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3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Y对铸造高温合金与陶瓷界面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史振学 潘宏涛 +1 位作者 郝齐赞 刘世忠 《铸造》 CAS 2024年第6期810-817,共8页
在定向凝固炉中,采用相同的硅基陶瓷型芯,刚玉陶瓷型壳,熔炼工艺和定向凝固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Ru、Y含量的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研究了组织稳定性提升元素Ru、抗氧化性增强元素Y对合金与陶瓷材料界面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不含Ru... 在定向凝固炉中,采用相同的硅基陶瓷型芯,刚玉陶瓷型壳,熔炼工艺和定向凝固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Ru、Y含量的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研究了组织稳定性提升元素Ru、抗氧化性增强元素Y对合金与陶瓷材料界面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不含Ru、Y时,合金与型壳发生的界面反应主要为物理粘砂作用,未见合金元素与型壳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合金与型芯发生轻微的界面反应,除了物理作用,还发生了Al与SiO2的化学反应。合金中添加Ru,对合金与型壳或型芯的界面反应无影响。合金中添加0.01%Y后,合金与陶瓷型壳或型芯的界面反应稍有增加,但由于其添加量较少,故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高温合金 界面反应 ru Y
下载PDF
调控等级孔UiO-66(Ce)中Ru纳米团簇的电子态、丰度和微环境用于高效催化双环戊二烯加氢
2
作者 李如硕 汪琳梦 +7 位作者 周佩云 林璟 刘志远 陈娟 赵丹凤 黄秀兵 陶志平 王戈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0-165,共16页
催化石油加工副产物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得到的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燃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DCPD加氢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使用寿命短和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周期有序多... 催化石油加工副产物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得到的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燃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DCPD加氢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使用寿命短和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周期有序多孔材料,有望成为用于DCPD加氢的新型高效催化剂.通过引入介孔或大孔来构建等级孔MOFs(HP-MOFs),可以克服微孔对DCPD等大客体分子的扩散限制,促进底物分子向HP-MOFs内部活性位点转移.此外,加入合适的金属组分(如价格相对低廉的Ru)到HP-MOFs,可以使金属的原子利用率最大化,优化活性位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协同提升催化性能.因此,发展HP-MOFs与金属组分间异质结构的调控方法,建立构效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HP-UiO-66(Ce),设计和构建了介孔UiO-66(Ce)负载钌纳米簇(NCs)异质材料,并用于催化DCPD加氢反应.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和DCPD加氢结果表明,与微孔和大孔UiO-66(Ce)相比,介孔UiO-66(Ce)独特的结构在催化剂制备和DCPD加氢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具有配体缺失缺陷的Ce-oxo簇促进了Ru^(3+)的有效吸附;(2)微孔框架的约束作用实现了Ru NCs的有效固定和均匀分散,抑制了Ru NCs的团聚和流失,保证了催化剂的稳定性;(3)介孔结构为DCPD和H_(2)底物分子提供了高效的传质通道,也有利于暴露更多的活性中心,促进DCPD与H_(2)底物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此外,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以精确控制Ru NCs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分布和微环境.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Ru NCs和Meso-UiO-66(Ce)之间Ru-O-Ce强异质界面的形成导致了晶格畸变,Ru@Meso-UiO-25-200中Ru^(0)和M-O占比最多,主要来源于还原处理得到的Ru NCs和Ru-O-Ce异质界面中Ru‒O键的形成,且样品中Ru0的含量与Ru^(3+)吸附温度呈反相关趋势,与样品还原温度呈正相关趋势.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金属Ru0作为主要活性位点,极大地促进了DCPD和H2的吸附,并激活了催化剂上吸附的DCPD的C=C键,促进了DCPD两个C=C双键的“共吸附”和连续化加氢过程.因此,介孔UiO-66(Ce)和Ru NCs异质结构的构建,在低温(60℃)下仅用35 min就实现了DCPD催化加氢得到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100%转化率和~100%选择性),且循环使用6次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综上,本文通过等级孔和异质结构的构筑,证明了介孔结构在大底物分子催化反应中的结构优越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催化剂合成条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理性设计新型MOFs基功能材料在催化、吸附、储能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孔 UiO-66(Ce) ru纳米簇 双环戊二烯 微环境调控
