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茶菜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子珺 李云森 +2 位作者 周吉燕 曹露晔 李仪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香茶菜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和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模型,观察香茶菜水煎剂对整体动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香茶菜水煎剂(10,5,2.5 g.kg-1)对DNFB所致... 目的探讨香茶菜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和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模型,观察香茶菜水煎剂对整体动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香茶菜水煎剂(10,5,2.5 g.kg-1)对DNF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胸腺、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特异性抗体生成,香茶菜水煎剂(10,5,2.5 g.kg-1)则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结论香茶菜水煎剂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而增强体液免疫反应,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迟发型超敏反应 血清溶血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王枣子三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崔佳 施务务 +3 位作者 宿玉 王先荣 周亚球 马风余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王枣子中三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层析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分析结果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3个五环三萜经鉴定分别为2α,3α-二羟基乌苏酸(Ⅰ)、2α-羟基齐墩果酸(Ⅱ)和齐墩果酸(Ⅲ)。结论成... 目的研究王枣子中三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层析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分析结果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3个五环三萜经鉴定分别为2α,3α-二羟基乌苏酸(Ⅰ)、2α-羟基齐墩果酸(Ⅱ)和齐墩果酸(Ⅲ)。结论成分Ⅰ和Ⅱ在该植物中系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枣子 五环三萜 3α-二羟基乌苏酸 2α-羟基齐墩果酸 成分分离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昊 杨俊 钱江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长短两种腺毛,歧伞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仅具短腺毛,显脉香茶菜仅具长腺毛且腺头较大;歧伞香茶菜的非腺毛最长,细胞数最多;大萼香茶菜气孔密度高且较大。结论可从叶表面毛茸和气孔的特征鉴别4种香茶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显微特征
下载PDF
湖北野生香茶菜花期挥发油GC—MS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利香 陈琼 陈利军 《科教导刊》 2015年第8期169-170,共2页
目的:研究香茶菜花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茶菜花期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测定挥发油化学组分。结果:主要成分为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3.076%),1,2,3,4-四甲基-5-亚甲基-1,3-环戊二烯(13.8... 目的:研究香茶菜花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茶菜花期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测定挥发油化学组分。结果:主要成分为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3.076%),1,2,3,4-四甲基-5-亚甲基-1,3-环戊二烯(13.826%),2,3,4,6-四甲基苯酚(11.426%)。结论:香茶菜含大量常用食品添加剂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可以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花期 挥发油 GC-MS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下载PDF
香茶菜免疫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子 李云森 +3 位作者 周吉燕 曹露晔 胡月娟 李仪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以药理评价为导向,分离香茶菜中具有免疫活性的部位。方法:以有丝分裂原伴刀豆蛋白A(Co-nA)活化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采用噻唑盐(MTT)实验方法,体外检测香茶菜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筛选具有免疫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香... 目的:以药理评价为导向,分离香茶菜中具有免疫活性的部位。方法:以有丝分裂原伴刀豆蛋白A(Co-nA)活化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采用噻唑盐(MTT)实验方法,体外检测香茶菜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筛选具有免疫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香茶菜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部位是FA、FC;而FB和FD则在不同浓度下有增强与抑制的不同作用。从FB中进一步分离得到的FB-1和FB-2以免疫增强作用为主,而FB-3和FB-4则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结论:香茶菜中含有免疫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免疫药理 MTT试验
下载PDF
4种香茶菜属植物微性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德强 杨俊 +1 位作者 王文昊 镇兰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微性状有明显不同:岐伞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密被较长毛茸,叶尖极度突起或明显突起;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稀被较短毛茸,毛茸多分布在叶脉、叶缘,叶尖微凹或突起。结论微性状鉴别方法简便,可以区别香茶菜属不同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微性状特征
下载PDF
宿州特色植物王枣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艳萍 翟科峰 +4 位作者 段红 曹稳根 曹婷燕 周捷 韩正宾 《凯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
王枣子[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是宿州当地可药食两用的特色唇形科植物,有提高机体免疫、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功效,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从人工种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产品应用方面对王枣子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为王枣... 王枣子[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是宿州当地可药食两用的特色唇形科植物,有提高机体免疫、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功效,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从人工种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产品应用方面对王枣子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为王枣子以后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枣子 种植方式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狭基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8
作者 佘佐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
从狭基香茶菜的叶和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它们分别为金合欢烯、降胡萝卜素,羊毛甾醇乙酸酯.
关键词 狭基香茶菜 金合欢烯 降胡萝卜素 羊毛甾醇乙酸酯
下载PDF
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鲁芹飞 唐海明 +2 位作者 陈玲玲 冯泓瑞 黄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4-116,共3页
目的:建立狭基线纹香茶菜药材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TLC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酸(3:3: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于干燥器内放置过夜后于紫外灯(365 nm)下检视;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 目的:建立狭基线纹香茶菜药材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TLC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酸(3:3: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于干燥器内放置过夜后于紫外灯(365 nm)下检视;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9 nm.结果:在TLC色谱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分别在0.045 4 ~0.908 0μg(r =0.999 9)和0.2192~4.3840 μg(r=0.999 6)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57% (RSD1.32%)和99.48% (RSD 2.5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基线纹香茶菜 咖啡酸和迷迭香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不同基原的中药材溪黄草的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林蔚兰 侯少贞 +1 位作者 王德勤 张慧晔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4期395-399,共5页
为了评价中药材溪黄草的三种基原——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 ex D. Don)Hara]、纤花(细花)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var. graciliflora(Benth.)Hara]与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ara]的安全性,采... 为了评价中药材溪黄草的三种基原——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 ex D. Don)Hara]、纤花(细花)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var. graciliflora(Benth.)Hara]与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ara]的安全性,采用SPF级昆明种(KM)小鼠分别灌服以上三种植物的提取物,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评价。三种植物提取物的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每公斤300 g生药(约为临床人拟用剂量的1 154倍),随后连续观察14 d。结果显示,线纹香茶菜、纤花(细花)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对小鼠体重、摄食量均无明显影响,给药组至试验结束时小鼠无死亡或明显的毒性反应。实验结果提示中药材溪黄草3种基原植物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香茶菜 纤花线纹香茶菜 溪黄草 急性毒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荔波产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娟 董明洪 +3 位作者 周浪 赵臣亮 叶江海 张敬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405-4410,共6页
目的研究荔波产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选用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荔波产香茶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荔波产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选用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荔波产香茶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线纹香茶菜酸(1)、雪花草丁素(2)、4,9α-环氧-3,4-开环异海松烷-7,15-二烯-3-酸(3)、3,4-开环异海松烷-4(18),7,15-三烯-3-酸甲酯(4)、3,4-开环异海松烷-4(18),7,15-三烯-3-酸(5)、异海松烷-7,15-二烯-3-酮(6)、异海松烷-7,15-二烯-3β-醇(7)、山姜萜醇(8)、(-)-丁香三环烷-2,9-二醇(9)、乌苏酸(10)、齐墩果酸(11)、3-表-马斯里酸(12)、7α-羟基谷甾醇(13)、β-谷甾醇(14)、豆甾醇(15)、芝麻素(16)、泡桐素乙酯(1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2~9、15~18为首次从香茶菜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菜 二萜 雪花草丁素 3 4-开环异海松烷-4(18) 7 15-三烯-3-酸甲酯 山姜萜醇 (-)-丁香三环烷-2 9-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