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梅毒RPR滴度对围产结局及新生儿血清学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根菊 韩国荣 +3 位作者 江红秀 王翠敏 丁 和沁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探讨孕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及围生结局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经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筛查,19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母分娩前及其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及6月龄... 目的:探讨孕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及围生结局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经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筛查,19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母分娩前及其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及6月龄时外周血检测,比较孕母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阴转率及不良围生结局的关系。结果:新生儿RPR滴度与孕母呈正相关,孕母RPR滴度1∶1时,新生儿RPR阳性率68.4%;孕母RPR滴度1∶2时,新生儿RPR阳性率87.0%;当孕母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100.0%;孕母RPR滴度≥1∶8与≤1∶4比较,新生儿R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RPR滴度≥1∶8时,婴儿6月龄RPR阴转率下降,与RPR滴度≤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畸形、死胎及新生儿死亡、早产及先天性梅毒的风险升高,婴儿不良结局风险升高。当孕母RPR滴度≥1∶8时,与孕母RPR滴度≤1∶4比较,新生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新生儿RPR阳性率升高,当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为100%,6月龄阴转率下降,胎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梅毒 妊娠结局 先天性梅毒 胎儿畸形 rpr滴度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苄星青霉素对妊振合并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芳 李维玲 +2 位作者 陈媛媛 屈萍 张建芳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苄星青霉素对妊振合并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高新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1例给予苄星青霉素+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4...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苄星青霉素对妊振合并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高新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1例给予苄星青霉素+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清RPR滴度、母体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躯体、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清RPR滴度<1∶8者所占比例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62.50%(2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32%(3/41),低于对照组25.00%(10/40);足月儿所占比例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2.20%(5/41),低于对照组30.00%(12/40);正常新生儿所占比例为87.80%(36/41),高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7/41),对照组为10.00%(4/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社会、躯体、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振合并梅毒患者给予苄星青霉素与乌灵胶囊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清RPR滴度、生活质量及母婴结局,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振合并梅毒 乌灵胶囊 苄星青霉素 血清rpr滴度 母婴结局
下载PDF
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晚期梅毒治疗中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凯 马开富 江华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考察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晚期梅毒治疗中的指示作用。方法:分析100例晚期梅毒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失败组(10例)和固定组(19例)。比较三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治... 目的:考察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晚期梅毒治疗中的指示作用。方法:分析100例晚期梅毒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失败组(10例)和固定组(19例)。比较三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和治疗1个月时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失败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治疗1个月后失败组患者脑脊液RPR滴度显著高于固定组和有效组患者(P<0.05)。失败组和固定组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结论:监测晚期梅毒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及RPR滴度有助于及早判断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梅毒 治疗 脑脊液 rpr滴度
下载PDF
血清RPR滴度与神经梅毒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卢改会 普雄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577-579,591,共4页
目的:确定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神经梅毒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360例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120例)行腰椎穿刺及神经梅毒相关检查。结果:240例非HIV感染患者中,神经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68例,阳性率28.33%。120例HIV感... 目的:确定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神经梅毒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360例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120例)行腰椎穿刺及神经梅毒相关检查。结果:240例非HIV感染患者中,神经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68例,阳性率28.33%。120例HIV感染患者中,神经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61例,阳性率50.83%。HIV感染组中血RPR滴度对数为1∶1,1∶2,1∶4,1∶8,1∶16,1∶32的患者中神经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33.33%,40%,75%,75%,66.67%,非HIV感染组分别为10%,15.38%,32.14%,35.71%,50%,50%,两组中神经梅毒阳性率与血清滴度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神经梅毒与血清RPR滴度相关,滴度越高,神经梅毒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r滴度 神经梅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梅毒患者RPR滴度分布、TRUST转阴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缪希莉 梅四清 高贵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梅毒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分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梅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5例,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梅毒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分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梅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5例,对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对对照组单纯实施西药干预治疗,均治疗2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RPR滴度、TRUST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85.42%与血清学治愈率79.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8.57%与血清学治愈率57.14%(P〈0.05);治疗前两组RPR滴度在各区间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PR滴度在1:2~1:4区间占比22.92%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0.05),1:32~1:64区间占比6.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86%(P〈0.05);治疗后观察组TRUST转阴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结论与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患者临床疗效更显著,且更有利于改善患者RPR滴度分布,促进TRUST转阴,因此推荐临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中药 西药 疗效 rpr滴度分布 阴性
下载PDF