下载PDF
高分散Ru/Si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_(2)加氢中的应用
3
作者 颜琳琳 魏宇学 +2 位作者 张成华 相宏伟 李永旺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氮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其表面的氨基基团能够较好地锚定金属,显著提高金属分散度。但是,商品氮化硅比表面积较低,对金属分散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以自制的高比表面积氮化硅(Si_(3)N_(4))为载体,通过... 氮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其表面的氨基基团能够较好地锚定金属,显著提高金属分散度。但是,商品氮化硅比表面积较低,对金属分散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以自制的高比表面积氮化硅(Si_(3)N_(4))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不同Ru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2.0%)的催化剂(分别为0.5%Ru/Si_(3)N_(4)、1.0%Ru/Si_(3)N_(4)和2.0%Ru/Si_(3)N_(4)),并以商品氮化硅(Si_(3)N_(4)-C)为载体制备了2.0%Ru/Si_(3)N_(4)-C催化剂作为对照组。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测试了其在300℃、0.1 MPa下的CO_(2)加氢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与Si_(3)N_(4)-C相比,Si_(3)N_(4)的比表面积较高(502 m^(2)/g),Si_(3)N_(4)作为载体显著提高了金属分散度,降低了金属粒径,催化剂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0.5%Ru/Si_(3)N_(4)的金属粒径较小,展现出强的H_(2)吸附能力,H难以解吸,抑制了中间物种CO加氢生成CH_(4)。随着Ru负载量增加,金属粒径增大,催化剂的CH_(4)选择性更好。Ru/Si_(3)N_(4)系列催化剂中,2.0%Ru/Si_(3)N_(4)的CH_(4)选择性较高(98.8%)。空速为10000 m L/(g·h)时,0.5%Ru/Si_(3)N_(4)的CO选择性为88.2%。与2.0%Ru/Si_(3)N_(4)相比,2.0%Ru/Si_(3)N_(4)-C的金属粒径更大,活性位点较少,活性更低。2.0%Ru/Si_(3)N_(4)和2.0%Ru/Si_(3)N_(4)-C的CO_(2)转化率分别为53.1%和9.2%。Si_(3)N_(4)有效提高了金属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活性;通过调控Ru负载量控制催化剂金属粒径,可实现对产物CO或CH_(4)选择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ru/Si_(3)N_(4)催化剂 CH_(4)选择性 CO选择性
下载PDF
低成本Ru/Ti电极的制备及析氯性能研究
4
作者 冯成 杨瑞锋 +4 位作者 郭敏 贾波 康轩齐 徐尚元 冯庆 《钛工业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了提高Ru/Ti电极的析氯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低成本金属掺杂的Ru/Ti电极,并对其微观形貌、表面结构、电化学性能和析氯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低成本金属元素能够有效调控Ru/Ti电极的性能,且Mn... 为了提高Ru/Ti电极的析氯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低成本金属掺杂的Ru/Ti电极,并对其微观形貌、表面结构、电化学性能和析氯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低成本金属元素能够有效调控Ru/Ti电极的性能,且Mn、Co、La、Ce、In和Bi元素均能降低RuTiX(X代表金属掺杂元素,物质的量比为3:7:2)电极表面裂纹的宽度和深度。其中,RuTiCe电极的表面裂纹宽度最小,析氯析氧电位差值大,其电解产生的有效氯含量高达254.0 mg/L,具有高析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Ti电极 析氯性能 电催化反应 热分解
下载PDF
Ru/AC和Ru-NPs/AC催化剂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比较
5
作者 徐达 王赛赛 +4 位作者 马腾云 万立祺 赵佳 蔡海婷 李小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85,共8页
针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无汞催化剂的开发,Ru基催化剂是最具工业潜力的催化剂之一。结合表面积分析仪(BET)、程序升温还原(TPR)、透射电镜(TEM)和程序升温脱附(TPD),以及动力学实验探究了导致Ru/AC(AC为活性炭)和高温H_(2)处理后Ru-NPs/AC... 针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无汞催化剂的开发,Ru基催化剂是最具工业潜力的催化剂之一。结合表面积分析仪(BET)、程序升温还原(TPR)、透射电镜(TEM)和程序升温脱附(TPD),以及动力学实验探究了导致Ru/AC(AC为活性炭)和高温H_(2)处理后Ru-NPs/AC催化性能差异的原因。在排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通过动力学实验判断了反应级数,初步推测了基元反应步骤和决速步骤。结果表明,Ru-NPs/AC相对于Ru/AC总反应速率更低,表观活化能更高,这是由于高温H_(2)处理后活性组分的分散度降低、Ru物种被还原,并且导致活性中心对C_(2)H_(2)的吸附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ru基催化剂 反应级数 表观活化能 活性中心
