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轮状病毒(SA11)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胜昌 邵伟娟 +1 位作者 谢建云 高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根据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编码VP7轮状病毒糖蛋白的基因9序列设计引物,分别进行RT-PCR和NT-PCR扩增,结果:引物Beg9/End9、Beg9-1/End9-1及引物RVG9/aET3、RVG9/aET3-1分别能在一次RT-PCR扩增中出现预期的1062bp和374bp扩增带;引物RVG9/aET3... 根据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编码VP7轮状病毒糖蛋白的基因9序列设计引物,分别进行RT-PCR和NT-PCR扩增,结果:引物Beg9/End9、Beg9-1/End9-1及引物RVG9/aET3、RVG9/aET3-1分别能在一次RT-PCR扩增中出现预期的1062bp和374bp扩增带;引物RVG9/aET3、RVG9/aET3-1在NT-PCR扩增中均能出现预期的374bp扩增带;验证了猴轮状病毒SA11属于血清型3;引物RVG9/aET3进行敏感试验能检测到0.5pg的轮状病毒(SA11)ds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轮状病毒 SAl1 rt-pcr 检测方法 糖蛋白
下载PDF
RT□(NT)型低压高分断能力熔断器的应用
2
作者 包新育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0-33,共4页
介绍了RT□(NT)型高分断能力熔断器的基本参数及特性,着重叙述熔断器在实际使用中如何合理选择,以满足与电动机、电缆(导线)以及其它电器之间的最佳匹配,从而对电气设备起到可靠保护作用。
关键词 rt□(nt)型 熔断器 应用
下载PDF
大鼠脊髓挫伤后BDNF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杨 刘季 +2 位作者 王亚方 任广睦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mRNA进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内有低水平的BDNF mRNA表达和少量BDNF阳性染色细胞,BDNF mRNA和BDNF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45.83±3.545、20286.225±2094.955,BDNF阳性细胞数为16.50±3.391;伤后6~12h,BDNF mRNA和BDNF呈升高趋势,5d达高峰,二者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95.83±112.55、54272.143±2704.239和158.17±12.287。伤后7d,BDNF mRNA和BDNF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5.17±80.871、42249.928±809.391和100.17±5.529。各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免疫阳性细胞在损伤早期主要是脊髓神经元和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后期则以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大鼠脊髓挫伤后,脊髓组织细胞中的BDNF及其mRNA增多,并随伤后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脊髓挫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逆转录-pcr(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少免耕土壤结构与导水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水保效果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强 Yuriy S Kravchenko +4 位作者 陈渊 李续峰 李浩 宋春雨 张兴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共11页
通过对黑土坡耕地免耕、少耕与传统耕作土壤物理性状全生育期观测,比较研究土壤结构和导水性状季节变化差异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0~20 cm土壤,免耕土壤容重全生育期维持在1.20~1.30 g cm^-3,变化小,大于0.25 mm... 通过对黑土坡耕地免耕、少耕与传统耕作土壤物理性状全生育期观测,比较研究土壤结构和导水性状季节变化差异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0~20 cm土壤,免耕土壤容重全生育期维持在1.20~1.30 g cm^-3,变化小,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高于传统耕作,初始和稳定入渗速率均高于少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少耕和传统耕作高4.7和4.4个百分点,较传统耕作分别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量86%和100%;少耕除夏季各项性状均介于免耕和传统耕作之间,夏季垄沟深松后,垄沟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较免耕和传统耕作降低0.15 g cm^-3以上,提高土壤初始入渗速率30%以上,较传统耕作减少水和土壤流失量20%和40%。传统耕作土壤容重,垄台由播种时的0.91 g cm^-3增加至收获时的1.23 g cm^-3,垄沟一直维持在1.30 g cm^-3左右,WR0.25、MWD、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含水量均较低,全生育期10%的雨水流失,土壤流失量615 t km^-2 a^-1。免耕土壤结构稳定,蓄水保水最佳,为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少耕也有一定的保水保土作用;免耕和少耕均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少耕 土壤结构 导水性状 季节变化 保水保土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长期免耕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孔凡磊 张明园 +2 位作者 范士超 张海林 陈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长期免耕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翻耕和旋耕)对长期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轮耕制度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免耕土壤进行耕作处理后SMBC的时空分布和稳定性产... 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长期免耕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翻耕和旋耕)对长期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轮耕制度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免耕土壤进行耕作处理后SMBC的时空分布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不同耕作处理SMBC含量在0~5 cm和5~10 cm土层变化明显,小麦起身期含量最低,收获期最高;深层SMBC变化不明显。免耕处理SMBC随土壤层次明显降低,且各土壤层次SMBC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翻耕、旋耕处理0~5 cm和5~10 cm土层间SMBC无明显差异,其他层次间差异显著(P<0.05)。从生育期平均值看,0~5 cm土层免耕处理SMBC含量较高,翻耕和旋耕处理则分别比免耕降低6.7%、6.1%;与免耕相比,5~10 cm土层SMBC翻耕、旋耕处理分别增加30.2%和20.7%(P<0.01),10~20 cm土层SMBC翻耕、旋耕处理比免耕增加48.1%(P<0.01)和10.5%(P<0.05)。在冬小麦生育期内,0~20 cm土层SMBC稳定性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20~30 cm土层SMBC稳定性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制度 免耕土壤 免耕 翻耕 旋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
下载PDF
FL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6
作者 祝怀平 孙自敏 +2 位作者 汪健 戴海明 吴竞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获得人FLcDNA膜外序列 ,构建表达人FL蛋白的重组体并实现其有效表达 ,更深入地探讨FL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提取胎肝细胞总RNA经RT PCR扩增目的c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UC 18T载体中 ,测定其DNA序列 ,将该基因重组于GST融合蛋白表达载... 目的获得人FLcDNA膜外序列 ,构建表达人FL蛋白的重组体并实现其有效表达 ,更深入地探讨FL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提取胎肝细胞总RNA经RT PCR扩增目的c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UC 18T载体中 ,测定其DNA序列 ,将该基因重组于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X 4T 1并进行表达。结果从胎肝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 5 46bp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表达的FL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左右。结论人FL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了有效表达 ,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 rt0-pcr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