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diterpenoids from 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 被引量:3
1
作者 Zhao Bao Xiang Yi Xin Xu +3 位作者 Yang Shen Li Jin Hou Peng Wang Hai Sheng Ch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52-854,共3页
Two new diterpenoids, named glaucocalyxin F and glaucocalyxin X, 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Rabdosia japonica (Burm. f.) Hara var. glaucocalyx (Maxim.) Hara. Their structures was establish... Two new diterpenoids, named glaucocalyxin F and glaucocalyxin X, 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Rabdosia japonica (Burm. f.) Hara var. glaucocalyx (Maxim.) Hara. Their structures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 DITERPENOID Glaucocalyxin F Glaucocalyxin X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项昭保 徐一新 +1 位作者 陈海生 黄敏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3-765,共3页
目的:研究来自辽宁省的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化学成分。方法:对蓝萼香茶菜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蓝萼香茶... 目的:研究来自辽宁省的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化学成分。方法:对蓝萼香茶菜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Ⅰ),蓝萼乙素(Glaucocalyxin B,Ⅱ),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Ⅲ),齐墩果酸(oeanlic acid,Ⅳ),金合欢素(acacetin,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芹菜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7-O-glucoside,Ⅶ)和豆甾醇-3-O-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glucoside,Ⅷ)。结论:化合物Ⅴ、Ⅵ、Ⅶ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杨秀伟 赵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90-493,共4页
从长白山产蓝萼香茶菜 [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 .glaucocalyx(Maxim .)Hara]地上全草中分得 13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数据分别鉴定为 :木栓酮 (1)、β 谷甾醇 (2 )、乙酰熊果酸 (3)、齐墩果酸 (4 )、熊果酸 (5 )... 从长白山产蓝萼香茶菜 [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 .glaucocalyx(Maxim .)Hara]地上全草中分得 13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数据分别鉴定为 :木栓酮 (1)、β 谷甾醇 (2 )、乙酰熊果酸 (3)、齐墩果酸 (4 )、熊果酸 (5 )、蓝萼香茶菜素A(6 )、2α 羟基熊果酸 (7)、2α ,3α 二羟基熊果酸 (8)、ent 7β ,14α,15 β 三羟基 16 贝壳杉烯 3 酮 (9)、山香三萜二烯酸 (10 )、槲皮素 (11)、β 谷甾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2 )和果糖 (13)。化合物 8为第一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 10为第一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三萜 唇形科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茜茜 周慧超 +1 位作者 贺爽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提供依据。方法蓝萼香茶菜叶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应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四甲基偶...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提供依据。方法蓝萼香茶菜叶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应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评价了其中7个二萜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蓝萼香茶菜乙素(2)、蓝萼香茶菜丁素(3)、蓝萼香茶菜戊素(4)、毛叶醇(5)、对映-贝壳杉-3β,16β-二醇(6)和16R-甲基-3α,7α,14β-三羟基-对映-贝壳杉-15-酮(7);2个化合物为三萜:2α-羟基乌苏酸(8)和齐墩果酸(9);1个黄酮类化合物:胡麻素(10);2个有机酸:正十四烷酸(11)和正十六烷酸(12)。MTT法检测结果发现,化合物1、2和3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显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处理Hep G2细胞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河南辉县产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富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是一类具有前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化合物1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二萜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凋亡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白素平 马兴科 张积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4个已知化合物。其中3个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4个已知化合物。其中3个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蓝萼香茶菜乙素(2),蓝萼香茶菜丙素(3);1个为黄酮甙类:藿香甙(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二萜 黄酮甙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梁会娟 刘伟 +1 位作者 周楠茜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蓝萼香茶菜庚素(1)、蓝萼香茶菜辛素(2)、蓝萼香茶菜壬素(3)、蓝萼香茶菜甲素(4)、蓝萼香茶菜乙素(5)、毛叶醇(6)、entkaurane-3β,16β-diol(7)、木犀草素-7-甲醚(8)、胡麻素(9)、水杨酸(10)。其中化合物1、4、5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3、6、7、9、10首次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对蔬菜作物真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娜 罗曼 +1 位作者 郭彩杰 张玉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1-55,共5页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蓝萼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对茄子黄萎病菌、甜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蓝萼香茶菜提取液对这3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128、1/8和1/128;活性物质的最佳水提醇沉法提...