下载PDF
CeO_(2) 微球负载 Ru 催化氧化乙酸乙酯
6
作者 王晓娇 莫德清 +6 位作者 莫胜鹏 李武超 温新颖 丁学刚 李俊 任恩伯 石卓凡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CeO_(2)微球,并采用沉积沉淀法在CeO_(2)微球表面负载Ru,制备Ru/CeO_(2)微球。通过SEM观察了CeO_(2)微球的外观形貌;利用TEM观测了CeO_(2)微球表面Ru颗粒分布情况;XRD对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用氮气吸附-解吸比较了微...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CeO_(2)微球,并采用沉积沉淀法在CeO_(2)微球表面负载Ru,制备Ru/CeO_(2)微球。通过SEM观察了CeO_(2)微球的外观形貌;利用TEM观测了CeO_(2)微球表面Ru颗粒分布情况;XRD对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用氮气吸附-解吸比较了微球负载Ru前后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的变化;XPS测试分析了微球负载Ru前后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通过H2-TPR和O2-TPD表征了微球负载Ru前后催化剂还原性和氧活化能力的变化,并进行了样品催化氧化乙酸乙酯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Ru/CeO_(2)的结构与CeO_(2)相似,均为介孔材料,其中Ru可以离子态进入CeO_(2)晶格,造成CeO_(2)晶格畸变;Ru/CeO_(2)催化剂呈现出贵金属和二氧化铈的强相互作用,活性氧物种较CeO_(2)增加,储氧释氧能力增强,促进了低温催化氧化乙酸乙酯性能的提升;随着Ru负载量的增加,Ru/CeO_(2)催化氧化乙酸乙酯的性能先提高后逐渐趋于平稳,负载量为1.0%时的样品效果最优,其T90与CeO_(2)的相比降低了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CeO_(2)微球 协同作用 乙酸乙酯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Ru/CeO_(2)催化氨分解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得兴 汤婷 +3 位作者 陈紫文 王培贤 魏忠 王自庆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2,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Ru/CeO_(2)催化剂,利用XRD、N_(2)吸附-脱附、SEM、CO_(2)-TPD、H_(2)-TPD、H_(2)-TPR、XPS、N_(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氨分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Ru/CeO... 采用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Ru/CeO_(2)催化剂,利用XRD、N_(2)吸附-脱附、SEM、CO_(2)-TPD、H_(2)-TPD、H_(2)-TPR、XPS、N_(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氨分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Ru/CeO_(2)-CP催化剂在450℃、气时空速15000 h-1条件下,氨转化率可达80.7%,是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Ru/CeO_(2)催化剂的1.3,2.7倍。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疏松,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为催化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碱性位点。CeO_(2)载体与Ru金属间的强相互作用有利于电子从CeO_(2)向Ru的转移,提高了Ru粒子表面的电子密度,促进了N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结合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分解 ru/CeO_(2)催化剂 制氢 构效关系
下载PDF
Ru@Al_(x)-mSiO_(2)中空介孔核壳型催化剂苯酚加氢脱氧制苯性能研究
8
作者 钟梦宇 于洪波 +1 位作者 周永柱 尹宏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9,69,共8页
为解决负载型Ru催化剂在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含Ru的二氧化硅微球(Ru@SiO_(2))为前驱体、偏铝酸钠(NaAlO_(2))为铝源,在碱性条件下通过选择性蚀刻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负载量(质量分数)的中空介孔核壳型催化剂Ru@Al_... 为解决负载型Ru催化剂在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含Ru的二氧化硅微球(Ru@SiO_(2))为前驱体、偏铝酸钠(NaAlO_(2))为铝源,在碱性条件下通过选择性蚀刻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负载量(质量分数)的中空介孔核壳型催化剂Ru@Al_(x)-mSiO_(2)(x=0.5、1.0、1.5或2.0)。采用TEM、HAADF-STEM、XRD、N_(2)吸/脱附、NH_(3)-TPD和H_(2)-TPD等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酚加氢脱氧制备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Ru@Al_(x)-m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60℃、2.0 MPa的反应条件下,向Ru@mSiO_(2)中引入Al能显著提高苯选择性,这是因为Al的负载提供了丰富的酸性位点,其不仅可以辅助金属Ru解离H_(2)增加苯酚加氢活性,还能够增强苯酚的脱氧性能进而提高苯选择性。在所有催化剂中,Ru@Al1.0-mSiO_(2)展现出了最高的苯酚转化率(80.5%)和苯选择性(96.5%),这归因于金属Ru与硅铝酸盐壳层间的协同效应。此外,由于中空介孔硅铝酸盐壳层的限域保护作用,Ru@Al1.0-mSiO_(2)催化剂在多次催化循环加氢脱氧实验后,仍展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ru基核壳型催化剂 苯酚 加氢脱氧
