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lncRNA27195及其靶基因TaRTS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娜 白建芳 +5 位作者 马有志 郭昊宇 王永波 陈兆波 赵昌平 张立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7-1426,共10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大于200 bp的非编码RNA,大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在研究光照和温度对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育性诱导...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大于200 bp的非编码RNA,大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在研究光照和温度对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育性诱导中,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获得与育性相关的lncRNA(lncRNA2719)。为研究小麦lncRNA27195的功能,本研究在BS366中克隆lncRNA27195及其靶基因TaRTS,并对TaRT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TaRTS基因全长315 bp,编码104个氨基酸,且发现该RTS蛋白仅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lncRNA27195及TaRTS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光温处理及茉莉酸甲酯处理下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lncRNA27195和TaRTS均在雄蕊中高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两者在不同光温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光照和温度均对lncRNA27195和TaRTS有调控作用,适当浓度的MeJA促进两者的表达,SA抑制两者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在光周期、温度和植物激素的诱导下,lncRNA27195正向调节TaRTS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花粉育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对小麦光温敏核型雄性不育系的机理研究和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rts蛋白 花药 雄性不育
下载PDF
不同佐剂对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保护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强 杨静 +4 位作者 杨雅平 顾园 刘智英 黄松 诸欣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比较福氏完全佐剂(CFA)等6种佐剂对于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rTs87)免疫保护性的影响。方法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的rTs87分别与上述各种佐剂免疫ICR小鼠,每间隔2周免... 目的比较福氏完全佐剂(CFA)等6种佐剂对于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rTs87)免疫保护性的影响。方法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的rTs87分别与上述各种佐剂免疫ICR小鼠,每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攻击感染45 d后剖杀小鼠取肌幼虫(ML)并计数,计算肌幼虫减虫率。结果rTs87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0 000,可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和rTs87免疫鼠血清识别,分别与佐剂CFA(或IFA)、IMS 1312、ISA720、Quil-A及氢氧化铝免疫后均引起较强的IgG抗体反应,各佐剂免疫组减虫率分别为49.4%、49.2%、63.5%、65.1%和70.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抗原rTs87免疫组获得了23.7%的减虫率,与对照组及各佐剂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剂CFA(或IFA)、IMS1312、ISA720、Quil-A及氢氧化铝均能不同程度增强rTs87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力,其中佐剂ISA720、Quil-A和氢氧化铝的保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rts87) 佐剂 保护性
下载PDF
HIV-1逆转录酶非核苷类抑制剂MKC分子结合位点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邓圣荣 +2 位作者 金毅 徐四川 何耀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1RT1蛋白是一个HIV-1逆转录酶核心蛋白,是抑制剂药物分子的作用靶点.非核苷类抑制剂MKC分子是1RT1蛋白中的配体分子.采用量子力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计算方法,结合6-31G(d,p)基组,逐个计算MKC分子与其周围半径0.7 nm结构范围内的34个氨... 1RT1蛋白是一个HIV-1逆转录酶核心蛋白,是抑制剂药物分子的作用靶点.非核苷类抑制剂MKC分子是1RT1蛋白中的配体分子.采用量子力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计算方法,结合6-31G(d,p)基组,逐个计算MKC分子与其周围半径0.7 nm结构范围内的34个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和结合能,发现在1RT1蛋白中103Lys残基是MKC分子的结合作用位点,结合能值为-46.73 kJ.mol-1.该结合位点的发现将为进一步设计和寻找抗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分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1rt1蛋白 MKC 结合位点 DFT
下载PDF
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爱军 胡爱华 +2 位作者 岳洪胜 李波 杜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11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共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5次;其中机械性血栓清除结合rt—PA静脉窦局部注射14例次,...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11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共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5次;其中机械性血栓清除结合rt—PA静脉窦局部注射14例次,单纯机械性血栓清除1次;应用AngioJet导管清除血栓9次,球囊血栓清除5次,微导丝1次。进行2次血管内治疗者4例,进行1次血管内治疗7例。每次血管内治疗rt—PA用量0~15mg,平均(9.4±4.5)mg。无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介入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均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结果本组11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时已发生意识障碍8例,其中6例已行气管插管,2例已发生脑疝;GCS3~12分,平均(8.3±2.7)分。恢复优良8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MRI/MRV随访10—32个月(平均21个月),静脉窦通畅6例,部分通畅2例。无静脉窦血栓复发病例。结论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常规治疗疗效差。溶栓药物局部应用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可以快速使受累的静脉窦恢复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AngioJet导管 重组组织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