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蓝萼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对茄子黄萎病菌、甜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蓝萼香茶菜提取液对这3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128、1/8和1/128;活性物质的最佳水提醇沉法提取条件是将晾干的蓝萼香茶菜在水中浸泡12h,80%的乙醇进行醇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水提醇沉液 真菌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忠民 沙伟 胡修茵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米曲菌的抑菌效力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5种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MIC的排列顺序为:无水乙醇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蒸馏水提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提取液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不同部位蓝萼甲素的含量测定及采收期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强 郎轶咏 +2 位作者 任常顺 朱晓红 于晓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考察蓝萼香茶菜不同部位蓝萼甲素的含量及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岛津C18ODS,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9mL·min-1,柱温为25℃,于波长234nm条件下对样品中蓝萼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 目的:考察蓝萼香茶菜不同部位蓝萼甲素的含量及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岛津C18ODS,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9mL·min-1,柱温为25℃,于波长234nm条件下对样品中蓝萼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叶中蓝萼甲素含量最高,且7、8月份采集的叶中蓝萼甲素含量较高。结论:蓝萼香茶菜应在夏季采收,并以叶入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蓝萼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质谱联用分析蓝萼香茶菜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红燕 李佳 +1 位作者 张金 张永清 《山东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24-27,31,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蓝萼香茶菜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共检出50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5.33%。其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含烷烃、烯及烯醇、酮、醇、酚、醚及酯类等,具有较高的医药、食品应用价值...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蓝萼香茶菜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共检出50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5.33%。其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含烷烃、烯及烯醇、酮、醇、酚、醚及酯类等,具有较高的医药、食品应用价值,实验结果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质谱联用 蓝萼香茶菜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 extract o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 被引量:2
11
作者 XU Nai-Yu CHU Chun-Jun +2 位作者 XIA Long ZHANG Jian CHEN Dao-Fe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67-775,共9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s of 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Maxim.) Hara(RJ) on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ALI) in mice and the po...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s of 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Maxim.) Hara(RJ) on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ALI) in mice and the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The mice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with RJ extract(16, 32 or 64 mg?kg–1) daily for consecutive7 days before LPS challenge. The ung specimens and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were collected fo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Pretreatment with RJ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ctivity and reduced the wet-to-dry weight(W/D) ratio, the levels of nitric oxide(NO) and protein leakage, and myeloperoxidase(MPO) activity in mice with ALI,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RJ reduced complement deposition and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LPS-induced ALI by reducing productions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such a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terleukin-6(IL-6), and interleukin-1β(IL-1β).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J may attenuate LPS-induced ALI via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reducing complement deposition and rad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dosia japonica var.glaucocalyx(Maxim.) Hara LIPOPOLYSACCHARIDE Acute lung injury Complement 3
原文传递
蓝萼香茶菜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纯隽 任慧玲 +3 位作者 李显伦 严彪 徐乃玉 张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846-850,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醇提物组和树脂洗脱组。记录灌胃给药后0.5、...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醇提物组和树脂洗脱组。记录灌胃给药后0.5、1、1.5、2、2.5、3、3.5、4、4.5、5、5.5、6、7、8小时大鼠的体温,绘制体温曲线,测定8小时肝组织髓过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温呈明显三相热变化趋势,升温峰值(1.97°C)出现在造模后4小时,8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显著地降低了大鼠体温峰值;同时有效地抑制了肝组织中髓过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含量水平;蓝萼香茶菜的树脂洗脱部位在降低大鼠体温峰值方面略胜一筹。结论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抑制髓过氧化酶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脂多糖 解热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晓丹 王剑文 +2 位作者 叶宁杉 陈韶华 张健 《抗感染药学》 2010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考察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甲醇回流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采用HPLC测定蓝萼甲素含质量。结果:蓝萼香茶菜甲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3),即提取时间为1.5h,回流提取2次,固/液比... 目的:考察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甲醇回流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采用HPLC测定蓝萼甲素含质量。结果:蓝萼香茶菜甲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3),即提取时间为1.5h,回流提取2次,固/液比为1:15时,测得的蓝萼甲素含质量最高。结论:该法提取与测定蓝萼甲素含质量准确,数据可靠,适用于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含质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蓝萼甲素 正交设计法 含质量测定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近况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文华 张健 王剑文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4期227-230,共4页