下载PDF
Ru纳米晶的电催化水解析氢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迎春 刘洪岩 张彩华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在能源转化领域,电解水制备氢气是目前获得清洁能源的有效方式。开发出性价比高的电催化水解析氢材料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在众多催化剂中,Ru纳米晶在电催化水解析氢领域表现出了非常独特的性能,尤其Ru纳米晶通过性能优化之... 在能源转化领域,电解水制备氢气是目前获得清洁能源的有效方式。开发出性价比高的电催化水解析氢材料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在众多催化剂中,Ru纳米晶在电催化水解析氢领域表现出了非常独特的性能,尤其Ru纳米晶通过性能优化之后,其电催化析氢效率甚至能超过目前性能最优的Pt催化剂,加之其价格比Pt便宜很多,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Ru纳米晶的电催化水解析氢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纳米晶 电催化 析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组织结构及钎焊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南光 庄滇湘 +5 位作者 刘泽光 郑国伟 左杨 施宏宇 卢应孟 杨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大部分是MoRu化合物颗粒、少量Mo、Ru单质粉末及微量SiO_(2),粉末粒度D_(80)≤6μm,熔化后与钼片及阴极多孔钨基体浸润性良好,熔化温度为1959.7~1969.6℃,与相图上MoRu共晶钎料的熔化温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化学沉淀法 Mo-ru钎料粉末 粉末粒度 显微组织 钎焊性能
下载PDF
氧化物载体对Ru基催化剂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莉 许俊杰 +1 位作者 李瑞玲 鲁礼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4-271,共8页
分别以ZrO_(2)、Al_(2)O_(3)、La_(2)O_(3)为载体构建Ru基催化剂,借助XRD、SEM、H_(2)-TPR、XPS、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及in situ-DRIFTS等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Ru/Zr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比Ru/Al_(2)O_(3)和Ru/L... 分别以ZrO_(2)、Al_(2)O_(3)、La_(2)O_(3)为载体构建Ru基催化剂,借助XRD、SEM、H_(2)-TPR、XPS、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及in situ-DRIFTS等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Ru/Zr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比Ru/Al_(2)O_(3)和Ru/La_(2)O_(3)催化剂有显著提升,使用Ru/ZrO_(2)催化剂在450℃下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乙醇转化率和氢气选择性分别达到90.0%和78.4%,Ru/ZrO_(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分散性、更强的C—C键裂解能力和催化乙醇氧化脱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载体 ru基催化剂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催化机理
下载PDF
Metastable face-centered cubic ruthenium-based binary alloy for efficient alkaline hydrogen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is
12
作者 Yunbo Li Jianchao Yue +3 位作者 Chaoyi Yang Hongnan Jia Hengjiang Cong Wei Lu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07-215,共9页
Metastable nanostructured electrocatalyst with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urface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hase-based electrocatalyst often shows distinctive catalytic property.Although Ru-based electrocataly... Metastable nanostructured electrocatalyst with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urface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hase-based electrocatalyst often shows distinctive catalytic property.Although Ru-based electro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toward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under alkaline electrolytes,these studies are mostly limited to conventional hexagonal-close-packed(hcp)phase,mainly arising from the lack of sufficient synthesis strategies.