抗梅毒治疗和RPR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宣艳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1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抗梅毒治疗、不同RPR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中102例梅毒孕妇,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40例视作1组,未接受规范治疗的32例视作2组,未接受治疗的30例视作3组,比较3组妊娠结局。结果1组孕妇... 目的对比不同抗梅毒治疗、不同RPR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中102例梅毒孕妇,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40例视作1组,未接受规范治疗的32例视作2组,未接受治疗的30例视作3组,比较3组妊娠结局。结果1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2组为15.63%,3组为43.33%,1组、2组、3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5.00%、21.8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滴度≥1:8的孕妇,接受规范治疗后所产新生儿RPR滴度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RPR滴度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梅毒孕妇开展规范化治疗有助于妊娠结局的明显改善,梅毒孕妇RPR滴度越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 治疗 rpr滴度 梅毒 孕妇
下载PDF
血清IL-2、IL-10及IL-32水平与梅毒RPR滴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琳 杨震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8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0及IL-32水平与梅毒RPR滴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妇科门诊及男科门诊收治的首次确诊梅毒且未经治疗干预的梅毒患者110例,根据梅毒滴度水平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各55例。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0及IL-32水平与梅毒RPR滴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妇科门诊及男科门诊收治的首次确诊梅毒且未经治疗干预的梅毒患者110例,根据梅毒滴度水平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各55例。同期收集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职工志愿者60名。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2、IL-10及IL-32水平,比较和分析其水平与梅毒RPR滴度的相关性。结果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IL-3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高滴度组=13.561、15.267、18.220,P<0.05;t低滴度组=7.123、8.596、9.651,P<0.05);高滴度组患者血清IL-2、IL-10、IL-32水平亦明显高于低滴度组(t=10.261、11.787、12.872,P<0.05);IL-2、IL-10、IL-32在梅毒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表达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IL-2:AUC=0.967,诊断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8.6%;IL-10:AUC=0.925,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7.2%;IL-32:AUC=0.767,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4.1%。结论梅毒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IL-2、IL-10及IL-32水平,尤以高滴度患者的血清水平更高,提示血清水平与滴度存在正相关性,可用于梅毒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0 IL-32 梅毒rpr滴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传梅毒的影响
8
作者 路瑞娟 张瑞红 +2 位作者 仇晓霞 高咏梅 陈雯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驱梅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3组,其中早期组(孕<12周)38例,中期组(孕12~27周)32例,晚期组(孕≥28周)30例。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母婴RPR滴度、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胎传梅毒发病率。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7.89%(3/38)、34.38%(11/32)和53.33%(16/30),其中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妊娠期患者RPR滴度<1∶8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RPR滴度<1∶8的比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中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分别为0(0/38)、6.25%(2/32)及26.67%(8/30),早期组和中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孕早期进行驱梅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母婴RPR滴度,并能有效阻断梅毒垂直传播,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梅毒 妊娠结局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APGAR评分 胎传梅毒
下载PDF
晚期梅毒患者治疗后血清学反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金柳 肖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2期4483-448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梅毒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学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123例为有症状的神经梅毒,9例患者为无症状神经梅毒,21例为隐性梅毒。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清及脑脊液 RPR 滴度变化,比较滴... 目的:探讨晚期梅毒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学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123例为有症状的神经梅毒,9例患者为无症状神经梅毒,21例为隐性梅毒。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清及脑脊液 RPR 滴度变化,比较滴度升高患者与未升高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复查 RPR 滴度,48例患者滴度升高,占31.4%;15例患者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余升高2倍。48例滴度升高的患者,隐性梅毒患者4例,无症状神经梅毒1例升高,有症状神经梅毒43例,有症状神经梅毒治疗1个月后滴度升高比例最高。123例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复查脑脊液 RPR,7例患者脑脊液 RPR 滴度升高,占5.7%。男性,年龄36岁~45岁的患者,治疗后 RPR 滴度升高的发生率更高(P&lt;0.05或&lt;0.01)。结论晚期梅毒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后1个月,有部分患者 RPR 滴度反而上升,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必要时进行重复驱梅治疗,以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梅毒 治疗后 血清学反应 rpr 滴度
全文增补中
乌鲁木齐市1174例梅毒患者RPR滴度与临床分期关系分析
10
作者 高雪莲 马燕 +4 位作者 王云霞 王新迪 张曼 安颖 任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6年第3期35-36,5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梅毒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特点及临床科室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乌鲁木齐市1 174例网络报告的梅毒病例,判定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1 174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患者RPR滴度分布...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梅毒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特点及临床科室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乌鲁木齐市1 174例网络报告的梅毒病例,判定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1 174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患者RPR滴度分布于1∶2-1∶64、占96.15%;二期梅毒患者RPR滴度多高于1∶8、占96.73%;隐性梅毒患者多低于1∶64、占98.60%;一期梅毒患者(占60.26%)和二期梅毒患者(占77.12%)大多由皮肤性病科、男性科和泌尿科等专业科室报告,隐性梅毒患者(占73.38%)多由非专业科室报告。结论乌鲁木齐市各医疗机构应注重对临床医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重点培训梅毒临床分期知识,同时规范和落实患者的转诊、会诊制度,减少或避免对梅毒患者的过度报告及分期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rpr滴度 临床分期
原文传递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检测对老年梅毒假阳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恭锋 刘佳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92-393,39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医院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检测对老年梅毒假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年龄≥60岁的167例门诊患者,首次检测RPR呈阳性的血清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PR阳性标本...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医院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检测对老年梅毒假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年龄≥60岁的167例门诊患者,首次检测RPR呈阳性的血清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PR阳性标本167例,RPR滴度<1∶8的有60例,诊断老年梅毒13例,1∶8有33例,诊断老年梅毒21例,RPR滴度为1∶16有35例,诊断老年梅毒33例,RPR滴度≥1∶32有39例,诊断老年梅毒39例。结论老年梅毒的假阳性率与RPR滴度的高低呈负相关性,RPR滴度越低,老年梅毒的假阳性率就越高,根据RPR滴度高低,可减少老年梅毒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梅毒 rpr滴度 假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