蓝萼香茶菜作为1种民间抗炎草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炎症和肿瘤疾病的治疗。从蓝萼香茶菜中提取的萜类、黄酮、甾体等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综述了国内外对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近况。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蓝萼香茶菜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忠民 沙伟 谭大海 《高师理科学刊》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对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影响 ,测定了 8d ,4℃低温胁迫下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后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呈上...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对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影响 ,测定了 8d ,4℃低温胁迫下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后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呈上升趋势 ,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低温伤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低温胁迫 保护酶 抗寒性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婧婧 王大成 +1 位作者 李玉山 邓旭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研究来自吉林省的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分别对蓝萼香茶菜根部和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提取相进行色谱分离,用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蓝萼甲素①、3β-乙酰氧基-12-烯-28-齐墩果酸②... 目的研究来自吉林省的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分别对蓝萼香茶菜根部和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提取相进行色谱分离,用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蓝萼甲素①、3β-乙酰氧基-12-烯-28-齐墩果酸②、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③、2α-羟基乌苏酸④、2α,3α,24-三羟基-12,20(30)-二烯-乌苏酸⑤、2α,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⑥、正十六烷酸⑦、豆甾醇⑧、谷甾醇⑨、胡萝卜苷⑩。结论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6、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三萜 二萜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永庆 汤建 +1 位作者 陈海生 项昭保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年第3期50-52,77,共4页
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var.glaucocalyx)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和抗癌等功能。本文对该药材的二萜、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二萜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叶的解剖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晓韵 卢曦 +1 位作者 白露 张友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8-102,共5页
以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为试材,采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等方法,研究了生长环境对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叶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香茶菜属植物资源;为引种驯化、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的结构相似... 以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为试材,采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等方法,研究了生长环境对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叶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香茶菜属植物资源;为引种驯化、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的结构相似,但二者的叶片在外部形态特征、表皮细胞的形状、栅栏组织与海面组织细胞的特点、维管束发育的程度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这也表现出2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均为异面叶;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长椭圆状;气孔下陷且仅存于叶片下表皮。尾叶香茶菜气孔密度平均为372个·mm^(-2);蓝萼香茶菜气孔密度平均为188个·mm^(-2)。二者栅栏组织均为一层。尾叶香茶菜的栅海比为80.9%;蓝萼香茶菜的栅海比52.81%。二者的叶片下表皮、叶柄均存在大量腺毛和非腺毛。分泌道在2种植物的叶及叶柄均有分布。二者的叶柄结构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香茶菜 蓝萼香茶菜 解剖结构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提取溶剂的选择及其耐缺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峥 王强 张晓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选用不同溶剂优化提取蓝萼香茶菜有效成分总二萜,考查蓝萼香茶菜提取物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五种溶剂分别浸取蓝萼香茶菜地上部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优化提取工艺。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灌胃给... 目的:选用不同溶剂优化提取蓝萼香茶菜有效成分总二萜,考查蓝萼香茶菜提取物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五种溶剂分别浸取蓝萼香茶菜地上部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优化提取工艺。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灌胃给药6天,实验组给高、中、低剂量组的蓝萼香茶菜提取物混悬液,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红景天。给药后进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和常压缺氧存活时间测定。结果:蓝萼香茶菜的丙酮提取物中总二萜含量相对较高;蓝萼香茶菜能够显著延长常压缺氧呼吸时间,能延长断头鼠头的张口呼吸时间,但效果不明显。结论:选取丙酮作提取溶剂的蓝萼香茶菜提取物,提取物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含量测定 耐缺氧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文怀宇 郑爽 +2 位作者 郎轶咏 李忠林 王强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建立蓝萼香茶菜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咖啡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芦丁、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蓝萼香茶菜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定量测... 目的建立蓝萼香茶菜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咖啡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芦丁、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蓝萼香茶菜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芦丁、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分别在0.1838~2.7570 mg·mL^(-1)、0.009 98~0.149 70 mg·mL^(-1)及0.01132~0.169 80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含量分别不得少于0.2%、0.05%及0.08%。7批蓝萼香茶菜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为9.93%~10.81%,总灰分测定结果为8.17%~9.45%,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为2.87%~3.61%。结论上述方法简便,高效,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蓝萼香茶菜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丁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