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precise synthesis of metastable binary RuW alloy with face-centered-cubic(fcc)phase.We fi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W can serve as fcc phase seeds and reduce the formation energy of metastable fcc-RuW alloy.Impressively,fcc-RuW exhibits remarkable alkaline HOR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with the activity of 0.67 mA cm_(Ru)^(-2)which is almost five and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hcp-Ru and commercial Pt/C,respectively,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optimized binding strength of adsorbed hydroxide intermediate derived from tailored electronic structure through W doping and phase engineering.Moreover,this strategy can also be applied to synthesize other metastable fcc-RuCr and fcc-RuMo alloys with enhanced HOR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 Metastable phase Face-centered cubic(fcc) ru Phase engineering
下载PDF
Ru团簇对Ni/Ni_(3)Al合金纳米线形变影响的原子模拟
13
作者 阳喜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镍基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其高温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MAEAM)和分子动力学(MD)研究合金化元素钌(Ru)团簇对Ni/Ni_(3)Al纳米线形变机制的影响,... 镍基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其高温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MAEAM)和分子动力学(MD)研究合金化元素钌(Ru)团簇对Ni/Ni_(3)Al纳米线形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轴拉伸应变下,纳米线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较低时,纳米线形变由位错产生与发射而导致晶格滑移所引起.由于晶格热振动非谐效应不明显,Ru团簇阻碍效果显著,使得晶格滑移区域仅限于Ru团簇与Ni/Ni_(3)Al相界面之间且呈非对称分布.温度较高时,纳米线的形变由位错发射而引起晶格滑移所致,但因非谐效应显著,Ru团簇无法阻碍位错运动,滑移区域在Ru团簇周围对称分布于Ni_(3)Al相中.最后从Ru团簇微观结构及其稳定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对纳米线形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团簇 形变机制 Ni/Ni_(3)Al纳米线 原子模拟
下载PDF
无碱条件下Ru/MgO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并制备高纯度2,5-呋喃二甲酸
14
作者 楚国宁 王赛 +2 位作者 马骥 李菁 张爽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采用煅烧法制备载体MgO,再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Ru/Mg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gO负载Ru后比表面积与碱量增加,Ru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将Ru/MgO催化剂用于无碱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HMF)的选择性氧化,催化活性显著提高。Mg... 采用煅烧法制备载体MgO,再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Ru/Mg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gO负载Ru后比表面积与碱量增加,Ru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将Ru/MgO催化剂用于无碱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HMF)的选择性氧化,催化活性显著提高。MgO在负载Ru后,转换频率(TOF)由2.82×10^(-4) h^(-1)提高至5.98×10^(-1) h^(-1)。Ru/MgO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HMF转化率为100%,2,5-呋喃二甲酸(FDCA)的产率为95.7%,且在循环使用3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活性组分Ru不易浸出,MgO仅有少量溶解。并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实现产物的绿色分离,最终得到纯度大于99%的FDCA粉末,避免了向体系加入浓盐酸分离出FDCA。该制备方法为无碱体系催化HMF高效合成FDC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纳米粒子 MGO 5-羟甲基糠醛 无碱催化 产物分离 2 5-呋喃二甲酸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的超微Ru纳米颗粒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15
