标保持平稳,无反弹。结论RXPⅠ治疗具有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病变、降低E2水平及下调ER表达的作用,对兔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丸 乳腺增生 雌激素 孕激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苑春莉 王医术 +4 位作者 盛辉 李荷莲 马宁 王筱璐 曾晓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IGF-Ⅰ及其受体在3组子宫内膜的腺细胞强表达,IGF-Ⅰ在3组子宫内膜间质弱表达,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间质不表达。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强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结论: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受体 IGF1型
下载PDF
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的克隆及其在诱导Ⅰ型干扰素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荡 方六荣 +3 位作者 梅小伟 谢立兰 陈焕春 肖少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结构特征及其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猪RIG-Ⅰ全长cDNA,进一步构建猪RIG-Ⅰ全长及不同区域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IFN-βⅠ、RF3和NF-κB的荧光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结构特征及其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猪RIG-Ⅰ全长cDNA,进一步构建猪RIG-Ⅰ全长及不同区域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IFN-βⅠ、RF3和NF-κB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猪RIG-Ⅰ在诱导I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猪RIG-Ⅰ开放读码框全长为2 832 bp,编码943个氨基酸,与鸭嘴兽、大鼠、小鼠、猴、黑猩猩、人、马和牛RIG-Ⅰ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53.2%~83.2%。猪RIG-Ⅰ超表达能显著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κB,并诱导IFN-β的产生。缺失猪RIG-Ⅰ的CARD区不仅不能激活下游信号,而且还负调控poly(Ⅰ:C)诱导IFN-β的能力。结果提示RIG-Ⅰ是猪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在I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 克隆 序列分析 干扰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蒙药乳腺-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抗氧化能力、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忠超 李敏 +6 位作者 张彬 任立群 额都 张秋丽 秀兰 刘一飞 刘蓝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2-1057,F0002,共7页
目的:观察蒙药乳腺-Ⅰ(M-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选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每天肌肉注射苯甲... 目的:观察蒙药乳腺-Ⅰ(M-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选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1)1次,连续25d,随后每天肌肉注射黄体酮(4mg·kg-1)1次,连续5d,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对照组大鼠给予三苯氧胺1.8mg·kg-1灌胃;M-Ⅰ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M-Ⅰ号0.5、1.0和3.0g·kg-1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乳头高度,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特征,检测大鼠血清及乳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高度仍显著增高(P<0.01),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血清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乳腺组织ER、PR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Ⅰ号各剂量组大鼠乳头高度明显偏小(P<0.05或P<0.01);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M-Ⅰ号高剂量组大鼠乳腺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血清及乳腺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乳腺组织中ER和PR的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M-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乳腺组织中ER和PR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Wistar 蒙药乳腺- 雌激素 乳腺增生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静 王秋娟 +1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组化合物Ⅰb可以逆转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ATP酶活力降低,血清CK和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以抑制L-甲状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L-甲状腺素 心肌肥厚 AT1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Fok Ⅰ基因多态性对SLE患者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雄燕 武丽君 +5 位作者 杨明辉 刘宁涛 廖涛 唐中 曾小峰 袁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目的: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FokⅠ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以及对SLE患者VD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VDRFokI基因位点及基因型在271例SLE患者和130例健康... 目的: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FokⅠ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以及对SLE患者VD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VDRFokI基因位点及基因型在271例SLE患者和130例健康人中的分布情况;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结果:VDRFokⅠ多态性等位基因F和f频率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携带F等位基因个体发生SLE的相对危险度(OR)为1.630(95%CI=1.210-2.196,P=0.001);FF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在SLE组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2.8%vs25.4%,χ2=11.417,P=0.001)。同时,携带F等位基因的SLE患者(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患者),浆膜炎发生率(P=0.001)及抗ds-DNA抗体(P=0.001)、抗Sm抗体(P=0.047)和抗组蛋白抗体(P=0.001)阳性率较F等位基因阴性SLE患者(ff基因型患者)明显升高。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表达下调,其?Ct值(?Ct值越大,表达量越小)为9.26±2.37,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82±3.05(P=0.026)。而在SLE患者,携带F等位基因患者的VDR mRNA的?Ct值明显高于F等位基因阴性患者(10.54±1.88vs7.15±3.78,P=0.019)。结论:VDRFokⅠ多态性与SLE发病易感性有关,而且携带F等位基因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浆膜炎和产生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此可能与F等位基因下调SLE患者的VD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维生素D受体 Fok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IL-1的Ⅰ型受体在大鼠颈动脉体中的超微定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曦 王百忍 +5 位作者 贾轶 卢春荣 刘莹莹 焦西英 林爱华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研究IL 1的Ⅰ型受体 (IL 1RⅠ )在大鼠颈动脉体内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方法 灌流固定的正常大鼠颈动脉体组织 ,用冰冻置换法包埋 ,超薄切片 ,胶体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电镜下观察。 结果 IL 1RⅠ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存在... 目的 研究IL 1的Ⅰ型受体 (IL 1RⅠ )在大鼠颈动脉体内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方法 灌流固定的正常大鼠颈动脉体组织 ,用冰冻置换法包埋 ,超薄切片 ,胶体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电镜下观察。 结果 IL 1RⅠ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主细胞 ,胶体金颗粒分布在胞膜、胞浆和胞浆中的细胞器及细胞核。支持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也可见少量免疫胶体金颗粒。 结论 IL 1RⅠ在大鼠颈动脉体特别是主细胞中有较强表达 ,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颈动脉体作为细胞因子化学感受器的可能性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型受体 大鼠 颈动脉体 超微定位 免疫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