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细胞主动的死亡方式,主要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细胞主动的死亡方式,主要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调控。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机制是RIPK1和RIPK3形成复合体并激活MLKL,MLKL形成三聚体后定位在细胞膜上并导致细胞膜破裂,内容物流出,诱发细胞周围的炎症反应,并引起许多相关的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抑制程序性细胞坏死对治疗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一系列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抑制剂,包括新活性化合物、临床现有药物、商业化活性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展开更多
文摘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细胞主动的死亡方式,主要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调控。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机制是RIPK1和RIPK3形成复合体并激活MLKL,MLKL形成三聚体后定位在细胞膜上并导致细胞膜破裂,内容物流出,诱发细胞周围的炎症反应,并引起许多相关的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抑制程序性细胞坏死对治疗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一系列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抑制剂,包括新活性化合物、临床现有药物、商业化活性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