作者 张磊 范薇 +1 位作者 邹润 雷丽军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41-44,84,共5页
氢能被认为是绿色、清洁的新型能源形式,在未来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液化储氢方式,固态储氢具有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条件温和等优势。其中NaBH_(4)是目前固态储放氢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采用改进的... 氢能被认为是绿色、清洁的新型能源形式,在未来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液化储氢方式,固态储氢具有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条件温和等优势。其中NaBH_(4)是目前固态储放氢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采用改进的液相沉积-气相还原法可控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1 nm的超微Ru/rGO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量、NaOH浓度、NaBH_(4)浓度和反应温度对NaBH_(4)水解产氢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循环后Ru/rGO的形貌和Ru尺寸分布,该工作将其超微Ru催化剂催化NaBH_(4)水解制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_(4)水解 产氢 超微纳米颗粒
下载PDF
泡沫镍支撑Ru基析氢/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力敏 窦迪 +1 位作者 王海斌 丛媛媛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电催化水分解大规模制氢有望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对于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OER),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加速反应过程和降低能耗的迫切需要。以泡沫镍为基底的Ru基电催化剂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高... 电催化水分解大规模制氢有望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对于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OER),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加速反应过程和降低能耗的迫切需要。以泡沫镍为基底的Ru基电催化剂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高稳定性的电催化材料,可用于提高电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综述了以泡沫镍为基底的Ru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制备高效Ru基电催化剂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泡沫镍 ru基电催化剂
下载PDF
集结了乐爵的优良传统和君临的全新技术 DALI达尼RUBIKORE 2(新乐爵2号)书架式音箱
17
作者 晨光(文/图) 《视听前线》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将旗舰技术下放到全新RUBIKORE系列DALI达尼近期的新品非常丰富,继此前推出的旗舰KORE君临和EPIKORE皇室至高系列后,在今年的慕尼黑展上,推出了RUBIKORE新乐爵系列。从名字中可以看到,这次的RUBIKORE新乐爵是“RUBICON”和“KORE”的合... 将旗舰技术下放到全新RUBIKORE系列DALI达尼近期的新品非常丰富,继此前推出的旗舰KORE君临和EPIKORE皇室至高系列后,在今年的慕尼黑展上,推出了RUBIKORE新乐爵系列。从名字中可以看到,这次的RUBIKORE新乐爵是“RUBICON”和“KORE”的合体,换言之,就是将KORE君临的新技术应用在RUBIKORE新乐爵系列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尼 书架式音箱 DALI 全新技术 ru 新技术应用 新乐 BI
下载PDF
三元涂层Ag-Ru-Mn/Ti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庆兰 潘春昊 +2 位作者 俞小花 庄晓东 谢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采用热分解法在350℃下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三元涂层Ag-Ru-Mn/Ti阳极,分析了Ag、Ru、Mn在不同摩尔比下钛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钛阳极涂层进行表面形貌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Mn可以改善涂层的形貌结... 采用热分解法在350℃下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三元涂层Ag-Ru-Mn/Ti阳极,分析了Ag、Ru、Mn在不同摩尔比下钛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钛阳极涂层进行表面形貌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Mn可以改善涂层的形貌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线性扫描(LSV)和强化电解寿命测试(ALT)探究了涂层钛阳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合适比例的Ag、Mn可以改善涂层的电催化性、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当n(Ag)∶n(Ru)∶n(Mn)=49∶21∶9时钛阳极的析氧电位为0.7206 V,当n(Ag)∶n(Ru)∶n(Mn)=49∶21∶9和n(Ag)∶n(Ru)∶n(Mn)=7∶3∶3时所制备的涂层钛阳极综合性能最好,使用寿命可达36.7 h和36.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阳极 银钌锰涂层 电化学性能 强化电解寿命 热分解法
