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P1蛋白在紫草素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雷 杜军 +2 位作者 张松 王凯 张年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SK)对结肠癌SW480细胞RIP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作用SW480细胞24、48、72 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DAPI染色观察探讨SK处理24 h对SW480细胞...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SK)对结肠癌SW480细胞RIP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作用SW480细胞24、48、72 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DAPI染色观察探讨SK处理24 h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 PI单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作用SW480细胞24 h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SK对SW480细胞RI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K作用24 h,随SK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随SK浓度(1、2、4、8μmol/L)增加,荧光染色后的细胞密度呈现减少趋势,细胞逐渐变圆形,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2、4、8μmol/L SK作用于SW4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0.54)%、(13.6±1.23)%、(40.7±4.92)%和(84.3±5.43)%,与对照组[(5.3±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作用SW480细胞24 h,RIP1(receptor-interacting kinase 1)蛋白表达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K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RIP1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结肠癌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rip1蛋白
下载PDF
RIP1、MLKL蛋白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姜燕 郭越 +2 位作者 王芳 张学 牛彦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在AT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模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培养人未分化型甲状腺癌THJ-11T、THJ-16T、THJ-21T、ASH-3、BHT101细胞系、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CAL-62、PDTC-1、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HTORI-3,利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检测细胞系中RIP1、MLKL的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相比,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中RIP1、MLKL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更高。(2)48例ATC患者中,14例起源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34例起源于滤泡状甲状腺癌(FTC)。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多形性。形态学特征包括梭形细胞为主的肉瘤样及鳞状细胞样。(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IP1表达主要定位于ATC细胞膜。48例ATCs中有24例(50.0%)RIP1染色阳性。组织中含有混合岛状或低分化癌成分。MLKL阳性细胞核表达清晰,48例ATC患者中有29例(60.4%)患者MLKL染色阳性。(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IP1和MLKL过度表达会缩短AT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P<0.05),但对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明显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IP1高表达、MLKL高表达、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ATC患者D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RIP1、MLKL高表达与ATC的发生及DFS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TC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 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
下载PDF
紫草素上调RIP1和RIP3表达诱导量引发肺腺癌A549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鹏 高丽娜 +2 位作者 隋雨 张凯峰 刘超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036-4039,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紫草素及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通过MTT法来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PI双染色法来检验细胞的死亡方式;应用Western印迹来检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使用2',7'-二... 目的探讨紫草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紫草素及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通过MTT法来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PI双染色法来检验细胞的死亡方式;应用Western印迹来检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使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变化。结果紫草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死亡与紫草素作用浓度相关;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表明紫草素作用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形态以坏死为主;紫草素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酶(RIP)1和RIP3的水平升高(P<0.001);但使用Nec-1和GSK后,紫草素对于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有所缓解(P<0.001);DCHF-DA探针表明经紫草素处理后的A549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增高(P<0.001),而用Nec-1、GSK及抗氧化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后,ROS水平降低(P<0.001)。结论紫草素诱使RIP1和RIP3的增高导致肺腺癌A549细胞程序性坏死。这为肺腺癌A549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A549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酶(rip)1 rip3 程序性坏死 活性氧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在部分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振东 王卫星 《腹部外科》 2019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1,RIP1)是含有相似保守激酶结构域的特殊蛋白。RIP1参与了机体炎症反应、细胞程序性坏死与凋亡、组织稳态的调控。并且RIP1已被证实与多种消化系统肿瘤密切相关,包括肝癌、结肠癌、胰腺...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1,RIP1)是含有相似保守激酶结构域的特殊蛋白。RIP1参与了机体炎症反应、细胞程序性坏死与凋亡、组织稳态的调控。并且RIP1已被证实与多种消化系统肿瘤密切相关,包括肝癌、结肠癌、胰腺癌。它可能会为合理的治疗干预提供分子靶点。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目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可以参与RIP1相关的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此外,RIP1还被应用于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干预与肿瘤细胞行为学研究。因此,深入了解RIP1在各类肿瘤中的作用,对寻找肿瘤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 消化系统肿瘤 泛素化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RIP1缺失或突变减弱MLL-AF9白血病细胞致病能力
5
作者 徐兆丰 蒋钰玉 +1 位作者 靳羽嘉 李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95-502,共8页
通过克隆形成能力实验以及体内移植实验,发现当敲除小鼠MLL-AF9细胞中的受体结合蛋白1(RIP1)基因后,相对于WT MLL-AF9细胞,其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移植后小鼠生存时间延长了3倍以上.在组织切片观察中,WT MLL-AF9细胞移植小鼠出现明显... 通过克隆形成能力实验以及体内移植实验,发现当敲除小鼠MLL-AF9细胞中的受体结合蛋白1(RIP1)基因后,相对于WT MLL-AF9细胞,其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移植后小鼠生存时间延长了3倍以上.在组织切片观察中,WT MLL-AF9细胞移植小鼠出现明显白血病发病特征,而RIP1^-/-MLL-AF9细胞移植小鼠的切片显示正常.当将RIP1中的激酶活性位点突变后,相对于WT MLL-AF9细胞,在移植实验中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对病发小鼠的脾脏细胞流式分析结果表明:激酶活性位点突变后致病能力明显减弱,提示RIP1基因的缺失会导致MLL-AF9致病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结合蛋白1(rip1) MLL-AF9 克隆形成 生存时间 激酶活性
下载PDF
Necrostatin-1对大鼠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金宝 崔尧丽 +4 位作者 王兵 王林林 张立亚 王玉亮 王勇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7,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Necrostatin-l(Nec-1)对大鼠。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DMSO对照组、Nec-1组,每组30只。DMSO对照组和Nec-1组采用夹闭双侧大鼠肾动脉45min再恢复血... 目的探讨Necrostatin-l(Nec-1)对大鼠。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DMSO对照组、Nec-1组,每组30只。DMSO对照组和Nec-1组采用夹闭双侧大鼠肾动脉45min再恢复血流的方法制成肾缺血一再灌注模型,于模型完成前15min尾静脉给药。假手术组不夹闭双侧’肾动脉。模型制备成功后于再灌注后2、12、24h收集血清及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B(IL-1p)浓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和3(RIPl、RIP3)的表达。结果Nec-1组Scr、BUN浓度各时间点均较DMSO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HE染色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问质水肿、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TNF-α、IL-18浓度亦均降低(P〈0.01,P〈0.05)。DMSO对照组及Nec-1组RIPl蛋白和RIP3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Nec-1能明显减轻大鼠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rostatin-1(Nec-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