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珲 刘从华 刘俊峰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在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二腹肌前腹肌电活动的改变,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RW-splint戴入成功后,采用Bio PAK系统的EMGⅡ型表面肌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在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二腹肌前腹肌电活动的改变,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RW-splint戴入成功后,采用Bio PAK系统的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RW-splint治疗后1周、2个月的二腹肌前腹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 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二腹肌前腹在吞咽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患者吞咽位时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颌姿势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W-splint必须加长戴用时间才能改变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二腹肌前腹 肌电图 吞咽位 rw-splint
下载PDF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2
作者 肖珲 刘俊峰 刘从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W-splint通过戴用时间的加长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 rw-splint TMD EMG
下载PDF
RW-splint治疗前后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姚君 刘从华 肖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方法:选取18例有临床症状的TMD患者,采用RW-splin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锥形束CT(CBCT)对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测量颞下颌关...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方法:选取18例有临床症状的TMD患者,采用RW-splin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锥形束CT(CBCT)对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测量颞下颌关节上、前、后、内、外侧间隙,分析髁突位置变化。结果:RW-splint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上、后、内侧间隙变宽,前、外侧间隙变窄,但以上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W-splint治疗使髁突发生向前、向下、向外移动趋势,改善髁突位置可能是RW-splint治疗TMD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rw-splint CBCT 颞下颌关节间隙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病患者RW-Splint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蓉 刘从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对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17例有临床症状的TMD患者,采用RW-Splin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在自然体位拍摄锥形束CT(CBCT)。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气道... 目的:研究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对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17例有临床症状的TMD患者,采用RW-Splin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在自然体位拍摄锥形束CT(CBCT)。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气道三维建模并测量17项相关指标,分析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舌咽的体积(V舌咽)、悬雍垂尖点平面矢状径(APUT)、会厌突顶点平面的横径(LRET)均减小(P<0.05)。其他检测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W-Splint治疗后主要影响气道的舌咽段,对鼻咽腭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splint 上气道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RW-splint治疗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刘娟 姚君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对13例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RW-splint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13例患者治疗后下颌...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对13例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RW-splint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13例患者治疗后下颌运动分、关节杂音分、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颞下颌关节指数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压诊分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W-splint治疗能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疼痛、下颌运动、弹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错稔畸形 rw-splint Fricton 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错耠 正畸学
下载PDF
RW-splint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诊断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斯媛 涂少勤 +1 位作者 王增全 艾毅龙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7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在正畸前戴用RW-splint是否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以期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在固定矫治前进行RW-splint治疗,测量前牙覆盖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的前牙覆盖量为(6.792±0... 目的探讨在正畸前戴用RW-splint是否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以期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在固定矫治前进行RW-splint治疗,测量前牙覆盖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的前牙覆盖量为(6.792±0.795)mm,治疗后半年的前牙覆盖量为(7.720±0.930)mm,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前牙覆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治疗后半年与治疗前前牙覆盖量变化值为(0.928±0.657)mm。结论正畸前戴用RW-splint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RW板 正中关系位 正中位 覆盖
下载PDF
RW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沈灵芝 姚君 +1 位作者 刘从华 艾虹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10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RW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RW牙合垫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双侧关节盘前移位的TMD患者20例,分别在闭口位、最大开口位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双侧... 目的研究RW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RW牙合垫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双侧关节盘前移位的TMD患者20例,分别在闭口位、最大开口位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双侧关节的盘突角度、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在闭口位上盘突角度均减小,关节盘x轴坐标值均增大,髁突x、y轴坐标值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开口位上的盘突角度、关节盘位置、髁突位置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W牙合垫可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关节盘向后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夹板 颞下颌关节障碍 颞下颌关节盘 下颌骨髁状突 RW牙合垫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 髁突
下载PDF
RW垫对改变正畸患者关节间隙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其庆 车宗刚 +2 位作者 宋永海 徐晨 文玉珍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8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罗斯·威廉姆斯(Roth Williams,RW)垫对合并有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关节症状的疗效及其稳定性能,明确其对正畸诊断的作用,为正畸医师的整体治疗理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 目的研究使用罗斯·威廉姆斯(Roth Williams,RW)垫对合并有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关节症状的疗效及其稳定性能,明确其对正畸诊断的作用,为正畸医师的整体治疗理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正畸科就诊并接受RW垫治疗的90例合并有关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持续时间为6~1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用CBCT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及稳定性,分析髁突或者下颌位置的改变对于关节症状以及正畸诊断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关节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其中治愈66例,占73.33%;好转24例,占26.67%。。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左右两侧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均变窄,左右关节后间隙、内侧间隙均增宽,且左侧前间隙与外侧间隙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右侧后间隙测量值的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中双侧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所占比例最高,为53.33%,其位置分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髁突中位率增加,为50.00%,后移位比例(36.67%)低于治疗前。结论采用RW垫可以有效减小关节有害负荷,促进组织的修复与适应性的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牙合)垫 关节症状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关节间隙
下载PDF
RW(牙合)板对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颌位及咬合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峰 刘从华 +2 位作者 张文忠 肖珲 李少冰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4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讨RW[牙合]板(RW-splint)对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颌位及咬合关系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及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例伴有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RW-splint治... 目的探讨RW[牙合]板(RW-splint)对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颌位及咬合关系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及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例伴有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RW-splint治疗8个月后,通过髁突移位测量仪记录治疗前后髁突在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CR)和正中[牙合]位(centric occlusion,CO)时颌位(∠ANB,∠SN-MP,S-G0/N-Me)及咬合关系(磨牙、尖牙位移及前牙覆[牙合]覆盖值)的变化值。结果 RW-splint治疗后,15例患者∠ANB值(t=4.971,P=0.001)、∠SN-MP值(t=9.895,P <0.01)均显著增加,S-G0/N-Me变小(t=5.342,P=0.005)。15例患者下颌左右侧第一磨牙相对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均值分别为(1.57±0.79)mm,(1.69±1.29)mm;下颌左右侧尖牙均向远中移动均值分别为(1.54±0.50)mm,(1.51±1.08)mm;前牙覆[牙合]减小,覆盖增加,其均值分别为(1.16±0.60)mm,(1.99±0.85)mm。结论经RW-splint治疗后伴TMD的安氏Ⅱ类患者下颌皆发生顺时针旋转,磨牙及尖牙相对位置均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颌位 安氏Ⅱ类 咬合关系 正畸修复 颞下颌关节疼痛 功能性移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