下载PDF
Ru/ZSM-5载体效应及Ru活性物种对邻二氯苯氧化降解研究
19
作者 杨帅 孙天 +3 位作者 郭海威 孙鹏 陈益锋 马小东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0-68,共9页
为了研究载体效应及不同Ru物种催化氧化氯代芳烃活性,制备不同载体(Al_(2)O_(3),HY,SiO_(2)和ZSM-5)及不同Ru物种(即Ru^(0),Ru^(3+),Ru^(4+))催化剂用于邻二氯苯(氯代芳烃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载体,ZSM-5负载型... 为了研究载体效应及不同Ru物种催化氧化氯代芳烃活性,制备不同载体(Al_(2)O_(3),HY,SiO_(2)和ZSM-5)及不同Ru物种(即Ru^(0),Ru^(3+),Ru^(4+))催化剂用于邻二氯苯(氯代芳烃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载体,ZSM-5负载型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通过热处理控制制备不同Ru物种催化剂(Ru/ZSM-5,Ru/ZSM-5(100)及Ru/ZSM-5(300)),其中Ru/ZSM-5表现出最高的邻二氯苯转化率(97.8%)及CO_(2)收率(54.5%)。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Ru/ZSM-5催化剂能够稳定运行600 min仍保持较高催化活性及矿化能力。通过NH3-TPD的研究可知:载体ZSM-5中较多的酸性位点有助于邻二氯苯吸附,进而促进其催化氧化;XPS表征结果发现Ru^(0)含量对其催化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Ru/ZSM-5的Ru^(0)含量最高,因而具有高效的邻二氯苯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二氯苯 ru/ZSM-5 催化氧化 载体效应 ru物种
下载PDF
Influence of Ru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y of DD15 Alloy
20
作者 Zhenxue Shi Shizhong Liu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CAS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A fourth generation single crystal(SC)nickel based cast superalloy DD15 with 1%Ru,3%Ru,5%Ru was prepared using vacuum induction single crystal furnac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operties and cost of DD15 alloy.The exp... A fourth generation single crystal(SC)nickel based cast superalloy DD15 with 1%Ru,3%Ru,5%Ru was prepared using vacuum induction single crystal furnac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operties and cost of DD15 alloy.The exposure experiment of three alloys was conducted at 1100℃for 1000 h.The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1100℃temperature and 137 MPa pressure.The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Ru element in DD15 alloy had been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alloys with different Ru contents all consist of cuboidalγ′phase embedded coherent inγphase.Theγ′phase of the alloy all has a size of about 300-500 nm and a volume content of more than sixty percent.The dimension ofγ′precipitates is reduced and uniform with increase of Ru content.Ru element can reduc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high melting point element,so the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is enhanced with Ru content increasing.No 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TCP)phase precipitated in the 5%Ru alloy even after 1000 h exposure.The stress rupture life of the allo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Ru content rising.The raft breadth decreases slightly as Ru content increases.The specimen with 1%Ru and 3%Ru exhibits the presence of TCP phases and without TCP phases precipitated in fracture specimen with 5%Ru.The density and integrity ofγ/γ′interfacial dislocation network increase as Ru content of the alloy 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15 alloy ru element stress rupture life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